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塔记上(一)
武宗癸亥三年夏,予与张君希复善继,同官秘书;郑君符梦复,连职仙署。会暇日,游大兴善寺。因问《两京新记》及《游目记》,多所遗略,乃约一旬寻两街寺,以街东兴善为首,二记所不具则别录之。游及慈恩,初知官将并寺,僧众草草,乃泛问一二上人及记塔下画迹,游於此遂绝。后三年,予职于京洛。及刺安成,至大中七年归京。在外六甲子,所留书籍,揃坏居半。于故简中睹与二亡友游寺,沥血泪交,当时造适乐事,邈不可追。复方刊整,才足续穿蠹,然十亡五六矣。次成两卷,传诸释子。东牟人段成式,字柯古。
武宗:李炎。(814-845年)原名李瀍,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之子,母韦贵妃。年号,会昌。(841-845年)在位。三年是843年。张希复:唐人张荐之子,字善继,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一作镇州常山(今河北正定)人。登进士第。武宗会昌三年(843年),与段成式同官于秘书省。后官河南府士曹、集贤校理学士、员外郎。事迹据《樊川文集》。郑符:字梦复。不详。连职:同时供职。仙署:借指道观,在这里不通。‘僊’,疑是‘儷’之抄误。俪,相对,并列、一同。《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华钟杌其高悬,悍兽仡以儷陈。”李善注:“仡然相对而陈列之。”俪署,并列或相对的官署。再,1062条‘予职在集仙’,或此‘仙署’指集贤院?大兴善寺:大兴善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始建于579年(北周),原名陟岵寺。582年隋文帝建都长安大兴城,敕令移建该寺到大兴,遂改称大兴善寺。问《两京新记》及《游目记》:问,探究。这里指研究阅读。《两京新记》,唐韦述撰,五卷。两京指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故名。该书今存第三卷残文。只记长安的街坊、官舍、府宅、园林位置、建置过程及时人掌故。对寺观的记载尤详。《游目记》,不详。慈恩寺: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玄装法师曾经在此译经并作主持。并寺:指唐武宗灭佛之事。但最初拆寺是844年,大量拆并是845年,与段老先生所记略有出入。安成:今广西宾阳东。大中七年:大中,(847-859年),宣宗李忱的年号。七年是853年。六甲子:由武宗三年(843年)到大中七年(853年)约合十年左右。按甲子日说,十年约合六十个甲子日。故疑六后脱一‘十’字。当是六十甲子。揃:音检。灭掉。穿蠧:蛀食,这里指残损。安成:江西安福一带。东牟:今山东蓬莱黄县一带。
武宗癸亥三年夏季,我与张先生希复,字善继,一同在秘书省为官;郑先生符,字梦复,同时供职在相对的官署。遇到闲暇的日子,一同游大兴善寺。因阅读《两京新记》及《游目记》,看见其中描述有很多遗漏省略之处,就相约用十天寻遍两街的寺院,从街东的兴善寺开始游览,凡是《两京新记》及《游目记》所不记载的就另记录下来。游到慈恩寺,才知道官署将并寺,僧众人心惶惶,就大略询问了一二个僧人并记载了塔下的画迹,游到此处就停止了。后来的三年,我任职于东京洛阳。再后来任刺史去了安成,到大中七年才回到京城。在外三千六百多天,所留下的书籍,缺失毁坏达一半。在旧文稿中看见与二个死去的朋友游寺院的记载,血泪交流血,当时造访寺院快乐的往事,远不可追。经过重新抄写整理,文稿才补齐残损,然而内容十缺五六了。编成两卷,传给各位学佛的人。东牟人段成式,字柯古。
敬善坊:长安的一个街坊名,在今西安小寨一带。优填像:优填王的像。又称优陀延王、嗢陀演那王、邬陀衍那王。全称嗢陀演那伐蹉。意译日子王、出爱王。为佛世时憍赏弥国国王,参见《大唐西域记》。总章:《吕氏春秋孟秋》:“天子居总章左个。”高诱注:“总章,西向堂也。西方总成万物,章明之也,故曰总章。左个,南头室也。”这里指向西开门的房间。台城:台城故址在今南京玄武湖南岸、鸡鸣寺之后。旃檀:檀香木。参见本书《广植动·木篇》。开目:雕像最后雕刻出眼睛,绘画用笔点睛,称为开目。当时举行开目仪式相当于竣工仪式,后来演化为一种迷信的仪式-开光。开光,佛像落成后,择日致礼而供奉之,谓之开光。亦曰开眼,或曰开眼供养。《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曰:“复为佛像,开眼之光明,如点眼相似,即诵开眼光真言二道。”但该经显然是伪佛经。
靖善坊大兴善寺,寺取“大兴城”前两字、所在坊名的一个字为名。《两京新记》记载:“优填王雕像,还有向西开门的殿堂,当初被火烧了。”据说梁时,西域传来的优填王像原在荆州,说是隋朝从台城到此寺院,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现今又有栴檀木雕的优填王雕像,雕像最后雕刻的眼睛,技艺有些拙劣,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参考文献】《艺文类聚·七十七》优填像铭:“如花譬象,若火疑龙。毫光此遇,法相今逢。眸云齿雪,月貌金容。大仙下降,避席为恭。”
不空:(705-774年)译名不空金刚,梵文阿目祛·跋折罗,原籍北天竺,一说是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人。唐代高僧。幼丧父,随叔父来中国,汉传密宗的祖师,开元三大士之一,汉传佛教的四大译师之一。据《宋·高僧传》。役龙:不详。大概当年有不空役龙的传说,现已失传。参见0137、0138两条。
埋葬不空三藏的塔前有很多老松树,有旱情的年份,就会有官署的人伐这老松树枝做龙骨用来求雨。传说三藏驾驭龙,人们认为他塔前的树也必有灵验吧。
行香院:建筑名。元和:(806-820年)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梁洽:唐人。宪宗时以工画花鸟、松石、肖像著名,尤擅寺庙壁画。曼殊:梵文的译音。也译作文殊师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等。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相传其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塑像多骑狮子,表示智慧威猛。泥金帧:泥金,用黄金粉末和胶水或油漆制成的金色颜料或涂料。帧,一幅。这里指用泥金装饰了一块墙壁。赍:音机。携带,带着。
名叫行香院的大堂后壁上,元和年间,画家梁洽画了一幅双松图,稍微脱离了俗气。文殊堂里的塑像做工极其精妙,外面墙壁上有一片装饰着泥金,泥金是不空三藏从西域带来的。
发塔:指供养佛陀头发之塔。舍利:传说佛或大德乃至个别信众火化后遗留的状如宝石类的物质。《法苑珠林·卷四十·舍利篇·引证部第二》:‘舍利有其三种。一是骨舍利。其色白也。二是发舍利。其色黑也。三是肉舍利。其色赤也。’爰:于是。兴居:指日常生活。犹言起居。晋葛洪《抱朴子至理》:“食饮有度,兴居有节。”仁寿:隋文帝杨坚的年号,(601-604年)。
发现群塔内有隋朝舍利塔,下面刻有《记》记载:“……于是在皇宫之中,生活起居的所在,舍利显现的感应,前后并不是一次。”刻字时是仁寿元年十二月八日。
【参考文献】《佛本行集经卷第三十二·二商奉食品下》:“尔时商主,同白佛言:‘世尊。愿乞我等一物作念,若到本乡,不见世尊,当以彼物作塔,礼拜以表忆念大圣世尊。我等诸人,供养尊重尽今形寿’。
尔时世尊,即与诸商佛身发爪以用作念。而告之言:‘汝等商主,此之发爪,今持与汝,令汝作念,若见此物,与我无异。于后当更别有一石从空而下,至汝等处,汝等若见,当还起塔供养尊重’。
尔时帝梨二商主等,从于佛边,受发爪已。作如是念:‘此之发爪,乃是身上所弃之物,法非胜妙不合尊重,无供养心’。
尔时世尊,知彼一切商人心已,告彼等言:‘汝等商主,莫作是念。我忆往昔,无量无边,不可计劫,有一世尊,出现于世,名曰然灯如来-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我于彼时作一婆罗门摩那婆,具足解于四毗陀论。我于尔时,见彼世尊,入于一城,城名莲花。我于彼时,以五茎青优钵罗花,散彼佛上,即便发于菩提之心。时彼世尊,即授我记:汝摩那婆,于未来世,时节过数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我时于彼世尊法中,舍离居家,剃除须发,而便出家。我出家后,一切诸天,取于我发。一发即有十亿诸天,作分将行,而共供养。从彼已来,我今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佛眼观彼等众生,无一众生各在佛边而不皆得证涅槃者。我于彼时,既未免脱贪欲嗔痴,犹尚供养我之发爪。无量众生,千万亿数,而得涅槃。况复今日尽诸一切烦恼结惑贪欲恚痴,皆悉除灭,汝等何故不大尊重我此清净无染发爪?’
尔时商主,及诸人等。闻于世尊说是往昔因缘之事,即于发爪,生希有心、生大尊重恭敬之心。头顶一心,礼世尊足。”
旃檀像:当指上文中的优填王像。《时、非时经》:原经后注明“天竺三藏法师若罗严,手执梵本,口自宣译。凉州道人,于阗城中写讫。”是一部讨论时间历法的书,原意是方便众僧区辨何时为过午(非时),执行过午不食的戒律。界朱:界硃。用朱砂画出格子。漆龛:漆,漆器。龛,小龛又称椟。盛放神圣物品的盒子。
安置栴檀木雕像的堂中有《时、非时经》,用朱砂打出格子书写的,盛在漆盒子里。僧人说是隋朝的旧物品。
曲池:曲折回绕的池塘。惟宽:(748-817年)中唐著名禅师。衢州人。姓祝氏。据《高僧传》、《说嵩》、《少林寺志》载,他出家后于唐贞元十三年(797年)来到少林寺研究禅法。唐元和初年被宪宗诏入京城,“白乐天为宫赞时。遇宽四诣法堂。每来垂一问。宽答如流。白君以师事之。”潦:通涝。
寺后原先有弯曲的池水,不空法师临终时,忽然很快干涸枯竭了。到惟宽禅师来住下,池水因天涝又通泉眼,白莲、水藻也自己生长起来。现今又成陆地了。
素公不出院,转《法华经》三万七千部。夜尝有貉子听经,斋时鸟、鹊就掌取食。长庆初,庭前牡丹一朵合欢。有僧玄幽题此院诗,警句曰:“三万莲经三十春,半生不踏院门尘。”
今有梵僧憍陈如难陀,以粉画坛,性狷急我慢,未甚通中华经。
左顾蛤像,旧传云,隋帝嗜蛤,所食必兼蛤味,数逾数千万矣。忽有一蛤,椎击如旧,帝异之。置诸几上,一夜有光。及明,肉自脱,中有一佛、二菩萨像。帝悲悔,誓不食蛤。非陈宣帝。
于阗玉像,高一尺七寸,阔寸馀,一佛、四菩萨、一飞仙,一段玉成,截肪无玷,腻彩若滴。
南素:不详。元和:(806-820年)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桐汗:桐树局部掉了皮或开裂会有液体渗出。称桐汗。輠脂:輠,音果。古时车上盛贮油膏的器具。輠烘热后流油,润滑车轴。輠脂,润滑油。昭国东门:昭国坊东门。昭国坊在长安偏东南。郑相:元和年间郑姓宰相是郑馀庆。(746-820年)。字居业,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勤学善文,通究六经。大历进士,贞元中为翰林学士。曾于贞元、元和年间两次为相。丞郎:唐尚书省的左右丞和六部侍郎的总称。尚书在左右丞之上,也称丞郎。祝:音咒。祷告。宝历:(825-827年)是唐敬宗李湛的年号,共计3年。宝历二年十二月唐文宗李昂即位沿用。转:念诵。貉子:貉,音和。貉子又名狸、土狗、土獾、毛狗、貉子,是哺乳纲、食肉目,犬科,貉属半冬眠。长庆:(821-824年)是唐穆宗李恒的年号,共计4年。长庆四年正月唐敬宗李湛即位沿用。合欢:这里指花朵早晨开放晚上合苞,像合欢树的叶子一样。憍陈如:不详,他与佛的第一大弟子同名。粉:这里指石灰粉。坛:土筑的屋基。《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舍不为坛’。坛基,宅基。狷急我慢:狷急,指急躁,对事情不能容忍。我慢,佛教语。谓执我见而倨傲。左顾:向左看。陈宣帝:陈顼(530-582年),字绍世,小字师利,南北朝时期陈朝第四位皇帝(569-582年)在位,计14年,年号太建。于阗:古代西域王国,汉、魏、晋均称为于阗,唐代安西四镇之一。今新疆和田一带。
东廊南素和尚居住的院子,庭中有青桐四株,是南素亲手种植的。元和中期,卿相们多在此院闲游。桐树到了夏季会有渗出液,脏污人的衣物就像车用润滑油脂,不可洗涤去除。昭国东门居住的郑馀庆宰相,曾经与丞郎几人在树下乘凉,恶厌桐树的渗出液,对南素说:“弟子为和尚伐掉此树,在原地再各种植一棵松树。”到了黄昏,南素开玩笑地对树祷告说:“我种你二十多年,你因为出汗为人所厌恶。明年若再出汗,我必砍了你做柴禾。”从此树不再出汗。宝历末年,我听说桐树已经超过十五年没有出汗了。
南素和尚不出院落,诵念《法华经》三万七千部。夜晚曾经有貉子前来听经,斋饭时鸟、鹊会到他手掌上取食。长庆初年,庭前有牡丹开的一朵花会昼开夜合。有个僧人叫玄幽以此院为题作诗,警句说:“三万部法华经诵了三十年,半生没有走出院门踩到门前的尘土。”
现今有梵僧憍陈如难陀居住在此院,用石灰粉刷涂墙基,他性情急躁傲慢,不太通中文经典。
向左看有蛤蜊像,旧传说,隋帝嗜好吃蛤蜊,所吃的食物必须带有蛤蜊,他吃的蛤蜊数量超过千万只。忽然有一只蛤蜊,用锤子砸不坏,隋帝感觉奇怪。放在几案上,过了一夜发出光。到天明,蛤蜊肉自动脱落,壳中出现一佛、二菩萨像。隋帝开始悲悔,发誓不再吃蛤蜊。并不是陈宣帝的事。
有一座和田玉像,高一尺七寸,宽一寸多,其中雕有一佛、四菩萨、一个飞仙的形象,用一段玉雕成,这块玉像割下来的脂肪一样白净,油腻的光彩就像要滴落下来。
天王阁:供奉四大天王处。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长庆:穆宗李恒的年号,(821-824年)。春明门:长安城的城门名。是城东三门的中门。南内:唐代长安的兴庆宫。原系玄宗为藩王时故宅,后为宫,位于大明宫(东内)之南,故名。太和:文宗李昂的年号之一,(827-835年)。部落:这里指与天王像一起的造像。隳:音灰。毁坏。
寺中的天王阁,是长庆年间建造。天王阁原本在春明门内,与南内宫墙相连。阁建得形状宏大,是天下第一。太和二年,奉旨移建在此寺。拆原来的天王像时,在像腹中拆出布五百匹,漆几十桶。现今和天王像一起造的鬼神形像毁坏了,唯独天王没有破损。
东林:寺名。在今江西庐山。晋太元中,慧远法师在江州刺史桓伊资助下建成。唐会昌三年寺废,大中三年复修。也泛指僧寺。忘机:意为消除机巧之心。常用以指甘于淡泊,忘掉世俗,与世无争。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息影:语本《庄子渔父》:“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后因以“息影”谓归隐闲居。这里指栖憩的飞鸟。投针:学识高深,参见参考文献。汤师:汤惠休,南朝宋诗人,俗姓汤,字茂远。生卒年不详。早年为僧,人称“惠休上人”。因善于写诗被徐湛之赏识。孝武帝刘骏命其还俗,官至扬州从事史。禅:当作蝉。
一雨微尘尽,支郎许数过。方同嗅薝蔔,不用算多罗(梦复)。蛤像连二十字连句:虽因雀变化,不逐月亏盈。纵有天中匠,神工讵可成(柯古)。相好全如梵,端倪祗为隋。宁同蚌顽恶,但与鹬相持(善继)。
支郎:称汉末、三国时僧人支谦。月支国人,于东汉末迁居吴地。后泛指僧人。过:造访。薝蔔:薝蔔,音沾卜。又译作瞻卜伽、旃波迦、瞻波等。义译为郁金花。唐卢纶《送静居法师》诗:“薝卜名花飘不断,醍醐法味洒何浓。”多罗:树名。即贝多树。形如棕榈,叶长稠密,久雨无漏。其叶可供书写,称贝叶。这里代指佛经。虽因雀变化:《淮南子·坠形训》:“鸟魚皆生於阴,阴属于阳,故鸟魚皆卵生。魚游於水,鸟飞于云,故立冬燕雀入海,化为蛤。”梵:佛经原用梵文写成,故凡与佛教有关的事物,皆称梵。这里指佛旨,佛意。讵:岂,怎:讵料。讵知。蚌顽恶:佛陀批评听经打瞌睡的阿那律说:“咄咄汝好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鹬相持:参见鹬蚌相争典故。
圣柱连句,上有铁索迹:天心助兴善,圣迹此开阳。(柯古)载想雷轮重,絙疑电索长。(善继)上冲扶螮蝀,不动束银铛(柯古)。饥鸟未曾啄,乖龙宁敢藏(善继)。
圣柱:见下条‘开阳‘注释。但不知为什么来到了大兴善寺。此:踩、踏,停止。这里指原来在某地。开阳:东汉时洛阳城门名。汉应劭《汉官仪》卷上:“开阳门始成,未有名。夜有一柱来止楼上。瑯邪开阳县上言:县南城门一柱飞去。光武皇帝使来识,视之良是,遂坚缚之,因刻记其年月,以名门焉。”雷轮:雷神的车子轮。《庄子达生》:“其(委蛇)为物也,恶闻雷车之声,则捧其首而立。”这里指车轮。絙:音耕。大绳索。《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螮蝀:虹的别名。又作“蝃蝀”。《诗经·鄘风·蝃蝀》:“螮蝀在东,莫之敢指。”银铛:银制平底锅。疑指太阳。这里译作太阳。乖龙: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龙,苦于行雨又怕被雷击而到处藏避,故俗称“避乖龙”。唐白居易《偶然》诗之一:“乖龙藏在牛领中,雷击龙来牛枉死。”
【参考译文】辞。二十字连句:乘晴天来到寺院,默默无语想起东林寺。都是与世俗无争的伙伴,是谁惊飞了栖息的禽鸟(善继)。这里有苍松可以系马,遇到持钵盂僧人更是学识高深。还记得汤惠休的诗句,高树上鸣叫的蝉伴着吟诵(柯古)。一场雨后微尘洗尽,僧人答应可以多次造访他。刚刚一同嗅郁金的花香,不用计算读了多少页经卷(梦复)。蛤蜊雕像连二十字的连句:蛤蜊虽然是因燕雀变化而来,却不追逐月的圆缺。纵然有天上的仙匠,神工岂能做得成这个雕像(柯古)。样子端庄完全符合佛旨意,起因只为隋帝。我宁愿同蚌蛤一样顽固有罪过,只要与鹬相持不解(善继)。圣柱连句,柱上还有铁索痕迹:天意帮助兴善寺,圣迹原来在开阳。(柯古)用车载来可想到车轮是如何沉重,捆绑的绳子怀疑要用闪电那么长。(善继)高大的圣柱直冲彩虹,一动不动束吊着太阳(柯古)。饥饿的鸟还未曾叼啄,乖龙怎敢在里面藏(善继)。
【参考文献】《西域记·卷十》:“憍萨罗国。周六千余里。山岭周境林薮连接。国大都城周四十余里。土壤膏腴地利滋盛……城南不远有故伽蓝。傍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昔者如来曾于此处。现大神通摧伏外道。后龙猛菩萨止此伽蓝。时此国王号娑多婆诃(唐言引正)珍敬龙猛周卫门庐。时提婆菩萨自执师子国来求论义。谓门者曰。幸为通谒。时门者遂为白。龙猛雅知其名。盛满钵水。命弟子曰。汝持是水示彼提婆。提婆见水默而投针。弟子持钵怀疑而返。龙猛曰。彼何辞乎。对曰。默无所说。但投针于水而已。龙猛曰。智矣哉。若人也。知几其神。察微亚圣。盛德若此宜速命入。对曰。何谓也。无言妙辩其在是欤。曰夫水也者。随器方圆逐物清浊。弥漫无间澄湛莫测。满而示之比我学之智周也。彼乃投针遂穷其极。此非常人宜速召进。而龙猛风范懔然肃物。言谈者皆伏抑首。提婆素挹风徽。久希请益方欲受业。先骋机神雅惧威严。升堂僻坐。谈玄永日。辞义清高。龙猛曰。后学冠世妙辩光前。”
一宝之数,无钩不可:《涅槃经·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之五》:善男子。譬如醉象,狂騃(騃,音寺。急走的样子。有的版本作‘逸’)暴恶,多欲杀害。有调象师以大铁钩钩擉其项(项,有的版本作‘顶’。),即时调顺,恶心都尽。一切众生亦复如是。猊:音泥。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大智度论》卷七中记载,狮子在四足兽中,独步无畏,能降伏一切;佛陀也如是,在九十六种外道中,一切降伏无畏,所以称为人狮子。坑中:见参考文献。与马同渡:“香象渡河,彻底截流”,是譬喻听闻教法,所证甚深。经论中常以免、马、香象三兽之渡河,譬喻听闻教法所证深浅之别,如兔渡河则浮在水面,马渡则及半,香象之渡河则彻底截流。负猿:负猿说法。参见下面参考文献《法苑珠林》。色青:此联不详。尾既:此联不详。六牙、七支:《摩诃止观·卷二》:“言六牙白象者。是菩萨无漏六神通。牙有利用如通之捷疾。象有大力表法身荷负。无漏无染称之为白。”或言白象之六牙表示六度,四足表示四如意。普贤菩萨以乘之六牙白象,即比喻其大慈力。七支,不详。或象鼻及六牙;或指四腿、两牙、一鼻。园开:此联不详。一醉:参见‘一宝注’。六对:不详。疑指六度。一曰布施,二曰持戒,三曰忍辱,四曰精进,五曰禅定,六曰智慧。此六者,谓之六波罗蜜。波罗蜜此云彼岸到,与渡义同。故译曰度。
【参考译文】语。各自引征‘大象’的事,须要确切有出处,并不得引用俗家书:象是佛家一宝,无钩不可调伏(鼎上人)。唯有狮子可镇,不是骆驼能比(柯古)。害象坑深无底,圣迹无逾其上(文上人)。与马同渡知深浅,负猿而行弘佛法(善继)。色青力劣,名香几重(梦复)。尾既出牖,身可取兴(约上人)。六牙生花无漏染,七支拄地可超然(柯古)。形白如雪无漏染,力绝羁琐达彼岸(善继)。园开胁上,河出鼻中(柯古)。一醉狂逸难调,六对曾胜无明(‘六对’句存疑。打字者注。)(日高上人)。
【参考文献】《杂譬喻经·卷上》:“昔雪山有白象王。身有六牙。生二万象。象王有二夫人。一人年长一人年少。每出游戏时夫人挟左右。时王出戏。道过一大树。树花茂好。欲取二夫人身上以为光饰。鼻绞树而摇逍之。风吹树花独落大夫人上。小夫人在下风不得华。谓王为有偏意。内生毒心。后王池中生一金色千叶莲花。小象见之取持上王。王得以与大夫人使着头上。小夫人遂益妒忿念欲害王。雪山中多有道士。于是小夫人采取美果。每供养百辟支佛。以后山上临一崄处而自誓愿。持是前后施辟支佛福报生于人中。有豪势自识宿命害杀此象王。即便放身自投山下而死。神来生人间为长者女。明慧远识端正无比。其女长大。国王聘为夫人爱重之。夫人念言。今真得报宿怨矣。便以栀子黄面委卧称病。王入问之。答曰夜梦见象头有六牙。欲得其牙持作钗耳。王若不得此象牙者。病日笃矣。王素重之不敢违意。即召国中诸射猎者得数百人。而告之言。汝等山中颇见有白象身有六牙者不。皆言。未曾见也。王意不乐。使夫人呼。猎者共道此意。夫人言此间近处实无此象。汝众中谁有能耐苦大胆者乎。有一人长跪曰。我最可矣。于是夫人与万两金。与其铁钩斧凿及法衣一具。告之。汝径诣雪山中。道当有大树。左右有蟒。身长数百丈不可得近。斧凿穿树从中过去。前行当见大水。有树木临水上。取铁钩钩上树。寻枝进而前度至象所住。视其常可顿止处。当下作深坑薄覆其上。在中伺象来时。以箭射之。即着袈裟如沙门法。象奉三尊。终不害汝。猎者受教即涉道去。七年七月七日到象所止处。作坑入其中。须臾象王还。猎者以毒箭射之。象被此箭不从远来。便以鼻捞其边地。见坑中人。即问何人。其人大怖惧自首言。我是应募人。象王即知是夫人所为。自截其牙用与猎者。语人言。汝还去。诸象见汝即当害卿。教却行去。群象必当寻迹追汝。象王以威神将护。七日之中得出部界。还至本国以象牙与夫人。夫人得之反覆视之。且喜且悔未几吐血死近。释迦文佛在世时。天龙鬼神四辈弟子大会说法。坐中有大比丘尼。遥瞻视佛便大声笑。须臾复举声哭。众坐中无不怪者。阿难问佛。云何此比丘尼得阿罗汉。何因且悲且喜不能自胜。愿闻其事。佛告阿难。尔时白象王者我身是。夫人者今瞿夷是。小夫人者今比丘尼是。以得神通识往昔事。所以悲者不事心所喜。笑者贼害善人更从得道。众会闻皆念曰。与世尊作恶因缘犹尚得度。况有道德之因缘乎。一切众会皆发无上正真道意。愿及十方广度一切。”
《法苑珠林》:“又十诵律云。尔时世尊说本生因缘语诸比丘。过去世时。近雪山下有三禽兽共住。一鵽鸟。二猕猴。三象。是三禽兽初互相轻慢无恭敬行。同作是念。我等何为不相恭敬。若前生者应供养尊重教化我等。尔时鵽鸟猕猴问象言。汝念过去何事。时是处有大荜茇树。象言。我小时行此树在我腹下过。象鵽问猕猴言。汝忆何事。答言。我忆小时。坐地捉此树头按令到地。象语猕猴。汝年大我。我当敬汝为我说法。象猕猴问鵽鸟言。汝忆何事。答言。彼有大荜茇树。我噉其子。于此大便。乃生斯树。长大如是。是我所忆。猕猴语鵽。汝年大我。我当供养汝。汝当为我说法。尔时象恭敬猕猴。从听受法。为余象说。猕猴恭敬鵽鸟。从听受法。为余猕猴说法。鵽鸟为余鵽鸟说法(依四分律。鸟骑猴上。猴乘象上。处处游行化说法)此三禽兽先喜杀盗婬妄语。后相诫止。即舍此过命终皆生天上。尔时世人见兽广行善法不侵人谷。各自相诫云。畜生尚能恭敬。何况我等。尔时世人皆相恭敬奉行五戒。命终之后皆得生天。佛语比丘。尔时鵽者则我身是。猕猴者舍利弗是。象者目连是。佛言。畜生无知。尚相恭敬自利利他。何况汝等。以信出家不相尊敬。尔时世尊即说偈言:若人不敬佛,及佛弟子众。现世人诃骂,后世堕恶道。若人知敬佛,及佛弟子众。现世人赞叹,后世生天上。佛种种因缘赞叹恭敬法已。”
长乐坊:在长安东北,与含元殿相邻。安国寺:始建于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位于唐长安城长乐坊,为唐代著名的密宗寺院,在武宗灭佛中被毁,唐懿宗咸通七年重建(866年),其遗址在今西安城东北隅。睿宗:李旦,(662-716年),李治与武则天之子。两次在位。榭:在高土台或水面(或临水)上的木屋。吴道玄:吴道子,(约680-759年)唐代画家。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是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释梵八部:《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等大众,见舍利弗于佛前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心大欢喜,踊跃无量。’典刑:这里是指旧法,常规。《诗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郑玄笺:“犹有常事故法可案用也。”影堂:寺庙、道观供奉佛祖、尊师真影之所。患风:神经错乱,精神失常。开元:玄宗李隆基的年号之一。(713-741年)。当阳:坐北朝南面向阳,也代指帝王,佛。兰若:这里指寺院。阿兰若。原意是深林,寂静处。现在也有称寺院为丛林的。延火:蔓延的火灾。嚗:音博。象声词。元和:(806-820年)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庑下:堂下周围的廊屋。
长乐坊的安国寺。里面的红楼,是睿宗作藩王时的舞榭。
东禅院,也叫木塔院,院门北西廊有五堵墙壁,吴道玄的弟子释思道在此画了佛门八部众,不施彩色,还是很有师父的风范。
禅师法空像的殿堂,供奉着世号吉州空者法师的影像。法师很久就养着一头骡子,法师将终,骡子鸣叫着奔跑而死。法师有个弟子允嵩患精神病,经常在一空室里埋着一柱子锁着他,法师圆寂后允嵩的病也痊愈了。
佛殿,是开元初年玄宗拆除寝室施舍建造的。
面向南方的弥勒佛像,是法空从光明寺移来的。长安未建都时,这尊像在村子里的寺院中,往往会放出光,因而号称光明寺。寺原在怀远坊一带,后来被蔓延来的大火所烧,唯有该像独存。法空当初移像时,用的绳索粗大如虎口,驱使几十头牛拉拽,绳子拉断了也拉不动佛像。法空手执香炉,依法作礼多次跪拜,流涕抽泣发下重誓,佛像身上忽然嚗嚗有声,迸裂落地分为几十段。不到一天,已经移到寺里了。
利涉塑堂,元和年间,选取这里为圣容院,当年迁移弥勒佛像到廊下。皇上李纯忽然梦见一僧,形容出奇地伟岸,向李纯诉说:“我在这里暴露了好几天了,这难道是圣君的意思么?”到了天明,李纯起驾去查问,果然和他做的梦一样。他当即下令移到堂中,旁边施帷帐安置好了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