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肯綮(qìn):同中肯,此处形容切中要害。
澄侯、子植、季洪左右:
昨天接到来信,家里的大小事情,全都知道了,非常高兴!祖父大人的病,竟然吃了沉香之后好些,真幸运!但是我总是怀疑祖父大人身体本来很好,因为吃补药太多,以致火壅在上焦,不能下降。虽说吃了沉香好了些,恐怕并不是切中要害的方剂,而应吃清理疏导的药,降火滋阴才是上策。我虽不懂医理,暗想一定是这样。上次信中也曾写到,不知和弟弟们商量斟酌过没有?丁酉年祖父大人的病也是误吃补药,全凭泽六爷下了凉药才好,这次为什么总不请泽六爷看病?泽六爷近年对待我家很好,就是不请他诊病,也应该让澄弟到他家常常往来,不可太疏远,大小喜事,要常送礼。
尧阶既然答应为我找块妥善的地,如果找到,就叫他买,买后迁与不迁,仍然由堂上大人做主,弟弟们不必固执己见。上次信中说,我回家心切,嘱咐弟弟们探询堂上大人意思如何?刚刚收到父亲的亲笔信,责备我很厉害,兄长我当然谨遵父命,不敢有回家的打算了。郭筠仙兄弟于二月二十到京,筠仙与他的叔父以及江岷樵都住张相公庙,离我家很近,翌臣就住在我家,树堂也从我家入场。我家又加了两个人服侍李、郭二君,大约发榜后辞掉一个,只用一个打杂的。
筠仙从江西来,说了岱云母子的意思,想要我把二女儿许配给他家二少爷,结亲之意很诚恳。前年岱云在京城,也曾经托曹西垣说过,我主张缓几年再议,现在又托筠仙做媒,不论从感情上还是形势上来看都难以推辞。岱云兄弟的为人,以及他做官治家的表现,九弟在江西都是亲眼所见。麻烦九弟详细告诉父母、祖父,求堂上大人吩咐,是答应还是不答应,以便回复他。我夫妇并没有什么成见,答应的意思有六分,不答应的意思有四分,求堂上大人做主。九弟去年在江西,我上次信中稍有责备之意,不过是恐怕别人看轻罢了,仔细想起来,也没有妨碍,并且有无所为而为的情况,九弟不必自悔自艾。
碾儿胡同的房子的房东,四月要回京城。我已看了南横街圆通观东间壁的房子一所,大约三月底搬家。这房子是汪醇卿的住宅,比碾儿胡同的房子狭小一半,可取之处是不费力容易搬,所以暂时移居,如果有好房子再搬家。黄秋农的银子已还了,加利息十两,我都退还了。曾仪斋正月二十六日在省城起程,二月二十九日到京城,凌笛舟正月二十八日起程,也是二月二十九日到京城,可以说很快了,而澄弟离京城,却延至七十多天才到,世界上的事情就这样没有定数。
新举人复试题目是“人而无恒,不知其可”二句,赋得鸧鹒鹧,得鸣字,四等十一人,各罚停会试两科,没有湖南籍的。我身上的癣疾,春天略微发作了一点,但为害不太大。有人说,用石灰澄清水,用水调桐油擦,白皮马上可去,就像我前年擦铜绿膏一样。我现在两三天擦一次,使之不起白皮,剃头后不过露点红斑,即使皇上召见也没有妨碍。除头顶外,其他地方都不擦,因这方子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内人及子女都平安。
今年分房,同乡只有恕皆,同年只有松泉和寄云弟,不免太少了。我虽然没有得到差事,一切自有打算,家中不必挂念。今天我写的信很长,又是冯、李诸君出场的日子,实在没有一点闲暇,所以没有写楷书信禀告堂上,求弟弟代我说明。澄弟在料理家事的余闲,要时刻看看《五种遗规》。植弟、洪弟要发愤读书,不必管家事。
兄国藩草。
道光二十六年三月初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