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六朝唐文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题解

本文是陶渊明以五柳先生之名而作的一篇自传萧统陶渊明传“渊明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文章描写了一个性格旷达率直品德廉洁高尚不慕富贵名利安心读书写作的知识分子形象

【一段】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饮辄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瓢屡空晏如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注释

何许人何处人

不求甚解谓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刻意在字句上下功夫

会意即独有体会之处

总是

曾不吝情去留从不舍不得离开吝情舍不得

环堵房屋的四壁

萧然空寂的样子此谓屋室内空无摆设

短褐粗布短衣

穿破损

打结缝补

箪(dān)竹制食器

晏如安然自在的样子

译文

先生不知是哪里人也说不清他的姓和字他的住宅旁有五棵柳树就用来作为自己的称号他为人悠闲恬静很少说话不贪图虚名浮利他喜欢读书却不拘泥于字句的穿凿附会每当有心得体会便高兴得忘记了吃饭生性嗜好饮酒但因家境贫困不能常常得到亲友们了解他这种情况有时便置办酒席去邀请他他到后总把酒喝完以求得每次必醉喝醉后就自己回去从不舍不得离去家中四面墙壁空荡荡的不能遮蔽风吹日晒身上粗劣的短布衣裳除了空洞就是补丁盛米的箪和舀水的瓢常常是空的他却毫不在意常常写文章来自我娱乐很能显示自己的志向他忘记了世俗的利弊得失就这样默默地度过了一生

【二段】

原文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注释

黔娄战国时鲁人(一说齐国人)鲁齐两国国君相继聘他为相均不就家贫死时衾不蔽体著书四卷言道家之务号黔娄子

戚戚忧伤悲戚的样子

汲汲急切求取的样子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大概是为先生这类人而说的吧!

衔觞口衔酒杯此指饮酒酒杯

无怀氏葛天氏传说中的上古部落其民安居乐业无忧无虑

译文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为富贵而奔走”她的话所说的就是像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手把酒杯吟咏诗篇抒情怀抱他该是无怀氏的人呢?还是葛天氏的人呢?!

评析

古人云文如其人但综观中外文学史于文章中见真性情的又能有几人?其中大多数或因世俗的禁忌半抱琵琶忸怩作态或因世道的残酷压抑性灵欲说还休或因名利的诱惑强作呓语酸气逼人更有那虽遍身臭腐却要作出一副世外高人的情状欺世盗名难怪元代大诗人元好问有这样的感叹“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如果了解这样的情况我们再考虑陶渊明的其文其人进而探讨他自传性的文字五柳先生传便会为他那至真至淳的天性和不假铅华的文风而感佩!

这篇文章是用“传”的形式为“五柳先生”这一高人逸士写照表现他高尚的志趣和人格这个人看来很普通生活在人们中间但他又不同一般他的精神世界高出一般人物这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不慕荣利”“忘怀得失”它从读书饮酒处穷著文几个方面都得到了反映五柳先生是按照陶渊明自己的理想塑造出来的人正像五柳先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那样这篇传记也正是陶渊明“颇示己志”的作品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它是作者的自画像如果结合陶渊明所处的时代特点和陶渊明的思想态度来读这篇作品我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和作风从心底里产生出一种敬意来

本文的主要艺术特点是作者用粗线条勾勒像画家速写抓住人物志趣和性格特征寥寥几笔就把形象表现出来栩栩如生气韵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