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杜牧
这篇文章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唐敬宗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广修宫室,给人民造成了沉重负担。杜牧因此作《阿房宫赋》,借秦始皇穷奢极欲导致亡国的史事,告诫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文末一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点明了此文的旨意。
妃嫔媵嫱⑤,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⑥,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取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⑦,金块珠砾,弃掷逦迤⑧,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⑨,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⑩,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①兀(wū):光秃。
②囷囷(qūn):曲折回旋。
③复道:楼阁之间以木架设的通道。
④霁(jì):雨后初晴。
⑤媵(yìnɡ):指宫女。嫱(qiánɡ):古代宫廷里的女官名。
⑥缦立:长久地站立。
⑦铛(chēnɡ):一种平底浅锅。
⑧逦(lǐ)迤(yí):连续不断。
⑨锱(zī)铢:古时的重量单位。六铢等于一锱,四锱等于一两。
⑩磷磷:纷繁闪烁。
六国覆灭,天下统一。蜀山中的树木被砍光了,阿房宫建成了。它覆盖了三百多里的地面,几乎遮蔽了天日。从骊山北面建起,折向西面的咸阳。渭水和樊川清波荡漾,缓缓流进了宫墙。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长廊如腰带,回环萦绕,屋檐高挑,像鸟嘴一样的向上啄起,亭台楼阁各依地势,向心交错。盘盘绕绕,曲曲折折,像蜂房那样密集,像水涡那样起伏,巍峨耸立,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个院落。那长桥横卧在水面上,没有云聚风起,却怎么像有蛟龙飞腾?那阁道架在半空中,并非雨过天晴,却怎么像有长虹横空?亭榭池苑高低错落,使人辨不清南北东西。楼台上歌声响起,让人感到春天里的融融暖意;大殿里舞袖挥动,带起一片风雨凄迷。同一天内,同一宫中,气候冷暖竟截然不同。
那六国的妃嫔姬妾、王子皇孙,辞别了故国的楼阁宫殿,乘着辇车来到秦国。日夜歌唱弹琴,成为了秦皇的宫人。宫苑中星光闪烁啊,那是美人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又看见绿云纷纷,那是她们对镜晨妆时散开的秀发。渭水上泛起了油腻啊,那是妆成后泼下的脂水;烟雾弥漫啊,是她们焚烧的椒兰。雷霆声忽然震天响起,原来是皇帝的车辇从这里经过;辘辘的车轮声渐行渐远了,不知道它驶向何方。这时候,每一种身姿,每一份容颜,都要费劲心思地显示出娇好,表现出妩媚;她们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皇帝能驾临。有的人三十六年未得见皇帝一面。
燕国、赵国的收藏,韩国、魏国珍宝,齐国、楚国的精品,都是多少年、多少代靠搜刮本国的百姓而聚敛起来的,可谓是堆积如山。一朝国家灭亡,不能再占有,便都被运到了阿房宫中。神鼎当作铁锅,宝玉当作石头,黄金当成土块,珍珠视为砂砾,随处丢弃,遍地可见。秦人看着,也不觉得很可惜。
唉!一个人心之所向,也正是千万人心之所向啊。秦始皇喜欢豪华奢侈,可百姓也眷念着自己的家呀。为什么搜刮财宝的时候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使得支撑宫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织女还多;钉头闪闪,比粮仓的谷粒还多;长长短短的瓦缝,比百姓遮体的丝缕还多;栏杆纵横,比天下的城池还多;管弦齐鸣的嘈杂声,比集市的人声还要喧闹。使天下的人虽然口不敢言,心中却充满了愤怒;使独断专行、天下唯我的暴君之心日益骄横顽固。终于有一天几个被征发戍边的士卒振臂一呼,函谷关便应声陷落,项羽的一把大火,可惜啊,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一片焦土!
唉!消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使秦国覆灭的是秦人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唉!假如六国的国君能各自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如果秦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而永为君王,谁能够使它覆灭呢?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的灭亡,而后人为他们哀叹;如果后人哀叹它却不引以为戒,那么又就要让更后来的人来哀叹后人了。
此文题为“阿房宫赋”,重点却不是咏物,而是写阿房宫中的豪奢场景。文章前两段辞藻华丽,文字铺排,把阿房宫里盛极一时的奢华衬托得活灵活现。这是欲抑先扬的写法。正所谓物极必反,写一个事物的败亡,先描述它曾经的兴盛,会给读者造成强烈的感觉冲击。后面两段转而议论,它先是以一组排比,说明秦朝统治者把天下据为己有的事实,一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把阿房宫的奢华一刻尽都消灭,使人产生一种极度的幻灭感。继而再揭示秦亡的教训,也就是未能“复爱六国之人”,可见秦亡是亡于自身,而不是亡于天下人。杜牧说秦亡的教训,其实是暗示唐朝统治者要引以为戒,要爱天下人,不然就会“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了。结尾一句是文章主旨,语言简练而警策,可说发人深省、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