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无事寂寂以照惺惺有事惺惺以主寂寂

原文
无事时心易昏冥宜寂寂而照以惺惺有事时心易奔逸宜惺惺而主以寂寂

译文

平时闲居无事时心情最容易陷入迷乱状态这时应利用平静的心情来觉悟积压心中的问题当有事忙碌时感情最容易陷于冲动状态这时应利用冷静的头脑来控制冲动的感情

解说

一个人在无事的时候由于心智没得到事物的寄托便觉得无所适从这种感觉被人的心理活动反复阐释与演绎便产生了欲寻找事物寄托的诸多意念但意念是由物象构成的所以一个人在无事时越是意念转动得快越是扰乱了人的心理秩序另一方面人由于没有参与到某种事情中去人体各机能也由此没能获得新的信息来激励和促进自身衰变的部分以新的活力于是人体的深层潜意识便将这种生理方面的需求传呈给人的显意识使人突思欲望此时如果不及时地醒悟就会给自己造成危害

一个人在无事的时候要保持理智沉静心志以免发生对健康有损的事

一个人在有事之时由于精神紧张人的情感活动也比较活跃

当我们在考虑某件事情时引起分布在感觉器官中的神经组织的活动并在这里实现从物理能化学能到神经能的转化发动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携带着现实事物现象的信息沿着有关神经通道传导到神经中枢的低级部分对事物的信息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神经冲动的传导继续进行最后到达神经中枢最高部位--大脑两半球皮层现实事物经过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神经细胞的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产生关于这些事物的印象以及对待这些事物的态度并由大脑皮层发出各种不同指令引起各种各样的行为和活动这些行为和活动又会反馈给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进一步发出新的指令如此循环往复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可见一个人要解决一件事情必须调动人体各个机能组织使它们进入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在这个过程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精气由于精气被消耗则心神随之浮动便带动了人的情感使其处于不均衡的抑制状态中所以我们必须沉静心神控制人体情感活动的节奏以便使全部精力集中于整件事情之上这样既可尽快解决问题又可保障精气不受额外的消耗

例解

梦与醒

郑国有个人在野地里砍柴拾草撞见一头受了惊吓的鹿他迎上去打死了这头鹿砍柴人唯恐别人看到这头死鹿就匆忙地把鹿藏到一条干涸的水沟里并用柴草将鹿遮盖起来砍柴的樵夫十分高兴但没过多久他却找不到自己藏鹿的地方了于是他就以为自己刚才是做梦而已在回家的路上樵夫逢人便呼叨此事他总觉得这个梦实在太逼真了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旁边有人听到此事后就按樵夫所说的找到了那头鹿回家后他向老婆说“刚才有个樵夫说在梦里打死一头鹿可他却忘记自己把鹿藏在哪儿了我倒是得到了一头鹿看来他真是在做梦了

这个人的老婆说“说不定是你梦见什么樵夫得到一头鹿吧?难道说还真有那么一个樵夫吗?现在你真的得到鹿恐怕是你在真的做梦吧?”

这个人答道“我已有了这头鹿还去管什么是他还是我在做梦呢?”

再说那砍柴的樵夫回家后越想越觉得自己真的丢了一头死鹿这天夜里他果真梦见那藏鹿之处又梦见得到了那个死鹿的人于是两人为此鹿发生了争执最后吵到了县令那里请县令来判断定夺县令说“樵夫你当初真的得鹿却妄称是在做梦到后来真的是在梦里见鹿又妄称是实事他真的把你的鹿取走你又和他争鹿他老婆说是梦里认取过别人的鹿这么说来是没有得到过这头鹿现在既然有这头鹿在此那就两人平分吧!”郑国的君主闻听此事后说道“啊!只怕是县令自己在梦里给人分鹿吧!”郑王又去询问相国的意见相国说“是做梦还是没做梦我也无法辨别要想辨别究竟是觉醒还是做梦只有黄帝和孔丘有这种本事现在黄帝孔丘都已死了又有谁能辨清觉醒与做梦的差别呢?还是按县令所说的为准吧!”

是觉醒是做梦连自己都不能分辨其差别又求谁有用?

陆修静修道

江苏吴兴名门望族的陆氏修静从小就精习儒学三坟八索经纬之学他无不兼容并蓄但认为先天抚育化生混一精气与真宰并不在三坟八索经纬一类的典籍当中于是他浪迹天涯南往衡湘九嶷罗浮等地西至巫峡峨嵋恣意于青山碧水之间

南朝宋代元嘉末年陆静修执意不就待到“太初之难”(指南朝宋刘新父自立之事)大作人心惶恐不安于是陆修静返还江南继续云游名山胜地也亟想找一块精修至道的地方其时明帝承袭上古轩辕皇帝的淳仁之风以远古之心教化百姓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以礼相邀陆修静仍托词身心忧伤就像患了场大病而不入京都斋戒兴宫筑馆煞是端恭肃穆却迟迟不肯应召明帝犹不甘心为他建观至此他不得已而应召与明帝对答皆符合明帝的心意明帝对他更加敬重

陆修静进宫以后不久明帝身体不适陆修静为其治疗后正值桂阳王构作乱民间生灵涂炭目睹于此陆修静不愿再留京城他对弟子说打理行装回山众弟子不理解并未照他的话去做数天后他仰面躺卧宽衣解带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