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弄权一时凄凉万古

原文
栖守道德寂寞一时依阿权势凄凉万古达人物外之物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注释

弄权凭借职位滥用权力汉书刘向传"四人同心辅政患苦外戚许史在位放纵而中书宦官弘恭石显弄权"

栖守〈动〉本义鸟类歇息明归有光项脊轩志"鸡栖于厅"居住寄居国语越语上"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有寄托的含义栖心犹寄心三国魏嵇康释私论"若质乎中人之性运乎在用之质而栖心古烈拟足公涂"守〈名〉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说文"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动〉遵守奉行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恪守恭谨遵守语本国语周语中"以恪守业则不懈"

道德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淮则和规范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韩非子五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后汉书种岱传"臣闻仁义兴则道德昌道德昌则政化明政化明而万姓宁"

寂寞冷清孤单唐李朝威柳毅传"山家寂寞兮难久留欲将辞去兮悲绸缪"另见160注解

依阿曲从附顺文选干宝〈晋纪总论〉"其倚杖虚旷依阿无心者皆名重海内"张铣注"依阿无心谓曲从不察"依附迎合指自己缺乏独立人格凡事都随意附从他人意见

权势见10八注解】指居高位有势力的人北齐书元孝友传"性无骨鲠善事权势为正直者所讥"

凄凉犹凄惨太平天囯洪仁玕干王洪宝制"(耶稣)后来果然被恶人钉死十字架上流其宝血受尽千般凌辱万种凄凉"悲凉唐李白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怀归路緜貌览古情凄凉"

万古晋葛洪抱朴子勖学"故能究览道奥穷测微言观万古如同日知八荒若户庭"犹万代万世形容经历的年代久远明李贽与梅衡湘书"若我边彼边各相戕伐则边境常态万古如一何足挂齿牙耶"此喻人的一生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见0八四注解

〈动〉本义仔细看说文"观,谛视也"广雅释估一"观,视也"

物外之物物外世外谓超脱于尘世之外汉张衡归田赋"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萧然物外形容极为超脱不为俗情杂务所烦扰语本清朝野史大观卷九"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物外之物泛称世事以外的东西也就是现实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生活和道德修养即佛都所谓不生不灭的涅般境界

〈动〉本义思考考虑说文"思,容也"书洪范"思曰容,言心之所虑,无不包也"

身后之身身后死后后汉书孔融传论"代终之规启机于身后也"身后之身指身死后的名誉

说文"取,捕取也"拿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取数斗归"招致唐杜甫上水遣怀"谗毁竟自取"

译文

栖心恪守仁义道德的人孤单冷落一时依附曲从权贵势力的人凄惨悲凉一生通达事理的人重视物质以外的精神生活和道德修养顾及死后的名誉宁愿承受一时的寂寞不要招致永久的凄凉

评语

宁愿栖守道德而寂寞一时宁愿遵从大义而舍生一死从古至今的例子很多可以忠肝义胆至死不屈的文天祥为代表据曾先之十八史略"张弘范乃命文天祥为书招世杰天祥曰‘吾不能忤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固命之天祥遂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这就是"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的具体表现达人所以能"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完全在于"仁义"二字因此文天样在他的衣带赞中又说"孔日成仁孟日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是古代的舍身取义有了这样的追求生活上也就甘于淡泊了孔子也在论语述而篇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又曰"须知所乐者何事"反之如魏忠贤严篙和砷等人几乎个个都是依仗枚势的佞幸奸臣他们最后都落得身首异处凄凉万古的悲惨下场为人处世不慎可乎用这个道理来考察我们的现代生活同样的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当年李大钊瞿秋白等一代先烈为了伟大的理想为了美好的追求舍生成仁英勇牺牲对照我们今天的一些人在商品大潮中丢悼原则丧失理想而贪污腐化能不引人深思吗人类生存世间要了解最美与最尊贵的人生意义并不是在外表的衣行等等的物质享受住的是高楼大厦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终日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如果以为这种人生才是美满的尊贵的那就太可怜了我们如果把眼光向远处观察一下便能体会到古今历史上的伟人他们之所以为人景仰是因为人格与学识的伟大并不是因为地位和富贵的关系要看其人格德行之美并不是外表形态之美只是看一个人是否遵守人伦道德肯为大众服务牺牲个人的享受而有益于人群古人说"世上最尊贵的莫过于道最美善的莫过于德"由此可知一个人能遵守道德人格高尚一定是为人所尊重景仰还有人对他轻视毁谤吗反过来说个人不讲道德不修品行趋炎附势谄媚奸佞他虽然官高禄厚衣食豪华这还能叫做美善吗我相信这样的人一定被当世人咒骂遗臭名于后世所以说不肯修持德行的人任你是万乘的公侯宰相甚或是帝王也还不如一个有道德有人格的平民现在拿古人来做证明古时有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叫做伯夷叔齐都是很有道德的人以之比人人人都欢喜是喜欢他们的道德乃无道的人君以之比人人人忿怒乃怒他们的无德所以我们想在世间做个好人必须要有道德所谓"患道德之不充乎身不患势位之不在乎己"我们最忧心的是道德不足不必因为声势不集于我身而怀忧愤须知道充德备每个人都钦佩他‘德高望重'名存千古这样看起来是声威与富贵重要呢还是自身的道德重要呢便不难明白了

【注062】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卷十集豪同文仅前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