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凭一时感情冲动去做事的人,等到这五分钟热度一过事情也就跟着停顿下来,这哪里是能维持长久奋发上进的做法呢?一个从情感出发去领悟真理的人,有时能领悟,有时也会被感情所迷惑,所以这种做法也不是一种永久光亮的灵智明灯。
凭着一时兴趣来养生,是不会把身体养好的。由于生命每一天都在走向死亡,每一天都会有病邪入侵到人体的内部,所以,生命每天都在完成新陈代谢的功能运动。但是,光靠生命自身各机能的力量是不够的,它因受到自身条件的局限,有很多的病邪滞留在体内而无力全部消除。所以,我们通过养生之道,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帮助人体正气抵抗病邪。并且,我们以养生之道来护养身体,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给自身的身体增加其机能运动的阻碍因素。基于这一目的出发,我们必须养生,才能确保身体健康,但是,仅凭一时的兴趣是不行的,只有长期坚持养生实践,才能获得健康。若是哪一天不再做养生了,那么,你的身体便会从那一天起开始加速死亡的进程。每一天都坚持养生实践,我们每天都在延续生命的衰老过程。
人由于受到他自身因素的影响,他若是超越不过自己所设的框框,那么,他便终将使自己迷惑了心智。当然,他凭着自身的条件,有时也能领略一些道理,但是,他又会困于这新的东西之中。
本来,凭着自己的情感和认知方式,去探求事物,就已经将认识行为的重心偏向于自己,所以,他在整个认识活动中,都有意无意地拿自己为判断事物的标准,这就如同拿一把刻度不精确的尺度,去量某物体一样,得出的只能是错误的判断。由此,我们在认识自己的心性时,不能带着自己的情感去认识,因情感这东西本身就是偏颇的,若要这样做,就会将心性引向更为偏执的境地。我们必须要先客观地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再去认识自己的心性,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使自己的心性公正质朴。
老中医的健身之道
老中医胡安帮教授说:“保持身体的健康,是要锻炼身体。从36岁开始,40多年来,我每天清晨6时总是要打一套杨氏太极拳。锻炼身体最要紧的是要有恒心,要长期坚持下去。没有恒心,百事不成。”
他接着说,“脑子也要锻炼,脑子是主帅,是总指挥,脑子的衰老是人体衰老的先导。所以,一定要勤用脑,使头脑的血液处于流通状态,延缓衰老,不会变成老糊涂。我于1987年退休后,一直在医院的肿瘤特色专科门诊工作。几年来,我感到每周抽出一部分时间为病人看病,既能为人民服务,又能使自己的脑子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有利于身体健康。”
“一个人要身体好,除了要锻炼身体,还要经常保持心情愉快。”胡老接着说,“我在治病时,与病人推心置腹,除了开药方,还劝他们思想要想得开心情要放松。已经得了病,再忧心忡忡,等于雪上加霜。我还对病人说,我开给你的是两个方子,一个是物质上的方子--药方;一个是精神上的方子--思想放松。”
稍顿,胡老又说:“精神上放松,不光对病人很重要,对健康的人也很重要。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精神放松呢?我常以古人说的‘和为贵,仁者寿’自勉。其实,对人对事都要达观,过去的事,不去计较,向前看;在有些事上受点委屈,就委屈点吧;有些无伤大雅的事,可以装糊涂,‘难得糊涂’一下也好。邻里之间要互相关心,能帮助人家做的事就多做些,创造一个好环境。”
庄子讲道
从前有个人叫顺子,他同庄子住在一个城邑,并且住在城廓之东,人们称他为东郭子。有一天,东郭子向庄子问道:“道家所讲的虚通至道的‘道’,究竟在什么地方,先生可以告诉我吗?”“道,随处皆有,无所不在。”庄子说。“先生讲得具体些。”东郭子要求。“在蚂蚁的身上。”“啊!道如此的卑下?”东部子惊奇地问。“不光是如此,还混杂在米堆稗子里。”“这又等而下之了。”“还在瓦罐内。”“岂不是下而又下了吗?”“何至于此?还在尿溺粪便里哩!”
东郭子原以为道虽然卑下却很清高,未料越问越卑下,不敢再问了。
庄子说:“夫子所问的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从前有个叫获的集市小吏,问一个杀猪大户如何判断猪的肥瘦。大户告诉他要看猪股和猪腿之间的肉膘,越接近腿的下部肉越少,脂油越不足,肥瘦俱视此而定。我说道在尿里也是这个道理。道,原无卑下、高尚之别,你所谓的“清虚之道’的问法,本身就是偏执错误的命题,不切道的实际。再说,天下没有离开物来说道的,论道这样,高谈教化也是这样,譬如我们平时说某是‘周’、‘某’是‘偏’、某是‘乡’一样,‘周’、‘偏’、‘全’三个词的概念不一。但它们具有同一的意义,都涉及物所存在空间的际。际的极限,大,大到无限,小,小到无限;终而归结是一。试想在那无垠无际的空间,‘周’、偏’、‘全’已失去相对性,哪有什么界限之分。甚于无为的道,其性冲淡安宁,寂静清虚、和谐闲逸,使人心寂然虚空。可以说,道的本身不存在根本和末梢;道是物的聚集和消散,聚集和消散的不是道的本身。”
凭着自己主观地去认识事物,不但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而且反使自己离得更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