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论•险固第五十译注

题解

本篇就设险固边问题展开辩论大夫总结了“蒙公筑长城之固所以备寇难而折冲万里之外”的经验认为不固其外欲安其内犹家人不坚垣墙狗吠夜惊而暗昧妄行也”坚持“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的正确主张文学则主张“在德不在固”认为“武力不如文德”“阻险不如阻义”极力宣扬孔丘的“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篇)和孟轲的“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公孙丑下篇)的观点

大夫曰虎兕所以能执熊罴服群兽者爪牙利而攫取便也秦所以超诸侯吞天下并敌国者险阻固而势居然也故龟猖有介狐貉不能禽蝮蛇有螫人忌而不轻故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故仲山甫补衮职之阙蒙公筑长城之固所以备寇难而折冲万里之外也今不固其外欲安其内犹家人不坚垣墙狗吠夜惊而暗昧妄行也

注释

捕捉罴(p0)熊的一种也叫马熊或人熊

攫(ju6)用爪抓取

疑“瑁”字之误即玳瑁指乌龟和玳瑁的硬壳

蝮蛇蛇的一种体色灰褐头部略呈三角形有毒牙螫(sh@)即蜇(zh5)指毒腺

仲山甫徭役篇注释诗经·大雅·蒸民“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郑笺“衮职者不敢斥王之言也王之职有阙辄能补之者仲山甫也”衮(g(n)古代君王的礼服衮职即天子这里指周宣王古通“缺”过失错误

蒙公即蒙恬蒙恬筑长城事非鞅篇注释

暗昧糊里糊涂

译文

大夫说老虎犀牛所以能够捕捉熊罴制服各种野兽是因为它们爪牙锐利便于捕捉秦国的势力所以超过各个诸侯国吞并天下统一中国是由于占有险要坚固的地形而且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乌龟和玳瑁有硬壳狐貉就不能擒捉它们蝮蛇有毒牙人就害怕而不敢轻易伤害它所以有防备就能制服敌人没有防备就被敌人所制服仲山甫纠正周宣王的过失蒙恬修筑坚固的长城都是为了防备侵犯抵御敌人于万里之外如今不加强边防想要安定国内就如同住家人没有把围墙修坚固一样夜间一有事被狗叫惊醒必然糊里糊涂地不知所措

文学曰秦左殽右陇阺前蜀后山四塞以为固金城千里良将勇士设利器而守陉隧墨子守云梯之械也以为虽汤武复生蚩尤复起不轻攻也然戍卒陈胜无将帅之任师旅之众奋空拳而破百万之师无墙篱之难故在德不在固诚以仁义为阻道德为塞贤人为兵圣人为守则莫能入如此则中国无狗吠之警而边境无鹿骇狼顾之忧矣夫何妄行而之乎

注释

殽(yao)同“崤”即崤山在今河南省洛宁县北东接渑池县西北接陕县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县西南

陇阺(d!)即陇坻山名亦曰陇山在今陕西省陇县西北

西汉时郡名汉中西汉时郡名

金城千里语又分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引贾谊过秦论留侯世家当是秦汉时通用语意思是说这里有四塞之固比用金属铸造的还要坚固

陉(x0ng)隧山口隧道

墨子即墨翟相刺篇注释战国时公输般为楚造云梯(战国时攻城器械)之械成将以攻宋墨子往见公输般解带为城以襟为械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墨子·公输篇

蚩尤结合篇注释

陈胜即陈涉相刺篇注释

墙篱垣墙和篱笆

“仁”原作“行”今据太玄书室本改正

文选陆佐公石阙铭“忘兹鹿骇息此狼顾”就是用此文鹿骇鹿胆小常惊恐这里形容人惶恐不安“狼顾”一词又见史记·苏秦传汉书·食货志狼性怯行走时常回顾以避害这里形容人有后顾之忧

译文

文学说秦国左边有崤山和函谷关右边有陇山前面是蜀郡和汉中郡后面是华山和黄河国境四周有坚固的天险要塞可谓是千里山河固若金汤了它又有良将勇士拿着锐利的武器把守在山口要道这就像墨子防备敌人用云梯攻城一样秦国认为就是商汤王周武王复生蚩尤再世也不能轻易向他进攻然而戍卒陈胜既没有担任过将帅的职务也没有师旅那样多的兵马赤手空拳而打败了秦国的百万军队比越过垣墙篱笆还容易所以防备敌人关键在于施行仁德而不在于边塞的坚固如果真正把实行仁义作为险阻以道德为要塞贤人为兵力由圣人来防守就没有人能够攻破这样内地就不会有狗叫的惊扰边境也不会有惊慌不安的忧虑了

大夫曰古者为国必察土地山陵阻险天时地利然后可以王霸故制地城廓饬沟垒以御寇固国春秋“冬浚洙”修地利也三军顺天时以实击虚然困于阻险敌于金城楚庄之围宋秦师败崤嵚崟是也故曰“天时地利”羌胡固近于边今不取必为四境长患此季孙之所以忧颛臾有句践之变而为强吴之所悔也

注释

公羊传·庄公九年“冬浚洙洙者何水也浚之者何深之也易为深之畏齐也曷为畏齐也辞杀子纠也”浚疏通挖深洙水论儒篇注释是年齐桓公初立与鲁战鲁败被迫杀了齐公子纠为了防备齐国再次来侵故有浚洙之举

原作“固”今据张敦仁说校改

楚庄楚庄王楚庄王围宋事世务篇注释

秦师败崤嵚(q9n)崟(y0n)鲁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 年)秦军攻打郑国秦军在崤山被晋军打败事见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崤嵚崟公羊传之“殽嵚岩”也就是淮南子·地形篇高诱注“殽阪弘农郡渑池殽钦吟是也”之“殽钦吟”都是形容崤山地势险要的意思

“不”下原有“敢”字今据卢文弨张敦仁说校删

论语·季氏篇“季氏将伐颛臾(zhuan y*)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颛臾春秋时鲁国的附庸国名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

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王曾灭吴国

译文

大夫说古时候治理国家的人必须首先考察土地山岳险阻气候条件和有利地形然后才能称王称霸于天下所以要因地制宜修造城郭挖护城河筑城堡用以抵御敌寇巩固边防春秋上说“鲁国冬天挖深洙水”就是说要加强有利的地形军队很好地利用地利的有利形势以强击弱理应所向无敌吧然而也难被山河险要所困阻被坚固城防所阻挡这就是楚庄王围攻宋国不能攻克秦军在地势险要的崤山被晋军打败的原因所以说“天时地利重要”羌人匈奴都很强大又靠近边境如果不攻取必然造成边境的长期忧患这就是鲁国季孙氏所以忧虑颛臾越王勾践叛变而后灭掉强大的吴国使吴王夫差悔恨不及的原因啊

文学曰地利不如人和武力不如文德周之致远不以地利以人和也百世不夺非以险以德也吴有三江五湖之难而兼于越楚有汝渊两堂之固而灭于秦秦有陇阺崤塞而亡于诸侯晋有河九阿而夺于六卿齐有泰山巨海而胁于田常纣有天下兼于滈秦王以六合困于陈涉非地利不固无术以守之也释迩忧远犹吴不内定其国而西绝淮水与齐晋争强也越因其罢击其虚使吴王用申胥修德无恃极其众则句践不免为藩臣海崖何谋之敢虑也

注释

三江五湖西域篇注释

汝渊汝水之渊川流停回之处“两堂”原作“满堂”卢文弨曰“‘满堂’疑‘两棠’吕氏春秋”“两棠”见吕氏春秋·至忠篇贾谊新书·先醒篇说苑·尊贤篇作“两堂”“棠”“堂”同音通用“满”当是“两”字形近而误今地未详

“九阿”原作“九河”御览九六引作“九阿”今据改正穆天子传“天子西征升九阿”郭注“疑今新安县十里九坂也”(从翟云升覆校本)

原作“负”今据御览九六引改

原作“济”今据孙诒让说校改通“镐”周初的国都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亳(b$)同“薄”商朝都城在今河南省商丘县附近

六合指天地四方犹言天下或海内

原作“山”今据陈遵默说改正

申胥即伍子胥

藩臣属国的臣子

译文

文学说依靠有利的地形不如与人和好用武力不如讲仁义道德周朝招抚远方不是凭地利靠的是与人和百代相传政权不被人所夺取不是靠险要的地势而是靠仁义道德吴国有三江太湖的有利地势却被越国灭掉楚国有汝渊和两堂的牢固地势却被秦国消灭秦国有陇山崤山这样的险阻却被诸侯灭亡晋国有黄河华山和九阿却被六家公卿瓜分齐国有泰山大海却被田成子夺权夏桀商纣占有天下还是被商汤王周武王灭掉秦王统一天下却被陈胜打败这不是地形不坚固而是没有好的防守办法舍近求远就像吴国不先安定国内却西渡淮水去与晋国齐国争强打仗结果越国趁吴国疲惫不堪乘虚攻入假使吴王按照伍子胥的主意去做实行德政不去依仗自己的强大和人多不与晋国齐国打仗那么句践就不免永远是吴国海边属国的臣子他还敢搞什么阴谋呢

大夫曰楚自巫山起方城属巫黔中设扞关以拒秦秦包商函以御诸侯韩阻宜阳依阙要成皋太行以安周魏滨洛筑城阻山带河以保晋国赵结飞狐句注孟门以存邢燕塞碣石绝邪谷绕援辽齐抚阿关荣倚太山负海河关梁者邦国之固而山川者社稷之宝也徐人灭舒春秋谓之取恶其无备得物之易也故恤来兵仁伤刑君子为国必有不可犯之难“重门击拓以待暴客”言备之素修也

注释

巫山在今四川省湖北省两省交界处方城即方城山在今河南省叶县荀子·议兵篇“楚人..汝颍以为险汉以为池限之以双林缘之以方城”杨倞注“方城楚北界山名也淮南子·兵略篇“昔者楚人地南卷沅北绕颍西包巴东裹郯(从王念孙校)颍汝以为洫汉以为池垣之以邓林绵之以方城”许慎注“方城楚北塞也在南阳叶也汉书·地理志上南阻郡叶县”原注“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水经注十一引盛弘之荆州记“叶东界有故城始犨县至水达比阳界南北联绵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

西汉时郡名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一带黔中西汉时郡名在今湖北省四川省和贵州省交界处

古关名其地望有两说一为郡国志在鱼复即今四川省奉节县史记集解

史记索隐皆从之史记·楚世家张仪传一为括地志在巴山县界即今湖北省长阳县括地志史记正义董说七国考王先谦汉书补注皆从之以资参考

山名在今陕西省商县指洛水源出陕西省定边县东南白於山东南流经保安甘泉等县至朝邑县南入渭水东入黄河

宜阳在今河南省宜阳县伊阙山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

成皋在今河南省汜水县西北太行即今太行山都指韩国因周郑故地为韩占有故即以周郑称之

以保晋国这里指保卫魏国因魏原属晋国

飞狐古关隘名在今河北省涞源县北蔚县南孟门孟门山在今河南省辉县西“邢”原作“荆”因字形而误史记·殷本纪“祖乙迁于邢索隐“邢音耿近代本亦作‘耿’今河东皮氏县有耿乡正义括地志‘绛州龙门县东南十二里耿城故耿国也’”汉书·地理志下“赵国襄国本注‘故邢国’”方舆纪要·历代州郡形势“祖乙迁于耿”注“今山西省河津县南十三里有耿城”据此代既相近且与上下文言恃险以固境内者正合则“荆”为“邢”之误可无疑义今据改正古国名赵襄子灭之置代郡在今山西省东北部及河北省蔚县等地

碣石古山名汉书·地理志右北平骊成县下云“大碣石山在县西南莽曰碣石”骊成故城在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汉书·武帝纪文颍注云“碣石在辽西絫县”絫县故城在今河北省昌黎县东南山势绵亘两县之间故两处所言地位不同

邪谷五代史·四夷传附录“胡峤随入契丹至黑榆林时七月寒如深冬又明日入斜谷谷长五十里高崖峻谷仰不见日而寒尤甚“斜谷”即“邪谷”明初本即作“斜谷”

辽河在今辽宁省

阿城在今山东省阳谷县东北的阿城镇地名故城在今山东省濮县东

疑作“泺历”水经·济水注“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左桓传亦为鞌邑”历历山在今山东省历城县南又名千佛山

关梁原作“梁关”今据孙诒让说乙正明初本太玄书室本张之象本沈延铨本金蟠本正作“关梁”今据乙正本书世务篇“罢关梁”和亲篇“往者通关梁”都是作“关梁”的例证

“者”字原脱今据孙诒让说订补

公羊传·僖公三年“徐人取舒其言取之何易也”徐皆春秋国名徐国故城在今安徽省泗县北舒国故城在今安徽省庐江县西

上注引公羊传何休注云“易者言无守御之备

伤刑对实行法治有损害

语出周易·系辞重门城门原文作“柝”古字通用打更巡夜用的木梆子

平常

译文

大夫说楚国从巫山起到方城山包括巫郡和黔中郡设置扞关来抵抗秦国的进攻秦国占有商山洛水崤山函谷关等险要地势以防御六国诸侯韩国把守险要的宜阳伊阙和重地成皋太行山来保护它占有的原周郑地方的安全魏国靠近洛水修筑长城利用华山黄河来保卫它占有的晋国领土赵国把飞狐关句注山孟门山连接起来是为了保卫它占有的邢代地方燕国有天然关塞碣石山邪谷并有辽河环绕齐国能据有阿城甄城在荣历设立关塞是依仗泰山背靠大海与黄河可见边防上的关口要塞是保卫国家的屏障山河是保卫国家的宝贝啊徐国灭掉舒国春秋上记载是顺手而取就是憎恨舒国没有防备徐国容易得胜所以怜悯敌人就会招致战祸施行仁爱对实行法治有损害君子治理国家一定要设有敌人不可侵犯的防御工事书上说“在城门上敲梆子报警是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说的是平常就要有所准备啊

文学曰阻险不如阻义昔汤以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舒以百里亡于敌国此其所以见恶也使关梁足恃六国不兼于秦河山足保秦不亡于楚由此观之冲隆不足为强高城不足为固行善则昌行恶则亡王者博爱远施外内合同四海各以其职来祭何击拓而待“诸侯之有关梁庶人之有爵禄非升平之兴盖自战国始也

注释

“十”原作“千”正嘉本张之象本沈延铨本金蟠本作“十”今据改正孟子·梁惠王下公孙丑上淮南子·泰族篇都作“七十里”就是很好的例证

这里指项羽因其自称“西楚霸王”这里指刘邦在秦灭亡后项羽实行分裂割据曾封刘邦为“汉王”

冲隆古时一种兵车又见淮南子·泰族篇兵略篇氾论篇作“隆冲”诗经·大雅·皇矣的“临冲”“临临车也冲车也释文韩诗作‘隆冲’”“临”“隆”一声之转故得通用“隆冲”即“冲隆”凡联绵字固可上下易位

孝经·圣治章“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

语本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何休注惟此文未详所出

译文

文学说凭借险要的地势去阻挡敌人不如靠施行仁义去阻挡过去商汤王以方圆七十里的地方面而得到天下舒国有方圆百里的地盘却被敌国灭掉这就是不施行礼义的恶果假使边境上的关口要塞可以依赖六国就不至于被秦国吞并若是依靠河山足以保护国家秦国就不至于被楚(项羽)汉(刘邦)灭掉由此可见兵车称不上强大城墙再高也不一定说明国家巩固行善则昌盛行恶就灭亡君主对远方的人实行博爱就使内外和睦所有国家都会前来称臣祭祀我们的祖先还要敲梆子防备敌人干什么呢书上说“诸侯边境上有关口要塞贫贱的人得到官职俸禄这不是太平兴旺的象征而是国家战争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