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去研究古圣先贤的思想精义,只能成为一个写字匠;做官如果不爱护人民,只知受禄,就如一个穿着官服的强盗。只知研究学问却不注重身体力行,那就像一个不懂佛理只会念经的和尚;事业成功后却不想为后人积一些阴德,那就像一朵艳丽却很快凋谢的昙花。
读书治学,为官做事,根本一点就是要名实相符,不能徒具表面形式,而不追究实际功效。书可读,但目的是要把薄书读厚,厚书读薄,出入其中,真正理解隐藏在书中的精髓。做学问就是为了和实践相辅相成,要把知识读活,应用于生活中,为社会造福。而做官若不爱民,就如索取“万民伞”的旧时地方官员,徒有其虚名,在老百姓眼里不过是衣冠楚楚的强盗。
知百姓疾苦得人民拥护
1928年的某一天,毛泽东率领红军进了遂川城。由于受到国民党谣言的欺骗,城里的人差不多跑光了。红军战士挨门查看,发现在一条小街上住着一个老头,因腿上有伤来不及走,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已经两顿没有吃饭了。毛泽东听说后来到老头家,轻轻地走到床边,亲切地问道:“老表,你好哇!”老头看到床前站着一个人,身后跟着几个背枪的兵,惊恐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了解除老人的疑虑,毛泽东一边察看老人的腿伤,一边说:“大伯,我们是工农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他发现老人的伤口肿得十分厉害,便让一个战士去寻来一撮盐,泡水给老头洗伤口,并让一个战士留下一袋米,为老头熬粥,老头十分感动,把满腹的话向毛泽东倾诉出来,并表示要把藏在山上的儿子、媳妇和乡亲们找回来,支援红军打敌人。
毛泽东多次说过,共产党人要时时关心人民疾苦,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他每到一地,无论多忙,总要抽空到群众中去,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1944年在延安时,他听说延安侯家沟的两个小村子妇女不能生孩子,立即指示当地干部请中央医院去帮助解决问题。地方干部担心这种小事中央医院不干,毛泽东亲自给中央医院下达了命令,要求他们到侯家沟化验水质。中央医院派人化验了水质,并指导群众进行了处理。一年以后,侯家沟便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
毛泽东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疾苦,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也正是如此,他才永远受到人民的敬仰!
为官五十年人爱如父母
自古以来,人们将勤劳视为是一种美德。士大夫为官,以勤政自勉而不敢逸豫者,皆被称为名臣。北宋时期的韩琦,就是一位著名的勤于政事的历史人物。
韩琦,字稚圭,河南安阳人。少年举进士,以第二名中第。历任数职后,被擢为枢密副使,与范仲淹、富弼等人,共同倡行“庆历新政”。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召为枢密使。三年,升任宰相。英宗时,继续执政。宋神宗即位后,辞去相位,以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后来移判大名府。
当时,大名府是北宋的陪都,又称为“北京”。当地人口众多,主、客户共十四万有余,约七八十万人,在北宋四京当中,仅次于东京开封府,而位居第二。因此,大名府的政务也就极为繁剧。尤其是有关民事纠纷、狱讼的牒诉文书,比一般府郡多出数倍。韩琦坐镇大名府时,已经年过六十。但对府中政务,无论事体大小,全都亲自审理。有时虽因患病而难以升堂视事,也要令属吏将公事送至住所,在卧室内听决。周围的人怕他操劳过度,有人劝他不必过于认真,可以疏略一点,将某些政务委托佐属处理,以安心养病。每当遇到这种情况,韩琦总是回答说,刑狱诉讼往往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或生或死,或予或夺,至此一言而决,吾何敢略也?吾恐有所不尽”。坚持带病视事,不肯稍有懈怠。
韩琦这种鞠躬尽瘁的精神,多次得到朝廷的褒奖,宋神宗也几度御赐汤药,加以抚问。史书所载《抚问判大名府韩琦兼赐诏书汤药口宣》所说:“顾藩事之多勤,缅念忠劳,特申蜷抚。”就是其中一例。
他镇守大名府数年,深得民心,当地百姓为他立生祠,岁时拜扫,为他祈福。后来,韩琦又移判相州,也深受当地民众爱戴。史书载:“人爱之如父母,有斗讼,传相劝止,曰:‘勿扰吾侍中也。’”
韩琦自弱冠入仕。一生为官近五十年。曾历三朝宰相,两为顾命大臣,处于危疑之际,而能知无不为。有人告诫他说:“公所为诚善,万一蹉跌,岂惟身不自保,恐家无处所。”韩琦回答说:“是何言也。人臣尽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败,天也,岂可扰忧其不济,遂辍不为哉。”令闻者愧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