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元皇帝上初元元年(癸酉,公元前四八年)

原文
春,正月,辛丑,葬孝宣皇帝于杜陵赦天下

译文

春季,正月四日,孝宣皇帝刘洵被安葬在杜陵大赦天下

原文
三月,丙午,立皇后王氏,封后父禁为阳平候

译文

三月十日,汉元帝刘奭封王政君为皇后,封王政君老父王禁为阳平候

原文
以三辅太常郡国公田及苑可省者振业贫民赀不满千钱者,赋贷种

译文

刘奭下诏:把三辅太常各郡各封国公田及皇家林苑的节余经费跟产物赈济贫民,帮助创业家产不满一千钱的,供给或借贷种子食粮

原文
封外祖父平恩戴侯同产弟子中常侍许嘉为平恩侯

译文

刘奭封外祖父平恩戴侯许广汉同胞弟弟的儿子许嘉为平恩侯

原文
夏,六月,以民疾疫,令太官损膳,减乐府员,省苑马,以振困乏

译文

夏季,六月,传染病流行,刘奭命御厨房减少菜饭,减少音乐部的官员,减少皇家马匹,救济难民

原文
秋,九月,关东郡国十一大水,饥,或人相食转旁郡钱谷以相救

译文

秋季,九月,函谷关以东十一个郡与封国,大水成灾,发生大饥谨,有些地方,人民互相残杀,煮吃对方尸体,汉政府转运其它郡其它封国的粮食救济

原文
上素闻琅邪王吉贡禹皆明经洁行,遣使者征之吉道病卒禹至,拜为谏大夫上数虚已问以政事,禹奏言:“古者人君节俭,什一而税,亡它赋役,故家给人足高祖孝文孝景皇帝,宫女不过十馀人,厩马百馀匹后世争为奢侈,转转益甚臣下亦相放效臣愚以为如太古难,宜少放古以自节焉方今宫室已定,无可奈何矣其馀尽可减损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厩马食粟将万匹武帝时,又多取好女至数千人,以填后宫及弃天下,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鳖凡百九十物又皆以后宫女置于园陵至孝宣皇帝时,陛下恶有所言,群臣亦随故事,甚可痛也!故使天下承化,取女皆大过度,诸侯妻妾或至数百人,豪富吏民畜歌者至数十人,是以内多怨女,外多旷夫及众庶葬埋,皆虚地上以实地下其过自上生,皆在大臣循故事之罪也唯陛下深察古道,从其俭者大减损乘舆服御器物,三分去二择后宫贤者,留二十人,馀悉归之,及诸陵园女无子者,宜悉遣厩马可无过数十匹,独舍长安城南苑地,以为田猎之囿方今天下饥馑,可无大自损减以救之称天意乎!天生圣人,盖为万民,非独使自娱乐而已也”天子纳善其言,下诏,令诸宫馆希御幸者勿缮治太仆减谷食马水衡省肉食兽

译文

刘奭早就听说琅邪王吉贡禹全都精通儒家五经,德行廉洁,特派使节把二人征召到长安王吉在途中病逝贡禹到了之后,被任命当谏议大夫刘奭屡次谦恭地向他请教如何治理国家贡禹说:“古时候,君王都很节约,因而用度也很有限,除了征收十分之一的赋税外,没有其它赋税遥役,所以家家户户都保持自给自足的生活高祖孝文孝景皇帝,宫女不过十多人,御马不过百余匹但是后世迫不及待地追求享受,恶性发展,就越来越严重了上行下效,臣属也跟着奢侈我愚昧地认为完全仿效太古,当然困难,但至少也应效法近代祖先的事迹现在,宫殿的兴建,告一段落,已经无可奈何了,而其它的开支,应尽量减少

原文
臣光曰:忠臣之事君也,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劝而遂孝元践位之初,虚心以问禹,禹宜先其所急,后其所缓然则优游不断,谗佞用权,当时之大患也,而禹不以为言恭谨节俭,孝元之素志也,而禹孜孜而言之,何哉!使禹之智足不以知,乌得为贤!知而不言,为罪愈大矣!

译文

臣司马光说忠臣之侍奉君王,应要求君王去做较为困难的事那么,较容易的事用不着费多大力气,便可纳入正规只要能弥补短缺,长度过分的地方,自然修正元帝刚刚即位,向贡禹虚心请教,贡禹应该先在最重要的事情上着手,而把次要的事情,留在第二步优柔寡断,邪恶之辈掌握权柄,正是当时最严重的忧患,贡禹不在这方面发言谨慎节约,正是元帝所具有的,贡禹却煞有介事提出建议,原因何在假使他的智慧连这都不知道,怎么可称贤能假使他知道却不肯说,罪就更大

原文
匈奴呼韩邪单于复上书,言民众困乏诏云中五原郡转谷二万斛以给之

译文

匈奴的呼韩邪单于再次向朝廷上书,说他们的民众贫困窘迫,元帝下诏从云中郡五原郡划拨二万斛粮食支援他们

原文
是岁,初置戊己校尉,使屯田车师故地

译文

这一年,汉朝第一次设立戊已校尉,负责在原车师国的地方屯田驻军

原文
孝元皇帝上初元二年(甲戌,公元前四七年)

译文

高宗孝元皇帝上初元二年(甲戌,公元前47年)

原文
春,正月,上行幸甘泉,郊泰畤乐陵侯史高以外属领尚书事,前将军萧望之光禄大夫周堪为之副望之名儒,与堪皆以师傅旧恩,天子任之,数宴见,言治乱,陈王事望之选白宗室明经有行散骑谏大夫刘更生给事中,与侍中金敞并拾遗左右四人同心谋议,劝导上以古制,多所欲匡正上甚乡纳之史高充位而已,由此与望之有隙

译文

春季,正月,元帝前往甘泉宫,祭祀天神乐陵侯史高以外戚的缘由主管尚书台事宜,前将军萧室之光禄大夫周堪,作他的副手萧望之是当时著名的大儒,与周堪曾担任过元帝的老师,情谊很深元帝对二人很信任,屡次宴请接见二人,谈论历代的安危兴衰,陈述国家的大政方针萧望之推荐皇族出身,精通儒家经典,品行纯正的散骑谏大夫刘更生,兼任给事中,又推荐待中金敞,同在元帝之右,纠正元帝的过失四人同心合力,筹谋商议,规劝引导元帝实行古代制度,打算多方纠正政治上的失误,元帝对此心意向往,且纳用其言史高不过在高位上充数罢了,因此跟萧望之有了嫌隙

原文
中书令弘恭仆射石显,自宣帝时久典枢机,明习文法帝即位多疾,以显久典事,中人无外党,精专可信任,遂委以政,事无小大,因显白决,贵幸倾朝,百僚皆敬事显显为人巧慧习事,能深得人主微指,内深贼,持诡辩,以中伤人,忤恨睚眦,辄被以危法亦与车骑将军高为表里,议论常独持故事,不从望之等

译文

中书令弘恭仆射石显,从宣帝时代,就长期掌管中枢机要,熟悉法令条文元帝即位后,常常患病因为石显长期担任要职,又是宦宫,无婚姻之家,少骨肉之亲,在朝廷中没有党羽,精明干练,可以信任,于是就把大权托会给他朝延事无大小,都通过石显转奏,再由皇帝裁断石显的权势,超越所有朝臣,文武百官,都对他恭敬地侍奉石显为人,灵巧聪明,通晓事理,很能领会元帝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旨意他心肠阴险狠毒,以似是而非的狡辩,诬陷他人,任何一点小小的怨恨,就会被他滥用法律加害他跟车骑将军史高相勾结,在讨论国家大事时,常坚持奉行旧制度,不接受萧望之等人的主张

原文
望之等患苦许史放纵,又疾恭显擅权,建白以为:“中书政本,国家枢机,宜以通明公正处之武帝游宴后庭,故用宦者,非古制也宜罢中书宦官,应古不近刑人之义”由是大与高显忤上初即位,谦让,重改作,议久不定,出刘更生为宗正望之堪数荐名儒茂材以备谏官,会稽郑朋阴欲附望之,上书言车骑将军高遣客为奸利郡国,及言许史弟子罪过章视周堪,堪白:“令朋待诏金马门”朋奏记望之曰:“今将军规抚,云若管晏而休,遂行日昃,至周召乃留乎若管晏而休,则下走将归延陵之皋,没齿而已矣如将军兴周召之遗业,亲日昊之兼听,则下走其庶几愿竭区区奉万分之一!”望之始见朋,接待以意后知其倾邪,绝不与通朋,楚士,怨恨,更求入许史,推所言许史事,曰:“皆周堪刘更生教我我关东人,何以知此!”于是侍中许章白见朋朋出,扬言曰:“我见言前将军小过五,大罪一”待诏华龙行污秽,欲入堪等,堪等不纳,亦与朋相结

译文

萧望之等人憎恶许嘉史高的骄奢,又痛恨弘恭石显的专权,于是向元帝建议中书是传宣诏书的地方,位居朝廷中枢,掌管机要,应该由光明正大的人士担任那里的工作武帝因为常在后宫宴饮欢乐,才改用宦官,这不是古代的制度请解除宦官兼任中书官职的规定,这才符合古代君主不接近因受刑罚致残之人的礼制,这项建议激化了萧室之与史高私恭石显的矛盾而元帝刚即位不久,谦让谨慎,不想轻易改变祖先的安排所以这件事久议不决,最后还是把刘更生由中朝调出,改任外朝官宗正

原文
显令二人告望之等谋欲罢车骑将军,疏退许史状,候望之出休日,令朋龙上之事下弘恭问状,望之对曰:“外戚在位多奢淫,欲以匡正国家,非为邪也”恭显奏:“望之更生朋党相称举,数谮诉大臣,毁离亲戚,欲以专擅权势为臣不忠,诬上不道,请谒者召致廷尉”时上初即位,不省召致廷尉为下狱也,可其奏后上召堪更生,曰:“系狱”上大惊曰:“非但廷尉问邪!”以责恭显,皆叩头谢上曰:“令出视事”恭显因使史高言:“上新即位,未以德化闻于天下,而先验师傅即下九卿大夫狱,宜因决免”于是制诏丞相御史:“前将军望之,傅朕八年,无它罪过今事久远,识忘难明,其赦望之罪,收前将军光禄勋印绶及堪更生皆免为庶人

译文

弘恭石显命令郑朋华龙联合控告萧望之等密谋罢黜车骑捋军史高,使圣上疏远许史两大家族,等到萧望之休假那天,郑朋华龙把奏章呈递元帝交付弘恭查办在询问萧望之时,萧望之回答说外戚身居高位,大多荒淫奢侈,我期望圣上疏远他们,是为了扶正国家,并没有邪恶的意念在取得口供后,弘恭石显联合上奏说“萧望之周堪刘更生,结党营私,互相称许推荐,多次诋毁国家重臣,离间陛下的骨肉至亲,图谋控制朝廷,独揽权势作为一个臣子是不忠陷陛下于不义是无道,请派谒者把全案移送廷尉“当时元帝即位不久,不了解移送延尉是关进监狱,于是就批准了奏请,后来,元帝要召唤周堪刘更生,左右回答说他们已被速捕关押”元帝大惊说不是说廷尉仅仅问话呀责备弘恭石显,二人都叩头请罪元帝说快请他们出来办公弘恭石显咬使史高对元帝说陛下刚刚即位,没有以德戚人而闻名全国,就用法律处理师傅既然已把九卿大夫级官员下狱,也不好再让他们官复原职,不如就此捋他们免职元帝于是下诏给丞相御史前捋军萧望之,作过我八年的师傅,没有其它罪过,只因年纪已老,记忆力减退,赦免他的罪过,撤销他的前捋军光禄勋职务,而周堪刘更生一律贬为庶人

原文
二月,丁巳,立弟竟为清河王

译文

二月的丁巳日,元帝册封他的弟弟刘竟为清河王

原文
戊午,陇西地震,败城郭屋室,压杀人众

译文

戊午日,陇西郡发生地震,城墙房屋毁坏,压死很多人

原文
三月,立广陵厉王子霸为王

译文

三月,元帝册封原广陵厉王的儿子刘霸承袭他父王的爵位

原文
诏罢黄门乘舆狗马,水衡禁囿宜春下苑少府佽飞外池严籞池田假与贫民又诏赦天下,举茂材异等直言极谏之士

译文

元帝颁布诏令撤销黄门所管理的御车御狗御马水衡都尉所属的皇家花园,宜春宫所属的御花园,少府所属的皇家饮飞外池,以及皇家弋射鸟苑中的田地,统统租订给贫民耕种-又大赦天下,命有关部门推荐优秀人才和有特别能力的人,以及直言进谏人士

原文
夏,四月,丁巳,立子骜为皇太子待诏郑朋荐太原太守张敞,先帝名臣,宜傅辅皇太子上以问萧望之,望之以为敞能吏,任治烦乱,材轻,非师傅之器天子使使者征敞,欲以为左冯翊,会病卒

译文

夏季,四月,元帝赐封刘骜为皇太子,待诏郑朋推荐太原太守张敞,是先帝时代有名的重臣,可以做皇太子的师傅并辅佐皇太子-元帝询问萧室之,征求他的食见萧望之认为张敞是一位能干的官员,可以胜任治理头绪繁杂纷乱的工作,但是行为轻佻,不具备师傅的器量和资质元帝于是改变主意,征召张敞,准备任命他为左冯翊,不巧张敞因病去世

原文
诏赐萧望之爵关内侯,给事中,朝朔望

译文

元帝赐萧望之封爵关内侯,兼给事中,每月初一十五日朝见

原文
关东饥,齐地人相食

译文

函谷关以东发生饥荒,齐国地区发生人吃人的惨剧

原文
秋,七月,己酉,地复震

译文

秋季,七月的己西日,再次发生地震

原文
上复征周堪刘更生,欲以为谏大夫弘恭石显白,皆以为中郎

译文

元帝再次征召周堪刘更生,准备任命他们当谏大夫弘恭石显从中作梗,元帝于是改命三人当中郎

原文
上器重萧望之不已,欲倚以为相显及许史子弟侍中诸曹皆侧目于望之等更生乃使其外亲上变事,言“地震殆为恭等,不为三独夫动臣愚以为宜退恭显以章蔽善之罚,进望之等以通贤者之路如此,则太平之门开,灾异之愿塞矣”书奏,恭显疑其更生所为,白请考奸诈,辞果服遂逮更生系狱,免为庶人

译文

译元帝一直非常尊重萧望之,想请他担任丞相弘恭石显,与许史两大家族的子弟,以及侍中诸曹,都嫉妒萧室之等人而这时刘更生指使他的外亲,就地震灾难,上书说”地震发生,大概是针对弘恭等来的,而不是因为三个老匹夫我非常愚昧,但我认为,应该罢黜弘恭石显,以示对于压制善良的惩罚应该进升萧望之等,以便疏通贤能上进的道路如果是这样,则天下太平的大门洞开,自然灾害的泉源也就阻塞了1奏章呈上之后,弘恭石显怀疑是刘更生干的,要求元帝准许追究其中的奸诈真相据查,果然受到刘更生指使,于是逮捕刘更生,囚禁于牢狱,免官,贬为平民

原文
会望之子散骑中郎及亦上书讼望之前事,事下有司,复奏:“望之前所坐明白,无谮诉者,而教子上书,称引亡辜之诗,失大臣体,不敬,请逮捕”弘恭石显等知望之素高节,不诎辱,建白:“望之前幸得不坐,复赐爵邑,不悔过服罪,深怀怨望,教子上书,归非于上,自以托师傅,终必不坐,非颇屈望之于牢狱,塞其怏怏心,则圣朝无以施恩厚”上曰:“萧太傅素刚,安肯就吏!”显等曰:“人命至重,望之所坐,语言薄罪,必无所忧”上乃可其奏冬,十二月,显等封诏以付谒者,敕令召望之手付因令太常急发执金吾车骑驰围其第使都至,召望之望之以问门下生鲁国硃云,云者,好节士,劝望之自裁于是望之仰天叹曰:“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老入牢狱,苟求生活,不亦鄙乎!”字谓云曰:“游,趣和药来,无久留我死!”竟饮鸠自杀天子闻之惊,拊手曰:“曩固疑其不就牢狱,果然杀吾贤傅!”是时,太官方上昼食,上乃却食,为之涕泣,哀动左右于是召显等责问以议不详,皆免冠谢,良久然后已上追念望之不忘,每岁时遣使者祠祭望之冢,终帝之世

译文

恰好萧望之的儿子散骑中郎萧侵也上书为其父呼冤,奏章交付给有笑部门有关部门复查后上奏说萧望之以前被指控的罪证很明确,并不是诬告陷害他却教唆儿子,向陛下上书,引用【诗经】上会于无罪的诗篇有失大臣的体面,大不敬,请逮捕审讯,弘恭石显等了解萧望之平素气节高尚,不可能接受下狱的屈辱,因此建议说F萧望之侥幸没有牵连进前案中去,而又得赐爵位封邑,他不侮过认罪,反而满腹牢骚,教唆儿子上书,把过失推到陛下身上自以为是陛下的师傅,无论怎么都不会治罪如果不用监狱的痛苦抑制他的骄做自信,那么陛下就再也无法施厚恩于臣子了元帝说”萧师傅素来性情刚烈,怎么肯去坐牢石显等人说”人,谁不看重性命,而萧望之被指控的,不过语言上的轻罪,必定不会有任何意外”元帝于是同意奏请冬季,十二月,石显等把诏书封好,交给谒者,令今让萧望之亲自拆封-同时下令太常迅速调发执金吾所属部队,包围萧望之住宅谒者到了萧宅,召唤萧望之萧望之就此问他的学生鲁国人朱云,朱云案尚节操,建议萧望之自杀萧望之仰天长叹我曾经立于丞相之列,而今年纪已超过六十这么老的年纪被尖进监狱,去苟且求生,岂不鄙贱,遂呼唤朱云的字说游,快把药和好,不要延长我等死的时间,于是饮下鸠酒自杀身死元帝接到报告,大为震惊-拍案说我本来就怀疑他不会去坐牢,果然杀了我的好师傅1这时,内官正呈上午餐,元命拒不进食,泪流满面,悲哀感动了旁边的人于是召唤石显等责问,石显等承认当初判断错误,都摘掉官帽,叩头请罪,过了很久,事情才算了结元帝追思哀悼萧望之,不能忘情,每年四季都派使节去他坟墓前祭祀,直到自己去世方止

原文
臣光曰:甚矣孝元之为君,易欺而难寤也!夫恭显之谮诉望之,其邪说诡计,诚有所不能辨也至于始疑望之不肯就狱,恭显以为必无忧已而果自杀,则恭显之欺亦明矣在中智之君,孰不感动奋发以厎邪臣之罚!孝元则不然虽涕泣不食以伤望之,而终不能诛恭显,才得其免冠谢而已如此,则奸臣安所惩乎!是使恭显得肆其邪心而无复忌惮者也

译文

臣司马光说元帝这位君王,太奇怪了,容易受欺骗,而又难以醒悟弘恭石显诬陷萧望之,其阴谋诡计,诚然有时候很难分辨然而,元帝开始已经怀疑萧望之不会愿意人狱,弘恭石显,却以为不必担心出现意外,不久果然自杀,则弘恭石显的欺诈,已至为明显即令是中等智慧的君王,也会情绪激动,勃然大怒,给奸邪的臣子以应得的惩罚而元帝则不然,虽然以痛哭流涕拒不进食来哀悼师傅,却终究不能杀掉弘恭石显,只不过使他们脱下官帽)跪下请罪而已-如此,奸臣又怎么惩治呢这正是导致弘恭石显肆意妄为,毫无忌惮的原因所在

原文
是岁,弘恭病死,石显为中书令

译文

这年,弘恭因病而死,石显继任中书令

原文
初,武帝灰南越,开置珠厓儋耳郡,在海中洲上,吏卒皆中国人,多侵陵之其民亦暴恶,自以阻绝,数犯吏禁,率数年壹反,杀吏汉辄发兵击定之二十馀年间,凡六反至宣帝时,又再反上即位之明年,珠厓山南县反,发兵击之诸县更叛,连年不定上博谋于群臣,欲大发军待诏贾捐之曰:“臣闻尧禹之圣德,地方不过数千里,西被流沙,东渐于海,朔南暨声教,言欲与声教则治之,不欲与者不强治也故君臣歌德,含气之物各得其宜武丁成王周之大仁也,然地东不过江黄,西不过氐羌,南不过蛮荆,北不过朔方,是以颂声并作,视听之类咸乐其生,越裳氏重九译而献,此非兵革之所能致也以至于秦,兴兵远攻,贪外虚内而天下溃畔孝文皇帝偃武行文,当此之时,断狱数百,赋役轻简孝武皇帝厉兵马以攘四夷,天下断狱万数,赋烦役重,寇贼并起,军旅数发,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障,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妇饮泣巷哭,是皆廓地泰大,征伐不休之故也今关东民众久困,流离道路人情莫亲父母,莫乐夫妇至嫁妻卖子,法不能禁,义不能止,此社稷之忧也今陛下不忍悁悁之忿,欲驱士众挤之大海之中,快心幽冥之地,非所以救助饥馑,保全元元也诗云:‘蠢尔蛮荆,大邦为雠’言圣人起则后服,中国衰则先畔,自古而患之,何况乃复其南方万里之蛮乎!骆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与禽兽无异,本不足郡县置也颛颛独居一海之中,雾露气湿,多毒草虫蛇水土之害人未见虏,战士自死又非独珠厓有珠玳瑁也弃之不足惜,不击不损威其民譬犹鱼鳖,何足贪也!臣窃以往者羌军言之,暴师曾未一年,兵出不逾千里,费四十馀万万大司农钱尽,乃以少府禁钱续之夫一隅为不善,费尚如此,况于劳师远攻,亡士毋功乎!求之往古则不合,施之当今又不便,臣愚以为非冠带之国,禹贡所及,春秋所治,皆可且无以为愿遂弃珠厓,专用恤关东为忧”上以问丞相御史御史大夫陈万年以为当击,丞相于定国以为:“前日兴兵击之连年,护军都尉校尉及丞凡十一人,还者二人,卒士及转输死者万人以上,费用三万万馀,尚未能尽降今关东困乏,民难摇动,捐之议是,”上从之捐之,贾谊曾孙也

译文

起初,漠武帝吞并南越,在海南岛上,开始设置珠崖郡儋耳郡“官吏以及士兵,全是由中原派去的汉人多有侵夺排挤当地土著的事,而土著人也很强悍,认为海南岛隔绝在大海之外,所以无视法令,不断起来暴乱大约每隔几年,就起事一次,杀害官吏汉朝每次都出动军队,予以平定二十余年之间,共发生过六次起事到宣帝在位期间,又有两次起事元帝即位的第二年,珠崖郡山南县发生起事,漠朝出兵镇压而其它各县也跟着叛乱,接连数年,不能平定元帝广泛征求大臣的意见,准备出动大军镇压待诏贾损之说”我曾经听说,尧禹这些圣明有德的君王,其版图的范围,不过数千方里西接流沙,东滨大海,朔方以南都是中国声威和教化普及的地区声明愿接受中国声威和教化的,中国就去治理不愿接受中国声威和教化的,中国决不强迫因此君王和臣子,都有德可以歌颂,凡有生命的动物,都得到它们的需要武丁成王,是商王朝和周王朝至仁的君王,然而版图东方不过到达江国黄国西方不过到达氏羌二部落,南方不过到达荆蛮之地,北方不过到达朔方目此颂扬的声音遍起,凡是会听会看的生物,都乐于生存越裳部落,经过九重翻译,而向中国进贡,这不是兵力可以得到的后来到了秦王朝,出动军队远征,贪功于千万里之外,却使国内的防卫虚弱,天下背叛,期廷崩溃到了漠文帝时,停息武备,修明文教,在那个时代,审理和判决的案件,不过几百起,赋税和倍役,少而简单到了漠武帝时,磨好武器,喂饱战马,用以打击东西南北四方夷族,审理和判决的案件,多达几万想,赋税频繁,倍役沉重,农民起事,如火如茶,而大军不断出击,作父亲的刚刚在前方战死,做儿子又相继为战事而负伤,女人守卫边塞的堡垒,孤儿在道路上啼哭,老母寡妇在破陋的小巷里泪流满面,吞声而哭这都是开拓的疆土太大,战争不能停止的原因而现在,函谷关以东人民,长期困穷,流离失所人情,最亲莫过于父母,最乐莫过于夫妇到了卖妻子卖儿女,法律不能禁止,道义无法责备的地步,这是国家的优患啊现在陛下不能忍受一时的愤怒,准备驱使壮士,把他们推人大海之中,在那个蛮荒错暗的孤岛上,显示威力,这不是拯救饥值,保全百姓的好方法【诗经】说愚蠢的荆蛮人,竟敢与大国为敌,意思是说圣人出现,各族自然归服,中国衰落,各族首先背叛从古代起,担忧的就是这个,何况更在荆蛮部落南方万里之外的各蛮族呢骆越的黎民,父亲与儿子同在一条河里洗澡,习惯上都用鼻子饮水,与禽兽没有什么不同,本来没有条件设置郡县单独地孤悬在大海之中,雾大露重,气候潮湿,多有毒草毒虫毒蛇,以及水土灾害还没有看见敌人,战士已经病死而且,也并不是只有珠崖郡才出产珍珠犀牛玳瑁抛弃它,一点也不可惜不加征伐,一点不损损喜朝廷的威望那里的百姓好象鱼鳖,不值得争取我私下再用以前平定西光叛乱的军事行动作为例证军队在前线作战,还不满一年,而战场距京师长安,还没有超过一千里,军费已达四十余亿大司农所辖国库积累,全部用光,更动用少府征收的山海池泽之税解决一个角落的问题,费用还这么多,何况长途跋涉,攻击故人只会造成伤亡,不可能有功从古代寻找同类的事,则找不到在现代干这类事,害处如此我很愚蠢,认为那些不懂得文明礼教的国家,【禹贡】谈到的地方,【春秋】所载治理的地方,都可以放到一边因此建议放弃珠崖郡,专心救济函谷会以东的受灾饥民,排除国家的忧患a元帝询问丞相御史御史大夫陈万年认为应当出击丞相余定国认为朝廷连年发兵出击珠崖郡叛变的结果,护军都尉校尉和丞,共十一人,只有二人生还,战士和转运粮草的人,死亡达万人以上,费用达三亿多钱,还不能全都平服而今函谷尖以东又遭灾荒,严重缺粮,民心动摇,贾损之的建议是正确的,应予采纳元帝批准贾捐之是贾谊的曾孙

原文
孝元皇帝上初元三年(乙亥,公元前四六年)

译文

高宗孝元皇帝初元三年(乙亥,西元前46年)

原文
春,诏曰:“珠厓虏杀吏民,背畔为逆今廷议者或言可击,或言可守,或欲弃之,其指各殊朕日夜惟思议者之言,羞威不行,则欲诛之狐疑辟难,则守屯田通于时变,则忧万民夫万民之饥饿与远蛮之不讨,危孰大焉且宗庙之祭,凶年不备,况乎辟不嫌之辱哉!今关东大困,仓库空虚,无以相赡,又以动兵,非特劳民,凶年随之其罢珠崖郡,民有慕义欲内属,便处之不欲,勿强

译文

春季,元帝颁诏”珠崖郡匪徒杀害官吏人民,背叛国家在朝廷会议上,臣僚们有的主张镇压,有的主张坚守城池,有的主任放弃,意见不同我日夜思考他们的意见为了维护朝廷的威严,只有诛杀为了长期相持,只有实行屯田通达时局的变迁,则忧虑民众的处境,现在的问题是,人民饥懂,与不讨伐远方蛮族的叛乱,哪一个危险大连朕祭祀祖先处所的祭品,都因荒年的缘由不能全备,何况边境上小小的差辱挫败现在函谷会以东人民正逢困难,仓库空虚,无法维持生活,如果再征集丁壮作战,不仅使人民疲劳,而且还要发生荒年-现在决定撤销珠崖郡,百姓有向慕仁义,愿意迁到中国内地的,可以随处定居不愿意迁移的,不要勉强

原文
夏,四月,乙末晦,茂陵白鹤馆灾赦天下

译文

夏季,四月,乙未夜,茂陵白鹤馆失火大赦天下

原文
夏,旱

译文

夏季,发生旱灾

原文
立长沙炀王弟宗为王

译文

元帝赐封已故长沙王刘旦的弟弟刘宗,继任长沙王

原文
长信少府贡禹上言:“诸离宫及长乐宫卫,可减其太半以宽繇役”六月,诏曰:“朕惟烝庶之饥寒,远离父母妻子,劳于非业之作,卫于不居之宫,恐非所以佐阴阳之道也其罢甘泉建章宫卫,令就农百宫各省费条奏,毋有所讳

译文

长信少府拿管皇太后的府库页禹上书建议各离宫跟长乐宫的警卫部队,可以减少大半,用以减轻百姓的劳役负担六月,元帝下诏朕顾念到民众饥寒,远离父母妻子,从事不是他们本行的工作,保卫君王不常居住的宫殿,恐怕不是促进阴阳合和的办法现在,撤销甘泉建章两宫的守卫部队,命令他们回乡务农朝廷官员应在节约经费上,提出方案奏报,不要有所忌讳

原文
是岁,上复擢周堪为光禄勋,堪弟子张猛为光禄大夫给事中,大见信任

译文

本年,元帝又提拔周堪任光禄勋周堪的学生张猛为光禄大夫,兼给事中,大受信任

原文
孝元皇帝上初元四年(丙子,公元前四五年)

译文

高宗孝元皇帝初元四年(丙子,西元前45年)

原文
春,正月,上行幸甘泉,效泰畤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赦汾阴徒

译文

春季,正月,元帝前往甘泉宫,祭祀天神三月,前往河东郡,祭祀大地之神,赦免在后土庙的所在地汾阴服刑的犯人

原文
孝元皇帝上初元五年(丁丑,公元前四四年)

译文

高宗孝元皇帝初元五年(丁丑,西元前44年)

原文
春,正月,以周子南君为周承休侯三月,上行幸雍,祠五畤

译文

春季,正月,擢升周子南君姬延年为周承休侯三月,元帝到雍城,祭祀五方上帝

原文
夏,四月,有星孛于参

译文

夏季,四月,有异星出现在参星之旁

原文
上用诸儒贡禹等之言,诏太官毋日杀,所具各减半乘舆秣马,无乏正事而已罢角抵上林宫馆希御幸者齐三服官北假田官盐铁官常平仓博士弟子毋置员,以广学者令民有能通一经者皆复省刑罚七十馀事

译文

元帝采用儒家学者和贡禹等人的建议,下令大官不要每天都宰杀牡畜,供应的伙食,减少一半-皇帝使用的御车御马,只要维持驾供祭把春猎等正常使用就够了-撤销角抵这种表演游戏,释放位于上林苑京城长安周边的皇家园林的宫殿馆舍内很少有机会同皇帝见面的宫女,撤销位于齐郡郡治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的三座织造厂,放弃北假今内蒙古河套以北阴山以南夹山带河地区一带皇家农田,撤销盐铁官,撤销常平粮仓,博士弟子的名额不加限制,黎民对儒家经典,能精道其中任何一经的,都免除赋税德役废除刑罚七十余项判例

原文
陈万年卒六月,辛酉,长信少府贡禹为御史大夫禹前后言得失书数十上,上嘉其质直,多采用之

译文

御史大夫三公之一,最高监察官陈万年去世六月辛西二十日,提拔长信少府贡禹为御史大夫贡禹曾前后数十次上书,对元帝的得失进行规劝元帝赏识他的坦率正直,多数都予采纳

原文
匈奴郅支单于自以道远,又怨汉拥护呼韩邪而不助己,困辱汉使者乾江乃始等遣使奉献,因求侍子汉议遣卫司马谷吉送之,御史大夫贡禹博士东海匡衡以为:“郅支单于乡化末醇,所在绝远,宜令使者送其子,至塞而还”吉上书言:“中国与夷狄有羁縻不绝之义,今既养全其子十年,德泽甚厚,空绝而不送,近从塞还,示弃捐不畜,使无乡从之心,弃前恩,立后怨,不便议者见前江乃无应敌之数,智勇俱困,以致耻辱,即豫为臣忧臣幸得建强汉之节,承明圣之诏,宣谕厚恩,不宜敢桀若怀禽兽心,加无道于臣,则单于长婴大罪,必遁逃远舍,不敢近边没一使以安百姓,国之计,臣之愿也愿送到庭”上许焉既到,郅支单于怒,竟杀吉等自知负汉,又闻呼韩邪益强,恐见袭击,欲远去会康居王数为乌孙所困,与诸翕侯计,以为:“匈奴大国,乌孙素服属之今郅支单于困在外,可迎置东边,使合兵取乌孙而立之,长无匈忧矣”即使使到坚昆,通语郅支郅支素恐,又怨乌孙,闻康居计,大说,遂与相结,引兵而西郅支人众中寒道死,馀财三千人到康居,康居王以女妻郅支,郅支亦以女予康居王,康居甚尊敬郅支,欲倚其威以胁诸国郅支数借兵击乌孙,深入至谷城,杀略民人,驱畜产去乌孙不敢追西边空虚不居者五千里

译文

匈奴鄄支单于栾提呼屠吾斯认为他跟漠朝距离遥远,加之怨恨漠朝帮助呼韩邪单于栾提稽侯,而不帮助他,因此,使漠朝使节江乃始等陷于艰难屈辱之中同时,派使节进贡,要求送还在漠朝当人质的儿子栾提驹于利受朝廷商议派卫司马负责在西域屯田的军官谷吉护送人质回国御史大夫贡禹博士学术官东海郡郡治今山东郑城县人匡衡一致认为鄄支单于对漠朝并没有心悦诚服,所居又在遥远绝域,我们的使节送他的儿子,送到边塞就可以回来了,谷吉上书说”漠朝对蛮族,有长期笼络和约束的尖系,我们已经养育邹支单于的儿子十年之久,恩德很厚如果不送他到家,而只送到边塞,那就显示出永远跟他断绝尖系,使他无法再向往并从命漠朝-抛弃从前的恩德,却结下以后的怨仇,似不相宜参与意见的人,鉴于江乃始缺乏对敌人应变的才能,智慧勇敢都无法施展,以致受到羞辱,事先替我担忧我有幸手执大漠的旋节,承奉圣明的诏书,传布漠朝对匈奴深厚的恩德,预料邱支单于不敢无礼如果狼子野心,加暴虐于我,那么,他就犯下了滔天大罪,必然逃得很远,不敢接近边塞-牺牲一个使节,而使普天下老百姓获得安宁,这是国家的利益所在,也是我个人的志愿因此,我愿把邱支单于的几子送到匈奴的王庭1元帝批准了谷吉的请求谷吉把邹支单子的儿子送到王庭,不料鄄支单于以怨报德,竟杀害谷吉等人他感到自己有负漠恩,又听说呼韩邪单于的势力正日益强盛,恐怕受到袭击,想向西迁移恰恰在这个时候,康居王国位于今哈萨克斯坦国南部不断受到乌孙王国位于今哈萨克斯坦国东部吉尔吉斯斯坦国一带的侵略,处境窘迫,康居王跟各翁侯其国内的高级贵族商议,认为匈奴是一个大国,乌孙一向臣属于它而今,邪支单于困处在国境之外,我们可以迎请他驻防东部边界,然后共同攻灭鸟孙,由邹支单于当乌孙王这样对匈奴的忧患也就可以永远解除了a计议一定,就派使节到坚昆王国位于今新疆阿勒泰’晋见邱支单于,邱支单于一向恐惧,又怨恨乌孙王国,听到康居王国的计划,大喜,于是就与康居王国结盟,率领部队向西进发途中,因天气寒冷,不少人被冻死,最后只剩下三千人到达康居王国后,康居王把女儿嫁给邱支单于,邱支单于也把女儿嫁给康居王康居对邳支单于非常尊敬,打算借匈奴的武力,威胁各邻国邱支单于多次率领康居和匈奴联军,攻击乌孙王国一度攻陷乌孙王国的都城赤谷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国伊什提克’屠杀及携掠人民财产牲畜,乌孙王国无力反击,西部五千里广大地区,完全残破,无人居住

原文
冬,十二月,丁末,贡禹卒丁已,长信少府薛广德为御史大夫

译文

冬季,十二月丁未初九,御史大夫贡禹去世丁已十九日,提升长信少府薛广德为御史夫夫

原文
孝元皇帝上永光元年(戊寅,公元前四三年)

译文

高宗孝元皇帝永光元年戊寅,西元前43年

原文
春,正月,上行幸甘泉,郊泰畤视毕,因留射猎薛广德上书曰:“窃见关东困极,人民流离陛下日撞亡秦之钟,听郑卫之乐,臣诚悼之今士卒暴露,从官劳倦,愿陛下亟反宫,思与百姓同忧乐,天下幸甚!”上即日还

译文

春季,正月,元帝前往甘泉宫,在郊外祭祀天神祭祀完毕,就留那里举行围猎薛广德上书说函谷笑以东地区,困顿以达极点,百姓流离失所,而陛下却每天撞着被灭亡的秦国的大钟,听着郑国卫国的音乐,我对此实在害怕卫护陛下的大军,暴露在原野之上,随从的官员,疲劳困倦希望陛下火速回宫,心里想着跟百姓同忧同乐这样,才是天下的大福,元帝当天即回到长安

原文
二月,诏:“丞相御史举质朴敦厚逊让有行者,光禄岁以此科第郎从官

译文

二月,元帝下诏丞相御史荐举质朴忠厚逊让德行良好的四类人士,光禄勋每年比照这四项要求考核郎官宫廷传卫,预备官员和从官皇帝的随从,按成绩排列等第

原文
三月,赦天下

译文

三月,大赦天下

原文
雨雪陨霜,杀桑秋,上酎祭宗庙,出便门,欲御楼船薛广德当乘舆车,免冠顿首曰:“宜从桥”诏曰:“大夫冠”广德曰:“陛下不听臣,臣自刎,以血污车轮,陛下不得入庙矣!”上不说先驱光禄大夫张猛进曰:“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听”上曰:“晓人不当如是邪!”乃从桥

译文

雨雪交加,降霜,桑树落叶纷纷秋季,元帝用重酿之酒祭祀祖庙,出便门,准备乘楼船甲板上有楼的船-薛广德拦着皇家卫队,脱下官帽,叩头,说请走桥,元帝传下话来,说请御史大夫戴上官帽薛广德说陛下如果不接受我的建议,我就在此自杀,用鲜血污染车轮,陛下就进不了祖庙啦,元帝不高兴负责开道的光禄大夫张猛说我说说主上圣明,臣子自然正直坐船危险,而过桥却安全,圣明的君主不冒危险御史大夫的话,可以听从元帝说”劝告别人,应象这样把道理说清楚于是改从桥上走

原文
九月,陨霜杀稼,天下大饥丞相于定国,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御史大夫薛广德,俱以灾异乞骸骨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罢太子太傅韦玄成为御史大夫广德归,县其安车,以传示子孙为荣

译文

九月,严霜再降,毁掉农田庄稼,天下发生大的饥荒丞相于定国,大司马车骑籽军史高,御史大夫薛广德,都因为这场天灾,引答辞职元帝批准,分别赏赐他们带有车厢的坐车四匹马黄金六十斤,罢了官提升太子太傅太子的老师韦玄成担任御史大夫薛广德回到故乡,把皇上赏赐给他的安车悬挂起来,留传给子孙,以示荣幸

原文
帝之为太子也,从太中大夫孔霸受尚书及即位,赐霸爵关内侯,号褒成君,给事中上欲致霸相位,霸为人谦退,不好权势,常称“爵位泰过,何德以堪之!”御史大夫屡缺,上辄欲用霸霸让位,自陈至于再三上深知其至诚,乃弗用以是敬之,赏赐甚厚

译文

元帝当太子的时候,跟太中大夫负责进谏的官孔霸学习【尚书】,等到即位,封孔霸笑内侯,号褒成君,兼给事中元帝想请孔霸当丞相,可是孔霸为人谦逊退让,不喜爱权势,常说”如果爵位太高贵,我的品德和能力都不能胜任御史大夫屡次空缺,元帝屡次都拟任命孔霸,孔霸坚决辞让,至于两次三次元帝确知他出于诚心,才不再勉强,但因此对他更为尊敬,赏赐更加丰厚

原文
戊子,侍中,卫尉王接为大司马车骑将军

译文

九月戊子二十四日,元命任命侍中皇帝的顾问卫尉九卿之一,禁卫军统领王接当大司马,兼车骑捋军

原文
石显惮周堪张猛等,数谮毁之刘更生惧其倾危,上书曰:“臣闻舜命九官,济济相让,和之至也众臣和于朝则万物和于野,故箫九成,凤皇来仪至周幽,厉之际,朝廷不和,转相非怨,则日月薄食,水泉沸腾,山谷易处,霜降失节由此观之,和气致祥,乖气致异,祥多者其国安,异众者其国危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今陛下开三代之业,招文学之士,优游宽容,使得并进今贤不肖浑殽,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章交公车,人满北军,朝臣舛午,胶戾乖剌,更相谗诉,转相是非所以营惑耳目,感移心意,不可胜载,分曹为党,往往群朋将同心以陷正臣正臣进者,治之表也正臣陷者,乱之机也乘治乱之机,未知孰任,而灾异数见,此臣所以寒心者也初元以来六年矣,按春秋六年之中,灾异未有稠如今者也原其所以然者,由谗邪并进也谗邪之所以并进者,由上多疑心,既已用贤人而行善政,如或谮之,则贤人退而善政还矣夫执狐疑之心者,来谗贼之口持不断之意者,开群枉之门谗邪进则众贤退,群枉盛则正士消,小人道长,君子道消,则政日乱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则政日治昔者鲧共工驩兜与舜禹杂处尧朝,周公与管蔡并居周位,当是时,迭进相毁,流言相谤,岂可胜道哉!帝尧成王能贤舜周公而消共工蔡,故以大治,荣华至今孔子与季孟偕仕于鲁,李斯与叔孙俱宦于秦,定公始皇贤季李斯而消孔子叔孙,故以大乱,污辱至今故治乱荣辱之端,在所信任信任既贤,在于坚固而不移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言守善笃也曰:‘涣汗其大号’,言号令如汗,汗出而不反者也今出善令未能逾时而反,是反汗也用贤未能三旬而退,是转石也论语曰:‘见不善如探汤’今二府奏佞诌不当在位,历年而不去故出令则如反汗,用贤则如转石,去佞则如拨山,如此,望阴阳之调,不亦难乎!是以群小窥见间隙,缘饰文字,巧言丑诋,流言飞文哗于民间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诚足愠也昔孔子与颜渊子贡更相称誉,不为朋党稷与皋陶传相汲引,不为比周,何则忠于为国,无邪心也今佞邪与贤臣并交戟之内,合党共谋,违善依恶,歙歙訿々,数设危险之言,欲以倾移主上,如忽然用之,此天地之所以先戒,灾异之所以重至者也自古明圣未有无诛而治者也,故舜有四放之罚,孔子有两观之诛,然后圣化可得而行也今以陛下明知,诚深思天地之心,览之卦,历周唐之
译文

中书令掌管诏命传达石显忌惧光禄勋九卿之一,宫延侍卫统领周堪光禄大夫皇帝的高级顾问张猛等,不断在元帝面前诬陷诽谤他俩已经被罢黠成了平民的刘更生,害怕有一天会被陷害,于是上书说”我听说舜帝任命九官,大家济济一堂,互相礼让,和睦达到了顶点众多的臣子在朝廷中互相和睦,万物则在原野上欣欣向荣,所以洞萧吹出著名的【韶乐】九章,凤凰飞来朝拜到了周厉王周幽王的时侯,朝廷臣僚不再和睦,转而互相排斥怨恨,则日食月食相继发生,冷冽的泉水沸腾翻涌,高山深谷改变位置,隆霜失去调节,失去控制由此看来,和睦可以招来祥瑞,互相抵触则会遭成灾异,祥瑞多则国家安定,灾异多则国家自然陷于危境这是天地运转的规律,古今一贯的公理而今,陛下开创三代盛世的宏业,招揽儒家学者,给他们优厚的待遇,宽容他们的过失,使大家同时进取然而,今天贤能的人跟一些坏人混杂在一起,黑白不分,正邪不辩,使忠奸同时进人政界臣民上书,由公车署接受民间上书,招拨人才的机构接待,因上书不妥而被捕的,满满地囚禁在北军驻守京城长安北部的禁卫军监狱朝廷臣僚意见不和,互相拆台,甚至谗言陷害,惹出不少是非以不实之词欺骗君主,影响君主判断,这类事情很多,无法一-陈迹他们结党搭帮,往往同心合力,去陷害正直大臣正直大臣晋升,是国家治的表现,正直大臣遭受陷害,是国家乱的所由-面对治乱契机,却不知道任用谁,而天灾变异屡屡出现,我所以寒心的原因在此陛下登极以来已有六年春秋时代天下纷争,天灾变异从没有象如今这么密集所以如此,是因为说别人坏话的人和邪恶的人都进人朝廷的缘故说别人坏话的人和邪恶的人之所以同时进人朝廷,是因为陛下心怀猜疑既然任用贤能去推行妥善的政令措施,如果受到陷害,贤能的人被排除,妥善的政令措施也就终止由于陛下有怀疑之心,所以才招来奸臣陷害之口由于陛下不能当机立断,才给群邪打开大门说别人坏话的人和邪恶的人得意,则有德行和有才能的人失意,群邪增多则正人减少所以【易经】上有否三声卦和泰卦,小人那一套如果得到欣赏,君子的主张就无法实行,则政治日益混乱,君子的主张如果得到欣赏,小人那一套就无法实行,则政治日益走上轨道从前稣共工雕huan一声兜,跟舜禹同在尧的朝廷中当官,周公跟管叔蔡叔一同居于周朝的高位当时,他们之间,互相诋毁,流言中伤,不可胜言帝尧成王能够肯定舜周公的德行才能,而排除共工管叔蔡叔,所以国家十分安定,荣耀显达永垂直到今日,孔子与季孙斯孟孙何忌,同时在鲁国作官,李斯和叔孙通,都在秦朝当官,鲁定公泰始星认为季孙斯孟孙何忌李斯贤能,而排除孔子叔孙通,所以国家大乱,羞辱一直流传到今天这可以证明治和乱,荣和辱,首先在于君主信任什么人已经信任贤能,就要坚持,而不再动摇【诗经】说我的心虽非磐石,但却不可逆转,说明坚持善行的忠实态度【易经】说出令如出汗,说明君主发号施令,犹如出汗汗既流出,不能再返回体内可是现在的情形是,有善各政的命令,颁布之后不到三个月,即行取消,是一种返汗,现象任用贤能的人,不到三十天便蒸出朝廷,像转动一块石头一样容易【论语】说看见邪恶,好象用手去探试滚水,而今,二府三公中的丞相和御史大夫所弹劾的谄佞之辈,不应再留在朝廷可是历经数年,并没有离开所以颁布命令,如同返汗任用贤能,却跟转石头一样容易-而排除邪恶,简直象拔起一座大山一样困难在这种情形下,希室阴阳调和,不也是很困难的吗因此一群小人,到处早找漏洞,运用文字技巧,丑化诋毁别人,制造谣言,写匿名信,在民间广为流传所以【诗经】说,我心乱如廉忧愁如焚,只因为触怒一群小人,小人猖獗到如此程度,实在使人愤慨从前,孔于跟他的学生颜渊子贡互相推荐赞扬,没有人攻击他们结党营私后稷皋陶互相提拔,也没有人攻击他们勾结同类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忠心为国,没有邪念而今,奸佞的小人,跟贤德的君子,手拿剑戟,同时在宫内担任禁卫官奸佞的小人勾结在一起,共设阴谋,违背善良,走向罪恶,不干本职工作,不断设下险恶的圈套,决心使君主跳进去如果有一天忽然君主相信他们的忠城,这正是天地用变异先行提出警告,而灾难不断发生的原因自古以来,圣明的君主从来没有不经过诛杀,就可以使国家治理好的所以舜帝流放了作恶多端的四凶,混沌穷奇祷音淘机音物饕音海餮帖去声而孔子也曾在两观宫殿正门两侧的楼之下,诛杀奸佞之徒少正卵然后圣贤的教化,才得以推行而今,以陛下的贤明智慧,诚能深思天地大公无私之心,警惕【易经】中否泰二卦的立意

原文
所进以为法,原秦鲁之所消以为戒,考祥应之福省灾异之祸,以揆当世之变,放远佞邪之党,坏散险诐之聚,杜闭群枉之门,方开众正之路,决断狐疑,分别犹豫,便是非炳然可知,则百异消灭而众祥并至,太平之基,万世之利也”显见其书,愈与许史比而怨更生等

译文

参考唐尧和周成王的兴盛,作为榜样,而以秦王朝和鲁国的衰亡,作为借鉴注意到祥瑞带给国家的幸福,与自然灾害带给国家的祸患,用以考察当前局势的变化,放逐奸佞邪恶的小人,击破专门从事阴险构陷的集团,尖闭群邪幸进之门,广开正大光明的道路,坚决果断,不再犹豫怀疑,使是非明显可知,则百种奇异的天灾都会消灭,众多祥瑞都会来临,这是太平的基础,万代的利益石显看到这份奏章,与许史两姓皇亲勾结得更紧,而把刘更生等恨人骨髓

原文
是岁,夏寒,日青无光,显及许史皆言堪猛用事之咎上内重堪,又患众口之浸润,无所取信时长安令杨兴以材能幸,常称誉堪,上欲以为助,乃见问兴:“朝臣龂龂不可光禄勋,何邪”兴者,倾巧士,谓上疑堪,因顺指曰:“堪非独不可于朝廷,自州里亦不可也!臣见众人闻堪与刘更生等谋毁骨肉,以为当诛故臣前书言堪不可诛伤,为国养恩也”上曰:“然此何罪而诛今宜奈何”兴曰:“臣愚以为可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勿令典事明主不失师傅之恩,此最策之得者也”上于是疑之

译文

这年夏季,天飞寒冷,太阳呈青色,黯淡无光石显跟许史二大家族,都说这是周堪张猛当权引超的天变-元帝尊重周堪,可是面对众口一辞的攻击,又无法堵他们的嘴当时,长安县今陕西西安市未央区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杨兴以才干能力受到尚识,而且常常称赞宣扬周堪元帝想得到他的帮助,于是召见杨兴,问他有些大臣忿恨反对光禄勋周堪,这是为什么1杨兴是官场上的狡诈而看风行事的人物,认为皇帝对周堪已经不信任了,于是顺势指责说周堪不但没有能力当光禄勋,就是当一个乡下的里长邻长相当于现在的村长也不适宜我从前听说,人们认为周堪跟刘更生等人挑拨离间陛下的骨肉亲情,应当诛杀我之所以持不同意见,并不是赞成他们,只是为国家培养恩德元帝问,那么用什么罪名可以杀他现在应当怎么办杨兴答道我愚昧的意见是,赐封周堪尖内侯,给他三百户人家的采邑,不让他掌权管事这样的话,圣上可以仍维持师傅的旧恩,应是最上等的策略元帝于是对周堪张猛开始怀疑

原文
司隶校尉琅邪诸葛丰始以特立刚直著名于朝,数侵犯贵戚,在位多言其短后坐春夏系治人,徙城门校尉丰于是上书告堪猛罪,上不直丰,乃制诏御史:“城门校尉丰,前与光禄勋光禄大夫猛在朝之时,数称言堪猛之美丰前为司隶校尉,不顺四时,修法度,专作苛暴以获虚威朕不忍下吏,以为城门校尉不内省诸己,而反怨堪猛以求报举,告按无证之辞,暴扬难验之罪,毁誉恣意,不顾前言,不信之大也朕怜丰之耆老,不忍加刑,其免为庶人!”又曰:“丰言堪猛贞信不立,朕闵而不治,又惜其材能未有所效,其左迁堪为河东太守,猛槐里令

译文

司隶校尉负责监察长安洛阳周边七个郡的官琅邪郡郡治今山东诸城市人诸葛丰,以刚强正直,不随波逐流,而闻名朝野,多次冒犯皇亲国戚,所以权贵大都说他的坏话后来被控为在春李和夏季逮捕犯人,不顺天时,贬谪当城门校尉掌管京城长安各城门的守备他于是上书控告周堪张猛有罪皇帝认为诸葛丰不正直于是下诏城门校尉诸葛丰,以前与光禄勋周堪光禄大夫张猛,同在朝廷的时候,多次称赞周堪张猛的美德诸葛丰当司隶校尉时,不顺应四时天意,不遵守法令制度,专用苛刻凶暴的手段来树立威严的外貌我不忍心法办,令他改任城门校尉,想不到他不自知反省,反而怨恨周堪张猛,以求报复控告的全是没有证据的话,揭发的全是无法证明的罪,随心所欲地毁谤和赞扬,不顾从前的言论,全无信义到了极点我怜悯诸葛丰年纪衰老,不忍施刑,立即贬作平民又颁布诏书”诸葛丰指控周堪张猛毫无忠贞信守,朕心怀悯侧,不肯追究,而又惋惜二人的才干无法报效国家决定贬周堪当河东郡治所位于今山西夏县太守一郡的行政长官,张猛当槐里县今陕西兴平市县令

原文
臣光曰:诸葛丰之于堪猛,前誉而后毁,其志非为朝廷进善而去奸也,欲比周求进而已矣斯亦郑朋杨兴之流,乌在其为刚直哉!人君者,察美恶,辨是非,赏以劝善,罚以惩奸,所以为治也使丰言得实,则丰不当绌若其诬罔,则堪猛何辜焉!今两责而俱弃之,则美恶是非果何在哉!

译文

臣司马光说诸葛丰对十周堪张猛,从前赞扬,后来毁谤,其目的不是为国家进贤除奸,不过是投靠皇亲集团,企图飞黄腾达而已他也属于郑朋杨兴一类人,何来的刚烈正直作为君主,应该察看善恶,明辨是非,用奖赏鼓励善行,用刑罚惩治奸邪,这样才是治理国家的原则如果诸葛丰的话属实,则他不应被罢官如果他是以不实之辞诬陷人,则周堪张猛又有什么罪呢而今双方都受到责罚,同时废弃,那么善与恶,是与非,区别又在哪里

原文
贾捐之与杨兴善捐之数短石显,以故不得官,稀复进见兴新以材能得幸捐之谓兴曰:“京兆尹缺,使我得见,言君兰,京兆尹可立得”兴曰:“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使君房为尚书令,胜五鹿充宗远甚”捐之曰:“令我得代充宗,君兰为京兆,京兆,郡国首,尚书,百官本,天下真大治,士则不隔矣!”捐之复短石显,兴曰:“显方贵,上信用之今欲进,第从我计,且与合意,即得入矣!”捐之即与兴共为荐显奏,称誉其美,以为宜赐爵关内侯,引其兄弟以为诸曹又共为荐兴奏,以为可试守京兆尹石显闻知,白之上,乃下兴捐之狱,令显治之,奏“兴,捐之怀诈伪,更相荐誉,欲得大位,罔上不道!”捐之竟坐弃市,兴髡钳为城旦

译文

贾损之与杨兴友好贾捐之多次押击石显,因此不得作官,更很少有机会见到皇帝而杨兴正因才能受到黄帝的赏识贾损之对杨兴说京兆尹掌管京城长安周边的郡级行政长官出缺已久,如果我能面见圣上推荐他,这个职位马上就可以得到杨兴说”你笔下生花,言语精妙假如你能当尚书令为皇帝掌管文书,事实上的朝政中枢,可比现在的尚书令五鹿充宗高明得多,贾揭之说我如果能取代五鹿充宗,你当京兆尹,京师是全国的中心,而尚书掌握全国官员的政治命运,天下一定局势安定,经济繁荣,士人与皇上就再不会隔阂,说完,又挥击石显杨兴说石显权势如日中天,圣上正信任他我们如果谋求上进,必须听从我的计划,只要能称他的心,合他的意,就可以成功于是二人联名上书,赞扬石显美德,建议应封爵尖内侯二十等爵中的第二等,有食邑无封地而使他的兄弟入宫充任中书或尚书的下属官员然后,二人又呈上共同拟定,而由贾捐之单独署名的奏章,保荐杨兴,认为应考虑由他担任京兆尹石显看透二人钻营的心计,报告元帝,于是把杨兴贾损之逮捕下狱元帝令石显审讯,审讯后,石显上奏说杨兴贾损之心怀奸诈,互相标谤,企图攫取朝廷高官,欺骗陛下,大逆不道结果贾捐之竟然被绑赴市上斩首,杨兴被剃光头发,罚作苦工

原文
臣光曰:君子以正攻邪,犹惧不克况捐之以邪攻邪,其能免乎!

译文

臣司马光说君子用正道攻击邪道,还怕不能取胜何况贾损之用邪道攻击邪道,怎能避免祸殃

原文
徙清河王竟为中山王

译文

元帝改封清河王封国都城位于今河清河县刘竟为中山王封国都城位于今河北定州市

原文
匈奴呼韩邪单于民众益盛,塞下禽兽尽,单于足以自卫,不畏郅支,其大臣多劝单于北归者久之,单于竟北归庭,民众稍稍归之,其国遂定

译文

匈奴呼韩邪音椰单于匈奴的首领的民众日益增多,而塞下的飞禽野兽,也几乎绝尽同时,单于足以自卫,不再害怕邹支单于的袭击很多大臣建议北归故土又过了一段时间,呼韩邪单于终于北返王庭散布在其他地区的部落,渐渐归附于他,国家于是安定

原文
孝元皇帝上永光二年(己卯,公元前四二年)

译文

高宗孝元皇帝永光二年己卵,西元前42年

原文
春,二月,赦天下

译文

春季,二月,大赦天下

原文
丁酉,御史大夫韦玄成为丞相右扶风郑弘为御史大夫

译文

二月五日,御史大夫韦玄成当宰相右扶风郑弘当御史大夫

原文
三月,壬戌朔,日有食之

译文

三月一日,日食

原文
夏,六月,赦天下

译文

夏季,六月,大赦天下

原文
上问给事中匡衡以地震日食之变,衡上疏曰:“陛下躬圣德,开太平之路,闵愚吏民触法抵禁,比年大赦,使百姓得改行自新,天下幸甚!臣窃见大赦之后,奸邪不为衰止,今日大赦,明日犯法,相随入狱,此殆导之未得其务也今天下俗,贪财贱义,好声色,上侈靡,亲戚之恩薄,婚姻之党隆,苟合徼幸,以身设利不改其原,虽岁赦之,刑犹难使错而不用也,臣愚以为宜壹旷然大变其俗夫朝廷者,天下之桢幹也朝有变色之言,则下有争斗之患上有自专之士,则下有不让之人上有克胜之佐,则下有伤害之心上有好利之臣,则下有盗窃之民此其本也治天下者,审所上而已教化之流,非家至而人说之也贤者在位,能者布职,朝廷崇礼,百僚敬让,道德之行,由内及外,自近者始,然后民知所法,迁善日进而不自知也曰:‘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今长安,天子之都,亲承圣化,然其习俗无以异于远方,郡国来者无所法则,或见侈靡而放效之此教化之原本,风俗之枢机,宜先正者也臣闻天人之际,精祲有以相荡,善恶有以相推,事作乎下者象动乎上,阴变则静者动,阳蔽则明者晻,水旱之灾随类而至陛下祗畏天戒,哀闵元元,宜省靡丽,考制度,近忠正,远巧佞,以崇至仁,匡失俗,道德弘于京师,淑问扬乎疆外,然后大化可成,礼让可兴也”上说其言,迁衡为光禄大夫

译文

皇上问给事中匡衡,询问地震日食等天地变化的缘故,衡匡上书说:“陛下亲自身体力行,为国家开辟太平道路,怜悯愚昧的官吏人民,误触法网,连年都有大赦,使老百姓得到改过自新的机会,这是国家之福!不过,据我的考察,每次大赦之后,作奸犯科的人并没有减少,今作奸犯科的行为并没有停止今天刚刚释放出狱,明日却又犯法,重新坐牢,这是由于疏导他们的工作没有抓住重点现在的社会风气,贪图钱财,轻视道义,喜爱追逐声色犬马,把豪华奢侈当作目标,亲族的关系日渐淡薄,而婚姻的关系却十分密切,苟且结合,用身家来博取财富万变不离这种倾向,即使一年之内有数次赦免,仍不能避免使用刑法,我愚昧,认为改正之道,在于大刀阔斧,改变社会风气朝廷对于国家,就像筑墙时所用的模版朝廷官员如果怒目相对,那么下面的人就会产生争斗的祸患在上位的人如果专权弄事,那么下面的人就会产生抗拒的心理在上位的人如果互相伤害,那么下面的人就会产生杀机在上位的如果有贪图钱财的大臣,那么下面就会有偷盗抢窃的人民这是因为墙版是墙的根本治理国家的人,最应该谨慎的,是提倡什么礼教的推行,用不着逐家拜访,也用不着见人就去劝说只要贤能的人在位,能干的人尽忠职守,朝廷尊重礼仪,文武官员相敬互让,道德的行为,从内心发展到体外,从最近的人开始,然后人民才知道谁作为榜样,努力效法,不知不觉中,善行日益增加诗经说:‘商王朝首都的风俗礼仪高贵大方,是天下人的标准,谁都要模仿’而今,在汉王朝首都长安,天子亲自推行圣王朝的教化,可是社会风气跟远方并没有差异,各郡各封国的人到了首都,不知道学习什么,最后却学会了奢侈荒淫所以推行教化最根本的地方,也是培养社会风气最重要的地方,应该最先着手我曾经听说,天上跟人间的分际,精气互相激荡,善恶互相推展,下面有所动时,在上面可以看出迹象,太阴变化,则静的东西会动(指地震),太阳变化则光明会被掩盖(指日食),水灾旱灾,类似的灾祸会接踵而至陛下敬畏上天的警告,只有怜悯天下人民,节省庞大开支,建立国家制度,接近忠良,疏远奸佞,提倡大仁大义,矫正败坏的风俗习惯,使高尚的道德,首先在京城发扬光大,美好的声誉,传播到国境之外,然后广大的教化才可以完成,礼仪谦让的美德,可以复兴”刘奭欣赏匡衡的意见,升匡衡当光禄大夫

原文
荀悦论曰:夫赦者,权时之宜,非常典也汉兴,承秦兵革之后,大愚之世,比屋可刑,故设三章之法,大赦之令,荡涤秽流,与民更始,时势然也后世承业,袭而不革,失时宜矣若惠文之世,无所赦之若孝景之时,七国皆乱,异心并起,奸诈非一及武帝末年,赋役繁兴,群盗并起,加以太子之事,巫蛊之祸,天下纷然,百姓无聊,人不自安及光武之际,拨乱之后:如此之比,宜为赦矣

译文

荀悦评论说:对于囚犯的赦免,只是一种权宜的措施,不是正常的司法典范汉朝的兴盛,恰在秦王朝战乱之后,几乎每个人都身负重罪,如果一定要依法办理,挨家逐户,都应诛杀所以刘邦约法三章,颁发大赦命令,洗刷社会上的罪恶污秽,使人民从头开始一种新的生活当时局势,不得不如此可是到了后世,大家承袭了这个制度,不知道改革,已经失去时代意义在惠帝文帝时,根本没有大赦在孝景帝之时,发生七国之乱,人心浮动,奸诈百出,到了武敌末年,赋税沉重,差役频繁,盗匪四起,加上皇太子刘据事件,巫蛊大祸,天下惊惶,人民生活困难,无依无靠等到刘秀上台,平息灾难,用来跟前世相比,由他赦免罪犯,才是最恰当

原文
秋,七月,陇西羌彡姐旁种反,诏召丞相韦玄成等入议是时,岁比不登,朝廷方以为忧,而遭羌变,玄成等漠然,莫有对者右将军冯奉世曰:“羌虏近在竟内背畔,不以时诛,无以威制远蛮,臣愿帅师讨之!”上问用兵之数,对曰:“臣闻善用兵者,役不再兴,粮不三载,故师不久暴而天诛亟决往者数不料敌,而师至于折伤,再三发调,则旷日烦费,威武亏矣今反虏无虑三万人,法当倍,用六万人然羌戎,弓矛之兵耳,器不犀利,可用四万人一月足以决”丞相御史两将军皆以为:“民方收敛时未可多发,发万人屯守之,且足”奉世曰:“不可天下被饥馑,士马羸耗,守战之备久废不简,夷狄有轻边吏之心,而羌首难今以万人分屯数处,虏见兵少,必不畏惧战则挫兵病师,守则百姓不救,如此,怯弱之形见羌人乘利,诸种并和,相扇而起,臣恐中国之役不得止于四万,非财币所能解也故少发师而旷日,与一举而疾决,利害相万也”固争之,不能得有诏,益二千人于是遣奉世将万二千人骑,以将屯为名,典属国任立护军都尉韩昌为偏裨,到陇西,分屯三处昌先遣两校尉与羌战,羌虏盛多,皆为所破,杀两校尉奉世具上地形部众多少之计,愿益三万六千人,乃足以决事书奏,天子大为发兵六万馀人八月,拜太常弋阳侯任千秋为奋武将军以助之冬,十月,兵毕至陇西,十一月,并进,羌虏大破,斩首数千级,馀皆走出塞兵未决间,汉复发募士万人,拜定襄太守韩安国为建威将军,未进,闻羌破而还诏罢吏士,颇留屯田,备要害处

译文

秋季,七月,陇西郡郡治今甘肃临兆县光族乡音宪姐旁种两个部落造反元帝召集丞相韦玄成等高级官员,举行御前会议这时,粮食连年歉收,朝廷正在忧虑,突然传来光族兵变的消息,韦玄成以下所有高级官员,震惊不知所措,没有人敢先开口右将军冯奉世说羌民近在境内背叛,如果不及时扑灭,就无法控制远方蛮族,我愿率大军前往讨伐元帝问他需要多少部队,冯奉世说我听说,一个善于统兵作第二次动员,所载负的粮秣,不会超过三年所需,所以大军不至于长期被羁绊在原野之外,而是速战速决从前,我们每每不能正确估计对手,大军才遭到挫败,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增派援兵,不但拖延的日子长,所需的军费多,而且国家的威望也受到损害现在叛军约有三万人,依据兵法,攻击部队必须超过一倍,需要六万人然而尧族军队的武器落后,只有弓箭与长矛,我们的部队可以减少为四万人,一个月足以解决a然而,丞相御史车骑捋军王接左捋军许嘉,都以为民间正逢秋收,不便在农忙时多征调人人伍,征发一万人前往屯守,也就足够了1冯奉世说不可天下百姓受到天灾饥懂的袭击,兵士战马不但体力瘦弱,而且数量也大都消耗,很久以来,战斗训练与武器工事都已废弛夷民狄民对边塞的漠朝官吏,早已不放在眼里,所以光民才首先发难而今我们用一万人,分开驻防几个地方,敌人发现我们兵力单薄,必然不会害怕我们如果进攻,一定遭受挫析,损兵折捋-如果固守,则不能拯救边民这样,胆怯衰弱的形象完全暴露-光民将抓着对他们有利的机会,各种族各部落,势将互相呼应,纷纷起兵到那时候,我恐怕朝廷集结四万人的兵力都不够,花再多的钱都不能解决所以,少发兵而拖延时日,与多发兵而一举解决,利与害之间,相差万倍a他据理力争,然而,得不到支持结果,元帝下诏,增加两千人的军队于是派遣冯奉世率领一万二千兵马,以领兵屯田为名,任命典属国拿管归附藻朝的夷狄事务任立护军都尉禁卫军中的高级军官韩昌作为助手,抵达陇西,分别屯驻在三处要塞韩昌先派遣两个校尉,向尧民出击羌民大举迎战,击溃漠朝军队,杀死两位校尉冯奉世呈报山川地图和兵力分配计划,请求增援三万六千人认为只有这样,才有把握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元帝看到冯奉世的上奏,发兵六万余人参战八月,元帝任命太常九卿之一,掌管礼仪祭祀戈阳侯任千秋为奋武将军,作冯奉世的助手冬季,十月,大军都到了陇西十一月,数路并进,大破叛军,斩杀数千人,残余部众逃出边塞在两军尚未决战的时候,朝廷又招募战士一万人,任命定襄郡那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太守韩安国为建威捋军,还没有出发,听说羌族已经溃败,于是停止前进元帝下诏复员,但也留部分部队开荒屯垦,防卫重要边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