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俭:<形>本义自我约束,不放纵。《说文》:“俭,约也。”《易·否象传》:“君子以俭德避难。”节俭,节省。《韩非子·难二》:“俭于财用,节于衣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②悭吝:吝啬。唐·皇甫氏《原化记·以珠易饼》:“贺知章尝谒卖药王老,问黄白术,持一大珠遗之。老人得珠,即令易饼与贺食。贺心念宝珠何以市饼,口不敢言。老叟乃曰:‘悭吝未除,术何由成?’”悭涩,吝啬。宋·朱淑真《雨中写怀》诗:“东风吹雨苦生寒,悭涩春光不放宽。”引申指浅少。吝惜,顾惜,舍不得。《书·仲虺之诰》“改过不吝”孔传:“有过则改,无所吝惜。”
③鄙啬:小气,吝啬。明·宋濂《戴仲积墓志铭》:“其待乡党,接宾客,不翕翕以附,亦不鄙啬以自足。每有过从,辄列肴酾酒乐之,虽庖传屡空弗顾也。”鄙吝,亦作“鄙恡”,形容心胸狭窄。唐·高适《苦雨寄房四昆季》诗:“擕手流风在,开襟鄙吝祛。”啬细,吝啬。《儒林外史》第五二回:“此人有个毛病,啬细非常,一文如命。”
④雅道:即正道,忠厚之道。《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此处指与朋友交往之道。《苟子·荣辱》篇:“君子安雅。”集解:“雅,正也,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
⑤懿行:懿〈形〉,本义美好。《尔雅》:“懿,美也。”懿行,美好的行为,善行。《新唐书·柳公绰传》:“实蓺懿行,人未必信;纤瑕微累,十手争指矣。”
⑥足恭:亦作“足共”。过度谦敬,以取媚于人。《论语·公冶长》:“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⑦曲谨:谨小慎微。宋·王安石《王深父墓志铭》:“故不为小廉曲谨以投众人耳目,而取捨、进退、去就必度于仁义。”曲意,委曲己意而奉承别人。《后汉书·段熲传》:“熲曲意宦官,故得保其富贵。”
⑧机心:巧诈之心;机巧功利之心。见一四九注解
节俭,是美好品德,过分了就是悭涩吝惜,成为鄙吝啬细,反而伤害了高雅正道;谦让,是美好行为,过分了就是十足恭维,成为曲意谨慎,多半是出于机变用心。
孺家主张中庸之道:“节俭固然是美德,过分节俭就变成吝啬,谦让固然是美德,过分谦让就变成谄媚。”道理就在这里。所以孔子才说“巧言令色足恭”,不但左丘明认为是可耻,就连孔子也认为一个人作事,必须坚实中庸之道,因为过犹不及的缘故。为人要有品行节操才能立足,如果谦让至伪,节俭到吝,那么节俭的目的何在,谦让的初衷为何?这实际上是一种小人俗人的表现。节俭为美德,太过则有伤大雅。礼让是美行,太过则有失常态。所以,君子处世无“过”与“不及”,只要恰到好处。处于动乱的社会,人心陷溺已久,只知争夺权利,忘掉道德义行,以致风俗日坏,道德沦亡。要想使人心恢复,重整道德风俗,只有从生活上着手。首先应当制止奢靡浮华的生活和改正虚伪不诚的风气,使人人生活节俭朴实,养成崇礼的德性,在物质生活上不要太吝蔷,或是太奢侈,在精神生活上要宁奉之拙勿失之巧。做到这样,才能够转移风俗,振作人心。
【注077】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卷一·集醒》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