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八年:鲁文公八年(公元前619年)。
②戊申:
八月二十九日。天王:即周襄王,名郑,惠王之子,在位三十二年。
③壬午:十月初四。赵盾:晋国大夫,晋国执政官。衡雍:郑国地名,在今河南原武县西北。
④乙酉:十月初七。会伊锥戎:和伊、锥地方的戎人会盟。暴:郑国地名,今址不详。
⑤丙戌:十月初八。
⑥司马:官名。《周礼》:夏官大司马之属,有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这里指宋国大司马公子印,宋国的公族。
⑦司城:官名。即司空。宋国设置。本名司空,因宋武公名司空,遂改司空为司城。这里指司城荡意诸,宋国的公族。
⑧皆官举:何休注:“皆以官名举言之。”即都以官名指称。据《左传》、《春秋》记载他们的官职,是表示尊重他们。
鲁文公八年,春季,周历正月。
文公
夏季,四月。
秋季,八月。戊申这天,周襄王驾崩。
冬季,十月,壬午这天,公子遂和晋国大夫赵盾会面,井在衡雍这个地方结盟。
乙酉这天,公子遂会见伊、摊地方的戎人,在暴这个地方与他们结盟。
公孙敖到京师去。“不至复”。丙戌这天,公孙敖逃到苔国去。“不至复”是什么意思?“不至复”是鲁国的说法,就是不能派遣他到京师去。既然是不可以派遣他到京师去,那么为什么说他到京师去呢?这是顺从鲁文公的心意。为什么不说他出逃呢?因为他逃首前已经在国外了。
鲁国发生蝗灾。
宋国人杀了自己的大夫司马。
宋国的司城逃奔到鲁国来。“司马”是什么意思?“司城”是什么意思?都是用官职来指称,为什么都用官职来指称呢?因为宋国三代没有大夫。三代国君的夫人都是国内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