齐泰 黄子澄 方孝孺(卢原质 郑公智 林嘉猷 胡子昭 郑居贞 刘政方法 楼琏) 练子宁(宋徵 叶希贤) 茅大芳(周嵒) 卓敬(郭任 卢迥)陈迪(黄魁 巨敬) 景清(连楹) 胡闰(高翔) 王度(戴德彝 谢升 丁志方 甘霖 董镛 陈继之 韩永 叶福)

原文
齐泰溧水人初名德洪武十七年举应天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历礼兵二部主事雷震谨身殿太祖祷郊庙择历官九年无过者陪祀德与焉赐名泰二十八年以兵部郎中擢左侍郎太祖尝问边将姓名泰历数无遗又问诸图籍出袖中手册以进简要详密大奇之皇太孙素重泰及即位命与黄子澄同参国政寻进尚书时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奔丧王国吏民听朝廷节制诸王谓泰矫皇考诏间骨肉皆不悦先是帝为太孙时诸王多尊属拥重兵患之至是因密议削藩

译文

皇太孙一向看重齐泰即位之后命齐泰与黄子澄同参国政齐泰随即进升为尚书当时遗诏命诸王统治封地不要奔丧封地官民听朝廷节制诸王说这是齐泰假传皇父遗诏离间骨肉都不高兴在此之前皇上还是皇太孙时诸王位尊辈高拥有重兵皇上为此很担心现在因此密议削藩之事

原文
建文元年岷五王相继以罪废七月燕王举兵反师名“靖难”指泰子澄为奸臣事闻泰请削燕属籍声罪致讨或难之泰曰“明其为贼敌乃可克”遂定议伐燕布告天下时太祖功臣存者甚少乃拜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帅师分道北伐至真定为燕所败子澄荐曹国公李景隆代将泰极言不可子澄不听卒命景隆将当是时帝举五十万兵畀景隆谓燕可旦夕灭燕王顾大喜曰“昔汉高止能将十万景隆何才其众适足为吾资也”是冬景隆果败帝有惧色会燕王上书极诋泰子澄帝乃解二人任以谢燕而阴留之京师仍参密议景隆遗燕王书言二人已窜可息兵燕王不听明年盛庸捷东昌帝告庙命二人任职如故及夹河之败复解二人官求罢兵燕王曰“此缓我也”进益急

译文

建文元年(1399)岷五王相继因罪被废七月燕王举兵而反名为“靖难”指责齐泰黄子澄为奸臣事情传至朝廷齐泰请求削除燕王的藩籍公布其罪派兵声讨有的人反驳他齐泰却说“揭露贼行敌乃可克”于是朝廷议定伐燕并布告天下当时太祖的功臣留下来的很少建文帝便授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分道北伐到真定为燕兵所败黄子澄推荐曹国公李景隆代替耿炳文统率军队齐泰极言不可黄子澄不听最终还是命李景隆率军那个时候建文帝将五十万军队全部交给李景隆并称短时间内便可灭燕燕王因此大喜道“昔日汉高祖只能统兵十万李景隆有什么才能其部众正好可以为我所用”这年冬天李景隆果然战败建文帝脸露惧色正巧当时燕王上书极力诋毁齐泰黄子澄建文帝于是将他们两人解职以向燕王道歉但暗地里仍将他俩留在京城参与密议李景隆给燕王写信说他俩已逃可以息兵了燕王不听第二年盛庸在东昌获胜建文帝到太庙告祭并命齐泰黄子澄二人任职如故待到夹河兵败时又解除他们两人的官职以求罢兵燕王却说“这是缓兵之计”于是进兵更急

原文
始削藩议起帝入泰子澄言谓以天下制一隅甚易及屡败意中悔是以进退失据迨燕兵日逼复召泰还未至京师已不守泰走外郡谋兴复时购泰急泰墨白马走行稍远汗出墨脱或曰“此齐尚书马也”遂被执赴京同子澄方孝孺不屈死泰从兄弟敬宗等皆坐死叔时永阳彦等谪戍子甫六岁免死给配仕宗时赦还

译文

在开始商议削藩时建文帝采纳齐泰黄子澄之言说以天下遏制一方十分容易在屡次失败后便开始后悔因此进退失措当燕兵日益进逼时又将齐泰召回齐泰未到京城已不能守齐泰逃往外郡企图复兴当时朝廷急于重金悬赏齐泰齐泰骑上用墨涂黑的白马逃走马跑了一段远路后汗出墨退有的人说“这是齐尚书的马”齐泰就这样被捉送京同黄子澄方孝孺一起不屈而死齐泰的堂兄弟齐敬宗等都被牵连而死其叔叔齐时永齐阳彦等则被贬戍边其子刚刚六岁被免死发配仁宗时被赦回京

原文
黄子澄名氵是以字行分宜人洪武十八年会试第一由编修进修撰伴读东宫累迁太常寺卿惠帝为皇太孙时尝坐东角门谓子澄曰“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奈何”对曰“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太孙是其言比即位命子澄兼翰林学士与齐泰同参国政谓曰“先生忆昔东角门之言乎”子澄顿首曰“不敢忘”退而与泰谋泰欲先图燕子澄曰“不然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谋定明日入白帝

译文

黄子澄名..以字行世分宜人洪武十八年(1385)会试第一由编修进升为修撰在东宫伴读屡升至太常寺卿

原文
会有言周王橚不法者遂命李景隆帅兵袭执之词连湘代诸府于是废橚及岷王楩为庶人幽代王桂于大同囚齐王榑于京师湘王柏自焚死下燕议周王罪燕王上书申救帝览书恻然谓事宜且止子澄与泰争之未决出相语曰“今事势如此安可不断”明日又入言曰“今所虑者独燕王耳宜因其称病袭之”帝犹豫曰“朕即位未久连黜诸王若又削燕何以自解于天下”子澄对曰“先人者制人毋为人制”帝曰“燕王智勇善用兵虽病恐猝难图”乃止于是命都督宋忠调缘边官军屯开平选燕府护卫精壮隶忠麾下召护卫胡骑指挥关童等入京以弱燕复调北平永清左右卫官军分驻彰德顺德都督徐凯练兵临清耿瓛练兵山海关以控制北平皆泰子澄谋也时燕王忧惧以三子皆在京师称病笃乞三子归泰欲遂收之子澄曰“不若遣归示彼不疑乃可袭而取也”竟遣还未几燕师起王泣誓将吏曰“陷害诸王非由天子意乃奸臣齐泰黄子澄所为也

译文

惠帝为皇太孙时曾坐在东角门对黄子澄说“诸王位尊辈高拥有重兵且多不法怎么办呢”黄子澄回答说“诸王的护卫兵只足以自守倘若有变出以六师他们谁能抵挡得住呢汉七国并非不强而最终却灭亡了大小强弱视情势各不相同而顺逆之理也各异”皇太孙觉得他说得在理即位之后便命黄子澄兼翰林学士与齐泰同参国政并对他说“先生还记得昔日东角门之言吗”黄子澄叩首回答“不敢忘记”退朝之后与齐泰商议齐泰认为要先谋取燕黄子澄则说“不能这样岷诸王在先帝时尚且经常违法因此削之有名而今如欲问罪应当从周开始周王是燕王的亲弟弟削除周王便是剪去燕王的手足”两人议定第二天便去向皇上建议

原文
始帝信任子澄与泰聚事削藩两人本书生兵事非其所长当耿炳文之败也子澄谓胜败常事不足虑因荐曹国公李景隆可大任帝遂以景隆代炳文而景隆益无能为连败于郑村坝白沟河丧失军辎士马数十万又败于济南城下帝急召景隆还赦不诛子澄恸哭请正其罪帝不听子澄拊膺曰“大事去矣荐景隆误国万死不足赎罪

译文

正逢当时有人说周王朱木肃违法于是便命李景隆率军前去袭击将其捉拿周王的供词牵连湘代诸王府于是惠帝便将朱木肃及岷王朱木便废为庶人将代王朱桂幽禁于大同将齐王朱..囚于京城湘王朱柏则自焚而死又将周王一事下到燕议罪燕王上书再三援救惠帝览书恻然说此事应当停止了黄子澄与齐泰进行规劝没有结果出去之后两人互相说道“而今事势如此怎么能不做一决断”第二天又向皇上进言说“现在所担心的只有燕王了应当趁他生病时前去袭击”惠帝犹豫道“朕即位不久连罢诸王如又削燕王我怎么去向天下解释呢”黄子澄回答说“要先发制人不要为人所制”惠帝又说“燕王智勇双全善于用兵虽然有病恐怕突然袭击他也难以谋取”此事乃止于是命都督宋忠调遣防边官军驻扎开平挑选精壮的燕府护卫隶属宋忠麾下并将护卫胡骑指挥关童等召入京城以削弱燕又调北平永清左右卫官军分驻彰德顺德都督徐凯在临清练兵耿王献在山海关练兵以控制北平这些全是齐泰黄子澄的主意当时燕王担忧不已因为他的三个儿子都在京城因此便称自己病重请求让他们返回齐泰想将三人逮捕黄子澄则说“不如放他们回去以示对他并未怀疑这样便可袭而取之”就这样放回了三人不久燕军起兵燕王在将吏面前哭着发誓说“陷害诸王并非天子之意而是奸臣齐泰黄子澄所为

原文
及燕兵渐南与齐泰同谪外密令募兵子澄微服由太湖至苏州与知府姚善倡义勤王善上言“子澄才足捍难不宜弃闲远以快敌人”帝复召子澄未至而京城陷欲与善航海乞兵善不可乃就嘉兴杨任谋举事为人告俱被执子澄至成祖亲诘之抗辨不屈磔死族人无少长皆斩姻党悉戍边一子变姓名为田经遇赦家湖广咸宁正德中进士黄表其后云

译文

开始皇上信任黄子澄与齐泰迅速发兵削藩但这两人本是书生兵事非其所长当耿炳文兵败时黄子澄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足以忧虑因而推荐曹国公李景隆担负大任皇上于是便命李景隆代替耿炳文而李景隆也无所作为连败于郑村坝白沟河丧失军队辎重士兵马匹数十万不久又败于济南城下皇上急忙将李景隆召回赦免其死罪黄子澄痛哭请治其罪皇上不听黄子澄拍着胸脯说“大势已去我推荐李景隆而误国万死不足以赎罪

原文
杨任洪武中由人材起家历官袁州知府时致仕匿子澄于家亦磔死二子礼益俱斩亲属戍边

译文

当燕兵逐渐向南推进时黄子澄与齐泰一同遇贬在外被密令募兵黄子澄微服由太湖至苏州与知府姚善倡义勤王姚善上奏说“黄子澄之才足以抵御灾难不应当将他抛弃在清闲僻远之地而令敌人高兴”皇上又召见黄子澄他还未到京城便已失陷了黄子澄想与姚善航海求救兵姚善不同意于是便与嘉兴杨任图谋举事被人告发都被逮捕黄子澄至京成祖亲自责问但他抗辩不屈被施磔刑而死其族人无论年老年少一律处斩姻亲党羽全部戍边他的一子变姓改名田径后遇赦在湖广咸宁安家正德年中进士黄表是他的后代

原文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宁海人父克勤洪武中循吏自有传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乡人目为“小韩子”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先辈胡翰苏伯衡亦自谓弗如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空印”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译文

方孝孺字希直另有一字叫希古宁海人他父亲名叫克勤洪武年间的循吏明史中另有传记方孝孺年幼时就机警聪明目光炯炯有神读书每天都有长进人们都称他为“小韩子”长大后方孝孺拜宋濂为师但宋濂门下的知名学士都不如他就连前辈胡翰苏伯衡都自认不如方孝孺没有拘泥文学艺术常以彰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方孝孺曾经患病家中无粮家人告诉他谁知他却笑着说“古人有三十天只食九天的先例贫穷难道只我一人吗”他的父亲克勤因“空印”案而被杀他护丧葬归故里路人都为之哀痛待丧事一完他又立即从学宋濂直至毕业

原文
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礼遣还后为仇家所连逮至京太祖见其名释之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除汉中教授日与诸生讲学不倦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每见陈说道德王尊以殊礼名其读书之庐曰“正学

译文

洪武十五年(1382)由于吴沉杨枢的推荐方孝孺得到皇上的召见太祖看他举止端整十分高兴就对太子说“这个年青人今后应该发挥他的才华”并礼节性地把他遣送回去后来因仇家连累方孝孺被逮送到京城太祖看到他的名字后下令释放他二十五年又因推荐被召到京城太祖说“现在还不是使用方孝孺的时候”任命他为汉中教授方孝孺每天对儒生讲学孜孜不倦蜀献王得知他的贤良就聘任他为王子的老师每每见到他都和他陈说道德伦理蜀献王对他十分尊重并把他读书的屋子命名为“正学”

原文
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帝好读书每有疑即召使讲解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前批答时修太祖实录类要诸书孝孺皆为总裁更定官制孝孺改文学博士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

译文

到了惠帝即位召方孝孺为翰林侍讲第二年升为侍讲学士国家遇有大事常常向他咨询惠帝喜欢读书每当遇到疑问时就召他讲解上朝奏事君臣在朝廷面议可否有时就命令方孝孺到屏风前批答当时明廷正在编撰太祖实录类要等书方孝孺都担任总裁变更官制后方孝孺为文学博士燕王起兵以后朝廷商议征讨诏令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

原文
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王闻齐黄已窜上书请罢盛庸吴杰平安兵孝孺建议曰“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急令辽东诸将入山海关攻永平真定诸将渡卢沟捣北平彼必归救我以大兵蹑其后可成擒也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帝以为然命孝孺草诏遣大理寺少卿薛{山品}驰报燕尽赦燕罪使罢兵归藩又为宣谕数千言授{山品}持至燕军中密散诸将士比至{山品}匿宣谕不敢出燕王亦不奉诏五月吴杰平安盛庸发兵扰燕饷道燕王复遣指挥武胜上书伸前请帝将许之孝孺曰“兵罢不可复聚愿毋为所惑”帝乃诛胜以绝燕未几燕兵掠沛县烧粮艘时河北师老无功而德州又馈饷道绝孝孺深以为忧以燕世子仁厚其弟高煦狡谲有宠于燕王尝欲夺嫡谋以计间之使内乱乃建议白帝遣锦衣卫千户张安赍玺书往北平赐世子世子得书不启封并安送燕军前间不得行

译文

建文三年(1401)燕兵侵占了大名燕王听说齐泰黄子澄已逃窜上奏请求罢免盛庸吴杰平安的兵权方孝孺建议说“燕兵久住大名天气很热又下雨不打仗他们自己也会疲劳应立即命令辽东诸将进入山海关进攻永平真定诸将过卢沟桥进攻北平对方一定会回救我方用大兵断其后这样就可以擒拿贼王现在燕王奏书刚到应暂且答书这样往返需要一个多月敌方将士心理懈怠当我方谋划已定形势又极为有利便可一举克敌这并不是很困难的事”皇上觉得十分有理于是就命令方孝孺草拟诏书派大理寺少卿薛岩飞马驰送诏书到燕完全赦免燕的反叛之罪要求他们收兵回归藩地又给薛岩带上皇上数千言的手谕让他带到燕王的军队中秘密散发到将士手中但事到临头薛岩隐藏宣谕不敢取出燕王也不遵奉皇帝的诏令

原文
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孝孺曰“事急矣遣人许以割地稽延数日东南募兵渐集北军不长舟楫决战江上胜负未可知也”帝遣庆成郡主往燕军陈其说燕王不听帝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时六月乙卯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乙丑金川门启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执下狱

译文

五月吴杰平安盛庸带兵骚扰燕军的粮道燕王再次派遣指挥武胜上书请求皇上罢前线军队皇帝准备同意撤兵但方孝孺说“撤兵容易再次集聚军队就难了不要被燕王的言语所迷惑”皇帝于是下令杀了武胜以此来断绝和燕国的交往没多久燕军侵掠沛县并烧毁粮船当时黄河以北的军队疲累而无战功而德州的运粮道路又被截断为此孝孺深感忧虑燕世子仁厚他的弟弟高煦狡诈得宠于燕王曾想争夺嫡长子之位方孝孺想用计挑起他们内乱于是方孝孺向建文帝禀明计划并派锦衣卫千户张安带着盖有皇帝印章的书信赐封燕世子世子拿到信函并不拆封并将张安一起送到燕王军帐里于是离间之计失败了

原文
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作绝命词曰“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鸣呼哀哉兮庶不我尤”时年四十有六其门人德庆侯廖永忠之孙镛与其弟铭检遗骸瘗聚宝门外山上

译文

第二年五月燕军打到了长江以北皇帝下诏书征集全国的军队方孝孺说“事情已经十分紧急可派人前往说和许以割地争取拖延几天时间东南募兵已逐渐云集北方的军队不擅长水战如果两军在长江上决战胜负就难以预料了”建文帝派庆成郡主前往燕军中陈说了孝孺的意思但是燕王不听建文皇帝命令众将率水师汇集在长江上但明战将陈蠧率领战舰向燕军投降了燕军于是渡过了长江当时是六月三日建文帝忧虑惧怕有的劝说皇上移宫他处再图复兴大业方孝孺力请皇上坚守京城等待援兵的到来即使失败也是为社稷而亡十三日京城的金川门被打开了燕军入城建文帝自焚而死当日方孝孺被抓进监狱

原文
孝孺有兄孝闻力学笃行先孝孺死弟孝友与孝孺同就戮亦赋诗一章而死妻郑及二子中宪中愈先自经死二女投秦淮河死

译文

这以前成祖发兵北平姚广孝向成祖请托方孝孺时说“兵临城下那一天孝孺一定不会投降请不要杀他如果杀了方孝孺就会断绝天下的读书人”成祖点头答应攻下南京后想让方孝孺草拟诏书方孝孺被召到宫殿后悲恸之声响彻大殿成祖从殿座走到方孝孺的身边安慰他说“先生不要自己苦自己我不过是效法周公辅佐成王罢了”方孝孺问“成王在哪里”成祖回答说“他已自焚而死”方孝孺又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为皇呢”成祖回答说“老百姓信赖年长的君王”方孝孺又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为皇呢”成祖回答说“这是我们家庭内部的事”要左右把笔和纸拿给方孝孺“诏告天下非先生起草的诏书不可”方孝孺把笔扔到地上又哭又骂说“死就死吧诏书我是不会起草的”成祖大怒命令斩首示众方孝孺从容就义临死前做绝命词说“天降大乱啊又有谁知道其中的缘由奸臣得计谋夺国家忠臣发愤啊又血泪交流以身来殉先君又还有何求如此这般方能死无怨尤”当时方孝孺年仅四十六岁他的学生德庆侯廖永忠的孙子廖镛和他的弟弟廖铭把方孝孺的尸体殓葬于聚宝门外的山上

原文
孝孺工文章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永乐中藏孝孺文者罪至死门人王稌潜录为侯城集故后得行于世

译文

方孝孺的哥哥叫方孝闻勤奋好学为人忠厚他比方孝孺先死弟弟方孝友与方孝孺同时被杀临死前也赋诗一首方孝孺的妻子郑氏及两个儿子方中宪方中愈先后上吊身亡两个女儿也投秦淮河而死

原文
仁宗即位谕礼部“建文诸臣已蒙显戮家属籍在官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其外亲戍边者留一人戍所余放还”万历十三年三月释坐孝孺谪戍者后裔浙江江西福建四川广东凡千三百余人而孝孺绝无后惟克勤弟克家有子曰孝复洪武二十五年尝上书阙下请减信国公汤和所加宁海赋谪戍庆远卫以军籍获免孝复子琬后亦得释为民世宗时松江人俞斌自称孝孺后一时士大夫信之为纂归宗录既而方氏察其伪言于官乃已神宗初有诏褒录建文忠臣建表忠祠于南京首徐辉祖次孝孺云

译文

方孝孺工于文章其文清纯深邃雄伟豪迈他的每一篇文章问世海内都争相传诵永乐年间凡藏有方孝孺文章的都论以死罪方孝孺的学生王禾余暗中把他的文章收集编写成侯城集方孝孺的文章因此得以流传后世

原文
孝孺之死宗族亲友前后坐诛者数百人其门下士有以身殉者卢原质郑公智林嘉猷皆宁海人

译文

仁宗即位示谕礼部“建文时的各位大臣已经蒙受了杀戮之祸他们的家属沦为官籍奴仆者都释放为民并归还田土其外亲戍边者除留一人戍所外其余的都遣放回家”万历十三年(1585)三月释放了因方孝孺案株连而戍边者的后代浙江江西福建四川广东共计一千三百多人方孝孺已经没有后代了唯独方克勤的弟弟方克家有个儿子叫方孝复洪武二十五年(1393)方孝复曾经上书朝廷请求减免信国公汤和给宁海所增加的赋税被贬戍庆远卫株连时因军籍免方孝复的儿子名叫方琬后被释放为民世宗时松江人俞斌自称是方孝孺的后代一时士大夫深信不疑编纂归宗录后来方氏发觉俞斌不是方孝孺的后代于是就将实情告诉了官府这一骗局也就结束神宗初年下诏令褒奖建文时的忠臣在南京建立表忠祠排位第一的是徐辉祖排位第二的是方孝孺

原文
原质字希鲁孝孺姑子也由进士授编修历官太常少卿建文时屡有建白燕兵至不屈与弟原朴等皆被杀

译文

练子宁名安以字行世新淦人父亲练伯尚工于诗词洪武年初练子宁负责起居注因直言相陈而被贬出外任职最后为镇安通判

原文
公智字叔贞嘉猷名升以字行皆师事孝孺孝孺尝曰“匡我者二子也”公智以贤良举为御史有声嘉猷洪武丙子以儒士校文四川建文初入史馆为编修寻迁陕西佥事尝以事入燕邸知高煦谋倾世子状孝孺间燕之谋实嘉猷发之

译文

练子宁英才超群十八年(1385)以贡生身份参加廷试对策极力申言“天下人才有限陛下怎么忍心因区区小事而放任无穷无尽的诛杀又将靠什么去治国呢”太祖嘉赏其用心将他提拔为一甲第二名授为翰林修撰练子宁遭母丧力行古礼服丧完毕恢复官职升任工部侍郎

原文
胡子昭字仲常初名志高荣县人孝孺为汉中教授时往从学蜀献王荐为县训导建文初与修太祖实录授检讨累迁至刑部侍郎

译文

建文初年练子宁与方孝孺同为惠帝所信用改任吏部左侍郎以考核官吏是否贤能而决定其升降为己任对此多有建议不久练子宁被授为御史大夫燕军兵起李景隆北征屡败应诏返京练子宁在朝中历数其罪请求处死他皇上不听练子宁便叩首愤激大喊道“坏陛下事者就是此贼死有余辜即使陛下赦免了李景隆一定不要赦免微臣”然后大哭求死皇上为此只得罢朝宗人府经历宋征御史叶希贤都坚决上疏说李景隆出战失利丧师存有二心应当处斩皇上全不采纳燕兵渡淮之后靖江府长史萧用道衡府纪善周是修上书谈论大计斥责当权者上书被下到廷臣商议当权者盛气十足辱骂萧周二人练子宁说道“国事至此你们还不能容许上言者吗”辱骂者羞愧而止

原文
郑居贞闽人与孝孺友善以明经历官巩昌通判河南参政所至有善绩孝孺教授汉中居贞作凤雏行勖之诸人皆坐党诛死

译文

燕王即位练子宁被绑至京出语不逊被施磔刑而死其家被灭族姻亲全部戍边练子宁的堂侄练大亨任嘉定知县获悉此事便与其妻投刘家河而死同乡人徐子权以进士身份任刑部主事听说练子宁的死讯痛哭赋诗后上吊而死

原文
孝孺主应天乡试所得士有长洲刘政桐城方法

译文

练子宁善写文章方孝孺称其多学而富文采弘治年中王佐刊刻其遗文称为金川玉屑集提学副使李梦阳设立金川书院以祭祀练子宁将其堂命名为“浩然”

原文
字仲理燕兵起平燕策将上之以病为家人所沮及闻孝孺死遂呕血卒

译文

卓敬字惟恭瑞安人他颖悟过人读书一目十行洪武二十一年(1388)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户科给事中为人耿直不避权势当时制度还不完备诸王的服饰车马模仿太子卓敬乘机说道“京城为天下效仿陛下对诸王如不趁早分辨等级威严而使他们的服饰与太子相同从而嫡庶混乱尊卑无序何以令天下”皇上说“你说得对朕还没有考虑到此”因而更加器重他他日与同僚觐见恰好八十一人太祖命他们改称元士随即以六科为政事本源又改称源士不久重又称给事中卓敬历任户部侍郎

原文
字伯通官四川都司断事诸司表贺成祖登极当署名不肯投笔出被逮次望江瞻拜乡里曰“得望我先人庐舍足矣”自沉于江

译文

建文初年卓敬秘密上疏说“燕王智谋绝伦并有雄才大略酷似高皇帝北平地势优越兵精马壮元即由此兴起现在应当将他改封南昌万一有变也容易控制事情即将萌发而未行动那是由于时机未到而考虑可以行动的时间则要依据形势形势还未成熟时便不能做出决断而时机还未明朗便不能给予明察”上奏到达朝廷第二天皇上召问卓敬卓敬叩首道“微臣所言乃天下至计愿陛下明察”但是此事最终就此而止

原文
成祖既杀孝孺以草诏属侍读楼琏金华人尝从宋濂学承命不敢辞归语妻子曰“我固甘死正恐累汝辈耳”其夕遂自经或曰草诏乃括苍王景或曰无锡王达云

译文

燕王即位卓敬被捕明成祖指责他曾建议改封一事离间骨肉之情卓敬厉声说道“可惜先帝没有采纳我的建议”皇上十分生气但仍怜惜其才下令将他下狱派人以管仲魏征之事相劝卓敬流着泪说“身为人臣只有以死相报先皇帝曾无过失忽然被横行篡夺我恨不得立即死去到地下去见先皇你还想让我为你效力吗”皇上还是不忍杀他姚广孝以前与卓敬有隔阂便进劝皇上“卓敬之言如果真的被采用皇上难道还会有今日吗”皇上这才处死卓敬并灭其三族

原文
练子宁名安以字行新淦人父伯尚工诗洪武初官起居注以直言谪外任终镇安通判子宁英迈不群十八年以贡士廷试对策力言“天之生材有限陛下忍以区区小故纵无穷之诛何以为治”太祖善其意擢一甲第二授翰林修撰丁母艰力行古礼服阕复官历迁工部侍郎建文初与方孝孺并见信用改吏部左侍郎以贤否进退为己任多所建白未几拜御史大夫燕师起李景隆北征屡败召还子宁从朝中执数其罪请诛之不听愤激叩首大呼曰“坏陛下事者此贼也臣备员执法不能为朝廷除卖国奸死有余罪即陛下赦景隆必无赦臣”因大哭求死帝为罢朝宗人府经历宋徵御史叶希贤皆抗疏言景隆失律丧师怀二心宜诛并不纳燕师既渡淮靖江府长史萧用道衡府纪善周是修上书论大计指斥用事者书下廷臣议用事者盛气以诟二人子宁曰“国事至此尚不能容言者耶”诟者愧而止

译文

卓敬言行慷慨风流倜傥善于谈论凡天官舆地律历兵刑诸家无不广泛研究成祖曾叹道“国家培养人才三十年唯得一卓敬”万历年初朝廷采纳御史屠叔方的建议为卓敬修墓建祠

原文
燕王即位缚子宁至语不逊磔死族其家姻戚俱戍边子宁从子大亨官嘉定知县闻变同妻沉刘家河死里人徐子权以进士为刑部主事闻子宁死恸哭赋诗自经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