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避人:犹避世。脱离现实生活,避免和外界接触。唐·吴融《偶书》诗:“只此无心便无事,避人何必武陵源。”
②我相:佛教语。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四相之一。指把轮回六道的自体当做真实存在的观点。佛教认为是烦恼之源。《金刚经·大乘正宗分》:“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相”即形相或状态。对性质本体而言,指诸法的形象状态。对人的意识而言,就是“想”即人的意识对事物的某种反映,也是人的意识对某种程度的相状摹写。“我相”指执着于“实我”的外在相状;“人相”指把轮回六道的自体当作真实存在的外在相状;“众生相”指把依五蕴(色、受、想、行、识)而生的众生之体当作真实存在;“寿者相”指把假相的生命存在的时限(即寿命)当作真实存在的相状。
③动根:动乱之根源。
④到得:亦作“到的”。犹言及得,算得。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凭着我坐下马,手中鎗,有万夫不当之勇,料他到的那里!”另见00八注解
⑤人我一视:我和别人属于一体。人我,他人与我。《庄子·天下》:“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佛教语。即人我见。凡俗之人妄认自身常住不变,执着“有我”之见,佛家谓之“人我见”。《坛经》三五:“人我是须弥,邪心是大海,烦恼是波浪……无人我,须弥自倒;除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一视,同样看待。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骞驴布鞯与金鞍骏马同一游也,松林莞席与绣帷玉枕同一寝也。知此,则贫富贵贱可以一视矣。”也作“人己一视”,待别人象待自己一样。比喻待人没有私心。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此正无意于我,人己一视之道,实贤人君子之盛德。”
⑥动静两忘:动静,运动与静止,行动与止息。《易·根》:“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两忘,两者一起忘记。《庄子·大宗师》:“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佛家说:“无心心即是真心,动静两忘为离欲。”没有了念头,自然见那道心。无念便见真心。念头不断,思维混乱,争斗不休,俗念牵缠,如何能得这真心呢?若然无念,即见真心。真心发现,动静皆是天机。忘形忘物,无我无他,波澜不惊,自然离欲了。
喜欢寂静讨厌喧嚣的人,往往避开人群以便求取宁静,不知道意念存在没有他人就成为自我形象。内心执著于寂静就是动乱根源,怎么算得他人与我同样看待,运动静止两者一起忘记的境界?
修身养性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锻炼自己的坚强意志,以能控制自己的物欲情欲,排除自己的私心杂念。求得内心的宁静在于心静,环境在其次。否则把自己放进真空罩子里不就真静无菌了吗?一些清修的人喜欢远离尘器隐居山林,以求得宁静。其实,这样得来的宁静并非真静,因为环境虽然宁静,假如不能忘却欲世事物,内心仍然是一层烦杂。何况既然使自已和人群隔离,就表示你内心还存有人已、物我、动静的观念,自然也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宁静。所以必须完全扬弃我相和动静不一的主观思想,才能真正达到身心都安宁的境界。陶渊明的:“结庐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又得返自然”才算得到静的真义。喜欢寂寞而厌烦喧嚣的人,往往厌烦世间的噪声而远离世人,独居深山幽谷以求寂静,心中存在著无人烦扰是最好的念头。这烦扰的念头有“我”存在其中,便成了我相,又有心求寂静却执著寂静当中,便成了动乱的根本。要知“我”是对“人”而成的,“静”是对“动”而起的。如果执著于任何一方,他方必定不能不有所起。避人求静的人不知此理,终究不能得到“人我一体,动静两闻”的境界,也就得不到真实安乐的境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