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志包括上、下两分卷,是班固新制的古代历史地理之杰作。历史的时、空不可分,故写历史必记及地理。此志,首先叙述汉以前的地理沿革,着重写了《禹贡》九州和《周官》九州;接着叙述西汉的地理,以郡国为条,用本文加注的形式,依次写各郡国及其下属县、道、侯国的地理概况,诸如郡县的民户、人口,废置并分更名的历史,各项特产,都尉、铁官、盐官、工官等治所,山川湖泽,关塞要隘,各胜古迹,道里交通,等等;并总记了西汉平帝时郡、国、县、道、侯国的总数,全国的幅员,土地面积,定垦田、不可垦地、可垦不可垦地,民户、人口总数等;再就是参考了《史记·货殖列传》写各地风俗特产的内容,汇总了刘向“略言其地分”、朱赣“条其风俗”的成果,加以班固本人对历史和地理的了解和研究,按经济和风俗特点区分地域,写了各个地域的范围、历史、地理、民生、风俗和特点,以及中外交通和交流的情况。从而大大地拓展了史学研究的范围,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本志重点在“风俗”,意在说明地理与政治的关系,提示为政者注意各地风俗,从地理实际出发以施其政。
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①,方制万里②,画野分
州,得百里之国万区。是故《易》称“先王建万国,亲诸侯”③,《书》云:“协和万国④”此之谓也。尧遭洪水,怀山襄陵⑤,天下分绝,为十二州⑥,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⑦,列五服⑧,任土作贡⑨。
①旁:广也;横也。②方:始也。③《易称》等句:引文见《易·比卦》象辞。④“协和万国”见《尚书·虞书·尧典》。⑤洪水,怀山襄陵:大水泛滥,包山而驾陵。怀:包也。襄:驾也。⑥十二州:《书·禹贡》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九州外,还有并、幽、营三州。(师古说)⑦九州:即《书·禹贡》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九州。⑧五服:古代王畿外围,由近而远,每五百里为一服,即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⑨任土作贡:任其土地所有,以定贡赋之差。
曰①:禹敷土②,随山刊木③,奠高山大川④。
①曰:自此以下,皆《尚书·禹贡》文。②敷:分也;布也。敷土:言划分为九州。③随山:循行诸山。刊木:斫木。言斫木通道。或解作立木为标记。④奠:定也。奠高山大川:定高山大川为各州的疆域之意。
冀州既载①,壶口治梁及岐②。既修太原③;至于岳阳④。覃怀底绩⑤,至于衡章(横漳)⑥。厥土惟白壤⑦。厥赋上上错⑧,厥田中中⑨。恒、卫既从⑩,大陆既作⑪。鸟夷皮服⑬。夹右碣右⑬,入于河。
①冀州:其名因古冀国而来。冀是春秋国名,今山西河津县东北有冀亭,即古冀国(顾颉刚说。见《禹贡注》载侯仁之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下同),其范围约当今山西全省、河北的西、北境,以及河南的北部、辽宁的西部。既:已也。载:始也。②壶口:山名。在今山西吉县西南、陕西宜川县东南。黄河至壶口山,河身紧缩,悬崖直泻,落差十五公尺,形似壶,故名。梁:梁山。岐:岐山。因治河言及梁、岐二山,当是壶口以下黄河所经过之山。③修:治也。太原:古太原实在河东,兼带汾、洮,南障大泽,相当于今山西闻喜县一带(顾颉刚说)。④岳阳:指霍山(在今山西霍县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岳:太岳,即霍山。⑤罩怀:地名。旧说在今河南武陟、沁阳、温县一带。地当太行山南,黄河北岸。底绩:《史记·夏本纪》作“致功”,意同。⑥横漳:漳水东流入黄河,故称横漳。⑦厥:解为其。白壤:白色柔软的土地。⑧赋:人民向国家缴纳的税。上上:第一等。错:错杂,在第一等与第二等之间的意思。⑨中中:第五等。此就土壤肥瘠的等差而言。⑩恒、卫:二水名。恒水出恒山,东入滹水。卫水在灵寿,东入滹池。胡渭《禹贡锥指》根据《水经注》,证明河北曲阳以下的滱水(今唐河)即恒水,灵寿以下的滹沱即卫水。(顾颉刚说)既从:言从黄河入海。⑪大陆:泽名。在今河北任县东北,与巨鹿、隆尧二县接界。后淤为平原。既作:可以耕作。⑫鸟夷:泛指东方边远的一种民族,以狩猎为主,搏取鸟兽,食其肉而衣其皮。⑬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北。
泲(济)、河惟兖州①。九河既道(导)②,雷夏既泽③,雍、沮会同④,桑土既蚕⑤,是降丘宅土⑥。厥土黑坟⑦,草繇木条⑧。厥田中下⑨,赋贞,作十有三年乃同⑩。厥贡漆丝⑪,厥棐(篚)织文⑫。浮于泲(济)、漯,通于河⑬。
①济:济水,古四渎之一。济水流至古菏泽,今山东定陶县;又东北至巨野泽,今巨野县境;又东北至寿张安山湖纳汶水,入海处今名小清河。此是济水故道,也是《禹贡》兖州与豫、徐、青三州分界处。河:黄河。盖黄河自河南延津县北,东至浚县大伾山西折而北,迳安阳县界,又东北经河北广平、新河、深县、武强、河间、文安、静海等县境,又东至天津入海。此为黄河故道,也是《禹贡》兖州与冀州的分界线。(顾颉刚说)②九河:指黄河下游地区的分流。“九”,指多数。据《尔雅·释水》,九河,为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絜、钩盘、鬲津等河。导:治也。③雷夏:泽名。在今山东菏泽一带。④雍、沮会同:谓雍水、沮水俱流入雷夏泽。⑤桑土既蚕:此承上两句言,水患之后,可种桑养蚕。⑥降丘宅土:言人民由高地相率定居于平地。丘,高地。宅,定居。⑦坟:肥沃之土。⑧繇:草盛貌。条:长也。⑨中下:第六等。⑩赋贞,作十有三年乃同:意谓兖州垦辟不易,赋低,岁岁如一,到了第十三年才与它州赋法相同。⑪漆丝:兖州古时产漆,丝更是特产。⑫篚(fěi):盛物的竹器。织文:有文采的丝品。 ⑬ 浮:船行之意。漯:水名。古黄河的支流。古漯水自宿肯口(今浚县西南,已堙)东北流,至今山东滨县、利律人海。《禹贡》兖州贡道是由漯达河自宿胥口始,由济达漯则在茌平(顾颉刚说)。
海、岱惟青州①。夷既略②,惟(潍)、甾(淄)其道③。厥土白坟,海濒广潟④。田上下⑤,赋中上⑥。贡盐、⑦,海物惟错⑧,岱畎丝、枲、铅、松、怪石⑨,莱夷作牧⑩,厥棐(篚)丝⑪。浮于汶,达于泲(济)⑫。
①海:指今渤海,古称东海。岱:泰山。又称岱宗、东岳。青州:《禹贡》九州中处于东方,五行说东方色青,故名青州。东临渤海,南与徐州以泰山为界,西北的济水与充州分界。②夷:地名。在今山东蓬莱一带滨海区。略:治理之意。③潍、淄:二水名。今潍水、淄水。其道:谓复其故道。④潟(xì):盐碱地。⑤上下:第三等。⑥中上:第四等。⑦盐:海盐。:夏布之类。苎麻的织品。⑧海物:海产鱼类。错;多种之意。⑨岱畎(quǎn):泰山的谷,即泰山附近的丘陵地带,盛产丝、枲(大麻)、铅、松、怪石(特殊的山石)。⑩莱:国名。甲骨文作“来”,殷时即有其国,春秋时为齐所灭。莱夷:指莱人。其地在今山东半岛。作牧:耕种,畜牧。⑪(yǎn):木名。即山桑,又称柞树、栎树。叶可养蚕。丝:即柞蚕丝,可制绸料。⑫汶:水名。古时汶水人济水。元、明时代遏汶入泗,古道遂堙。
海、岱及淮惟徐州①。淮、沂其②,蒙、羽其艺③。大野既猪(潴)④,东原底平⑤。厥土赤植坟⑥,草木渐包(苞)⑦。田上中⑧,赋中中⑨。贡土五色⑩,羽畎夏狄⑪,峄阳孤桐⑫,泗濒浮磬⑬,淮夷珠暨鱼⑭,厥棐(篚)玄纤缟⑮。浮于淮、泗,达于河⑯。
①海:指黄海。岱:泰山。淮:水名。古四渎之一。源于河南桐柏山,东流入黄海。徐州:北与青州以泰山分界,南以淮水与扬州分界。②沂:水名。源于今山东沂水县,南流至下邳入泗水,再入淮水。自元代修成运河,沂水入运河,不再入泗水。×:治也。③蒙、羽:二山名。蒙山,一名蒙阴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羽山,在今山东郯城县东北。艺:种也。谓蒙、羽一带可以耕种。④大野:泽名。在今山东巨野县北。早已涸为平地。潴:水停聚。谓大野蓄水成泽。⑤东原:地名。在济水之东,今山东泰安以西一带。厎(zhǐ):致也。厎平:谓水患已平。指治济水而言。⑥埴(zhí):细密的黄粘土。赤埴坟:棕色土壤。⑦渐苞:谓不断地丛生。⑧上中:第二等。⑨中中:第五等。⑩五色:青、赤、白、黑、黄。土五色,谓东方青土、南方赤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 ⑪羽畎:羽山之谷。狄:即山雉。其羽毛以饰车服旌旄。夏狄:有三解,一说为大雉;一说为江、淮地区的白鹞雉;一说为染成五色的雉羽。⑫峄:山名。在今山东邹县南。桐:落叶乔木。桐为古人制作琴瑟的原料。⑬泗:水名。泗水,源于山东泗水县东陪尾山,四源并发,故名。南流入淮。磬(qìng):古乐器。以玉、石或金属材料制作,形状为矩。浮磬:大概是指一种可以制磬的玉石。⑭淮夷:淮水流域的一种民族。(bīn)珠:即蚌珠。珍珠。,是蚌的别名。暨:及也。 ⑮玄:黑色。纤:细纹的绸帛。缟:绢。⑯河:《说文》及《水经注》均作“菏”。顾颉刚曰:“古时淮通泗,泗通菏,菏通济,由济通漯以入于河,徐州的贡道就是这样,‘达于河’的‘河’字,作‘菏’是。”
淮、海惟扬州①。彭蠡即猪(潴)②,阳鸟攸居③。三江既入④,震泽底定⑤。筿簜既敷,⑥,草夭木乔⑦。厥土涂泥⑧。田下下⑨,赋下上错⑩。贡金三品⑪,瑶、瑻、筿簜⑫,齿、革、羽毛⑬,鸟夷卉服⑭,厥棐(篚)织贝⑮,厥包桔、柚⑯,锡贡⑰。均江海,通于淮、泗⑱。
①淮:淮水为扬州的北界。海:扬州东界为海。其西界荆州,《禹贡》未说明分界处。②彭蠡:泽名。旧说即今鄱阳湖。据《禹贡》导水说“汉水东汇泽为彭蠡,又东为北江”,则彭蠡当在长江之北。③阳鸟:鸿雁之属。雁为候鸟,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攸:《史记·夏本纪》作“所”。此谓彭蠡是雁所居之处。④三江:此为历来争论不休的悬案。旧说可分四类:一是以为鄱阳湖下流分歧为北、中、南三道入海的长江三支流;二是长江的上流、中流、下流;三是指长江为北江,吴淞江为中江,钱塘江为南江;四是以长江之中江入太湖,更分三道入海,指吴淞江、东江、娄江为三江。顾颉刚说:“以上四种解说都很勉强,其实是江、湖分歧杂锗的意思,并不必确指其地。”⑤震泽:太湖,又名具区,笠泽。⑥筿(xiǎo):小竹。簜(dàng):大竹。敷:分布。谓各种竹子丛生。⑦夭:茂盛貌。乔:高也。⑧涂泥:湿润的土地。⑨下下:第九等。⑩下上:第七等。错:谓杂出诸品。⑪金:古时指铜。金三品:谓三色的铜。 ⑫瑶、瑻(kūn):皆美玉名。 ⑬齿:象牙之类。革:皮革。羽毛:鸟的羽毛。 ⑭鸟夷:《书·禹贡》作“岛夷”。其地各说不一。有说为日本,有说为冲绳岛,有说为舟山群岛。难以确指,大概是近海之岛。卉服:南方岛民草织之服,为蓑(suō)衣之类。⑮织贝:织成贝文的锦。⑯包:包裹;包装。⑰锡贡:待命而贡,谓不是常贡之物。⑱均:《书·禹贡》作“沿”。沿,顺水而行。沿江入海,自海入淮,自淮入泗,这是《禹贡》扬州的贡道。
荆及衡阳惟荆州①。江、汉朝宗于海②。九江孔殷③,沱、潜既道④,云梦土作×⑤。厥土涂泥。田下中⑥,赋上下⑦。贡羽旄、齿、革,金三品⑧,杶、干、栝、柏⑨,厉(砺)、砥、砮、丹⑩,惟菌簵、楛⑪,三国厎贡厥名⑫,包匦菁茅⑬,厥棐(篚)玄玑组⑭,九江纳锡大龟⑮。浮于江、沱、潜、汉⑯,逾于洛⑰,至于南河⑯。
①荆:荆山,在今湖北南漳县西北。衡:衡山。一名岣嵝山,即南岳。在今湖南衡山县北。衡阳,谓衡山之阳。荆州:北以荆山与梁州、豫州分界,南界不明。《禹贡》衡山所在,历来有争议。②江:指今四川的嘉陵江。汉:汉水,一名漾水。朝宗:朝见。古时诸侯见天子,春见称朝,夏见称宗。此处以海比天子,江、汉比诸侯,谓江、汉二水合流以后归于大海。③九江:诸说纷坛。《禹贡》九江,大致即今湖北广济、黄梅及安徽宿松、望江诸县境的江水。孔殷:言众水所会,其流甚盛。④沱、潜:水名。沱,指江水的别流;潜,指汉水的别流。荆江之沱,指令渠江诸水,如渠水、巴水、岩水等。既道:谓水已治理,沱、潜入江得循故道。⑤云梦土:《尚书·禹贡》作“云上梦”。当以“云梦”二字相连。梦:泽也。云梦;即云泽。顾颉刚说:“盖最先的云梦,是在今湖北安陆县东南接云梦县界,云梦县的得名当因云梦所在。作×:《史记·夏本纪》作“为治”。×,治也。⑥下中:第八等。顾颉刚:“土与扬州同,田高扬州一等,是因为地势比扬州稍高的原因。⑦上下:第三等。顾颉刚说:“赋比扬州高三等,是因为开发得早。”⑧金三品:指青、白、赤三色的铜。⑨杶(chūn):椿树。干:《书·禹贡》作“”。,柘木。木质坚劲,可作车辕。栝(guā):桧树。⑩励:磨刀石。砥:精细的磨刀石。砮:可作矢镞的努石。丹:朱砂。⑪菌(jùn)、簵(lù):皆竹名。可制竹箭。楛(hù):木名。荆类。可作箭杆、器物。⑫三国:不知其何名。厎贡厥名:意谓只将贡物开列名单,不必真的贡献实物。⑬包:包裹。匦:匣。菁茅:供祭祀用的一种茅草。 ⑭玄:赤黑色。(xūn):浅红色。玑:珍珠之类。组:头饰。⑮大龟:_神龟。或称元龟。古时用龟以卜。⑯此谓江、沱、潜、汉四水,可以往复迳通。⑰逾:越也。水道不通,故越过陆地才至洛水。⑱南河:指河南洛阳、巩县一带的黄河。即由洛入河之处。
荆、河惟豫州①。伊;洛、瀍、涧既入于河②,荥、波(潘)既猎(潴)③,道(导)菏泽④,被盟猪⑤。厥土惟壤⑥,下土坟垆⑦。田中上⑧,赋错上中⑨。贡漆、枲、、紵⑩,棐(篚)纤纩⑪,锡贡磬错⑫。浮于洛,入于河⑬。
①荆:荆山。豫州以荆山为南界。河:黄河。豫州北界滨河。豫州,居九州之中。②伊、洛、瀍、涧:四水名。皆衣今河南省境。伊、瀍、涧入洛,洛水入河,故总言入于河。③潘:溢也。荥潘:即荥泽。在今河南荥阳县境。④菏泽:济水所汇,菏水所出。在今山东定陶东。⑤盟猪:《书·禹贡》作“孟诸”。二者相通,一也。泽名。在今河南商丘东北,接虞城县界。被盟猪,意谓菏泽之水往往溢出,流于盟猪。⑥壤土:适宜耕种的松柔的土地。⑦垆(lú):黑色坚硬的土壤。⑧中上:第四等。⑨错上中:赋第二等,又错出第一等。⑩枲(xǐ):不结子的大麻。紵(zhù):苎麻。⑪纤:细绸。纩:细绵。⑫锡贡:不常贡,待命而后纳贡。磬错:砺石的一种,可以治玉磬(乐器)。⑬洛:此指洛水流域诸水,浮于诸水,入于河,豫州西部中部贡道始通。
华阳、黑水惟梁州①。岷、嶓既艺②,沱、潜既道(导)③,蔡、蒙旅平④,和夷厎绩⑤。厥土青黎⑥。田下上⑦,赋下中三错⑧。贡厎、铁、银、镂、砮、磬⑨,熊、罴、狐、狸、织皮⑩。西顷因桓是来⑪,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⑫。
①华: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县南。为雍、豫、梁三州的分界点,华山南(华阳)为梁州,华山北(华阴)为雍州,华山东为豫州。华阳:华山之阳(南)。黑水:众说不一。多说是丽水,即今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其实在今陕西城面县北。顾颉刚说:“今陕西城固县北有黑水,即《禹贡》梁州的黑水。《禹贡》是说自华山南西迄黑水,其南则为梁州,……西界无可考,南限于长江。”又说:“其实梁州乃战国时秦人语,梁是桥梁的意思。”②岷:岷山。甘肃天水市南的嶓冢山实为岷山。嶓:嶓冢山。在今陕西宁强县北九十里。(顾颉刚说)艺:耕种。③沱、潜:出于嘉陵江水的皆名沱,指渠水、岩水、巴水等。出于汉水的皆名潜。④蔡、蒙:二山名。蔡山不知在何处。蒙山在今四川雅安、名山、芦山三县界。旅:道也。旅平:谓道已平治。⑤和夷:在今武当山一带。⑥青黎:紫色而肥沃。⑦下上:第七等。⑧下中:赋第八等。三错:杂出第七、第八、第九三等。⑨璆:美玉。镂:刚铁。⑩织皮:经过加工的毛织物及毛皮。 ⑪西顷:山名。在今甘肃碌曲县西甘肃与青海分界处。桓:旧说即桓水。⑫潜:水名。汉水所出,即今湑水、褒水等。沔:水名。一名沮水。源于陕西略阳县,东南流至沔县西南入汉水。渭水:水名。源于今甘肃渭源县,东流经关中,入于河。乱:绝河而渡曰乱。
黑水、西河惟雍州①。弱水既西②,泾属渭汭③。漆、沮既从④,酆水攸同⑤。荆、岐既旅⑥,终南、惇物⑦,至于鸟鼠⑧。原隰厎绩⑨,至于猪野⑩。三危既宅⑪,三苗丕叙⑫。厥土黄壤⑬。田上上⑭,赋中下⑮贡球、琳、琅玗⑯。浮于积石⑰,至于龙门西河⑱,会于渭汭⑲。织皮昆仑、析支、渠叟,西戎即叙⑳。
①黑水:在今陕西城固县北。雍州南以黑水及秦岭与梁州分界。西河:指黄河自内蒙古托克托折而南流,至陕西华阴东折的一段。雍州东以黄河与冀州分界。②弱水:在甘肃羌谷水下游,即今张掖河,北流入居延泽。③泾、渭:二水名。今陕西省境内二大水。泾属渭汭:泾水入渭水的地方。④漆、沮:二水名。漆水,源于今陕西铜川市东北大神山,西南流合于沮水。沮水,源于今陕西黄陵县西北子午岭,东南流合于漆水名石川河,东流富平县南交口镇入渭。⑤酆水:一作“丰水”。源于终南山,北流经西安西入渭。攸:所也。谓丰水与漆水、沮水同人于渭。⑥荆、岐:二山名。荆山(北条荆山),在今陕西朝邑县西南。岐山,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旅:道也。⑦终南:山名。今秦岭的一部分。惇物:山名。即太一山,在今陕西眉县东南。⑧鸟鼠:山名。在今甘肃渭源县西南。⑨原隰:高地与低地。⑩猪野:泽名。在今甘肃民勤县东北长城外,今名鱼海子,又名白亭海。即古休屠泽。或说猪野非独指一泽,而泛称雍州北边诸池泽。⑪三危:山名。在陇西,具体地点不明。宅:安定之意。⑫三苗:与三危山有一定的关系,不会在湖南、江西等地。丕:乃也。叙:顺也。⑬黄壤:黄色土。⑭上上:第一等。⑮中下:第六等。⑯球:美玉。琳:玉。青碧色,与今翡翠同。琅玗:玉之类。⑰积石:山名。在今甘肃临夏市西北。此称小积石山。⑱龙门:山名。在今陕西韩城县东北。⑲渭汭:指渭水以北,陕西华阴县以东,朝邑西南渭水入河处。⑳织皮:此承上文”熊罴、狐、狸”而言。蔡沈曰:“昆仑、析支、渠搜三国,皆贡皮毛,故以织皮冠之。皆西方戎落,故以西戎总之。即,就也。雍州水上既平,而叙功及于西戎,故附于末。”昆仑:指昆仑山系。最先是指令陕西东部“昆夷”之地。析支:西羌的别种,在今甘肃临桃以西及青海西宁市西北大积石山一带。渠搜:或说山名,或说国名,地点不明。叙:顺服。
道(导)汧及岐①,至于荆山②,逾于河;壶口、雷首③,至于大(太)岳④;厎柱、析城⑤,至于王屋⑥:太行、恒山⑦,至于碣石⑧,入于海。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⑨;熊耳、外方、桐柏⑩,至于倍尾⑪。道(导)嶓冢⑫,至于荆山⑬;内方⑭,至于大别⑮;岷山之阳⑯,至于衡山⑰,过九江⑱,至于敷浅原⑲。
①汧:山名。《书·禹贡》作“岍”。在今陕西陇县南。汉时称吴山。 岐山: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②荆山:在今陕西朝邑县西南。③壶口:山名。在今山西吉县西南。雷首: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南。④太岳:即岳山。主峰在今山西霍县东南。⑤厎柱:山名。即三门山。今称三门峡。析城:山名。在今山西阳城县西南,黄河北岸。⑥王屋:山名。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北一百里。一名天坛山。⑦太行:山名。在今河北、山西界上,延槀千余里。恒山:主峰在山西浑源县南。⑧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南。⑨西倾:山名。在今甘肃碌曲县西青海与甘肃界上。朱圉:山名。在今甘肃谷县西南。鸟鼠:山名。在今甘肃渭源县西。太华:山名。今称华山。在陕西华阴县南。又名西岳。⑩熊耳:山名。在今河南卢氏县南。外方:山名。即嵩山,又名嵩高,或称中岳。在今河南登封县北。桐柏:山名。在今河南桐柏县西北,在河南、湖北界上。⑪陪尾:山名。在今山东泗水县东。⑫嶓冢:山名。在今陕西宁强县东北。此山为汉水所出。 ⑬荆山:在今湖北南漳县西北。此山为汉水所经。⑭内方:山名。*_即章山。在今湖北钟祥县西南。一名马良山,又名马仙山。或疑古之内方山,即今武昌的大洪山。 ⑮大别:山名。在今安徽霍丘县西南八十里,接河南固始县界。但此山非汉水所经。有说在今湖北应山县东南黄安县界。 ⑯岷山:此指甘肃天水南的嶓冢山。⑰衡山:在今河南召县南,即《山海经·中山经》所说的衡山。 ⑱九江:在大江以北,今湖北、黄梅一带。⑲敷浅原,在今安徽霍丘县南。所谓敷浅原,殆指大别山脉逦迤就尽原阜未平而言。顾颉刚曰:“以上是导山,凡四重:第一重自嶓山至碣石十二山,在黄河的北岸;第二重自西倾至陪尾共八山,在黄河南岸;第三重自嶓冢至大别共四山,在汉水流域;第四重自岷至敷浅原共三山,在长江北岸。导山是为了治水,……是导水的准备工作。果然是这样,那么《禹贡》作者详于河而略于江,详于冀而略于梁,所以黄河北岸的山势首尾明确,长江北岸就马虎得多了,并且他的地理知识还没有越过江南。”
道(导)弱水①,至于合藜②,余波入于流沙③。道(导)黑水④,至于三危⑤,入于南海⑥。道(导)河积石⑦,至于龙门⑧,南至于华阴⑨,东至于厎柱⑩,又东至于盟津⑪,东过洛汭⑫,至于大伾⑬,北过降水⑭,至于大陆⑮,又北播为九河⑯,同为逆河,入于海⑰。嶓冢道(导)漾⑱,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⑲,过三澨⑳,至于大别21,南入千江,东汇泽为彭蠡22,东为北江23,入于海。岷山道(导)江24,东别为沱25,又东至于醴26,过九江27,至于东陵28,东迤北会于汇29,东为中江30,入于海。导沇水31,东流为泲(济),入于河,轶(溢)为荥32,东出于陶丘北33,又东至于菏34,又东北会于汶35,又东北入于海36。道(导)淮自桐柏37,东会干泗、沂38、东入于海。道(导)渭自鸟鼠同穴39,东会于酆40,又东至于泾41,又东过漆、沮42,入于河。道(导)洛自熊耳43,东北会干涧、瀍44,文东会于伊45,又东北入于河46。
①弱水:汉时称羌谷水。即今甘肃张掖河,源于祁连山,北流入居延海。②合藜:山名。又名穷石山。在今甘肃山丹、张掖、高台、酒泉四县的北面,与东面的龙首山合称北山,盖与祁连之称的南山相对,弱水从山南麓绕东流过。③流沙:泽名。即今内蒙古额济纳旗的居延海。或说最先所说的流沙,只是传说,未必确有所指。④黑水:此为假定的水。(顾颉刚说)⑤三危:山名。在今甘肃渭源县境。⑥南海:此为假定的海。(顾颉刚说)⑦积石:山名。即小积石山。⑧龙门:山名。在今陕西韩城东北,黄河西岸。⑨华阴:指华山以北,今陕西华阴县一带。⑩厎柱:山名。即三门峡。⑪孟津:一作盟津,在今河南孟县南,黄河北岸。⑫洛汭:洛水入河处。⑬大伾:山名。即九曲山,在今河南巩县汜水镇西北一里,去洛口四十里。⑭ 降水:或称绛水。流经山西屯留、长冶、襄垣、黎城、平顺,河南林县、安阳,河北涉县、武安、成安、肥乡、永年、曲周等县,入于河。⑮大陆:泽名。在今河北任县东北,与巨鹿、隆尧二县接界。⑯播:分布。九河:即“九河既道”的九河。⑰同为逆河,入于海:同迎受黄河,入之于海。“逆河”未必专指一水。⑱嶓冢:即“岷、岷即艺”的嶓冢山,在今陕西宁强县大安驿西二十里。漾:漾水。汉水上游的名称。水出今宁强县嶓冢山。⑲沧浪:水名。指汉水自湖北均县沧浪洲至襄阳一段水道。⑳三澨(shì):地名。在淯水入汉水处,今湖北襄阳境。或说即三参水,源出湖北京山县潼泉山仙女洞,东流至汉川县,入汉水。 21大别:山名。当在今湖北应山县东南,红安县界。22彭蠡:即“鼓蠡既潴”的彭蠡泽。应在江北,不是鄱阳湖。23北江:即指长江。24岷山:即“岷嶓既艺”的嶓冢山。25沱:凡江水所出之水皆可谓沱。与“沱、潜既导”的沱同。26醴:《书·禹贡》作“澧”。澧水,在今河南南召县,为涢水的支流。涢水入汉水,再入江。27九江:即“九江孔殷”的九江。28东陵:似在今湖北广济东北及黄梅县境。29 汇:回也。言水回旋蓄潴为泽。指安徽宿松县以东长江北岸一带的湖泊。30中江:众说纷纭。疑是指长江下游的主流。31沇水:济水的别名。32荥:荥泽。在今河南荥阳县南。33陶丘:地名。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南。 34菏:菏泽。即“导菏泽,被孟潴”的菏泽。35汶:水名。即“浮于汶,达于济”的汶水。36海:即黄海。今山东东平县安山镇以东章丘以西的大清河,邹平迤东至海的小清河,就是古济水的故道。37桐柏:即“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的桐柏山。在今河南桐柏县西北,豫鄂界上。38泗、沂:即泗水、沂水。沂水入泗,泗水入淮。39鸟鼠同穴:山名。简称鸟鼠山。即“终南惇物,至于鸟鼠”的鸟鼠山。 40酆:《尚书·禹贡》作“沣”。沣水,即“沣水攸同”的沣水。41泾:即“泾属渭汭”的泾水。42漆、沮:即“漆、沮既从”的漆水、沮水。 43洛:洛水,在河南省境。熊耳:山名。在今陕西洛南县北,与河南卢氏县的熊耳山一脉。 44涧、瀍:即“伊、洛、涧、瀍,既入于河”的涧水、瀍水。45伊:伊水。洛水从洛阳市南又东至偃师县,伊水自西来注,即“又东会于伊”。46又东北入于河:洛水会伊水后,东经巩县故城南,又东北流经至洛口入河。顾颉刚说:“以上导水,从导弱水起至洛水止,共分九节,九条主要的河流。第一条弱水,即今甘肃丹山县的张掖河,西流经丹山县合黎山后,余波入于流沙。第二条黑水,经三危山入于南海。黑水是古人假想的水,南海也是假想的海。弱水还在半知的状态,黑水就完全出于传说了,可见《禹贡》时代对于西北边远地区是不清楚的。第三条黄河,《禹贡》不知道黄河的发源地,乃从积石山开始,东至陕西的龙门、厎柱山,及河南的孟律、大伾,北过降水,到今河北巨鹿县古大陆泽,乃分为九河,分途流入渤海。第四条漾水,出今陕西宁强县嶓冢山,流到南郑叫汉水,至今湖北均县叫沧浪水,到大别山入长江,江、汉同流入海。第五条江水,即今嘉陵江,出今甘肃天水县西南嶓冢山,汉、晋人称为西汉水,西南流,又东流入陕西境,又东入四川境叫嘉陵江,又南流折东南流,至重庆市与长江合,东流出四川入湖北境,至汉阳会汉水,又会损水的支流澧水,又东南流入安徽境,过九江折东北流,北岸诸水来会,又东北流经江苏入黄海。第六条沇水,即济水,出今山西王屋山,东流经河南温县入黄河,《禹贡》时的济水是到河南荥阳县境溢出为荥泽,又东经山东定陶、菏泽,北会汶水,东入渤海。第七条淮水,出今河南桐柏县桐柏山,东流经安徽、江苏境,会同泗、沂两水人黄海。第八条渭水,出今甘肃渭源县西鸟鼠同穴山,东流入陕西境,会合澧、泾、漆、沮等水,又东流至华阴县入黄河。第九条洛水,出今陕西洛南县北冢岭山,东北流入河南境,会涧、瀍、伊三水至洛口入黄河。……由于治理和掌管都归功于大禹一人,也就是专制政权形成的一大原故。我们今天虽然不信《禹贡》是大禹治水真实的记录,至少可以看出在战国末期一种统一的灌溉水利的要求已经存在,从而形成儒家的政治、经济的理想。”
九州攸同①,四奥既宅②,九山刊旅③,九川涤原④,九泽既陂⑤,四海会同⑥。六府孔修⑦,庶士交正⑧,厎慎财赋⑨,咸则三壤⑩,成赋中国⑪。锡土姓⑫:“祗台德先⑬,不距(拒)朕行⑭。”
①九州攸同:谓九州都已平治。攸:皆也。同:平也。②奥:通墺。宅:安定之意。③九:指多数。刊:治水用的表帜。旅:治理之意。④涤:疏通之意。原:水源。⑤肢:肢池。意谓蓄水而无决溢。⑥会同:通达之意。以上六句为《禹贡》导山导水的总结。⑦六府:谓掌管税收的六职。孔:大也。修:治也。⑧庶:《史记·夏本纪》作“众”。庶、众意义相同。庶士交正:意谓九州都以土壤的美恶而规定各地赋税的高低。⑨底:《史记·夏本纪》作“致”,奉诣之意。 ⑩咸:皆也。则:法则。三壤:土壤分三品九等。意谓赋税也按土壤分为三品九等。⑪中国:对“四夷”而言,即指九州。九赋中国:谓赋税只限于九州。以上五句就赋税而言。⑫锡:赐也。土:土地。姓:姓氏。古时姓、氏有别,后来合而为一。⑬祗:敬也。台(yí):我。德先:惟德为先。⑭拒:抗拒。朕:我也。行:指政教设施。
五百里甸服①,百里赋内(纳)总②,二百里内(纳)汭③,三百里内(纳)戛(秸)服④,四百里粟⑤,五百里米⑥。五百里侯服⑦:百里采⑧,二百里男国⑨,三百里诸侯⑩。五百里绥服⑪:三百里揆文教⑫,二百里奋武卫⑬。五百里要服⑭:三百里夷⑮,二百里蔡⑯。五百里荒服⑰:三百里蛮⑱,二百里流⑲。东渐于海⑳,西被于流沙21,朔、南暨22,声教讫于四海23。
①甸服:儒家相传大禹规定了甸、侯、绥、要、荒五服,即将京畿外土地分为五等,每等四方各五百里。京畿外五百里为甸服。甸,与“田”同,主为王者治田。②赋:言赋税标准。纳:缴纳于上。总:束禾之意。赋纳总:意谓甸服近处人民将谷穗及禾杆缴纳于官府。③铚:本是短镰。此处指以铚收割的禾穗。④秸服:输送谷子。⑤粟:粝米。即粗米。⑥米:精米。⑦侯服:在甸服外,也是四方五百里。侯:诸侯。或说为斥候。⑧采:指担任王事的官。⑨男:任也。男国:掌其国而向王纳贡。⑩诸侯:男、侯,皆古代的爵位。但诸侯国大于男国。⑪绥:安也。安抚之意。绥服:也要向王进贡。⑫揆:掌管之意。揆文教:谓设置掌管文教的官。⑬奋:振奋。奋武卫:谓振奋武力,以藩卫京畿。⑭要:通“徼”。要服:边服之意。⑤夷:易也。意谓改变风俗。⑯蔡:杀也。意谓减杀其赋。⑰荒:荒远。 ⑱蛮:与“缗”通。缗,被也。意谓被覆王化。⑲流:流动。谓迁徙而贡纳不常。《禹贡》五服,出于后人想象,并不是实有的古制。⑳渐:浸润。海:东海,今名渤海。21被:被覆之意。流沙:古人假想的地名。22朔:北方。南:南方。暨:及也。朔南暨:谓北方及南方。23声教:谓天子的声威与教化。四海:四方之意。
禹锡玄圭,告厥成功①。
①禹锡玄圭,告厥成功:上帝赐禹玄圭,庆告他大功告成。锡:赐也。玄:带赤的黑色。圭:上圆下方的瑞玉。以上为《禹贡》的总结。按:有关《禹贡》的注释,主要参考顾颉刚《禹贡全文注释》(见侯仁之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后受禅于虞,为夏后氏。殷因于夏,亡(无)所变改。
周既克殷,监(鉴)于二代而损益之,定官分职,改禹徐、梁二州合之于雍、青①,分冀州之地以为幽、并②。故《周官》有职方氏③,掌天下之地,辩九州之国。
①徐梁二州合之于雍、青:省徐州以人青州,并梁州以合雍州。②分冀州之地以为幽、并:将冀州分为幽、并二州。③职:主管之意。职方氏:主管四方之官。
东南曰扬州:其山曰会稽①,薮曰具区②,川曰三江③,浸曰五湖④;其利金、锡、竹箭;民二男五女;畜宜鸟兽⑤,谷宜稻。
①会稽:在今浙江绍兴东南。②薮(sǒu):大潭。具区:今太湖。③川:水之通流曰川。④浸:引水灌溉曰浸。三江、五湖:众说不一。其实是江、海杂错众多之意。⑤畜:畜牧;饲养。
正南曰荆州:其山曰衡①,薮曰云梦②,川曰江、汉③,浸曰颍、湛④;其利丹、银、齿、革;民一男二女;畜及谷宜,与扬州同。
①衡:衡山,在今湖南衡阳西。②云梦:泽名。在今洪湖、洞庭湖一带。③江、汉:江水、汉水。④颍、湛:二水名。颍水,在今河南省境,东南流,至安徽寿县西入淮。湛水,汝水之支流,在今安徽南阳地区。
河南曰豫州:其山曰华①,薮曰圃田②,川曰荥、洛③,浸曰波、溠④;其利林、漆、丝枲;民二男三女;畜宜六扰⑤,其谷宜五种⑥。
①华: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县南。②圃田:泽名。在今郑州东北,至于中牟县。③荥:荥泽。在今河南荥阳县境。洛:洛水。在河南省境,经洛阳南,入河。④波:疑通“播”,溢也。非水名。溠:溠水,亦名扶恭河,在湖北随县西北。⑤六畜:谓马、牛、羊、豕、犬、鸡。扰:驯养之意。⑥五谷:黍、稷、菽、麦、稻。
正东曰青州:其山曰沂①,薮曰孟诸②,川曰淮、泗③,浸曰沂、沐④;其利蒲、鱼;民二男三女;其畜宜鸡、狗,谷宜稻、麦。
①沂:沂山,在今山东沂源县东。②孟诸:泽名。在今河南商丘东北,河南与山东交界处。③淮、泗:即淮水、泗水。④沂、沐:二水名。沂水、沐水,源于山东沂山东西,南流至江苏邳县南,入泗水。
河东曰兖州:其山曰岱①,薮曰泰(大)野②,其川曰河、泗(济)③,浸曰卢、潍④;其利蒲、鱼;民二男三女;其畜宜六扰,谷宜四种⑤。
①岱:泰山。②大野:泽名。在今山东巨野县北。③河、济:黄河、济水。④卢、潍:二水名。卢水,在今山东诸城东,北流入潍水。潍水,在山东诸城西,北流入莱州湾。⑤四谷:黍、稷、稻、麦。
正西曰雍州:其山曰岳①,薮曰弦蒲②,川曰泾、汭③,其浸曰渭、洛④;其利玉、石;其民三男二女;畜宜牛、马,谷宜黍、稷。
①岳:岳山,即吴山,又名岍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南。②弦蒲:泽名。在今陕西陇县西北。③泾:泾水。源于六盘山,东南流,至陕西泾阳东南,与渭水合流。汭:汭水,在今甘肃东北部,在甘肃泾川县北入泾水。④渭、洛:二水名。渭水,乃关中主要河流。洛水,自陕西白干山西部,东南流,至大荔县东南,入渭水。
东北曰幽州:其山曰医无闾①,薮曰奚养②,川曰河、泲(济)③,浸曰菑、时④;其利鱼、盐;民一男三女;畜宜四扰⑤,谷宜三种⑥。
①医无闾:山名。即今辽宁阜新市东南的医巫闾山。②奚养:泽名,在今山东莱阳县东北。③河、济:黄河、济水。④菑、时:二水名。菑水,即淄水,源于山东莱芜北,东北流,经临淄北流,与时水会合,东入莱州湾。时水,自山东临淄西,东北流,与菑水会合,东入菜州湾。⑤四畜:马、牛、羊、豕。⑥三谷:黍、稷、稻。
河内曰冀州①:其山曰霍②,薮曰扬纡③,川曰漳④,浸曰汾、潞⑤;其利松、柏;民五男三女;畜宜牛、羊,谷宜黍、稷。
①河内:地名。约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北的地方。②霍:霍山,又名太岳。在今山西霍具东南。③扬纡泽:地点不明。④漳水:源于山西省东部,东南流,至河北省境,已湮。⑤汾、潞:二水名。汾水,今山西省境内大河,于河津县南入黄河。潞水,源于今山西长子县西,曲折东北流,于今豫、冀交界处入漳水。
正北曰并州:其山曰恒山①,薮曰昭余祁②,川曰虖池、呕夷③,浸曰涞、易④;其利布帛;民二男三女;畜宜五扰⑤,谷宜五种。
①恒山:在今五台山东晋、冀交界处,主峰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②昭余祁:泽名。在今山西平遥县西。③虖池:即今滹沱河。呕夷:水名。或称滱水。源出山西浑源县东南枪锋岭,东南流入河北省为唐河。④涞、易:二水名。涞水,即今拒马河。源出河北涞源县涞山,流至容城注入白沟河。易水,源于今河北易县。⑤五畜:马、牛、羊、犬、豕。
而保章氏掌天文①,以星土辩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视吉凶。
①保章氏:掌天文之官。
周爵五等①,而土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十里。不满为附庸,盖千八百国。而太吴、黄帝之后,唐、虞侯伯犹存,帝王图籍相踵而可知。周室既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转相吞灭,数百年间,列国耗尽。至春秋时,尚有数十国,五伯(霸)迭兴②,总其盟会。陵夷至于战国,天下分而为七③,合从(纵)连衡(横),经数十年。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荡灭前圣之苗裔,靡有子遗者矣。
①周爵五等:所谓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乃后人附会,周代爵位并非如此。②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③七:七国,谓齐、楚、燕、赵、韩、魏、秦。
汉兴,因秦制度,崇恩德,行简易,以抚海内。至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趾①,北置朔方之州②,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凉,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先王之迹既远,地名又数改易,是以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焉。
①交趾:汉十三刺史部(州)之一。辖境约当今两广及越南部分地区。②朔方:汉十三刺史部(州)之一。以河套为中心,辖境约当今内蒙古中部、陕北、宁夏大部及甘肃东北部等地区。
京兆尹①,故秦内史②,高帝元年属塞国③,二年更为渭南郡④,九年罢,复为内史。武帝建元六年分为右内史⑤,太初元年更为京兆尹。元始二年户十九万五千七百二⑥,口六十八万二千四百六十八。县十二:长安⑦,高帝五年置⑧。惠帝元年初城,六年成⑨。户八万八百,口二十四万六千二百⑩。王莽曰常安。新丰⑪,骊山在南⑫,故骊戎国⑬。秦曰骊邑。高祖七年置⑭。船司空⑮,莽曰船利。蓝田⑯,山出美玉⑰,有虎候山祠,秦孝公置也⑱。华阴⑲,故阴晋⑳,秦惠文王五年更名宁秦21,蒿帝八年更名华阴。太华山在南22,有祠,豫州山。集灵宫23,武帝起。莽曰华坛也。郑24,周宣王弟郑桓公邑25。有铁官26。湖27,有周天子祠二所28。故曰胡,武帝建元年更名湖29。下邦30,南陵31,文帝七年置32。沂水出蓝田谷33,北至霸陵人霸水。霸水亦出蓝田谷,北入渭。古曰兹水,秦穆公更名以章霸功,视(示)子孙。奉明34,宣帝置也35。霸陵36,故主阳37,文帝更名。莽曰水章也38。杜陵39。故社伯国40,宣帝更名41。有周右将军杜主祠四所42。莽曰饶安也。
①京兆尹:政区名,官名。它与左冯翊、右扶风为京畿三个政区名,合称三辅,其长官同名。京兆尹辖长安及迄东秦岭以北、渭水以南诸县。治所在长安。②故秦内史:意谓汉京兆尹为秦内史的一部分。《志》在各郡国下都叙沿革,追溯至秦代。③塞国:秦亡后,项羽所立十八王国之一。④二年:据《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当作“元年”。施之勉以为“二年”不误。⑤右内史:内史分为左右,初在景帝二年(见《史记·景帝本纪》、《汉书·百官公卿表》),此《志》作“建元六年”。估计起初只分辖区,未分府署,至建元六年始分署理事(谭其骧说)。⑥元始二年:即公元二年。《志》所载各郡国户口据此年版籍;这是我国见于文献的最早户口统计数字。⑦长安:故城在今陕西西安城西北。⑧高帝五年置:此处未记高帝七年都长安。⑨六年成:据《汉书·惠帝纪》,惠帝五年成。⑩户八万八百云云:《志》记县户口 的很少,仅十个,还不完整;汉县户口数以长安为最多。⑪新丰:故城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十四里。⑫骊山:在今临潼县南二里。此《志》所载山名共有一百七十五个。⑬故:凡元始以前皆可称“故”。骊戎:春秋时戎狄之一。⑭置:谓置县。高祖十年才更名。⑮船司空:在今陕西华阴县东北五十里。此本是主船之官,后改建为县。⑯蓝田:故城在今陕西蓝田西三十里。⑰山:蓝田山,在今县东三十里。⑱置:指造虎候山祠而言。陈直曰:“蓝田有鼎湖延寿宫,志未注。遗址现在蓝田焦岱镇。”⑲华阴:故城在今陕西华阴东南五里。⑳故阴晋:战国时魏地。21五年:据《史记·秦本纪》与《六国年表》,在“六年”。22太华山:即华山。在县南十里。23集灵宫:故址在华山下今王到村。24郑:故城在今陕西华具西北三里。25郑,郑桓公邑:以郑为县始于春秋时秦武公十一年,见《史记·秦本纪》。《汉志》不提,可见它不重视县的始建年代。谭其骧曰:“以秦县而言,估计总数当不下八九百个,但为《汉志》所提到的不满十个。”26铁官:武帝置盐铁官于产盐铁的郡县,以收盐铁之利。《志》所载盐官共三十五,铁官共四十八。27湖:故城在今灵宝县西南。 28周天子祠:按周厉王名胡,此县“故名胡”,可能置祠以祀周厉王。29更名湖:古有胡国,相传东周初被郑武公所灭。县南有地名鼎湖,传说为黄帝铸鼎之处,故武帝更名湖。30下邦(guī):故城在今陕西渭南县东北二十余里。31南陵:故城在今陕西西安城东南二十四里白鹿原上。文帝母薄太后的陵在此,因在文帝陵(霸陵)之甫,故名甫陵。汉代的陵及附属的园、寝、庙规模很大,元帝以前每陵皆置县,役使县民供奉园陵,称“陵县”或“陵邑”。又屡徙官僚富豪于陵县。陵县不属郡国而属于太常;至元帝时才以各陵县分属三辅,是后起陵不再置县与徙民。见于《汉志》者有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宣帝杜陵、薄太后南陵、赵婕妤云陵等九个陵县;其中有五陵在渭北(长陵、阳陵、安陵、茂陵、平陵)。32文帝七年置:《史记·景帝本纪》“二年,置南陵县”,与《志》异。33沂水:“浐水”之误。参考《水经·浐水注》所引《志》文。《志》叙水道,一般首尾源流较详。《志》载水道和陂、泽、湖、池共三百六十一,无名山水不计。34奉明:故城在今西安城北八里。 35宣帝置:宣帝父史皇孙墓地称“奉明园”,元康元年立为县。史皇孙因是宣帝父,其墓称园不称陵,然置县如陵县例。高帝父太上皇葬于栎阳县北原,分栎阳置万年县,与此同例。36霸陵:故城在今陕西西安城东北三十五里。37芷阳:战国旧县。文帝九年起陵灞上,改名霸陵。县跨灞水两岸,陵在水西,县城在水东。38水章:改水名以章霸功之意。39杜陵:故城在今陕西西安城东南二十里少陵原上。 40杜伯:西周宣王时杜国的君主,入朝为右将军。41宣帝更名:原名壮县(春秋时秦武公十一年始置),汉宣帝元康元年置陵杜东原上,更杜县名杜陵。42右将军社主:即杜伯。
左冯翊①,故秦内史②,高帝元年属塞国③,二年更名河上郡④,九年罢,复为内史。武帝建元六年分为左内史⑤,太初元年更名左冯翊⑥。户二十三万五千一百一,口九十一万七千八百二十二。县二十四:高陵⑦,左辅都尉治⑧。莽曰千春。栎阳⑨,秦献公自雍徙⑩。莽曰师亭。翟道⑪,莽曰涣。池阳⑫,惠帝四年置。戵嶭山在北⑬。夏阳⑭,故少梁⑮,秦惠文王十一年更名。《禹贡》梁山在西北⑯,龙门山在北⑰,有铁官。莽曰冀亭。衙⑱,莽曰达昌。粟邑⑲,莽曰粟城。谷口⑳,九嵏山在西21。有天齐公、五床山、仙人、五帝祠四所。莽曰谷喙。莲勺22,鄜23,莽曰修令。频阳24,秦厉公置。临晋25,故大荔,秦获之,更名。有河水祠。芮乡26,故芮国。莽曰监晋。重泉27,莽曰调泉。郃阳28,祋祤29,景帝二年置。武城30,莽曰桓城。沈阳31,莽曰制昌。怀德32,《禹贡》北条荆山在南,下有强梁原33。洛水东南入渭,雍州浸。莽曰德欢。徵34,莽曰汜爱。云陵35,昭帝置也。万年36,高帝置。莽曰异赤。长陵37,高帝置38。户五万五十七,口十七万九千四百六十九。莽曰长平。阳陵39,故弋阳,景帝更名40。莽曰渭阳。云阳41。有休屠、金人及径路神祠三所42,越巫祠三所43。
①左冯翊(píng yi):三辅之一。辖长安以东、渭水北岸诸县。治所在长安。②故秦内史:意谓左冯翊在秦内史的辖境内。③塞国:楚霸王所立十八王国之一。④二年:有说当作“元年”。其实不误(施之勉说)。⑤建元六年分为左内史:内史分为左右,始于景帝二年,此《志》作“建元六年”,估计起初只分辖区,未分府署,至建元六年始分署理事。⑥左冯翊:王莽分左冯翊曰前辉光,后又分其郡为二,曰翊尉、光尉。⑦高陵:故城在今陕西高陵县西南一里。秦时旧县。⑧左辅都尉:据《百官表》,武帝元鼎元年置三辅都尉。⑨栎(yuè)阳:故城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七十里。⑩秦献公自雍徙:下夺一“此”字。奏献公城栎阳,徙此。项羽分封的十八王之一雍王司马欣都此。汉初也曾都此。⑪翟(dí)道:在今陕西黄陵县西北。县有蛮夷曰“道”。⑫池阳:在今陕西径阳县西北二里。⑬戵嶭(jiěniè)山:在今陕西泾阳县北。⑭夏阳:故城在今陕西韩城县西南。夏阳有扶荔宫,《志》未注。扶荔宫遗址在今陕西韩城县芝川镇司马迁祠附近。⑮故少梁:古梁国,春秋时秦灭之,为少梁邑。⑯梁山:在今陕西韩城县西北、黄龙县东。⑰龙门山:在今陕西韩城县东北,黄河西岸。 ⑱衙:故城在今陕西白水县东北六十里彭衙堡。⑲粟邑:故城在今陕西白水县西北。⑳谷口:故城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七十里。 21九嵏(zōng)山:在今陕西礼泉县北。22莲勺:故城在今陕西渭南县东北七十里来化镇。23鄜(fū):故城在今陕西洛川县东南七十里。24频阳:故城在今陕西富平县东北五十里。25临晋:故城在今陕西大荔县东,黄河岸西。26芮乡:在临晋东南,渭水北岸。27重泉:故城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南五十里重泉里。28郃(hé)阳:故城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四十里洽阳里。29祋栩(duìxǔ):故城在今陕西耀县。一作“祋栩”。30武城:故城在今陕西华县东北十七里。 31沈阳:故城在今陕西华县东北十五里。32怀德:故城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南,渭水北岸。33强梁原:在渭北,洛水入渭处。34徵:“澂”之误(陈直说)。故城在今陕西澄城县西南二十五里。35云陵:故城在今陕西淳化县东南。汉昭帝母赵婕好死葬云阳,昭帝即位起云陵,割云阳以为县。36万年:故城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七十里。高帝父太上皋葬于栎阳县北原,分栎阳置万年县。37长陵:故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城西北有望夷宫。38高帝置:长陵为高帝陵,十二年置县。39阳陵:故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泾渭二水之间。阳陵为景帝陵。40景帝更名:《吏记·景纪》四年后九月更名。《汉书·景帝纪》五年正月更名。 41云阳:故城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故秦县。42休屠(xiǔchǔ);匈奴休屠王。金人:祭天金人。径路神祠:祭休屠王之祠,见《效祀志》。 43:有说“”之讹。:“禳”之假借。参考《郊祭志》。
右扶风①,故秦内史②,高帝元年属雍国③,二年更为中地郡④。九年罢⑤,复为内史。武帝建元六年分为右内史,太初元年更名主爵都尉为右扶风⑥。户二十一万六千三百七十七,口八十三万六千七十。县二十一:渭城⑦,故咸阳,高帝元年更名新城,七年罢,属长安。武帝元鼎三年更名渭城。有兰池宫⑧,莽曰京城。槐里⑨,周曰犬丘,懿王都之。秦更名废丘⑩。高祖三年更名。有黄山宫⑪,孝惠二年起。莽曰槐治。鄠⑫,古国⑬。有扈谷亭⑭。扈,夏启所伐。酆水出东南,又有潏水⑮,皆北过上林苑入渭。有阳宫⑯,秦文王起。盩厔⑰,有长扬宫⑱,有射熊馆,秦昭王起。灵轵渠⑲,武帝穿也,⑳,周后稷所封21。郁夷22,《诗》“周道郁夷”。有汧水祠23。莽曰郁平。美阳24,《禹贡》岐山在西北。中水乡,周大王所邑。有高泉宫25,秦宣太后起也。郿26,成国渠首受渭,东北至上林入蒙笼渠27。右辅都尉治。雍28,秦惠公都之29。有五畤,太昊、黄帝以下祠三百三所30。泉宫,孝公起。祈年宫,惠公起31。械阳宫,昭王起。有铁官。漆32,水在县西33。有铁官。莽曰漆治。栒邑34,有豳乡,《诗》豳国,公刘所都。隃麋35,有黄帝子祠一莽曰扶亭。陈仓36,有上公、明星、黄帝孙、舜妻育冢祠。有羽阳宫37,秦武王起也,杜阳38,杜水南入渭39。《诗》曰“自杜”,莽曰通杜。汧40,吴山在西,古文以为汧山41。雍州山。北有蒲谷乡弦中谷,雍州弦蒲薮42。汧水出西北,入渭。芮水出西北43,东入泾,《诗》芮,雍州川也。好畤44,垝山在东45。有梁山宫46,秦始皇起。莽曰好邑。虢42,有黄帝子、周文武祠。虢宫,秦宣太后起也。安陵48,惠帝置。莽曰嘉平。茂陵49,武帝置。户六万一千八十七,口二十七万七千二百七十七。莽曰宣城。平陵50,昭帝置。莽曰广利。武功51,太一山52,古文以为终南。垂山53,古文以为敦物。皆在县东。斜水出衙领山北54,至郿入渭。褒水亦出衙领,至南郑入沔。有垂山、斜水、褒水祠三所。莽曰新光55。
①右扶风:辖长安以西、渭水南北诸县。治所在长安。②故秦内史:意谓原秦内史之一部分。③雍国:项羽分封十八王国之一,章邯为雍王。④二年:有说当作“元年”。其实不误(施之勉说)。⑤九年罢:钱大昭曰,《百官表》高帝十年,有中地守宣义,疑非九年罢。按,“九年罢”为是。“中地守”上脱一“故”字。⑥更名主爵都尉为右扶风:主爵都尉,掌列侯,不治民,岂能更名为右扶风,盖省其员,另为右扶风(全祖望说)。王莽分其郡曰后丞烈,后又分其郡二,曰扶尉,列尉。⑦渭城:故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⑧兰池宫:秦始皇微行,逢盗于兰池,大概即在其处。⑨槐里:故城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南十里。⑩犬丘……废丘:吴卓信曰:《世本》懿王二年自镐徙都犬丘,《纪年》懿王十五年自宗周迁于槐里。是周时已有槐里之名。周既自镐迁此,岂有天子所都仍名犬丘之理,盖已更名槐里矣。据《周勃》《樊哙传》,汉初有废丘,又有槐里,或其后置县,乃统渭之槐里耳。⑪黄山宫:故址在今陕西兴平县西南三十里马嵬坡。 ⑫鄠:故城在今陕西户县北。⑬古国:当为“古扈国”。户、扈、鄠三字为一疏。⑭亭:其上当有“甘”字(王念孙说)。⑮潏水:当作“涝水”。⑯(bèi)阳宫:在今陕西户县西南三十余里。 ⑰盩厔(zhōuzhì):故城在今陕西周至县东三十里终南镇。⑱长杨宫:长杨、五柞二宫相去八里,此处脱“五柞宫”。⑲灵轵渠:在县北。又名蒙茏渠。⑳(tái):故城在今陕西武功县西三十里。有车宫,《志》文未注(陈直说)。21后稷所封:本有邰氏之地,秦置县。东汉初废。22郁夷:故城在今陕西宝鸡县西。东汉时省并于郿县。23汧水祠:在今陕西宝鸡县东。24美阳:故城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北。 25高泉宫:《长安志》言,在美阳城中。26郿:故城在今陕西眉县东。27蒙笼渠:即灵轵渠。“笼”,当作“茏”。28雍:故城在今陕西凤翔县南。 29秦惠公:“惠”,“德”之讹。《封禅书》云:“秦德公既立,卜居雍”。《郊祀志》同。30三百三所:王先谦曰,“《郊祀志》,雍有百余庙;又云,旧祠二百三所。此‘三百’,疑二百之误。” 31祈年宫:“祈”,或作“蕲”。《黄图》:“蕲年宫,穆公所造。”与《志》异。或穆公起,惠公更修。32漆:故城在今陕西彬县。秦邑。有豳亭。33水:指漆水。此水入泾。 34栒邑:故城在今陕西旬邑县东北。35栒麋:县因有隃麋泽而得名。故城在今陕西千阳县东。36陈仓:故城在今陕西宝鸡市东二十里。37羽阳宫:遗址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关外火车站对岸。“羽阳”,疑“雨暘”二字之假借。(陈直说)38杜阳:故城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北。39杜水:源于古杜阳县之杜山,东南流,于今周至县入渭。40汧(qiān):故城在今陕西陇县南。秦邑。41古文:指《禹贡》。《志》称“古文”者十一。42弦蒲薮: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43芮水:在今甘肃华亭县境。东流,至今泾川城入泾。 44好畤:故城在陕西乾县东十里好畤村。秦邑。45垝山:在今陕西乾县东北。46粱山:在乾县西北五里。47虢:故城在今陕西宝鸡县西。本西虢,秦武公灭之。48安陵:为惠帝陵,因置县。故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49茂陵:武帝陵,建元二年置县。本陕西槐里县之茂乡。故址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北。50平陵:昭帝陵,因置县。故址在陕西咸阳西北十五里。 51武功:故城在今陕西眉县东南四十里。52太一山:在今陕西眉县南。今称太白山。53垂:“岳”之误。岳山,在今眉县西南,太白山之西。54衙岭山:在岳山西。55莽曰新光:王莽以武功县为安汉公采地,名曰汉光邑;其后王莽改国号为新,故曰新光。
弘农郡①,武帝元鼎四年置②。莽曰右队③。户十一万八千九十一,口四十七万五千九百五十四。有铁官④,在黾池。县十一:弘农⑤,故秦函谷关。衙山领下谷⑥,烛水所出,北入河。卢氏⑦,熊耳山在东。伊水出⑧,东北入洛,过郡一⑨,行四百五十里。又有育水⑩,南至顺阳入沔⑪。又有洱水,东南至鲁阳⑫,亦入沔⑬。皆过郡二⑭,行六百里。莽曰昌富。陕⑮,故貌国。有焦城,故焦国。北虢在大阳⑯,东虢在荥阳⑰,西虢在雍州⑱。莽曰黄眉。宜阳⑲,在黾池有铁官也⑳。黾池21,高帝八年复黾池中乡民22。景帝中二年初城,徙万家为县。榖水出榖阳谷23,东北至榖城入洛24。莽曰陕亭。丹水25,水出上洛冢岭山26,东至析入钧27。密阳乡28,故商密也。新安29,《禹贡》涧水在东,南入洛。商30,秦相卫鞅邑也。析31,黄水出黄谷32,鞠水出析谷33,俱东至郦入湍水。莽曰君亭。陆浑34,春秋迁陆浑戎于此35。有关36。上洛37。《禹贡》洛水出冢岭山,东北至巩入河38,过郡二39,行千七十里,豫州川。又有甲水,出秦岭山40,东南至锡入沔41,过郡三42,行五百七十里。熊耳获舆山在东北。
①弘农:义取宏大农桑为名。辖境在今陕西、河南两省之间,约当今黄河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丹三水流域。郡治弘农。②故属京兆尹,武帝元鼎三年冬徙函爷关于新安,以故关为弘农县,设郡约在此时。③右队:《王莽传》,以弘农、河东、荥阳、河内、颍川、南阳为六队。④有铁官:吴卓信曰:《寰宇通志》河南府巩、宜阳、登封、新安、嵩五县出铁。⑤弘农:故城在今河南灵宝县北。武帝元鼎三年冬徙函谷关于新安,以故关为弘农县。陈直曰:“弘农有弘农宫,《志》文未注。”⑥衙:“衡”之误。衙山领:当作“衡岭”(段玉裁说)。在今灵宝县南。⑦卢氏:故城即今河南卢氏县。⑧“出”上当有“所”字(王念孙说)。⑨过郡:王先谦曰,“《志》叙水道,无‘过郡一’者,本郡则不可言过也。‘一’是‘二’之缺讹。郡二:弘农、河南。⑩育水:即均水。⑪顺阳:故城在今湖北均县。⑫鲁阳:故城在今河南鲁山县。⑬(洱水)入沔:洱水的源流不明。⑭皆过郡二:过弘农、南阳。《志》未叙洛水过卢氏县。⑮陕:故城在今河南陕县。黄河南岸。⑯大阳:故城在今山西平陆西,黄河北岸。⑰荥阳:故城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⑱雍州:“州”字衍(王念孙说)。雍,县名。故城在今陕西凤翔南。⑲宜阳:故城在今河南宜阳西五十里。洛水过此县。战国时韩地。⑳在邑池有铁官也:齐召南曰:此七字乃郡户口下自注,误衍于此。王先谦曰:“在”疑“有”之误,宜阳也有黾池。21黾池:故城在今河南渑池县西。22复黾池中乡民:王先谦曰:“案《志》云‘复黾池中乡民’,则中乡原属黾池可知,而黾池旧为县更可知。宜阳下引《洛水注》云,‘蠡城西山上原高二十五丈,故邑池县治’,此旧治也。中乡城,景帝时改治也。”23榖阳谷:在今邑池县西。24榖城:故城在洛阳西北。25丹水:故城在今河南浙川县西南。26水:丹水。上洛:故城在今陕西商县。冢岭山:在今陕西商县西北、古代峣关以北。27钧:钩水。即均水。28密阳乡:在古丹水县东南。29新安:故城在今河南渑他县东搭泥镇。 30商:故城在今陕西商县东南八十五里。31析:故城在今河南西峡县。32黄谷:在今河南西峡县东南。33析谷:在今河南西峡县东北。34陆浑:故城在今河南嵩县东北。35迁陆浑戎:事见《左传》僖公二十二年。36关:陆浑关。在今河南宜阳县东南。37上洛:故城在今陕西商县。38巩:县名。故城在今河南巩县西南。39过郡二:指弘农、河南。40秦岭山:在今陕西商县西南、蓝田县南。41钖:县名。故城在今陕西白河县东南。42过郡三:“三”当为“二”。指弘农、汉中二郡。
河东郡①,秦置②。莽曰兆阳③。有根仓、湿仓。户二十三万六千八百九十六,口九十六万二千九百一十二。县二十四④:安邑⑤,巫咸山在南⑥,盐池在西南⑦,魏绛自魏徙此,至惠王徙大梁。有铁官、盐官。莽曰河东。大阳⑧,吴山在西⑨,上有吴城,周武王封太伯后于此,是为虞公,为晋所灭。有天子庙。莽曰勤田。猗氏⑩,解⑪,蒲反⑫,有尧山、首山祠⑬。蕾 首山在南⑭。故曰蒲,秦更名。莽曰蒲城。河北⑮,《诗》魏国,晋献公灭之,以封大夫毕万,曾孙绛徙安邑也。左邑⑯,莽曰兆亭。汾阴⑰,介山在南⑱。闻喜⑲,故曲沃。晋武公自晋阳徙此⑳。武帝元鼎六年行过,更名21。濩泽22,《禹贡》析城山在西南23,端氏24,临汾25,垣26,《禹贡》王屋山在东北27,沇水所出,东南至武德入河28,轶(溢)出荥阳北地中,又东至琅槐入海29,过郡九30,行千八百四十里。皮氏31,耿乡32,故耿国,晋献公灭之,以赐大夫赵夙。后十世献侯徙中牟。有铁官。莽曰延平。长修33,平阳34,韩武子玄孙贞子居此。有铁官。莽曰香平。襄陵35,有班氏乡亭36。莽曰干昌。彘37,霍大山在东38,冀州山,周厉王所奔39。莽曰黄城。杨40,莽曰有年亭。北屈41,《禹贡》壶口山在东南42。莽曰朕北①。蒲子43,绎44,晋武公自曲沃徙此。有铁官。狐45,骐46。侯国。
①河东郡:辖境在黄河以东,约当今山西省南部(今山西沁水以西,霍山以南地区)。郡治安邑。河东有都尉,见《薛宣传》,《志》未注都尉治。河东与河南、河内属司隶,为“三河”。②秦置:凡言“秦置”,因其名不改。秦昭襄王二十一年置。③兆阳:当作“兆队”。据《王莽传》河东乃六队之一。④县二十四:《尹翁归传》河东二十八县。今云二十四乃元始时县数。⑤安邑:故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有共厨宫。⑥巫咸山:在今山西夏县东南。⑦盐池:在今山西运城东南。⑧大阳:故城在今山西平陆西南。⑨吴山:在今平陆北。⑩猗氏:故城在今山西临倚县甫二十里。⑪解:故城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⑫蒲反:故城在今山西永济县西,黄河东岸。⑬尧山、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县西南。有首山宫、迎光宫(陈直说)。⑭雷首山:在今永济县西南。为中条山西端,临黄河。⑮河北:故城在今山西芮城县东北一里。⑯左邑:故城在今山西闻喜县。⑰汾阴:故城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黄河东岸。有汾阴宫。县侧有汾阴脽。⑱介山:在今山西万荣县南。⑲闻喜:故城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⑳武公:当作“成侯”(王念孙说)。21武帝元鼎六年更名:秦改为左邑。武帝于左邑之桐乡闻南越破,乃以桐乡为闻喜县。后汉并左邑于闻喜。22濩泽:故城在今阳城县西泽城村。23析城山:在今山西阳城县西南。24端氏:故城在今山西沁水县东北三十五里端氏聚。25临汾:故城在今山西新绛东北二十五里。汾水经县城东。26垣:故城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27王屋山:在今垣曲县东、阳城县西南。28武德:故城在今河南武陟东南。29琅槐:故城在今山东东营市境。30过郡九:过河东、河内、河南、陈留、济阴、东郡、泰山、济南、齐郡、千乘等十郡。31皮氏:故城在今山西河津县,黄河东岸。32耿乡:在今利津县东南十二里。33长修:故城在今山西新蜂县西北长秋镇。34平阳:故城在今山西临汾西南。汾水过县城东。35襄陵:故城在今山西临汾东南十五里。因晋襄公之陵而得名。36班氏乡亭:“班”当作“讲”。在今临汾南约四十里。37彘:故城在今山西霍县。38霍大山:在今霍县东南。南接今洪洞县境。39周厉王所奔:相传周厉王陵在霍县东北二十五里。40杨:故城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十五里。41北屈:故城在今山西吉县北二十一里。42壶口山:在今山西吉县西南,黄河过此山。43蒲子:故城在今山西县。44绛:故城在今山西曲沃县东,今绛县西北。境内有绛山、绛水。45狐:故城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南。46骐:故城在今山西乡宁县东南。
太原郡①,秦置②。有盐官,在晋阳。属并州、户十六万九千八百六十三,口六十八万四百八十八。有家马官③。县二十一④:晋阳⑤,故《诗》唐国⑥,周成王灭唐,封弟叔虞。龙山在西北⑦。有盐官⑧。晋水所出,东入汾。葰人⑨,界休⑩,莽曰界美。榆次⑪,涂水乡⑫,晋大夫知徐吾邑。梗阳乡⑬,魏戊邑。莽曰太原亭。中都⑭,于离⑮,莽曰于合。兹氏⑯,莽曰兹同。狼孟⑰,莽曰狼调。邬⑱,九泽在北⑲,是为昭余祁,并州薮。晋大夫司马弥牟邑。盂⑳,晋大夫孟丙邑21。平陶22,莽曰多穰。汾阳23,北山24,汾水所出,西南至汾阴入河,过郡二25,行千三百四十里,冀州浸。京陵26,莽曰致城。阳曲27,大陵28,有铁官。莽曰大宁。原平29,祁30,晋大夫贾辛邑。莽曰示。上艾31。绵曼水32,东至蒲吾,入虖池水。虑虒33,阳邑34,莽曰繁穰。广武35。句注、贾屋山在北36。都尉治。莽曰信桓。
①太原郡:在今山西中部。郡治晋阳。②秦置:秦庄襄王三年置郡。楚汉之际属西魏国,高帝二年属汉,六年为韩国,七年复故,十一年属代国,文帝元年复故,二年为太原国,四年仍属代国,武帝无鼎三年复故。③有家马官:臣瓒曰:“汉有家马厩,一厩万匹,时以边表有事,故分来在此。家马后改曰挏马也。”④县二十一:《高帝纪》以太原三十一县为韩国,王韩王信。此云“二十一”,后有析并。⑤晋阳:故城在今山西太原西南。在晋水之阳,故名晋阳。汾水过东南。汉文帝为代王,始亦都此。⑥故《诗》唐国:相传尧始都于此,后迁河东平阳。⑦龙山:在古晋阳城西南十里。⑧有盐官:《志》载盐、铁、工官,通例皆在县下,也有在郡下。此县下、郡下皆载盐官,必有一个是衍文。⑨葰人:故城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⑩界休:故城在今山西介休县东南十五里。⑪榆次:故城在今山西榆次县。⑫涂水乡:在今榆次县西南二十里。⑬梗阳乡:在今清徐县。⑭中都:故城在今山西平遥县西。⑮于离:故城约在今山西汾阳一带。⑯兹氏:故城在今山西汾阳东南。⑰狼孟:故城在今山西阳曲县。⑱邬:故城在今山西介休县东北约四十里。 ⑲九泽:在今山西平遥、文水二县间。⑳盂:故城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21孟丙:当作“盂丙”。是以邑为姓。22平陶:故城在今山西文水县西南。23汾阳:故城在今山西静乐县西,汾水西岸。 24北山:在今山西宁武县西。25过郡二:过太原、河东。26京陵:故城在今山西平遥县东。27阳曲:故城在今山西定襄县东。 28大陵:故城在今山西文水县东北。29原平:故城在今山西原平县东。 30祁:故城在今山西祁县东南五里。31上艾:故城在今山西阳泉市东南。32绵曼水:源于今寿阳县,33虑虒(lúyí):故城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34阳邑:故城在今山西太谷县东北。35广武:故城在今山西代县西南十五里。36句注山:在今山西代县西。贾屋山:在今代县北。俗名草垛山。
上党郡①,秦置②,属并州。有上党关、壶口关、石研关、天井关③。户七万三千七百九十八,口三十三万七千七百六十六。县十四:长子④,周史辛甲所封。鹿谷山⑤,浊漳水所出,东至邺入清漳。屯留⑥,桑钦言“绛水出西南,东入海⑦。余吾⑧,铜鞮⑨,有上虒亭⑩,下虒聚⑪。沾⑫。大黾谷⑬,清漳水所出,东北至邑成入大河,过郡五⑭,行千六百八十里,冀州川。涅⑮,氏涅水也⑯。襄垣⑰,莽曰上党亭。壶关⑱,有羊肠阪⑲。沾水东至朝歌入淇⑳。泫氏21,杨谷22,绝水所出,南至野王人沁23。高都24,莞谷25,丹水所出,东南入泫水。有天井关26。潞27,故潞子国。陭氏28,阳阿29;谷远30。羊头山世靡谷31,沁水所出,东南至荥阳入河,过郡三32,行九百七十里。莽曰谷近。
①上党郡:在今山西省东南部。郡治长子。有都尉,见《杜业传》。《续志》刘注“长子”下引《上党志》云:关城、都尉所治。②秦置:先属韩,降赵,后入秦,庄襄王四年因之。③上党关:《一统志》云,在屯留县境。壶口、石研、天井,所谓上党三关。石研关,即井陉关。④长子:故城在今山西长子县西。⑤鹿谷山:在今长子县西五十里。⑥屯留:故城在今山西屯留县南。⑦绛水:源于屯留县西南盘秀山,东流入漳。⑧余吾:故城在今山西屯留县西北十八里余吾镇。⑨铜鞮:故城在今山西沁县南四十里。 ⑩上虒亭:在铜鞮故城东南。⑪下虒聚:在铜鞮故城东。 ⑫沾:故城在山西和顺县西北。 ⑬大邑谷:“黾”乃“要”之讹。大要谷,在沾县故城东。⑭过郡五:上党、魏、广平、巨鹿、信都(钱坫说)。王先谦曰:“五”当为“六”。钱氏遗河间未数。⑮涅(niè):放城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五十五里故城村。⑯氏涅水:源于县西,东南流,入浊漳水。⑰襄垣:故城在今山西襄垣西北四十里。⑱壶关:故城在今山西长治市北。⑲羊肠阪:在今山西壶关县东南数十里。陂长三里,盘曲如羊肠。 ⑳沾水:源于今山西壶关县东南,东南流,入淇水。21泫氏:故城在今山西高平县治。22杨谷:在今高平县西北。23野王:县名。属河内郡。24高都:故城在今山西晋城县治。25尧谷:在今晋城县西北。26天井关:在今晋城县南,太行山上。 27潞:故城在今山西潞县东北四十里。28陭氏:故城在今山西安泽县西南。 29阳阿:故城在今山西阳城西北四十里大阳镇。 30谷远:故城即今山西沁源县治。 31羊头山:在今沁源县北,西与介休县、西北与平遥县接壤。32过郡三:谓上党、河内、河南。
河内郡①,高帝元年为殷国,二年更名。莽曰后队,属司隶。户二十四万一千二百四十六,口百六万七千九十七。县十八②:怀③,有工官④。莽曰河内。汲⑤,武德⑥,波⑦,山阳⑧,东太行山在西北。河阳⑨,莽曰河亭。州⑩,共⑪,故国⑫。北山⑬,淇水所出⑭,东至黎阳入河。平皋⑮,朝歌⑯,纣所都。周武王弟康叔所封。更名卫。莽曰雅歌。修武⑰,温⑱,故国,己姓,苏忿生所封也⑲。野王⑳,太行山在西北。卫元君为秦所夺,自濮阳徙此。莽曰平野。获嘉21,故汲之新中乡,武帝行过更名也。轵22,沁水23,隆虑24,国水东北至信成入张甲河25,过郡三,行千八百四十里。有铁官26。荡阴27。荡水东至内黄泽。28西山29,羑水所出,亦至内黄入荡。有羑里城30,西伯所拘也。
①河内郡:在今河南省西北部,黄河以北。郡治怀。注曰“属司隶”。武帝征和四年置司隶校尉,职司与十三部刺史略同。其所察范围称司隶校尉部,包括三辅、三河、弘农,《志》只于此及河南郡下注出。十三刺史部所属九十六郡国,也有十三个郡国未注所属。且《志》以郡国为纲,以县为目,而不按州的次序。②县十八:王先谦曰:见《功臣侯表》者有临蔡县,无考。③怀:故城在今河南武涉县西南。④工官:掌管官营手工业之官。《志》载工官计十处,其中四处是既载于郡下,又载于县下(即泰山奉高、广汉洛县),故实即八处。工官所在,一般是当时官营手工业的中心。⑤汲:故城在今河南汲县西南二十五里。⑥武德:故城在今河南武涉县东南。孟康曰:秦始皇东巡时置,“自以武德定天下”。⑦波:故城在今河南济源东南二十里。⑧山阳:故城在今河南焦作市东。⑨河阳:故城在今河南孟县西三十五里。孟津在故城南。⑩州:故城在今河南博爱东南约四十里。⑪共:故城即今河南辉县。⑫故国:周厉王时共伯和国。⑬北山:在今河南辉县西北、今山西省境内。 ⑭淇水:源于北山,东南流,在今河南淇县东南入河。⑮平皋:故城在今河南温县东二十里。 ⑯朝歌:故城在今河南淇县。县西北有淇园。⑰修武:故城即今河南获嘉县治。故城东有小修武。 ⑱温:故城在今河南温县西南三十里。⑲苏忿生:颛顼裔孙吴回生陆终,陆终生昆吾,为己姓,昆吾之子封于苏,其后忿生为周司寇,故苏为己姓。⑳野王:故城即今河南沁阳县治。21获嘉:故城在今河南新乡市西十二里。22轵:故城在今河南济源县南十三里。23沁水:故城在今河南济源县东北,沁水南王寨城。24隆虑(lù) :故 城在今河南林县。今太行山在其西。25国水:不详。26有铁官:传说隆虑县北隆虑山有铁。27荡阴:故城即今河南汤阴县治。28荡水:源于汤阴县西,东流,过县城,东入内黄县的黄泽。29西山:在汤阴县西北。30羑里城:在汤阴县北。
河南郡①,故秦三川郡,高帝更名②。洛阳户五万二千八百三十九③。莽曰保忠信乡④,属司隶也。户二十七万六千四百四十四,口一百七十四万二百七十九。有铁官、工官。敖仓在荥阳⑤。县二十二:洛阳⑥,周公迁殷民,是为成周⑦。《春秋》昭公三十二年,晋台诸侯于狄泉,以其地大成周之城,居敬王⑧。莽曰宜阳。荥阳⑨,卞水、冯池皆在西南⑩。有狼汤渠⑪,首受泲(济),东南至陈入颍⑫,过郡四⑬,行七百八十里。偃师⑭,尸乡⑮,殷汤所都。莽曰师成。京⑯,平阴⑰,中牟⑱,圃田泽在西⑲,豫州蔽。有管叔邑⑳,赵献侯自耿徙此21。平22,莽曰治平23。阳武24,有博浪沙25。莽曰阳桓。河南26,故郏鄏地。周武王迁九鼎,周公致太平,营以为都,是为王城,至平王居之27。缑氏28,刘聚29,周大夫刘子邑。有延寿城仙人祠30。莽曰中亭。卷31,原武32,莽曰原桓。巩33,东周所居34。榖成35,《禹贡》瀍水出亭北36,东南入洛。故市37,密38,故国39。有大騩山40,潩水所出41,南至临颖入颍42。新成43,惠帝四年置44。蛮中,故戎蛮子国。45开封46,逢池在东北47,或曰宋之逢泽也48。成皋49,故虎牢50。或曰制。苑陵51,莽曰左亭。梁52惮狐聚53,秦灭西周徙其君于此。阳人聚54,秦灭东周徙其君于此。新郑55。《诗》郑国,郑桓公之子武公所国,后为韩所灭,韩自平阳徙都之56。
①河南郡:因在黄河之南而得名。古今河道,自荥阳县境以下大不相同。古河道向东北,今河道向东南,故河南郡卷、原武、阳武三县,汉时在河南,今在河北,河南与河东、河内三郡,汉时称“三河”,为古代中心地区。郡治洛阳。②高帝更名:秦庄襄公时初置三川郡,治荥阳;二世时李由为三川守,守荥阳,汉高帝元年置河南国,二年更为郡。③洛阳户五万二千八百三十九:记有户口数的共十县,九县皆在县名下,独洛阳在郡下。④保忠信卿:此以官名为政区名,与汉三辅同。据《王莽传》,王莽分河南郡东境荥阳等县为“祁队郡”,《志》未记。⑤敖仓:始置于秦。谭其骧曰:“战国、秦、汉时,黄河在荥阳县境别出东流为济水,济水又在县境别出为浪汤渠,济水和浪汤渠的下游又和当时经济最发达的中原地区的重要水道颍、涡、睢、获、菏、濮诸水相通连,东南达于淮泗;敖仓。正设在荥阳县治北、下临济水、西距河济分流处不过二十里的敖山上,地理位置的优越使它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之一,中原漕粮无论是西输关中,或北致边塞,都需要在这里积储、转搬,所以《汉志》特别予以重视,系之郡下。”⑥洛阳:故城在今河南洛阳城东北三十里,其城西墙距白马寺三里。因至洛水北而得名。汉以前的河南洛水为“雒”,魏以后改为“洛”,今一律写为“洛”。⑦成周:周公在洛北、瀍水东西筑了两个洛邑,西洛邑为周人所住,春秋时称“王城”,战国以后称“河南”;东洛邑为所迁殷民居住,春秋时称“成周”,战国以后称“洛阳”。⑧居敬王:据《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准备动工,次年(定公元年)始筑,三旬而毕。周敬王以王子朝之乱,自王城徙居成周,求得晋与诸侯之力,扩建成周,将狄泉包括在内。⑨荥:本作“荧”,唐人始改为“荥”。故城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⑩卞:东汉后作“汴”。汴水原是小水,源于荥阳西南,东北流数十里注入济水;东汉以后将其扩大,“竟把卞口以上出河之济和卞口以下东至彭城(今徐州)的狼汤渠、甾获渠、获水都叫做汴水,从此汴水就成了中原一条最著名的巨川”。(谭其骧说)冯池:《水经注》称李泽。后来不见记载。⑪狼汤渠:即鸿沟。战国、秦、汉时中原水道交通之主于。⑫陈;今淮阳县。 ⑬过郡四:河南、陈留、汝南、淮阳。⑭偃师:故城即今河南偃师县治。传说武王伐纣旋师,至此筑城休兵,故称偃师。⑮尸乡:在河南偃师城西十里。汤都之毫所在,众说不一,尸乡之一。⑯京:故城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南二十里。县有京水,见《水经·济水注》。⑰平阴:故城在今河南洛阳城北五十里,黄河南岸。⑱中牟:故城在今河南中牟城东六里。⑲圃田泽:在今中牟与郑州间,广数十里,今为平地。⑳管叔:周武王之弟。中牟西有管城(今郑州)。依《志》例,当作“有管城,故管叔邑”,此脱“管城故”三字(王念孙说)。21赵献侯自耿徙此:此句当紧接中牟县名下。耿:在今山西河津县南十二里,汾水南。赵献侯所徙居之中牟,当是春秋时晋之中牟,地处今豫、冀、鲁三省交界地带,与此春秋郑地、战国魏地、汉属河南的中牟无涉,《志》误。22平:故城在今河南孟津县东,东南距偃师二十里。23治平:“洽平”之误(陈直说)。 24阳武:故城在今河南原阳县东南二十八里。 25博浪沙:在阳武之南,今中牟西北。26河南:在今河南洛阳市西郊涧水东岸。27王城,至平王居之:周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郏鄏(在河南城西),周公始营建都邑。平王避犬戎之患,东迁于此。至敬王,迁成周。28缑氏:故城在今河南偃师县东南三十五里,城南五里为缑氏山。29刘聚:故址在汉喉氏城西南。刘子:春秋时周畿内一大夫。30延寿城:故址在汉缑氏城北。仙人祠:武帝幸视仙人迹,可能即起祠。31卷:故城在今河南原阳县西。32原武:故城即今河南原阳县治。33巩:故城在今河南巩县西南十三里,洛水北岸。34东周:指战国时的东周国。35榖成:故城在今河南洛阳西北十四里。36瀍水:仅长五十六里的小水。亭:在谷成北山上。37故市:故城在今河南郑州西北三十五里。 38密:故城在今河南密县东南三十里。39故国:密国为周共王所灭,见《国语·周语》。40大騩山:在今密县东南五十里。 41潩水:今名鲁姑河、一名清流河。42临颍:故城在今河南临颍县西北十五里。43新成:故城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 44惠帝四年置:战国已有此地名,汉惠帝四年置县。45蛮中:一作“蛮氏”、“鄤氏”。蛮子:一作“鄤子”,春秋时戎之一,为楚所灭,见《左传》昭公十六年。在今汝南县东南。46开封:故城在今河南开封城南五十里。原名启封,因避文帝讳改名开封。47逢池:在今开封城东南二十四里。此非宋之逢泽,乃战国时魏之“逢肢”。48宋之逢泽:在春秋时宋都商丘(今商丘县)附近,《水经·睢水注》难阳(今商)城南的“逢洪陂”。49成皋:故城在今河南巩县东北,汜水西岸大伾山上。50虎牢:传说为周穆王畜虎之处,战国时始称成皋。秦以为关,汉置县。“或曰制”是错的,制与虎牢非一地。51苑陵:故城在今河南新郑县东北三十八里。苑,又作“菀”、“宛”。52梁:故城在今河南临汝县西二十五里,汝水南岸。53惮狐聚:在今临汝县西北四十里。54阳人聚:在今临汝县西四十里,汝水以北。55新郑:故城在今河南新郑城西北。此对京兆尹的郑(谓旧郑)而言。56《诗》郑国:《诗经》所载郑国,乃东周时代的郑国;以别于西周时代及郑桓公对之郑(本志京兆尹之郑)。韩初都平阳(见本志河东郡平阳),哀侯二年灭郑,乃徙都之。
东郡①,秦置。莽曰治亭。属兖州②。户四十万一千二百九十七,口百六十五万九千二十八。县二十二③:濮阳④,卫成公自楚丘徙此。故帝丘,颛顼虚。莽曰治亭:畔观⑤,莽曰观治。聊城⑥,顿丘⑦,莽曰顺丘。发干⑧,莽曰戢楯。范⑨,莽曰建睦。茬平⑩,莽曰功崇⑪。东武阳⑫,禹治漯水⑬,东北至千乘入海,过郡三⑭,行千二十里。莽曰武昌。博平⑮,莽曰加睦。黎⑯,莽曰黎治。清⑰,莽曰清治。东阿⑱,都尉治。离狐⑲,莽曰瑞狐。临邑⑳,有泲(济)庙。莽曰榖城亭。利苗21,须昌22,故须句国23,太昊后24,风姓。寿良25,蚩尤祠在西北泲(济)上。有胸城。乐昌26,阳平27,白马28,南燕29,南燕国,姞姓,黄帝后。廪丘30。
①东郡:据《史记·魏世家》,秦拔魏二十郡,以为秦东郡;秦在西,故此称东。辖境在今山东、河南、河北三省之间。郡治濮阳。②属兖州:在今河南省东北部、山东省西部。古黄河之南。③县二十二:秦时县二十,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及《信陵君列传》.④濮阳:故城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⑤畔观:近入多以为“畔”字衍。观县,故城在今河南清丰城东南。然陈直曰:“《居延汉简释文》卷三,四十三页,有“戍卒东郡畔安成里靳龟’之纪载。又《再续封泥考略》卷二,十三页,有‘观丞之印’封泥,《地理志》亦无观县,疑其初畔与观各为一县,后合并改称畔观。”⑥聊城:故城在今山东聊城县西北十五里,城,或作“成”。⑦顿丘:故城在今河南清丰县西南二十五里。⑧发干:在今山东聊城与冠县之间。⑨范:故城在今山东梁山县西北约二十里。⑩茬平:故城在今山东在平县西南二十里。⑪功崇:王莽封其孙宗为功崇公即此。⑫东武阳:故城在今山东阳谷县西北约二十里。⑬禹治:当作“禹贡”(王先谦说)。⑭过郡三:当作“过郡四”,即:东郡、平原、济南、千乘。⑮博平:故城在今山东茌平西北三十里。战国时乔之博陵。⑯黎,故城在今山东郓城县西三十余里。⑰清:故城在今山东聊城县西二十里。⑱东阿:故城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五十里阿城镇。⑲离狐:故城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南五十余里。⑳临邑:故城即今山东东阿县治。 21利苗:地点不明。后汉省。王莽时有利苗。22须昌:故城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十五里。23须句:春秋时国名。鲁僖公二十二年并入鲁。24太昊:亦作“太皞”,即伏羲氏。25寿良:故城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 26乐昌:故城在今河南南乐县西北。27阳平:故城即今山东莘县治。28白马:故城在今河南滑县东二十里。29南燕:“南”字衍。秦置燕县,汉因之。故城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三十五里。30廪丘:故城在今山东郓城县西北约六十里。
陈留郡①,武帝元狩元年置。属兖州。户二十九万六千二百八十四,口一百五十万九千五十。县十七:陈留②,鲁渠水首受狼汤渠,东至阳夏,入涡渠③。小黄④,成安⑤,宁陵⑥,莽曰康善。雍丘⑦,故杞国也,周武王封禹后东楼公。先春秋时徙鲁东北,三十一世简公为楚所灭。酸枣⑧,东昏⑨,莽曰东明。襄邑⑩,有眼官⑪。莽曰襄平。外黄⑫,都尉治。封丘⑬,濮渠水首受泲(济),东北至都关,入羊里水⑭,过郡三⑮,行六百三十里。长罗⑯,侯国,莽曰惠泽。尉氏⑰,鄢⑱,莽曰顺通。长垣⑲、莽曰长固。平丘⑳,济阳21,莽曰济前。浚仪22。故大梁,魏惠王自安邑徙此。睢水首受狼汤水东至取虑入泗23,过郡四24,行千三百六十里。
①陈留郡:辖境在今河南省开封、商丘等地区。郡治陈留。故属秦三川郡,楚汉之际属楚国。汉初为梁国之地,景帝时梁分为五,其一济川国;武帝建元三年,国除为济川郡,元狩元年改名陈留郡。据《王莽传》,王莽以益岁以南付新平,雍丘以东付陈定,封丘以东付治亭:陈留以西付祈隧。可见王莽时已无陈留郡。②陈留:故城即今河南开封东南之陈留镇。③涡渠:即涡水,源于河南大康县西,东南流,至今安徽怀远县入淮水。④小黄:故城在今河南开封东北。⑤成安:故城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⑥宁陵:故城在今河南宁陵县南关外宁王城。⑦雍丘:故城即今河南杞县治。高阳在其西南。⑧酸枣:故城在今河南延津县西南十五里。秦县。因当地多酸枣得名。⑨东昏:故城在今河南兰考县北二十里。⑩襄邑:故城即今河南睢县治。⑪服官:汉在齐郡临淄、陈留郡襄邑设服官,掌管宫廷服用的供应。临淄产纨縠,襄邑产锦缎。⑫外黄:故城在今河南民权县西北内黄集。⑬封丘:故城在今河南封丘县西南。⑭濮渠水:源于济,东北流,至都关县(今山东鄄城县境)入羊里水。⑮过郡三:“三”当为“四”,即陈留、东郡、济阴、山阴。⑯长罗:故城在今河南长垣县北约五十里。⑰尉氏:故城即今河南尉氏县北。⑱鄢:故城在今河南柘城县北二十九里。⑲长垣:故城在今河南长垣县东北约十里。⑳平丘:故城在今河南长垣县西南五十里。21济阳:故城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五十里。22浚仪:故城在今河南开封西北约二十里。23睢水:东南流,至今江苏睢宁县东入泗水。24过郡四:“四”当为“五”,即:陈留、梁、山阳、沛、临淮。
颍川郡①,秦置②。高帝五年为韩国,六年复故。莽曰左队,阳翟有工官。属豫州。户四十三万二千四百九十一,口二百二十一万九百七十三,县二十:阳翟③,夏禹国。周末,韩景侯自新郑徙此。户四万一千六百五十,口十万九千。莽曰颍川。昆阳④,颍阳⑤,定陵⑥,有东不羹⑦。莽曰定城。长社⑧,新汲⑨,襄城⑩,有西不羹⑪。莽曰相成。郾⑫,郏⑬,舞阳⑭,颍阴⑮,崇高⑯,武帝置⑰,以奉太室山⑱,是为中岳。有太室、少室山庙⑲。古文以崇高为外方山也。许⑳。故国姜姓,四岳后,太叔所封,二十四世为楚所灭。鄢陵21,户四九千一百一,口二十六万一千四百一十八。莽曰左亭。临颍22,莽曰监颍。父城23,应乡,故国,周武王弟所封24。成安25,侯国也26。周承休27,侯国28,元帝置,元始二年更名郑公29。莽曰嘉美。阳城30,阳城山31,洧水所出,东南至长平入颍,过郡三32,行五百里。阳乾山33,颍水所出,东至下蔡入淮,过郡三34,行千五百里,荆州浸。有铁官。纶氏35。
①颍川郡:在今河南许昌地区及开封西部等地。郡治阳翟。②秦置:秦始皇十七年置郡。③阳翟:故城即今河南禹县治。④昆阳:故城即今河南叶县治。因在昆水之阳而得名。⑤颍阳:故城在今河南许昌西南、因在颍水之阳而得名。⑥定陵:故城在今河南舞阳县北偏东。⑦东不羹:古邑名。故城在定陵县西北。⑧长社:故城在今河南长葛县东北。⑨新汲:故城在今河南扶沟县西南二十里离下村。⑩襄城:故城在今河南襄城县治西墉外。⑪西不羹:古邑名。故址在今襄城县东二十里尧城。⑫郾:故城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南五里道州城。⑬郏(jiá):故城即今河南郊县治。⑭舞阳:故城在今河南舞阳西北。⑮颍阴:故城即今河南许昌市治。⑯崇高:故城即今河南登纣县治。⑰武帝置:汉武帝元封元年置。⑱太室山:在今登封县北。⑲少室山:在今登封县西。⑳许:故城在今河南许昌市东。21鄢陵:故城在今河南鄢陵县北偏西。22临颍:故城在今河南临颍西北十五里。23父城:故城在今河南宝丰县东四十里。24应乡,故国,周武王弟所封:此注疑误。相传应侯乃周武王之子。《水经·滍水注》滍水自鲁阳来,东迳应城南,故应乡,应侯之国,《诗》所谓“应侯顺德”者也。“应乡”上当有“有”字。25成安:故城在今河南临汝县东南。26侯国:韩延年国,武帝封。27周承休:故城在今河南临汝县东北。28侯国:姬延年所封。姬嘉初封周子男君;至初元五年,由君进爵。《表》注长社,益析长社置。29二年:当作:“四年”。参考《平帝纪》、《恩泽侯表》。郑公:“郑”乃“邟”之误(钱坫说)。30阳城:故城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三十五里告成镇。31阳成山:即车岭山。在今崇山东北。32过郡三:“三”当为“四”,即:颍川、河南、淮阳、汝南。33阳乾山: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南。34过郡三:颍川、汝南、沛。35纶氏:故城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南七十里。
汝南郡①,高帝置。莽曰汝汾,分为赏都尉②。属豫州。户四十六万一千五百八十七,口二百五十九万六千一百四十八。县三十七③:平舆④,阳安⑤,阳城⑥,侯国⑦。莽曰新安。强⑧,富波⑨,女(汝)阳⑩,鲖阳⑪,吴房⑫,安成⑬,侯国⑭。莽曰至成。南顿⑮,故顿子国,姬姓。朗陵⑯,细阳⑰,莽曰乐庆。宜春⑱,侯国⑲。莽曰宣孱。女(汝)阴⑳,故胡国。都尉治。莽曰汝坟。新蔡21,蔡平侯自蔡徙此,后二世徙下蔡。莽曰新迁。新息22,莽曰新德,灈阳23,期思24,慎阳25,慎26,莽曰慎治。召陵27,戈阳28,侯国29。西平30。有铁官。莽曰新亭。上蔡31,故蔡国,周武王弟叔度所封。度放,成王封其子胡,十八世徙新蔡,浸32,莽曰闰治。西华33,莽曰华望。长平34,莽曰长正。宜禄35,莽曰赏都亭。项36,故国。新郪37,莽曰新延。归德38,侯国39,宣帝置。莽曰归惠。新阳40,莽曰新明。安昌41,侯国42。莽曰始成。安阳43,侯国。莽曰均夏。博阳44,侯国。莽曰乐家。成阳45,侯国。莽曰新利。定陵46。高陵山,汝水出47,东南至新蔡入淮,过郡四48,行千三百四十里。
①汝南郡:辖境约当今豫南驻马店地区、信阳地区一部分及安徽阜阳地区一部分。郡治上蔡,后汉治平舆。②赏都尉:“尉”字衍(钱大听说)。③县三十七:王先谦曰:“见《侯表》者有终戈、安平、承阳三县,无考。”陈直曰:《志》汝南郡无原鹿县,“《续汉书·郡国志》汝南郡有原鹿侯国,盖仍西汉旧名,而《志》文未载,当为旋置旋罢之县。”④平舆:故城在今河南平舆县北约六十里。⑤阳安:故城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北。哀帝封丁明为侯国。⑥阳城:故城在今河南源河市东。⑦侯国:刘德国,宣帝封。⑧强:故城在今河南临颍县东偏南。⑨富波:故城在今安徽阜南县东南。⑩女(汝)阳:故城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南。“女”读曰“汝”。⑪鲖阳:故城在今安徽临泉县西偏北。⑫吴房:故城即今河南遂平县治。⑬安成:故城在今河南汝南县东南七十里。⑭侯国:王崇国,成帝封。⑮南顿:故城在今河南项城县西约二十里。⑯朗陵:故城在今河南确山县西南三十五里。故城西南有朗陵山。⑰细阳:故城在今安徽太和县东南。⑱宜春:故城在今河南汝南县西南六十里。⑲侯国:卫伉国,武帝封;王昕,昭帝封。⑳女(汝)阴:故城即今安徽阜阳县治。“女”读曰“汝”。21新蔡:故城即今河南新蔡县治。22新息:故城即今河南息县治。23灈阳:故城在今河南遂平县东。24期思:故城在今河南淮滨县东南。25慎阳:故城在今河南正阳县北。26慎:故城为今安徽颍上县西北四十里江口镇。27召陵:故城在今河南漯河市东北二十余里。28戈阳:故城在河南潢川县西北约二十里。29侯国:任宫国,昭帝封。30西平:故城在今河南舞阳县东南约十里师灵镇。31上蔡:故城在今河南上蔡县西南数里。32浸:故城即今安徽临泉县治。33西华:故城在今河南西华县西南二十余里。34长平:故城在今河南西华县东北十八里。35宜禄:故城在今河南郸城县东南约三十里。36项:故城即今河南沈丘县治。37新郪:故城在今安徽大和县北五十里。战国时县名。38归德:地点不明。可能在安徽阜阳地区。39侯国:先贤掸国,宣帝封。40新阳:故城即今安徽界首县北三十余里信阳城。高帝封吕青为侯国。41安昌:故城在今河南确山县西二十余里。42侯国:张禹国,成帝封。43安阳:故城在今河南正阳县南五十余里。44博阳:故城在今河南商水县东南二十余里。邴吉国,宣帝封。45成阳:故城在今河南信阳市北约五十里。分新息置。46定陵:故城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北约五十里。47汝水:仅过定陵县,实不出于是县。48过郡四:过南阳、河南、颍川、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