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的诸多版本

徐霞客游记的版本和流传过程都很复杂有抄本和刊本两个系统每个系统下面又有很多种我们在这里只择其要者作较简单的介绍

抄本系统

1.季梦良抄本(一)不传

季梦良是徐霞客家的塾师也是徐霞客的好友季梦良是第一个全面整理徐霞客游记的人“余时就榻前谈游事每丙夜不倦既而出箧中稿示余日‘余日必于有记但散乱无绪子为我理而辑之’余谢不敏霞客坚欲授余余方欲任其事未几而霞客遂成天游夫霞客之事毕矣而余事霞客之事犹未毕也迨其后纪尽为王忠纫先生携去余谓可以谢其事矣忠纫之任福州仍促冢君携归冢君复出以示余日‘非吾师不能成先君之志也’启箧而视一一经忠纫手较略为叙次余复阅一过其问犹多残阙焉遍搜遗帙补忠纫之所未补因地分集录成一编俟名公删定付之梓人以不朽霞客余不敢谓千秋知己亦以见一时相与之情云也”也就是说徐霞客旅游途中天天写有游记但未加整理从云南病归之后卧床不起在病中将整理游记的事托付给季梦良不久即病逝后来徐霞客另一个朋友王忠纫从季梦良处拿走游记的所有手稿王忠纫对手稿作了初步的整理和编辑之后要去福州赴任临行前将手稿交给徐霞客长子徐屺徐屺又将手稿交给季梦良希望他能完成徐霞客的遗愿季梦良发现王忠纫核校过的稿子仍有很多遗缺于是遍搜散稿尽量补齐并按游历之地分集抄录了一遍这是徐霞客游记第一次成书季梦良的序写于壬午即崇祯十五年(1642)腊月十六日离徐霞客去世将近两年

2.季梦良抄本(二)残本五册存北京图书馆

清顺治二年(1645)三月清军屠江阴城徐屺遇难(一说徐屺死于家中“奴变”)游记原稿被烧毁季梦良抄本亦散失季梦良再次搜集整理但已缺滇游日记首册现存各册均有“虞山毛晋”“汲古后人”“莫友芝图书印”“莫绳孙印”“吴兴刘氏嘉业堂藏书”等印记说明此书曾为汲古阁莫友芝刘嘉业等收藏于建国后转入北图据钱谦益嘱徐仲昭刻游记书嘱毛子晋刻游记书推断此本即由徐霞客族兄徐仲昭送往汲古阁的抄本钱氏绛云楼于顺治七年(1650)十月失火徐仲昭于顺治十年(1653)去世因此此本流入汲古阁时间当为顺治七年十月以后至顺治十年

季梦良以“一时相与之情”而不辞辛劳两次搜集整理抄录游记成就霞客遗志实在可谓“千秋知己”

3.史夏隆抄本不传

史本没有流传下来仅存史夏隆的一篇序言“今所存徐霞客游记四册同里曹生学游购为枕秘余屡购不得至丙午而得之方快披阅而草涂芜冗殊难为观须经抄订方可成书即录其四之一偶尔搁笔忽忽二十年每一检书心为快怅计图完善而眼愈昏手愈懒年愈迈今且七十二矣偶友人谈及未见书因出记以示友人雅兴愿代抄之终难托两手遂鼓腕拭目日限一篇凡九阅月而告竣更念霞客一生心血走笔成书五十年后予为脱稿人置之则废纸也家存之则世珍也适儿辈赴试澄江命访其子若孙而畀之奈沦亡凋落不可问余方浩叹一片苦心未完胜果忽吴子天玉以善青囊术游四方归而过我问案头何抄余示以书且告书故吴子跃然曰‘今日之来正为此书霞客尚有子也幼遇乱出亡冒李姓有父风素与相善方遇江干嘱往曹室访此书曹已亡曹家马然不知所答今过先生而得其书是天假先生以成霞客之畸也’遂于甲子年清和月率其子拜授原书”后来杨名时发现史抄本有许多错讹和删减倒置之处因而斥其为天下率意改窜文字者之鉴但是中我们得知史夏隆从曹学游处得到游记四册断断续续抄了四分之一为了使徐霞客其人其事其书得以传世在七十二岁高龄的时候下定决心连续花九个月的时间鼓腕拭目将其抄完并千方百计寻找徐霞客后人无论如何这片苦心这番高义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4.徐建极抄本共六册曾先后为邓之诚谭其骧先生收藏今存邓克先生处

徐建极(1634~1693)字五征号范中为徐霞客长子徐屺之子是徐霞客最钟爱的两个孙子之一徐霞客西游归来在病榻上给徐建极和徐建枢兄弟讲旅途的种种奇遇与他们一起摩挲玩弄从云南带回来的大理石奇树虬根等并告诫他们“男儿当奋志勋名立功万里外缨名王之颈镌燕然之石而归耳奚以此区区者为”(民谱卷55传文世系表·廪彦范中公传)徐建极出生时徐霞客同日接到好友文震孟陈仁锡黄道周等五位翰林的书信非常高兴“是儿必能光大吾家”徐霞客在鸡足山曾为好友唐泰后继无人而忧虑他对自己儿孙的期望可想而知徐霞客认为男儿应当有青云之志立功万里可见他并不像一般隐士那样主张消极无为只不过他追求的不是世俗功名

廪彦范中公传徐建极“构讼之明年”一个姓刘的督学江南刘博学嗜奇曾在钱谦益初学集中见到徐霞客传非常艳羡访查其后人欲得游记徐建极于是抄了一本呈送邬秋龙先生考证“构讼”之事即顺治十八年(1661)的“奏销之祸”徐建极受牵连而耽误功名据此判断徐建极本应抄于康熙元年(1662)起自崇祯十一年(1638)三月二十七日迄于崇祯十二年(1639)九月十四日内署“江上徐弘祖霞客甫著孙建极录”不分卷未列细目体例和季本(二)一致

5.李介立抄本不传

李介立(1628~1700)为徐霞客第三子其母周氏为徐霞客妾不容于正妻而带着身孕被逐改嫁李氏故名“寄”并因介两姓而历两朝故字“介立”徐霞客的四个儿子中李寄才学最高也最具父祖遗风体貌性情均甚似霞客曾应童子试被知府擢为第一不久即悔功名之念不复院试隐居乡里不阿权贵不受馈赠独自课徒奉母而且终身未娶最后在贫病交加中去世李寄早年曾想认祖归宗徐氏不纳成名之后江阴名士沙张白曾作劝友徐介立复姓书力劝其恢复本姓他执意不肯徐霞客有一女儿嫁江阴周仪甫丈夫早亡而不改嫁始终让儿子周公茂对李寄执甥舅之礼李寄著述颇丰大多散失有部分诗作及天香阁随笔传世

李寄对父亲徐霞客深有感情徐霞客游记的散失十分痛惜曾设法四处搜集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从宜兴史夏隆处得到曹骏甫的抄本但经涂抹删改已非庐山面目李介立从日影中照出曹本原文与原有的季本互校订正讹误并补入游太华山记游颜洞记盘江考等季本没有的内容此本被认为是后来流传诸版本之祖但乾隆年间陈泓整理版本时已不见此本

徐氏家族有负李寄李寄却未负乃父他为徐霞客游记的保存流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6.杨名时抄本(一)不传

杨名时字宾实号凝斋江阴人康熙进士曾任云贵总督及礼部尚书他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从刘开南处得到徐霞客游记遂花两个月时间抄录

7.杨名时抄本(二)十册藏北京图书馆特藏部康熙四十九年(1710)杨名时从朋友处得到徐霞客游记的另外一个抄本进行校对才知道前一次的本子出于宜兴史氏颇多讹误于是对第一次抄本作了校勘改正并重新抄录一遍四库全书所收即“杨名时所重加编订者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杨名时抄本(二)是目前所见较完整的早期徐霞客游记抄本除了北图所藏之外华东师大图书馆亦有杨名时抄本不知孰为原抄孰为复抄

8.陈泓抄本不传

乾隆年间江阴人陈泓集李寄杨名时等抄本(或复抄本)校对数次并经融郊师订正完好抄成一部陈泓有诸本异同考略徐霞客游记的版本流传作了详细的梳理

9.鲍廷博抄本五册藏北京图书馆特藏部

鲍廷博(1728~1814)字以文号绿饮安徽歙县人诸生流寓桐乡乌镇藏书极丰富曾向四库馆进书六百余种并曾校刊知不足斋丛书三十集此本由鲍廷博校吴骞唐翰题跋首篇游天台山日记有眉批评点行中注

10.韵石山房抄本四册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不知何时何人所抄首页有“韵石山房”印章除了上述十种抄本外尚有曹骏甫奚又溥(二种)

杨天赐刘南开梧塍徐氏邑中夏氏(二种)赵日宣等抄本今皆不传

刊本系统

1.徐镇木刻本徐霞客族孙徐镇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重新手录并刻板付印这是徐霞客游记第一个木刻本以后各本均据此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等均有此本徐镇在例言中说此前徐霞客游记的善本是杨名时本和陈泓本此刻本以杨陈本作指南又汇集各抄本参考互订务求恰当

2.叶廷甲刻本

嘉庆十一年(1806)徐镇以自己刊行的徐霞客游记送给江阴人叶廷甲叶廷甲见“朽蠹颇多”于是借杨名时手抄本和陈泓校本与徐镇刊本悉心勘对发现不少舛误因此于嘉庆十三年(1808)重新刊行“讹者削改朽者重镌”叶廷甲本又有新印旧印之分新印本有钱牧斋徐霞客传而旧印本无

3.丁文江本

1928年出版丁文江主持编辑的徐霞客游记二十卷上下两册16开用新式标点有丁文江撰写编制的徐霞客年谱旅游路线图丁本文字讹误较多192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本据丁本刊印但根据徐本校正了不少误字为建国前较好的铅印本

4.褚绍唐吴应寿整理本

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褚绍唐吴应寿两位先生整理的徐霞客游记此本以季本二和徐镇本为底本参校徐建极本陈泓本杨名时本二以及其他多种抄本印本进行整理并由褚绍唐刘思源编绘旅行路线图39幅另印一册于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上海古籍本徐霞客游记于1982年再版1987年出增补本1991年由中国地图社出版了由褚绍唐主编重新编制的徐霞客旅行路线图集一般认为此本为目前最好的版本

5.朱惠荣校注本

1985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朱惠荣先生校注本此本以季本二和徐镇本为底本参校其他各种抄本刊印本以及近人研究成果进行校注用简化字横排版对一些难字历史地名人物名称典章制度自然地理现状名胜古迹等作了注解并编制了十三幅徐霞客旅游路线图此本为第一个校注本徐霞客游记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贵州人民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了由朱惠荣等译注的徐霞客游记全译原文与译文对照有注篇首有简明扼要的“题解”比较适合普通读者

除以上几种刊印本之外尚有清活字排印本咸丰年印本瘦影山房本扫叶山房石印本集成图书公司铅印本莫厘樵子标点本国学基本丛书本世界文库本等关于版本的详细情况可参看唐锡仁杨文衡先生著徐霞客及其游记研究一书中“游记的版本与流传”一节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看到徐霞客游记的流传过程中不少人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甚至数十年的精力从一些抄录和刊印者留下的序言可知他们大都有一个共识用钱谦益的话来说就是“不惟霞客精神不磨天壤间亦不可无此书也”(嘱徐仲昭刻游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