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纪二十三则天皇后久视元年(庚子,公元700年)
秋季,七月,李楷固献契丹俘虏于含枢殿。武则天任命李楷固为左玉钤卫大将军,封燕国公,赐姓武氏。武则天设宴款待诸位公卿,席间举杯对狄仁杰说:“这是您的功劳啊!”准备赏赐他,狄仁杰回答说:“此次平定契丹余党乃是由于陛下的声威以及将帅竭忠尽力所致,我又有什么功劳呢?”坚决推辞,不接受赏赐。
闰月,戊寅(初二),武则天自三阳宫回到洛阳宫。
己丑(十三日),武则天任命天宫侍郎张锡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鸾台侍郎、同平章事李峤被罢免为成均祭酒。因为张锡是李峤的舅父,所以免去李峤的宰相职务。
丁酉(二十一日),吐蕃将领莽布支进犯凉州,包围了昌松。唐陇右诸军大使唐休与莽布支在洪源谷交战。莽布支的军队兵器盔甲明亮,唐休对他手下的部将们说:“吐蕃掌权的论钦陵兄弟都已经被杀,莽布支初次领兵打仗,还不熟悉军事。所以虽然吐蕃军队看起来好像是精锐之师,但实际上却容易对付,让我先击破他们。”于是披挂上阵,率先攻破莽布支军队的防线,并连续六战皆捷,吐蕃兵溃不成军。唐休共斩敌人首级二千五百个,俘获吐蕃两员裨将,然后收兵。
司府少卿杨元亨和尚食奉御杨元禧,都是杨弘武的儿子。杨元禧曾经触犯过张易之。张易之因此对武则天说:“杨元禧是杨素的族人,而杨素父子又是隋朝的逆臣,他们的子孙不应该在皇帝身边供职。”武则天采纳了张易之的建议,于壬寅(二十六日)颁下制书:“杨素及其兄弟的子孙都不许担任京官。”并将杨元亨降职为睦州刺史,将杨元禧降职为贝州刺史。
庚戌(疑误),武则天任命魏元忠为陇右诸军大使,进攻吐蕃。
庚申(疑误),武则天要建造一尊大佛像,让全国的和尚尼姑每人每天捐出一文钱来,以促成其事。狄仁杰上疏谏阻,奏疏的大意是:“当今的佛教寺院,在建筑规模上已经超过皇帝的宫殿。营建这些寺院无法借助鬼神之助,只能依靠百姓出力。物资不会从天而降,终究来自地里,不靠损害百姓,那么又怎能得到这些东西呢?”他又说:“游方和尚都依托佛法,贻误百姓,他们动不动就在里巷修建经坊,连市场里也盖起佛寺。佛教教化诱导众生所急需之物,被看成比官府征收赋税还急迫,僧尼作法事所需物品,也被看成比皇帝的敕令还紧急。”他还说:“梁武帝、简文帝父子对佛寺的施舍无限,等到三淮、五岭叛乱迭起的时候,大街上鳞次栉比的寺院佛塔,无法挽救身危国亡之祸;到处都是和尚尼姑,又哪里有勤王救主之师!”他又说:“陛下即使收齐了僧侣所捐助的资金,但这笔钱还不够建造佛像所需费用的百分之一。再说佛像庞大,不能露居旷野,即使修建一座百层高的殿堂,还担心不能将它完全遮盖,况且其他堂前廊屋,也不能一点都不建啊!如来佛创立佛教,以大慈大悲为宗旨,哪里要劳民伤财,以设置浮华无实用的装饰!”又说:“近年来水旱灾害时有发生,边境又不安宁,如果为修建大佛像而耗费国库资财,又用尽民力,那么万一哪一个角落有灾难,陛下将用什么去救援呢?”武则天说:“您劝导我行善,我又怎么能违背您的意愿呢?”于是停止了修建大佛像的工程。
西突厥的阿悉吉薄露发动叛乱,武则天派左金吾将军田扬名和殿中侍御史封思业前往征讨。等到唐军来到碎叶城时,阿悉吉薄露已趁夜在城边大肆劫掠之后逃离。封思业率骑兵追击,反而被薄露所击败。田扬名率西突厥斛瑟罗部落的军队攻打薄露所占据的城池,历时十余日未能攻克。九月,薄露假意投降,封思业将计就计,趁机将其斩首,因而俘获了他的全部人马。
武则天十分信任和推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没有哪一个大臣能比得上。她常常称狄仁杰为国老,而不是直呼其名。狄仁杰习惯于在朝堂上当面直言规谏,武则天则常常采纳他的建议,即使这样做违背了自己的本意时也是如此。有一次狄仁杰陪同武则天巡游,途中遇到大风,狄仁杰的头巾被风吹落在地,他的坐骑也因受惊而无法驾驭,武则天让太子李显追上惊马,抓住它的笼头并将它拴好。狄仁杰曾屡次因年老多病的缘故而提出退休的请求,武则天都没有答应。武则天在狄仁杰入朝参见的时候,还常常阻止他行跪拜礼,说:“每当看到您行跪拜礼的时候,朕的身体都会感到痛楚。”武则天还免除了狄仁杰晚上在宫中轮流值班的义务,并告诫他的同僚们说:“如果没有十分重要的军国大事,都不要去打扰狄老先生。”辛丑(疑误),狄仁杰去世,武则天流着眼泪说:“朝堂上再也没有可以依靠的师长了!”此后朝廷一有大事,如果群臣无法决断,武则天就会叹息道:“老天为什么这么早就把我的国老夺走呢!”
武则天曾经问狄仁杰:“朕希望能找到一位杰出的人才委以重任,您看谁合适呢?”狄仁杰问道:“不知道陛下想让他担任什么职务?”武则天说:“我想让他担任将相。”狄仁杰回答道:“如果您所要的是文采风流的人才,那么苏味道、李峤本来就是合适的人选。如果您一定要找出类拔萃的奇才,那就只有荆州长史张柬之了,他的年纪虽然老了一些,但却实实在在地是一位宰相之才。”武则天于是提拔张柬之作了洛州司马。过了几天之后,武则天又要求狄仁杰举荐人才,狄仁杰回答说:“我前几天推荐的张柬之,您还没有任用呢。”武则天说:“我已经给他升了官了。”狄仁杰回答说:“我所推荐的张柬之是可以作宰相的人才,不是用来作一个司马的。”武则天于是任命张柬之为秋官侍郎。过了很长时间,终于任命他为宰相。狄仁杰还先后向武则天推荐了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曲阿人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后来这些人都成为唐代名臣。有人对狄仁杰说:“治理天下的贤能之臣,都出自您门下。”狄仁杰回答说:“举荐贤才是为国家着想,并不是为我个人打算。”
起初,狄仁杰担任魏州刺史,因为他施政仁爱宽厚,所以魏州百姓为他建造了生祠。后来他的儿子狄景晖担任魏州司功参军,贪婪残暴,成了百姓的祸害,于是老百姓又捣毁了狄仁杰的塑像。
冬季,十月,辛亥(初七),武则天任命魏元忠为萧关道大总管,目的是为了防备突厥的侵扰。
甲寅(初十),武则天颁下制书,又重新以正月为十一月,以一月为正月,并大赦天下。
丁巳(十三日),武则天免去纳言韦巨源的职务,任命文昌右丞韦安石为鸾台侍郎、同平章事。韦安石是韦津的孙子。
这时正值武三思和张易之兄弟执掌朝政,韦安石屡次当面驳斥他们。有一次韦安石在宫中陪武则天用膳,见张易之带进蜀地富商宋霸子等几个人在一起赌博,便向武则天跪拜奏道:“商贾之徒,名列贱籍,没有资格参加这样的宴会。”说完就让侍臣们将这几个人赶出去,在座的臣僚们都吓得变了脸色。由于韦安石敢于直言规谏,武则天特意对他慰劳嘉勉,他的同僚也因此而对他十分钦佩。
丁卯(二十三日),武则天巡幸新安;壬申(二十八日),又回到宫中。
十二月,甲寅(初十),突厥兵掠走陇右诸牧监畜养的军马一万多匹后撤离。
这时,有关杀猪宰羊以及捕鱼捞虾的禁令还没有解除,担任凤阁舍人职务的全节县人崔融进言,认为:“宰割烹调牲畜和猎杀飞禽走兽,已被圣人写入礼制典章,不可废弃和缺少。况且鱼和肉分别是江南人和河西人必备的食品,一天也不能没有它们;富人的生活习惯无法改变,穷人也无法忍受终日不见鱼肉的生活;再说贫穷卑贱的屠户,一直都是把屠宰当作衣食之源的。所以即使陛下每天都要处死一个敢于违反禁令的人,终究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实施禁止屠宰捕鱼的法令,只不过助长要挟恐赫和奸诈行为而已。治理国家的人行事如果真正能够顺应自然气候的变化,合乎礼经的规定,自然会使万物的生长符合其本身的规律,百姓也能够各按他们的本性生活。”戊午(十四日),武则天下诏废除有关屠宰捕鱼的禁令,祭祀时仍然像往常那样用牛羊猪等牺牲作祭品。
长安元年(辛丑,公元701年)
春季,正月,丁丑(初三),由于成州说发现了佛的足迹的缘故,武则天改年号为大足。
二月,己酉(初六),武则天任命鸾台侍郎柏人县人李怀远为同平章事。
三月,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张锡因主持铨选时泄漏宫中语以及非法获取财物达数万之多而获罪,应当斩首,等到即将行刑之际又被免除死罪,流放循州。当时苏味道也因事犯罪与张锡一起入司刑寺监狱。在去监狱的路上,张锡骑在马上,神态自若,直接住进专门为犯罪的三品以上官员准备的三品院中,帷帐的张设和饮食的排场,与平时完全相同。苏味道则是徒步走到羁押场所,夜晚睡在冰凉的地板上,每顿只吃蔬菜。武则天听说了这件事之后,下令赦免苏味道的罪,并恢复了他的原任职务。
就在这个月,突然降下大雪,苏味道认为这是吉兆,便带领文武百官入朝祝贺。殿中侍御史王求礼上前制止,他说:“如果说阳春三月下的雪是瑞雪,那么寒冬腊月打雷就应该是瑞雷啦!”苏味道不听劝阻。入朝之后,惟独王求礼不但不称贺,反而向武则天进言道:“现在正是春天温暖的气息散发、草木生长开花的季节,而突然降下大雪会成为灾害,怎么能歪曲说这场大雪象征着吉兆呢?称贺的人都是阿谀奉承之辈。”武则天因此而罢朝。
这时又有人来献一头三条腿的牛,宰相们又一次入朝称贺。王求礼大声疾呼:“反常的东西都算妖,出现三足牛的现象,是三公没有合适的人选以及国家的刑赏教化没有得到实行的象征。”武则天听完之后愁容满面。
夏季,五月,乙亥(初三),武则天住进了三阳宫。
武则天任命魏元忠为灵武道行军大总管,目的是为了防备突厥的侵扰。
天官侍郎盐官县人顾琮任同平章事。
六月,庚申(十九日),武则天任命夏官尚书李迥秀为同平章事。
李迥秀生性极为孝顺,他的母亲原来出身卑微低贱,李迥秀的妻子崔氏经常大声呵斥陪嫁使女,他母亲听到后感到不快,迥秀便立即将崔氏休弃。有人对他说:“您的妻子虽然不善避开嫌疑,但她的过失不属于休妻七条,为什么您匆忙把她休弃了呢?”李迥秀回答说:“娶妻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侍养双亲,现在她却惹得母亲不高兴,我哪里还敢把她留在家中呢!”终于还是将崔氏休弃了。
秋季,七月,甲戌(初三),武则天回到宫中。
甲申(十三日),李怀远被罢免为秋官尚书。
八月,突厥阿史那默啜进犯边境,武则天派安北大都护相王李旦任天兵道元帅,统率众路大军迎击,还没有等到发兵,突厥即已退军。
丙寅(初六),武邑人苏安恒上疏道:“陛下钦仰先帝的临终嘱托,接受太子的辞让,上敬天意,下顺民心,至今已有二十年了。难道陛下没有听说过帝舜撩起衣裳、离开帝位,和周公归政于成王的事情吗!帝舜和大禹之间,仅仅是同族亲属的关系;周公旦与周成王之间,也不过是叔侄关系。同族亲属之间的感情哪里能与亲生儿子对母亲的敬爱相比,叔父对于侄子又哪里能够比得上母亲对儿子的情分?现在太子尊崇孝亲敬上之道,又已到壮年,如果让他即皇帝位,治理国家,与陛下自居帝位又能有什么区别!陛下的年纪与德望都很高了,身居帝位将感到疲倦,需要处理的事务十分烦重,会使您心神耗竭,无从思虑,陛下为什么不将帝位禅让给太子,以追求御体的安康愉悦呢!自古以来治理天下,不曾见过两个不同姓氏的家族成员同时被封为王的,而现在梁王武三思、定王武攸暨、河内王武懿宗、建昌王武攸宁等,承蒙陛下的荫庇,都被封为王。臣以为这件事在陛下百年之后,将会非常不利,因此我请求陛下将他们降为公侯,并任命他们担任清闲的职务。此外,我还听说陛下有二十多个孙子,至今仍然没有得到任何封号,这也同样不是长久之计,所以臣请求陛下把他们分封为王,为他们选择师傅,以教导他们孝亲敬上之道,使他们能辅佐大周皇室,成为国家的屏障,这就完美无缺了。”奏疏进呈后,武则天召见了他,并赐给酒饭,用好话慰解之后送他出宫。
武则天年事已高,朝廷政事多让张易之兄弟去处理;邵王李重润和他的妹妹永泰郡主及永泰郡主的丈夫魏王武延基在私下议论此事。张易之把这件事告诉了武则天。九月,壬申(初三),武则天副迫邵王李重润、永泰郡主及魏王武延基自杀。武延基,是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之子。
丙申(二十七日),武则天任命相王李旦主持左、右羽林卫大将军的事务。
冬季,十月,壬寅(初三),武则天西行入潼关,辛酉(二十二日),到达京城长安;下诏赦免天下罪犯,改年号为长安。
十一月,戊寅(初十),武则天把含元宫改名为大明宫。
天官侍郎安平县人崔玄,性情耿直,从来不向权贵请托求见。这些人讨厌他,于是让他改任文昌左丞。一个多月之后,武则天对崔玄说:“我听说自从你改任文昌左丞之后,你原来属下的令史等官吏纷纷准备斋食施给僧尼以示庆贺,看起来他们是想大干贪赃枉法的事呀!所以现在我让你官复原职。”于是重新任命崔玄为天官侍郎,还赏赐他彩色丝织物七十段。
武则天任命主客郎中郭元振为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大使。
在此之前,凉州全境南北不过四百多里,突厥和吐蕃的兵马连年都经常突然出现在州城下,老百姓为此而受苦。郭元振开始在凉州南部边境的硖口修筑和戎城,在北部边境的沙漠中设置白亭军,控制了凉州的交通要道,将凉州边境拓展了一千五百里,从此突厥、吐蕃的兵马无法再前来州城侵扰。郭元振又让甘州刺史李汉通实行屯田政策,充分利用当地的河流土地从事农业生产。以往凉州地区的谷子和小麦每斛值数千钱,到了李汉通募民垦种土地之后,一匹细绢就可以换到数十斛粮,积存在军粮可供数十年之用。郭元振擅长安抚统治百姓,在凉州任职的五年中,深受当地各族百姓敬畏,真正做到了令行禁止,所畜养的牛羊漫山遍野,境内路不拾遗。
二年(壬寅,公元702年)
春季,正月,乙酉(十七日),武则天第一次在科举考试中增设武举。
突厥兵进犯盐州和夏州。三月,庚寅(二十三日),突厥兵攻破石岭关,进犯并州。武则天任命雍州长史薛季昶为代理右台大夫,充任山东防御军大使,沧州、瀛州、幽州、易州、恒州、定州等处兵马都归他指挥调度。夏季,四月,武则天又指派幽州刺史张仁愿专门主持幽州、平州、妫州、檀州的军事防御工作,并且让他与薛季昶互相配合,以抵御突厥军队的进犯。
五月,壬申(初六),苏安恒再次上疏说:“臣听说这天下是高祖神尧皇帝和太宗文武皇帝的天下,陛下虽居皇帝之位,但实际所依靠的毕竟是大唐旧有的基业。现在太子重新得立,正当壮年,品德高尚,陛下因贪恋皇位而忘却母子之间的深厚恩情,将以什么脸面去见供奉在宗庙之中的大唐列祖列宗,又将以何种身份去谒见大唐高宗皇帝的陵寝?陛下为什么还要日夜忧虑国事,而不明白自己已到了晨钟已响、夜漏将尽的暮年!臣愚昧,以为天意人心,都希望将皇位归还李家。陛下只安于皇位,很不明白物极必反、器满则倾的道理!臣为了使社稷长治久安,又怎么能顾惜个人的短暂生命呢!”武则天也没有加罪于他。
乙未(二十九日),武则天任命相王李旦为并州牧,充任安北道行军元帅,任命魏元忠作他的副职。
六月,壬戌(二十六日),武则天将神都留守韦巨源召到京师长安,指派神都副留守李峤代行他的职务。
秋季,七月,甲午(二十九日),突厥兵进犯代州。
司仆卿张昌宗兄弟贵显已极,权倾朝野。八月,戊午(二十三日),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上表,请求封张昌宗为王,武则天拒绝了这一建议;壬戌(二十七),这些人又请求封张昌宗为王,武则天才答应赐张昌宗为邺国公。
武则天颁下敕书:“从现在起如果再有揭发光宅元年扬州徐敬业谋反案以及垂拱四年豫州李贞、博州李冲父子谋反案余党的,都不必过问,朝廷内外各衙门一律不得受理。”
九月,乙丑朔(初一),出现日食,没有全食,还看到像镰刀一样的形状,在神都能见到日全食。
壬申(初八),突厥兵进犯忻州。
己卯(十五日),吐蕃派大臣论弥萨前来求和。
庚辰(十六日),武则天任命太子宾客武三思为大谷道大总管,任命洛州长史敬晖为武三思的副职;辛巳(十七日),武则天又任命相王李旦为并州道元帅,任命武三思与武攸宜、魏元忠三人为李旦的副职;任命姚元崇为长史,司礼少卿郑杲为司马,但是却没有赴任。
癸未(十九日),武则天在麟德殿宴请吐蕃大臣论弥萨。这时凉州都督唐休正好入朝,也参加了这次宴会。论弥萨屡次偷看唐休。武则天询问论弥萨这样做的原因,论弥萨回答说:“在洪源战役中,这位将军勇猛无敌,所以我想要认识他。”武则天提拔唐休为右武威、金吾二卫大将军。唐休极为熟悉边境地区的军政事务,自辽东碣石以西直至安西四镇以外绵延万里的山川险要之处,他都能记住。
冬季,十月,甲辰(初十),天官侍郎、同平章事顾琮去世。
戊申(十四日),吐蕃赞普率领一万多人马进犯茂州,都督陈大慈与吐蕃军队四次交战,每次都打败了他们,共斩敌首一千余级。
十一月,辛未(初八),监察御史魏靖上疏认为:“陛下已了解来俊臣的奸邪,并将他处死。臣请求详细复核来俊臣等人当时所主持办理的重大案件,为那些受冤枉的人平反昭雪。”武则天于是指派监察御史苏复核来俊臣等人所处理的案件,很多人因此而得以免罪昭雪。苏,是苏夔的曾孙。
戊子(二十五日),武则天到南郊祭祀,大赦天下罪人。
十二月,甲午(初二),武则天任命魏元忠为安东道安抚大使,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为检校幽州都督,右羽林卫将军薛讷、左武卫将军骆务整作他的副职。
戊申(十六日),朝廷在西域的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
侍御史张循宪任河东采访使,有疑难事无法决断,很是忧虑,于是问侍奉他的官吏道:“这个地方有没有可以商议事情的杰出人才呀?”官吏告诉他,曾任平乡尉的猗氏县人张嘉贞有奇才。张循宪召见张嘉贞,向他请教这件疑难问题的处理方法。张嘉贞于是对这个问题的各个方面和其中的道理进行了分析,没有一点不清晰之处。张循宪于是请他代写奏疏,所谈的都是自己没有考虑到的。张循宪回到朝中,见到武则天,武则天称赞他的奏疏写得很好,张循宪于是把疏文为张嘉贞所拟的事全部禀告了武则天,并请求武则天允许将他自己所担任的侍御史职务授给张嘉贞。武则天说:“朕难道没有一个官位来荐引提拔贤能之士吗!”于是在内殿召见张嘉贞,与他进行了谈话,感到非常满意,当即任命他为监察御史;为了奖赏张循宪发现人才的功劳,武则天还提升他作了司勋郎中。
三年(癸卯,公元703年)
春季,三月,壬戌朔(初一),出现日食。
夏季,四月,吐蕃派遣使者前来进献马一千匹、黄金二千两,目的是为了向大唐求婚。
闰月,丁丑(十七日),武则天命令韦安石留守神都。
己卯(十九日),武则天将文昌台改名为中台,任命中台左丞李峤掌管纳言事务。
新罗王金理洪去世,武则天派遣使者前去立他的弟弟金崇基为王。
六月,辛酉(初一),突厥阿史那默啜派大臣莫贺干前来,请求把他的女儿嫁给皇太子的儿子。
宁州发大水,淹死二千多人。
秋季,七月,癸卯(十四日),武则天任命正谏大夫朱敬则为同平章事。
戊申(十九日),武则天任命相王李旦为雍州牧。
庚戌(二十一日),武则天任命夏官尚书、检校凉州都督唐休为同凤阁鸾台三品。当时由于突骑施酋长乌质勒与西突厥各部落互相攻伐,通安西的道路断绝。武则天命令唐休与各位宰相商议解决办法。不一会儿,商议好的办法就呈报了上来,武则天就依照他们的意见施行。十几天后,安西都护府所辖各州请求派兵接应,具体的时间与唐休所预想的完全相符。武则天对唐休说:“朕实在遗憾用你用得太晚了。”并且对各位宰相说:“唐休极为熟悉边境事务,你们十个人也抵不上他一个人。”
起初西突厥可汗斛瑟罗所实行的刑罚十分残酷,他统辖的各个部落都不服从他。乌质勒本来是斛瑟罗的下属,号莫贺达干,因为他善于安抚部下,各个部落便纷纷归附他,斛瑟罗无力制止。乌质勒共任命了二十名都督,让他们每个人统率七千人,驻扎在碎叶城的西北,后来攻陷碎叶城,将自己的衙帐迁到那里。斛瑟罗手下的人马都已四分五裂,于是入朝,不敢再回到西北边境去。乌质勒于是全部吞并了斛瑟罗原有的领地。
九月,庚寅朔(疑误),出现日食,是日全食。
当初,左台大夫、同凤阁鸾台三品魏元忠曾担任洛州长史职务。在魏元忠到任以前,洛阳令张昌仪倚仗几个兄长的权势,每次到洛州长史衙门参拜,都不按规定在庭下站立,而径直走上长史办公的大厅;魏元忠到任后,叱令他下去。张易之的家奴在神都的街市上横行不法,魏元忠下令将其用杖刑处死。在魏元忠入朝作宰相以后,武则天征召张易之的弟弟岐州刺史张昌期入朝,想要任命他为雍州长史。百官上朝奏事时,武则天向诸位宰相问道:“谁可以胜任雍州长史的职务?”魏元忠说:“现在众多的朝臣之中,没有哪一位比薛季昶更合适的了。”武则天说:“薛季昶长期以来一直在京府任职,朕打算另外任命他一个职务。你们认为张昌期这个人怎么样?”宰相们纷纷回答说:“陛下可算是真正找到了合适的人选了。”唯独魏元忠提出反对意见:“张昌期无法胜任这一职务!”武则天询问原因,魏元忠回答说:“张昌期还很年轻,不熟悉治理之道。以前他在岐州任官时,岐州户口逃亡严重,所剩无几。雍州地处京城,事情多、担子重,张昌期自然不如薛季昶精明强干、熟悉事务。”武则天没有再说什么。魏元忠还曾当面向武则天进言道:“从先帝在位直到现在,臣蒙受朝廷大恩,如今臣得忝列宰相之位,不能为国家竭忠效死,致使小人得以在陛下左右掌权,这是臣的罪过呀!”武则天听后很不高兴。张易之兄弟也因此而十分痛恨魏元忠。
司礼丞高戬,是太平公主所宠爱的人。恰好武则天生病,张昌宗害怕一旦武则天去世,自己会被魏元忠杀掉,于是诬陷魏元忠曾和高戬私下商议说:“太后年岁太大了,我们不如倚仗太子,这样才是长久之计。”武则天十分生气,下令将魏元忠和高戬逮捕入狱,并准备让他们两人与张昌宗在朝廷上当场对质。张昌宗暗地里找来凤阁舍人张说,用高官厚禄收买他,要他出面证明魏元忠确实说过上面的话,张说答应为他作这样的证明。第二天,武则天召来太子李显、相王李旦以及诸位宰相,让魏元忠与张昌宗当着大家的面互相对质,双方各不相让,因而无法作出决断。张昌宗说:“张说听到魏元忠说的话,请陛下召见张说询问。”
武则天召见张说。在张说即将进入朝堂的时候,凤阁舍人南和县人宋对他说:“名誉和道义对一个人来说最为重要,任何人都难以欺骗鬼神,切不可偏袒邪恶之徒陷害忠良方正之士,用不正当的手段求免于难!如果因此获罪遭受流放,那么值得荣耀的地方就太多了。倘若有意外的灾祸,我将上殿力争,与您一同为忠义而死。努力去做吧,能否万古流芳,就在此一举了。”殿中侍御史济源人张廷对他说:“孔子说过:‘早上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行。’”左史刘知几也对他说:“不要使您自己的行为玷污了青史,成为子孙后代的耻辱!”
张说进入朝堂,武则天问他,他没有马上回答。魏元忠害怕了,对张说说:“你也要与张昌宗一起罗织罪名陷害我魏元忠吗!”张说大声呵斥他说:“你魏元忠身为宰相,为什么竟说出了这种陋巷小人的语言呢!”张昌宗在一旁急忙催促张说,让他赶快作证。张说说:“陛下都看到了,张昌宗在陛下眼前,尚且这样威逼臣,何况在朝外呢!臣现在当着诸位朝臣的面,不敢不把真实情况告诉陛下。臣实在是没有听到过魏元忠说这样的话,只是张昌宗威逼我,让我为他作虚假的证词罢了!”张易之和张昌宗急忙大声说:“张说与魏元忠是共同谋反!”武则天追问详情,张易之和张昌宗回答说:“张说曾经说魏元忠是当今的伊尹和周公。伊尹流放了太甲,周公作了周朝的摄政王,这不是想谋反又是什么?”张说说:“张易之兄弟是孤陋寡闻的小人,只是听说过有关伊尹、周公的只言片语,又哪里懂得伊尹、周公的德行!那时魏元忠刚刚穿上紫色朝服,作了宰相,我以郎官的身份前往祝贺,元忠对前去祝贺的客人说:‘无功受宠,不胜惭愧,不胜惶恐。’我确实是对他说过:‘您承担伊尹、周公的职责,拿三品的俸禄,有什么可惭愧的呢!’那伊尹和周公都是作臣子的人中最为忠诚的,从古到今一直受到人们的仰慕。陛下任用宰相,不让他们效法伊尹和周公,那要让他们效法谁呢?况且今天我又哪能不明白依附张昌宗就能立刻获取宰相高位、靠近魏元忠就会马上被满门抄斩的道理呢?只是我害怕日后魏元忠的冤魂向我索命,因而不敢诬陷他罢了。”武则天说:“张说是个反覆无常的小人,应当与魏元忠一同下狱治罪。”后来,武则天又一次召见张说追问这事,张说的回答仍然与上一次一样。武则天大怒,指派宰相与河内王武懿宗一同审讯他,张说的说法仍然与最初一样。
朱敬则上疏直言申辩说:“魏元忠一向以忠诚正直著称于世,张说入狱又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如果将他们治罪,会失掉天下民心。”苏安恒也为此上疏,认为:“陛下登基之初,臣民们都认为您是善于纳谏的皇帝,年纪大了以后,都认为您是喜欢阿谀奉承的皇帝。自从魏元忠下狱,大街小巷纷扰不安,士民们都认为陛下信用为非作歹之徒,贬逐贤良方正之士。那些忠臣志士,都在自己家中拍着大腿唉声叹气,而在朝堂之上却缄口不言,害怕万一违犯了张易之等人的意图,会白白送死而毫无益处。现在朝廷征发的赋税劳役都很烦重,百姓生计日益残破,再加上邪恶之徒专擅放纵,刑罚与赏赐失当,我真担心民心不稳,引发其他的变故,以敌朱雀门内动起刀兵,有人前来大明殿夺取帝位,陛下将用什么来解释,又将靠什么来抵御他们?”张易之等人见到他的奏疏之后,勃然大怒,想要杀死他,幸亏有朱敬则和凤阁舍人桓彦范、著作郎陆泽县人魏知古的多方保护才得以幸免。
丁酉(初九),武则天将魏元忠贬职为高要县尉,将高戬和张说二人流放到岭南。魏元忠辞行的时候,对武则天说:“臣年纪大了,这次前去岭南,多半会死在那里,日后陛下一定会有想起我的时候。”武则天询问他这样讲的原因,当时张易之、张昌宗都在武则天身旁侍奉,魏元忠用手指着他俩回答说:“这两个小儿,最终将成为祸乱的根由。”张易之等人赶忙走下殿堂,呼天抢地、捶胸顿足地声称魏元忠冤枉了他们。武则天叹道:“魏元忠去吧!”
殿中侍御史景城县人王又上奏为魏元忠申辩,宋对他说:“魏公已侥幸免死,现在您又来惹天子发怒,能不倒霉吗!”王说:“魏公忠正无二却受到处罚,我激于正义才这样做,即使因此而颠沛流离,也不感到遗憾。”宋慨叹道:“宋不能辨明魏公所受的冤屈,深深辜负朝廷重托。”
太子仆崔贞慎等八人在郊外为魏元忠饯行,张易之冒充告密人柴明呈上一份状纸,告崔贞慎等人与魏元忠一起谋反。武则天派监察御史丹徒县人马怀素负责审理这个案子,并对他说:“状子上指控的事全都是属实的,你大略地审问一下,就赶紧把处理意见报上来。”时间不长,奉命前来催办此案的宦官就有好几批,并且对他说:“魏元忠与崔贞慎等人谋反的情节非常清楚,你为什么还要这样拖延不决?”马怀素请求让柴明与崔贞慎等人当面对质,武则天说:“我也不知道柴明在哪里,你只须按照状子上告发的事实审问,还要找那个告状的人干什么?”马怀素根据实际情况上报,武则天勃然大怒地问他:“你想放纵谋反的人吗?”马怀素回答说:“臣不敢放纵谋反的罪犯!但魏元忠以宰相的身分遭贬,崔贞慎等人因亲朋故旧的关系为他饯行,如果诬陷他们在共同谋反,臣实在不敢。从前梁王彭越谋反,头被砍下示众,梁大夫栾布出使回来,对着他的头奏事,汉高祖也没有认为栾布有罪,何况今天魏元忠所受的处罚远远不及彭越,难道陛下反而杀掉为他饯行的人吗!再说陛下掌握着生杀大权,如果要加罪于这些人,您自己决断也就行了。既然陛下派臣负责审理此案,我就不敢不根据实情上报了。”武则天问:“这么说对这些人你是打算一个也不治罪了?”马怀素回答说:“臣才智低下,见识浅陋,实在没发现他们有什么罪过。”武则天这才打消了原来的想法。崔贞慎等人也因此而得以幸免。
武则天曾宴请朝中权贵。张易之兄弟的官职都在宋之上,但张易之素来惧怕宋,为了取悦宋,于是空出上位来请宋坐,说道:“您是当今第一人,为什么在下位落坐呀?”宋说:“本人才智低劣,职务卑微,张卿反说我是当今第一人,这是什么道理?”天官侍郎郑杲对宋说:“中丞为什么称五郎为张卿呢?”宋说:“根据他的官职,称他为张卿最为合适。您本人并不是张卿的家奴,为什么要称他为郎呢?”所有在座的人听到这话都为他提心吊胆。当时朝中大臣自武三思以下,都谨慎地奉承张易之兄弟,惟独宋对他们不给予礼遇。张易之兄弟怀恨已久,常常想恶意诬陷宋。武则天清楚这一点,宋才因此而得以幸免。
丁未(十九日),武则天派左武卫大将军武攸宜充任西京留守。
冬季,十月,丙寅(初八),武则天从西京出发;乙酉(二十七日),抵达神都。
十一月,突厥阿史那默啜派遣使者前来感谢朝廷充许通婚。丙寅(疑误),武则天在宿羽台设宴款待突厥使者,太子李显也参加了宴会。宫尹崔神庆上疏认为:“当今五品以上官员之所以随身佩戴龟符,是因为天子如有特别命令征召入宫,担心有人欺诈,冒充被召之人,所以必须宫中拿出的龟符与官员随身佩戴的龟符两相吻合,然后被召之人才可以应命入宫。何况太子是立国的根本,自古以来征召太子入宫都用玉契,这实在是达到郑重谨慎的极点了。昨天由于突厥使者前来朝见,太子应该一同入朝参见陛下,当时只有文书下达宫中,而没有另外由陛下降敕征召。依臣愚见,太子如不是在初一、十五入朝参见,而是接受特别征召前来,那么就希望陛下向太子颁发玉契以及由陛下亲自书写墨敕。”武则天认为他的建议十分正确。
居住在桂州始安郡的仡佬族人欧阳倩,拥有数万人马,攻陷了当地的州县,朝廷希望能选派一位精明强干的官员前往镇守弹压。朱敬则认为司封郎中裴怀古具备文武全才,武则天于是任命裴怀古为桂州都督兼招慰讨击使。裴怀古才到五岭,就立即飞递书信给欧阳倩晓以利害祸福,欧阳倩等派人迎降,并且说:“由于受官吏欺凌威逼,我们才兴兵自救。”裴怀古想自己轻装骑马前往抚慰,身边的下属对他说:“夷獠之徒不讲信用,您不能麻痹大意。”裴怀古回答说:“我所依赖的是忠信二字,仅凭这一点即可与神明相通,何况欧阳倩这些人呢!”于是到达了欧阳倩的营地。这些仡佬人十分高兴,便全部归还了他们抢劫的财物;平时一向对朝廷首鼠两端的各洞酋长,也纷纷前来诚心归附。岭外之地于是全部平定。
在这一年,武则天分别命令使者根据六条标准到各地考察州县官吏的政绩。
吐蕃南部边境各部落都发生了叛乱,赞普器弩悉弄亲自率军前往平叛,死于军中,他的儿子们争着要继位,过了很久之后,国人才立他年仅七岁的儿子弃隶赞为赞普。
四年(甲辰,公元704年)
春季,正月,丙申(初十),武则天下诏册拜右武卫将军阿史那怀道为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怀道是斛瑟罗的儿子。
丁未(二十一日),武则天下令拆毁三阳宫,用拆下来的木石材料在万安山修建兴泰宫。三阳宫和兴泰宫都是在武三思的建议下修建的,武三思请武则天每年驾临其地,工程耗费极大,老百姓因此而受苦。左拾遗卢藏用上疏认为:“陛下左右的近臣大多把顺从您的心意当作忠诚,朝廷臣僚又都把违逆触犯您的旨意奉为戒条,致使陛下不了解百姓已经因此而失去了谋生的常业,从而有损于陛下的仁德。假如陛下真能以劳累百姓为理由,颁发制书下令停止这项工程,那么天下百姓就会都知道陛下爱护百姓甘愿自己吃苦的美德了。”武则天不听。卢藏用是卢承庆之弟的孙子。
壬子(二十六日),武则天任命天官侍郎韦嗣立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
夏官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李迥秀广收贿赂,监察御史马怀素上奏章弹劾他。二月,癸亥(初八),武则天将李迥秀贬为庐州刺史。
壬申(十七日),正谏大夫、同平章事朱敬则因年老多病而退休。朱敬则作宰相,把任用人才放在首位,除此之外的琐碎事务则不过问。
武则天曾经与宰相们讨论到刺史、县令等地方官吏的选用问题。三月,己丑(初四),李峤、唐休就这一问题上奏武则天说:“我们私下发现朝廷中人们的议论,远近的世俗人情,没有不是看重朝内官而轻视地方官的,每当任命州县官时,被任命的人都要再三表白、申诉。近来陛下所任命的地方官,大多是受到降职处分的人;人们看重朝内官、轻视地方官的坏风气无法改变,实际上就是由于这个原因。希望今后陛下能够从台、阁、寺、监的官员中选择贤良方正之士,分派他们主管各大州的政务,共同成就各种功业。臣等请求陛下停止我们的近侍职务,在朝廷臣僚中首先任命我们为地方官。”武则天命令分别在纸条上书写所有上疏人的姓名,然后抽签,得到了韦嗣立及御史大夫杨再思等二十人。癸巳(初八),武则天颁下制书,命令他们各带现任官职出为检校刺史。韦嗣立被任命为检校汴州刺史。后来这些人在各州为官的政绩值得称许的,只有常州刺史薛谦光和徐州刺史司马而已。
丁丑(疑误),改封平恩王李重福为谯王。
武则天任命夏官侍郎宗楚客为同平章事。
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苏味道请求回乡安葬他死去的父亲,武则天颁下制书,要求当地州县负责供给安葬所需的物品、人力。苏味道趁机侵占毁坏同乡百姓的坟墓田地,并且役使当地百姓超过了限度,监察御史萧至忠上奏弹劾他,武则天于是将他降职为坊州刺史。萧至忠是萧引之的玄孙。
夏季,四月,壬戌(初七),武则天指派同凤阁鸾台三品韦安石掌管纳言事务,李峤掌管内史事务。
武则天到兴泰宫。
武则天再一次向全国的和尚、尼姑征税,在洛城以北的白司马阪建造大佛像,命令春官尚书武攸宁主持这一工程,耗费的资财人力十分巨大。李峤上疏认为:“全国编入户籍的平民百姓,贫困潦倒无以为生的很多。现已筹集到的用于建造大佛像的钱有十七万余缗,如果用来分散施舍穷苦百姓,每人给钱一千的话,也可救济十七万多户。拯救百姓饥寒之苦,减少臣民劳役之勤,既顺乎佛祖慈悲为怀的本心,又可使人们蒙受圣明天子抚养培育的恩惠,这将使人神皆大欢喜,功德无穷。陛下修造佛像以成就来世的因缘,哪里比得上赈济百姓以求得现世的效应呢?”监察御史张廷也上疏谏阻道:“臣从当前治理国家的需要来说,则应首先考虑边境地区的防务,增加国库储备,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从佛教教义方面来看,则应当拯救众生的苦难,消除各种追求形象的做法,崇尚清静无为。恳切地希望陛下能够体察臣的愚见,执行佛祖的旨意,一定要把是否有理放在首位,而不是因人废言。”武则天因此而停止了修建大佛像的工程,并且召见张廷,表达对他的赞赏与抚慰之情。
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姚元崇因母亲年事已高,坚决请求武则天允许他辞去官职,回家侍奉母亲。六月,辛酉(初七),武则天命姚元崇行相王府长史,俸禄、地位都与三品官相同。
乙丑(十一日),武则天任命天官侍郎崔玄为同平章事。
武则天征召凤阁侍郎、同平章事、检校汴州刺史韦嗣立前往兴泰宫。
丁丑(二十三日),武则天任命李峤为同凤阁鸾台三品。李峤自己请求解除他的内史职务。
壬午(二十八日),武则天任命相王府长史姚元崇兼任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
秋季,七月,丙戌(初三),武则天任命神都副留守杨再思为内史。
杨再思作宰相,专门靠阿谀奉承来取悦于人。司礼少卿张同休是张易之的哥哥,有一次他宴请朝中公卿大臣。在酒喝到最畅快的时候,张同休拿杨再思开玩笑说:“杨内史脸长得象高丽人。”杨再思听了反倒很高兴,当即剪纸贴在帽子上,反披着紫色朝服,表演起高丽舞来,满座的人都大笑。当时还有人称颂张昌宗长得漂亮,说:“六郎的脸长得像莲花一样。”唯独杨再思道:“不是这样的。”张昌宗问他否定别人说法的原因,他回答说:“应当说莲花长得像六郎才对。”
甲午(十一日),武则天回到宫中。
乙未(十二日),司礼少卿张同休、汴州刺史张昌期、尚方少监张昌仪都因犯有贪赃罪而被捕下狱。武则天命令左右台共同审理此案;丙申(十三日),武则天颁下敕书,认为张易之、张昌宗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应当与张同休等人并案审理。辛丑(十八日),司刑正贾敬言上奏说:“张昌宗强行收买民田,应当向他征收黄铜二十斤。”武则天颁下制书说:“可以。”乙巳(二十二日),御史大夫李承嘉、御史中丞桓彦范上奏道:“张同休兄弟共贪赃钱四千余缗,依法应判处张昌宗免官。”张昌宗上奏申辩说:“臣为国家立过功,现在所犯的罪过还不至于达到必须被免官的程度。”武则天向各位宰相发问:“张昌宗有没有立过功?”杨再思回答说:“张昌宗调制了神丹,陛下服下后确有效验,没有比这更大的功劳了。”武则天听后很高兴,于是下令赦免张昌宗的罪,并恢复他的原任官职。左补阙戴令言写了一篇《两脚狐赋》讥讽杨再思,杨再思将戴令言外放为长社县令。
丙午(二十三日),夏官侍郎、同平章事宗楚客因有罪而被降职为原州都督,充任灵武道行军大总管。
癸丑(三十日),武则天将张同休贬为岐山丞,将张昌仪贬为博望丞。
鸾台侍郎、知纳言事、同凤阁鸾台三品韦安石上奏检举张易之等人所犯罪行,武则天下令将张易之等人交付韦安石及右庶子、同凤阁鸾台三品唐休审讯,但还没等此案审理完毕,事情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八月甲寅(初一),武则天任命韦安石兼任检校扬州长史,庚申(初七),又任命唐休兼任幽州、营州都督、安东都护。唐休赴任之前,秘密地对太子说:“现在张易之和张昌宗凭借天子的恩宠而不履行臣子的本分,日后必将作乱。殿下应当对此加以防备。”
相王府长史兼知夏官尚书事、同凤阁鸾台三品姚元崇对武则天说:“臣事奉相王,就不应当再担任夏官尚书这一掌管兵马的官,这并不是因为我怕死,而是由于我担心这样做会不利于相王。”辛酉(初八),改任姚元崇为春官尚书,其余职务不变。姚元崇字元之,当时由于突厥叱列元崇谋反的缘故,武则天特命姚元崇以字代名,称姚元之。
突厥阿史那默啜已经与大唐宗室结亲,戊寅(二十五日),突厥遣返淮阳王武延秀。
九月,壬子(二十九日),武则天派姚元之充任灵武道行军大总管;辛酉(疑误),又任命姚元之为灵武道安抚大使。
姚元之即将赴任时,武则天让他推荐外朝官中才德可以胜任宰相职务的人。姚元之回答说:“张柬之朴实稳重,富于智谋,对于国家大事能够当机立断,况且他已很老了,请陛下赶紧重用他。”冬季,十月,甲戌(二十二日),武则天任命秋官侍郎张柬之为同平章事,这时张柬之已经年近八十了。
乙亥(二十三日),武则天任命韦嗣立为检校魏州刺史,其他职务不变。
壬午(三十日),武则天任命怀州长史河南人房融为同平章事。
武则天命令宰相们各自举荐能够胜任员外郎职务的人,韦嗣立推荐了广武令岑羲,并说:“只可惜他受到了他伯父岑长倩的连累。”武则天说:“只要有才干,这点事情又有什么可连累的!”于是任命岑羲为天官员外郎。从此那些因为亲属犯罪而受到牵连的人才开始能得到提拔任用。
十一月,丁亥(初五),武则天任命天官侍郎韦承庆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
癸卯(二十一日),武则天免去成均祭酒、同凤阁鸾台三品李峤的职务,另外任命他为地官尚书。
十二月,甲寅(初三),武则天颁下敕书,决定停设所有大足元年以来新设置的官职。
丙辰(初五),凤阁侍郎、同平章事韦嗣立被免去取务,改任成均祭酒,原任的检校魏州刺史职务仍保留;这是因为他的哥哥韦承庆已被任命为宰相的缘故。
武则天一病不起,一直住在长生院,只有张易之和张昌宗二人在身旁侍奉,宰相们无法与她相见已经几个月。当武则天的病情稍有好转的时候,崔玄上奏说:“皇太子和相王,仁德彰明,孝顺母亲,友爱兄弟,完全可以在您身旁侍奉汤药。皇宫是重地,事关重大,希望陛下不要让异姓人随意出入。”武则天说:“我十分感激您的厚意。”张易之、张昌宗见武则天病情十分严重,担心她死后自己大祸临头,便拉同伙援助自己,暗地里作准备。不断有人写匿名信和将匿名信张贴于通衢闹市,说“张易之兄弟阴谋反叛”,武则天对这些消息一概不闻不问。
辛未(二十日),许州人杨元嗣指控“张昌宗曾召见过一个名叫李弘泰的江湖术士给他看相占卦,李弘泰说张昌宗有天子之相,劝他在定州修建佛寺,并说这样做的话就会使天下百姓对他倾心归附。”武则天指派凤阁侍郎、同平章事韦承庆及司刑卿崔神庆和御史中丞宋共同审理此案。崔神庆是崔神基的弟弟。韦承庆和崔神庆上奏道:“张昌宗招供说‘李弘泰说过的话,我很快就向天子奏明了’,根据法律的规定,张昌宗主动自首应当免予处罚;李弘泰妖言惑众,应当逮捕治罪。”宋与大理丞封全祯上奏道:“张昌宗受到陛下如此恩宠,还要召见术士看相占卦,他到底还希望得到什么!李弘泰说他为张昌宗占得纯《乾》卦,这是天子之卦。如果张昌宗认为李弘泰的所作所为是妖言妄行,那么他为什么不将李弘泰捆起来送到有关部门治罪!虽然他说已经将此事上奏天子,终究还是包藏祸心,依法应对他处以斩刑,并没收他的家产。请逮捕张昌宗下狱,彻底处治他的罪!”过了好大一会儿,武则天还是不作声。宋又说:“如果不将他立即拘禁,恐怕会造成人心不稳的后果。”武则天说:“你们先暂且停止审理这个案子,等我仔细看一看有关的文书诉状再说。”宋退出长生殿,左拾遗江都县人李邕上前进言道:“刚才听了宋的话,我认为他是一心为安定国家着想,并没有考虑自身的安危得失,希望陛下能同意按照他的意见办理此案。”武则天不同意这样做。一会儿就敕令宋到扬州审理案件,又敕命宋去审理幽州都督屈突仲翔的贪污案,接着又敕命宋作李峤的副职安抚陇、蜀之民。宋对这些新的任命都没有接受,他不肯外出,并上奏道:“依照惯例:州、县官吏犯罪,官品高的由侍御史审理,官品低的由监察御史审理,如果没有事关军国大事的重大案件发生,御史中丞都不应出使地方。现在陇、蜀二地并没有任何重大事变发生,我不清楚陛下一定要派我外出的原因是什么,因此我都不敢接受您的任命。”
司刑少卿桓彦范上疏认为:“张昌宗没有任何功劳而受到陛下如此宠爱,却包藏祸心,这是他自作自受,也是上天动怒要惩罚他;陛下不忍心诛杀张昌宗,是违背天意的不祥行为。况且张昌宗既然说他已经把李弘泰的反逆言论上奏陛下,便不应当再与他交往,让他用法术为自己求福消灾,这只能说明他根本没有悔改的意思。张昌宗之所以把这件事上奏给您,是打算万一事情败露了就说事先已经告诉过您,如果没有人发觉便等待时机作乱。这是奸臣的诡计,如果说他还可以饶恕的话,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够得上受处罚呢?!再说这样的事情已是第二次发生,陛下都不加追究,使张昌宗更加自以为得计,天下臣民也会因此而错误地认为是上天不让他死,这是陛下姑息养奸而导致他作乱哪。倘若对谋逆之臣也不加诛戮,这江山社稷就会覆亡。请陛下允许将张昌宗交付鸾台凤阁及中台秋官和司刑寺、御史台三司处理,以便彻底查清他的罪行!”这篇奏疏呈上去以后,没有得到任何答复。
崔玄也屡次向武则天提起这件事,武则天于是下令司法部门议定张宗昌的罪。崔玄的弟弟司刑少卿崔认为应当将张昌宗处以死刑。宋又奏请逮捕张昌宗入狱。武则天说:“张昌宗自己已经把那件事情告诉了我。”宋回答说:“张昌宗是因为被匿名信逼得走投无路才自己说出来的,实际上根本不是出因自他的本意。况且他所犯下的是谋反大逆之罪,不允许因自首而免刑。如果张昌宗可以不被处死,那还要国法干什么!”武则天语气温和地为张昌宗辨解开脱。宋越来越激动,声色俱厉地说:“张昌宗承受着他不应该享受的恩泽,臣深知此言一出就会大祸临头,但正义驱使着我说出这样的话,即使是因此而死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杨再思担心宋忤犯天子旨意,急忙宣敕让他退出,宋大声说道:“圣明天子就在眼前,用不着麻烦你这个作宰相的擅自宣布敕命!”武则天最终同意了他的意见,让张昌宗前往御史台接受审讯。宋立即在庭院对他进行审讯,但还没等他审讯完毕,武则天就从宫中派宦官召回张昌宗并且颁下敕书赦免了他。宋叹息道:“没有先把这小子的脑袋打碎,真是终生遗憾。”武则天于是让张昌宗到宋那里道歉,宋拒而不见。
左台中丞桓彦范、右台中丞东光县人袁恕己共同举荐太子詹事司直阳峤为御史。杨再思问道:“阳峤不愿意担任这种搏击、弹劾他人的职务怎么办?”桓彦范说:“为某一职务选择合适的人才,哪里一定要等待自己愿意就任的人呢!越是不愿干的,越要让他去干,只有这样才能助长视进取为难事的风气,抑制热衷于功名、急于求进取的道路。”于是提拔阳峤担任右台侍御史的职务。阳峤是北齐阳休之的玄孙。
在此之前,李峤、崔玄曾上奏道:“以前陛下刚刚登基时,很多臣民不遵守臣节,从而导致苛酷的官吏,肆无忌惮地施行严酷的刑罚,恳请陛下为所有被周兴等人治罪而家破人亡的人昭雪,赦免他们的罪。”司刑少卿桓彦范也上奏陈述此意,前后共上奏疏达十次之多,武则天才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
唐中宗神龙元年(乙巳,公元705年)
春季,正月,壬午朔(初一),武则天下诏赦免天下罪犯,改年号。规定自文明元年以来犯罪的人,如果不是扬州、豫州、博州三州谋反案以及各种叛乱的罪魁祸首,都可以赦免他们的罪过。
武则天病得非常严重,麟台监张易之和春官侍郎张昌宗居宫中执政,张柬之、崔玄与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以及相王府司马袁恕己谋划杀掉张易之和张昌宗。张柬之问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说:“将军今日的荣华富贵,是谁给的?”李多祚流着眼泪回答说:“是高宗大帝给的。”张柬之说::“现在大帝的儿子受到张易之和张昌宗这两个小子的威胁,难道将军不想报答大帝的恩德吗!”李多祚回答说:“只要对国家有利,我一切都听相公安排,不敢顾及自身以及妻儿的安危。”于是自己指天发誓,并且与张柬之、崔玄等人一同定下了铲除张易之和张昌宗的计谋。
当初,张柬之接替荆州都督府长史乡人杨元琰的职务,二人一同泛舟于长江之中,当小船漂到江心时,谈到了武则天以周代唐的事,杨元琰慷慨激昂,有救助大唐的志向。张柬之入朝作了宰相后,便推荐杨元琰担任右羽林将军,并且提醒他说:“您大概还记得我们当初在江心泛舟时所说的话吧?今天这项任命可不是随便给您的呀。”张柬之还任用了桓彦范、敬晖以及右散骑侍郎李湛,都让他们担任左、右羽林将军,把禁军交给他们指挥。这件事引起了张易之等人的怀疑和忧虑,张柬之于是又任用他的党羽武攸宜为右羽林大将军,张易之等人才放了心。
不久,姚元之从灵武回朝,张柬之和桓彦范交谈说:“大事就要成功了!”于是把商量好的计谋告诉姚元之。桓彦范将这事禀告了他的母亲,母亲勉励他说:“忠孝不能两全,应当先为国家大事着想,然后再考虑自家的小事。”当时太子李显都从北门入宫向天子问安,桓彦范和敬晖前往拜见,秘密地把他们的计策告诉太子,太子允许他们这样去做。
癸卯(二十二日),张柬之、崔玄、桓彦范与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率领左右羽林兵五百余人来到玄武门,派李多祚、李湛及内直郎、驸马都尉安阳人王同皎到dōng宫去迎接太子李显。太子有所怀疑,没有出来,王同皎说:“先帝把皇位传给殿下,殿下无故遭到幽禁废黜,皇天后土、士民百姓无不义愤填膺,已经有二十三年了。现在上天诱导人心。北门的羽林诸将与南牙朝臣得以同心协力,立志诛灭凶恶的小人,恢复李氏的江山社稷,希望殿下暂时到玄武门去以满足大家的期望。”太子回答说:“凶恶的小人的确应该翦除,但是天子圣体欠安,你们这样做能不使天子受惊吗!请诸位日后再图此事。”李谌说:“诸位将帅宰相为了国家不顾身家性命,殿下为什么非要让他们面临鼎镬的酷刑呢!请殿下亲自去制止他们好了。”太子这才出来。
王同皎将太子抱到马上,并陪同太子来到玄武门,斩断门栓进入宫中。此时武则天在迎仙宫,张柬之等人在迎仙宫的走廊里将张易之和张昌宗斩首,然后进至武则天居住的长生殿,在她周围环绕侍卫。武则天吃惊地坐起来,问道:“是谁作乱?”张柬之回答说:“张易之、张昌宗阴谋造反,臣等已奉太子的命令将他们杀掉了,因为担心可能会走漏消息,所以没有向您禀告。在皇宫禁地举兵诛杀逆贼,惊动天子,臣等罪该万死!”武则天看见太子李显也在人群之中,便对他说:“这件事是你让干的吗?这两个小子已经被诛杀了,你可以回到dōng宫里去了。”桓彦范上前说:“太子哪能还回到dōng宫里去呢?当初天皇把心爱的太子托付给陛下,现在他年纪已大,却一直在dōng宫当太子,天意民心,早已思念李家。群臣不敢忘怀太宗、天皇的恩德,所以尊奉太子诛灭犯上作乱的逆臣。希望陛下将帝位传给太子,以顺从上天与下民的心愿!”李湛是李义府的儿子,武则天发现了他,对他说:“你也是杀死张易之的将军吗?我平时对你们父子不薄,想不到竟然有今天的变故!”李湛满面羞惭,无法回答。武则天又对崔玄说:“别的人都是经他人推荐之后提拔的,只有你是朕亲手提拔的,你怎么也在这里呢?”崔玄说:“我这样做正是为了报答陛下对我的大恩大德。”于是收张昌期、同休、昌仪,皆斩之,与易之、昌宗枭首天津南。是日,袁恕己从相王统南牙兵以备非常,收韦承庆、房融及司礼卿崔神庆系狱,皆易之之党也。初,昌仪新作第,甚美,逾于王主,或夜书其门曰:“一日丝能作几日络?”灭去,复书之,如是六七,昌仪取笔注其下曰:“一日亦足。”乃止。接下来逮捕了张昌期、张同休、张昌仪等人,将他们全部处斩,并在神都天津桥的南边将上述人犯与张易之、张昌宗二人一道枭首示众。在这一天里,为防范突然事变的发生,袁恕己随从相王李旦统率南牙兵马,他们将韦承庆、房融及司礼卿崔神庆等逮捕下狱,这些人都是张易之的同党。先前,张昌仪新建起一幢非常豪华的宅第,规模比诸王及诸位公主的宅第还要宏大,有人晚上在他的门上写道:“一日的丝能织几日的薄纱?”张昌仪让人把字迹除掉,结果又被人写上,这种情况总共出现了六七次。张昌仪用笔在门上写道:“即使是只织一天,我也感到满足。”此后便没有再出现这种情况。
甲辰(二十三日),武则天颁下制书,决定由太子李显代行处理国政,大赦天下。任命袁恕己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派遣十位使者分别携带天子的玺书前往各州进行安抚工作。乙巳(二十四日),武则天将帝位传给太子李显。
丙午(二十五日),唐中宗李显即皇帝位。中宗下诏大赦天下,只有张易之的党羽们不在赦免之列;那些被周兴等人冤枉的人,都让进行清理和昭雪,他们的子女中如有被发配流放或者被没入官府作奴婢的,都予以赦免。唐中宗还加相王李旦封号为安国相王,并任命他为太尉、同凤阁鸾台三品;加太平公主封号为镇国太平公主。此外,皇族先前被发配或没入官府为奴的,他们的子孙都恢复皇族身分,并且根据具体情况封授官爵。
丁未(二十六日),武则天搬到上阳宫居住,李湛留下负责警卫。戊申(二十七日),唐中宗带领文武百官来到上阳宫,上武则天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
庚戌(二十九日),唐中宗任宗张柬之为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崔玄为内史,袁恕己同凤阁鸾台三品,敬晖和桓彦范都被任命为纳言;上述有功之臣都赐爵为郡公。李多祚赐爵为辽东郡王;任命王同皎为右千牛将军,并赐爵为琅邪郡公;任命李湛为右羽林大将军,进爵赵国公。其他有功人员也给予不同的官爵和赏赐。
张柬之等人讨伐张易之的时候,殿中监田归道正好统领千骑兵守卫玄武门,敬晖派人去征调他手下的千骑兵,由于田归道事先并不知道有诛杀张易之等人的计划,所以拒绝将手下人马交给敬晖调遣。等到事情结束之后,敬晖想杀掉田归道,田归道据理力争,于是唐中宗只是免去他的殿中监职务,让他回到家中。唐中宗认为田归道忠勇可嘉,又将他召回,任命他为太仆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