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
箕子,纣王的叔父,封国于箕,故称箕子。纣王暴虐,箕子进谏不听,乃佯狂为奴。本文系为箕子庙写的碑文。作者对箕子极为推崇,他在赞颂箕子忍辱负重以坚持正道的同时,实际上也表达了自己欲效法箕子做一番事业的心愿。
【一段】
①殷勤:情意恳切。
凡是德行高尚的人的处世之道有三点:第一是正视蒙难,第二是用法典传授给圣主,第三是教化百姓。殷代有一位仁人君子叫箕子,确实具备了这些美德立身于世间。所以孔子在阐述六经的主要精神时,曾多次关切地提到过他。
【二段】
①这里指的是比干。比干,纣王的叔父,因直言规劝纣王,被纣王杀害。
②这里指的是微子。微子,纣王的庶兄,因规劝纣王不听而被迫逃亡。周朝建立后,微子被封于宋。
③明夷:《易经》中的卦名。夷,伤。引申为主暗于上,贤人退避于下。
④《洪范》:《书经》中的一篇。洪,大。范,法则,天地之道。相传为箕子所作,献于周武王,供其治国之用。近人疑为战国时人假托之作。
⑤朝鲜:古国名,相传周初时箕子被封于此。
当纣王在位时,正道被违背扰乱,上天的震怒不能使他警戒,圣人的教导也不为他采用。当时比干不惜一死去进谏,确实可以算是仁人了,但是无益于保全帝王宗族,所以箕子不这样干。像微子那样托身异邦以保全宗族,确实可以算是仁人了,但是要逃出自己的国土,所以箕子不忍心这样干。以上两条道路,已经有人走过了。箕子采取的方法是保全自己明智的头脑,和纣王进行周旋,隐藏起自己的治国谋略和主张,甘心屈辱于囚徒生活。身处昏暗之世而不走邪道,面临衰败之国而不消沉。所以《易经》上说:“箕子将明智隐藏在心中。”这是说他能正确对待蒙难啊。到了天命改变以后,周朝建立了,百姓们过上了正常生活,箕子便献出他设计的治国大法,成为周朝圣王的师傅。周公据此整理出人际之间的正确关系,从而制定了国家法典。所以《书经》上说:“由于箕子归顺了周朝,周朝才完成了《洪范》。”这就是箕子将治国的法典传授给了圣君。箕子被封到朝鲜后,推行治国之道并训育民风,把仁德遍布百姓,为了教化百姓不怕路途遥远,推广殷代的优良传统,使得少数民族也像华夏中土那样发展。这就是把教化施加于百姓。遵守圣人之道,把优良的品德集中在本身,天地间事物变化无常,而自己却能始终坚持正道。这可以说是具有崇高品德的人吧!
【三段】
①武庚:纣王之子。周武王灭纣后,封武庚以续殷祀。其后,武庚发动叛乱,为周公所杀。
唉!当周朝建立的时机还没有到来,殷商的统治世系还没有中断,比干已被杀害,微子已经逃亡时,如果纣王还没有恶贯满盈时箕子就自杀了,那么周灭商后,武庚又考虑用叛乱的手段图谋复辟时,没有箕子这样的人,周王将会依靠什么人来治理国家呢?这确实是人事变化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那么,箕子忍辱保全自己而这样做,大概是他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吧?
【四段】
①汲郡:今河南汲县。
唐朝某年,在汲郡建立了箕子庙,每年按时祭祀。我佩服先生独能在《易经》的卦象中列名,便写了这篇颂。
箕子这个历史人物,历代对他的评价都很高。《伦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文选·幽通赋》:“三仁殊于一致兮。”在古琴曲中还有一首《箕子操》,其歌词相传为箕子所作。对待这样一位“仁人”,为他建庙奉祀,自然是情理中的事了。
作者在本文中并不着重介绍箕子的生平事迹,而是重点赞扬他那种“保其明哲”的做法。“保其明哲”并不是消极的逃避现实,而是等待时机成熟,“乃出大法,用为圣师”。
“文似看山不喜平”。在第三段中,作者突发奇想,推论了箕子对未来的政局变幻的设想。这一段文字可称奇峰突起,别起波澜,既淋漓感慨,又使读者不得不为之折服。至于本文中提到的比干、微子,也是传统观念中公认的“仁人”,其地位并不亚于箕子。作者在本文中为了突出箕子,才把比干、微子作为陪衬。在这里,并没有否定他们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