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泪眼”二句:出自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集》。
②“可堪”二句:出自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省高邮)人。北宋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有《淮海集》。
③“采菊”二句:出自陶渊明《饮酒诗》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人。东晋大诗人。有《陶渊明集》。
④“寒波”二句:出自元好问《颍亭留别》:“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金代文学家。有《遗山集》。
⑤豪杰之士:指诗坛、词坛中的具有极高修养、造诣之人。
有有我的境界,有无我的境界。“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有我的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是无我的境界。有我的境界,从我的眼光来观察事物,所以事物都带上了我的色彩;无我的境界,从事物本身来观察事物,所以分不清什么是我,什么是事物。古代人作词,摹写有我的境界的占多数,但是并不是不能够摹写无我的境界,这在于豪杰们能够自我培养而已。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王国维境界分类中十分重要的一组,侧重于由观物方式的不同而带来的境界差异。所谓有我之境,强调观物过程中的诗人主体意识,并将这种主体意识投射、浸染到被观察的事物中去,使原本客观的事物带上明显的主观色彩,从而使诗人与被观之物之间形成一种强势与弱势的关系;所谓无我之境,即侧重寻求诗人与被观察事物之间的本然契合,在弱化诗人的主体意识的同时,强化物性的自然呈现,从而使诗人与物性之间形成一种均势。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都是从物我关系而言的,并非是“有我”与“无我”的绝对有无之分,因为无论何种观物方式,“我”始终是存在的,无“我”便无法展开真正的观物活动了。但观物过程中,“我性”与“物性”之间的强弱关系确实存在着不同,王国维的分类是以深厚的创作为基础的。
无我之境中的主体意识仍是存在的,只是不对外物发生支配性的作用而已,所以此时之“我”几乎等同于一“物”,故“我”观“物”,“物”亦观“我”,彼此是一种互观的状态。王国维举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元好问的“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诗句来作为无我之境的典范,即意在说明悠然采菊的陶渊明与南山之间是互相映衬、彼此点缀的关系;而在澹澹寒波与悠悠白鸟的背后,同样立着的是一个与此情景宛然一体的观物者。在这样的一种境界中,物我之间没有矛盾,不形成对立,强弱关系淡漠了,物性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有我之境中的主体意识十分突出,王国维虽然没有对主体意识的具体内涵作出说明,但从他所举的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和秦观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词句来看,明显是侧重于悲情的表达了。欧阳修词句中人与花的矛盾,秦观词句中人与孤馆、春寒、杜鹃、斜阳等的矛盾,都尖锐地存在着。所以词中的意象无不渗透着词人的情绪,或者说词人的情绪完全洒照在这些组合意象之中。词人的情绪覆盖了物之质性。
王国维不仅区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不同,同时也隐含着两境的高下之分。有我之境乃多数人可为,而无我之境则有待于“豪杰之士”的“自树立”。盖观物方式的不同根源于诗人胸襟、眼界的不同,如何在弱化“我性”的前提之下,将“物性”最大程度、更为本质地发掘出来,从而更深刻地表现普适之性,这是王国维悬格甚高的一个创作理想。从话语和内涵上来考察,王国维对于两种观物方式的区分应该是受到了宋代邵雍的影响,而无我之境更是明显带有庄子“丧我”、“忘我”的思想痕迹。
【参阅作品】
国破山河在①,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②,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③。
①国:指唐都城长安。
②“烽火”句:指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起,安庆绪叛军多次与唐军交战。
③浑:简直。不胜簪:插不上簪,无法用簪束发。
鉴赏提示:
诗写安史之乱后京城残破的情景,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与思家的郁闷。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多表现的是“有我之境”。试用“有我之境”来分析本诗,特别请注意“感时”两句的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