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房洞山

原文
二十七日晨起饭而行仍取木胆肩负之由冈东南下峡一里余复有烟气郁勃则热水复溢坞中与冷水交流而西出峡其坞皆东大山之环壑也由其南复上坡里余有坑自东山横截而西若堑界之者其下亦水流淙淙随坑东向上一里从坑坠处南渡其上盖其东未渡处亦盘壑成坪有村倚东峰下路当其西南半里有岐一南行坡上一东向村间余意向东者乃村中路遂循东峰南行前望尖山甚近三里稍下见一坞横前其西下即乌索之旁村其南逾即雅乌之西坳矣乃悟此为固栋道亟转而东莽行坡坂间一里得南来大路乃知此为固栋向南香甸道从之渐东北上一里稍平东向半里复上坡平上者一里行峰头稍转而南半里即南雅乌之脊也从其上可南眺巃嵸山而北来之岭从其北下坠为坳复起此坡东随坞脊平行半里乃东北下抵坳东则有路西自坳中来者乃热水塘正道当从坠坑东村之岐上今误迂而南也于是又东下一里余其下盘而为坪当北山之东山界颇开中无阡塍但丰草芃芃东北一峰dōng突嶻嶪前标即石房洞山也其后乃西北而属于西山西山则自北而南如屏之列即自热水塘之东而南度雅乌者也于是循西山又北下半里见有两三家倚南坡而庐下颇有小流东向而坠而路出其西北莫可问为何所已而遇一人执而询之其人曰“雅乌山村也”亟驰去后乃知此为畏途行者俱不敢停趾而余贸贸焉自适也

又北一里再逾一dōng突之坡一里登其坳中始觉东江之形自其南破雅乌东峡而去而犹不见江也北向东转而下一里有峡自西北来即嶻嵲后西北之山与西界夹而成者中有小水随峡东出有小木桥度其上过而东遂循北山之麓始见南壑中东江盘曲向西南而破峡盖此地北山dōng突而嶻嵲南山自石洞厂南盘旋西转高耸为江东山北岭与北对夹截江西下中拓为坞曲折其间路从其北东行一里有岐东南下坞中截流渡舟乃东趋石洞之道有路东北挟嶻嵲之峰而转乃北趋南香甸道于是东北一里余转嶻嵲峰东遥眺其坞大开自北而南东西分两界夹之西山多dōng突之尖东山有亘屏之势坞北豁然遥达坞东则江东北嶂矗峙当夹惟东南一峡窈窕而入为杨桥石洞之径西南一坞宛转而注为东江穿峡之所

注释

堑界以壕沟为界

莽行茫然迷乱地行走

阡塍阡是田间小路塍是田埂这里即指田地

芃芃(pénɡ pénɡ)草茂盛的样子

嶻嶪(jié yè)山势高耸的样子前标向前突出成为标识

畏途危险的道路

停趾停脚

贸贸轻率冒失的样子前往

嶻嵲(niè)与“嶻嶪”同义

译文

二十七日早晨起床吃饭后动身仍取来木胆扛在肩上由山冈东南下到峡中一里多又有浓郁的烟气是热水从坞中溢出与冷水汇合而往西流出峡谷这里的山坞都是东面大山环绕的壑谷由峡谷南面再上坡一里多有坑从东山往西横截好似堑沟一样隔在这里坑下也有淙淙流水沿着坑谷向东上走一里从坑谷下坠处往南跃到坑谷上坑谷东面未走过的地方也有壑谷盘绕成平地有村庄靠在东峰下路应该在东峰的西南边半里有岔路一条往南通往山坡一条往东通向村庄我想往东的是去村中的路就沿着东峰往南走往前看尖山距离非常近三里后稍往下见一个山坞横在前面山坞西下方就是乌索旁边的村子从山坞南面越过去就是雅乌山西面的山坳我才明白这是去固栋的路急忙折转向东莽莽撞撞地行走在山坡之间一里到了南来的大路上才知道这是固栋通向南香甸的路顺着它走慢慢地往东北上走一里路稍平缓向东半里再上坡平缓向上一里在峰顶稍转向南半里就是南雅乌的山脊从上面可以远眺南边的巃嵸山而北边延伸过来的山岭从此峰北边下坠为山坳在此抬升形成此坡往东沿山坞冈脊平行半里就向东北往下走抵达山坳东头则有路自西边山坳中延伸过来就是去热水塘的正路原本应该从坑谷东面村庄的岔路上走现错绕向南了于是又向东下走一里多其下方盘绕成为平地正当北山东面山界相当开阔中间没有水田但青草繁茂东北有一山峰向dōng突起高大险峻像标杆一样插在前方这就是石房洞山它后面往西北与西山相连西山从北而南像屏风一样排列的就是从热水塘东面往南延伸的雅乌山了于是沿西山又往北下走半里看到有二三户人家依靠南面山坡建屋居住下边有好些溪水向东流泻下去而路通到它的西北方无处可以打听这是什么地方不久遇到一个人拉住他打听那人说“这是雅乌山村”就赶紧离开后来才知道这里是险途行人都不敢停脚而我糊里糊涂坦然自如又往北走一里再越过一个向dōng突出的山坡一里攀登至山坳中这才发现东江的地形自它的南边冲破雅乌山东面的峡谷流去但仍看不见江流向北转向东往下走一里有山峡自西北延伸过来就是那座高山后面西北方的山与西面一列山峰相夹而形成的其中有小溪流顺峡谷往东流出去有小木桥横渡小溪之上走到桥的东头就沿北山的山脚走才看到南面壑谷中东江弯弯曲曲向西南冲破峡谷流去这个地方北山dōng突而高大险峻南山从石洞厂以南盘旋西转高高耸立而成为江东山峰的北岭与北山相对夹立截断江流使之西下中间拓展为山坞在山峰之间曲折延伸道路从它的北边往东一里有岔路往东南下到坞中截流而渡是往东去石洞厂的路有路往东北沿着那座高峻的山峰转是往北去南香甸的路于是往东北走一里多转到那座高峻山峰的东面遥望远处山坞十分开阔自北向南夹在东西两列山峰中间西山有很多尖峰往东面突出东山有屏风横亘之势山坞北面豁然开阔遥达远方山坞东面则有江东江北的峰嶂相对矗立夹峙唯独东南方为一条峡谷曲折延伸是去杨桥石洞的路西南方一个山坞宛转潴注是东江穿越峡谷的地方

原文
先是余望此嶻嵲之峰已觉其奇及环其麓仰见其盘亘之崖层耸叠上既东转北向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向欲一登而不见其径欲舍之又不能竟遂令顾仆停行李守木胆于路侧余竟仰攀而上

其上甚削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以指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坚践之辄陨攀之亦陨间得一少粘者绷足挂指如平帖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于此盖峭壁有之无此苏流土有之无此苏石久之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之石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坠又手足无力欲自坠久之幸攀而上又横贴而南过共半里乃抵其北崖稍循而下坠始南转入洞洞门穹然如半月上覆上多倒垂之乳中不甚深五丈之内后壁环拥下裂小门隙而入丈余即止无他奇也出洞仍循北崖西上难于横帖之陟即随峡上跻有路北迂而下久之不得半里逾坡之西复仰其上崖高穹有洞当其下洞门南向益竭蹶从之半里入洞

洞前有巨石当门门分为二先从其西者入门以内辄随巨石之后东转其中夹成曲房透其东其中又旋为后室然亦丈余而止不深入也旋从其东者出还眺巨石之上与洞顶之覆者尚余丈余门之东又环一石对之其石中悬如台若置梯蹑之所览更奇也出洞循崖而北半里其下亦俱悬崖无路然皆草根悬缀遂坐而下坠以双足向前两手反而后揣草根略逗其投空之势顺之一里下乃及其麓与顾仆见若更生也

注释

直接毫不犹豫

陡直而平滑

脚踩坠落

少粘者指吃进地里较牢的石头

通“贴”

酥软松散

推开排开这里其实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批”的动作而已

希望

竭蹶(jué)跌跌撞撞行走艰难

曲房内室密室

译文

这之前我望见那座高峻的山峰已经觉得它很奇特到绕着它的山脚行走仰见它盘绕绵亘的山崖层层耸立重叠而上接着东转向北忽然看到层层山崖之上有个洞朝向东方想登上去却找不到路想要放弃又始终不忍离开于是让顾仆放下行李在路旁守着木胆我终于仰面攀登而上山崖之上极其陡削半里之后山土陡削不能承受脚趾用手指攀拉草根而登不久草根也不能承受手指幸好到了岩石上然而岩石也不坚稳踩上去马上坠落手攀岩石也会坠落偶尔遇到一块稍微坚牢一点的双足绷紧手指挂住就像平贴在墙壁上一样不能移动一步想上去既无处可攀要下去亦无地可踩平生经历的险境没有超过这里的峭壁有过没有这样疏松的土质疏松的土质有过没有这样松散的岩石过了很久先试探着找到四处不会坠落的石头放置双手双脚然后悬空移动一只手接着再悬空移动一只脚一手一脚抓牢然后再悬空移动另一只手和脚幸好石头没有坠落可是又感到手足无力自己像要掉下去一样过了很久才侥幸攀登上去又贴身横过南边共半里才抵达山洞北面的山崖沿山崖稍稍下坠才向南转进洞中洞口穹然隆起如半圆形的月亮覆在上方顶上有很多倒垂的钟乳石里面不太深五丈之内洞后壁环形相拥下边裂开一道小门从缝隙挤进去一丈多便到了头其他没有奇异之处从洞中出来仍沿北面的山崖往西上爬比贴身横爬向上更艰难于是沿着山峡上登希望有路往北绕道下山找了很久没找到半里越过山坡的西边再次仰望山崖上方高入云霄下方有一山洞洞口向南越发竭力攀登半里进入洞中洞前有巨石挡在门口将洞门一分为二先从西边的门进去到洞里面就沿巨石的后方往东转其中巨石和洞壁夹成曲折的石房穿过东面里面又盘旋成为后室不过也是一丈多便到了头未能深入不久即从东边的洞口出来回头眺望巨石之上与洞顶下覆之外还有一丈多高洞口之东又环绕着一块岩石与它相对此石悬在中央如同平台如果设置梯子登上去能看到的景色一定更奇走出山洞沿山崖往北走半里下面也都是悬崖无路可走但全部悬挂着草根于是坐着往下坠把双脚伸向前两手反向后面拉着草根略略做出投空而下的姿势顺势滑下一里竟然到了山脚与顾仆相见就像死里复生一样

评析

游石房洞山选自滇游日记九石房洞山在云南腾冲以北永昌以西系石灰岩溶洞天长日久风雨侵蚀难以攀登这段日记最让人难忘的就是他冒着生命危险攀登山洞的经过在欲上无援欲下无地的情形之下好不容易才找到可以放置手脚的石头然后再一只手一只脚地慢慢挪动由于异乎寻常的艰难和惊惧还差点因手足无力而掉下悬崖连徐霞客自己都说“生平所历危境无逾于此”这一段无疑也是“以躯命游”的最好注脚

在写作方法上这一段比较典型地代表了后期游记的风格相对来说前期游记比较注重艺术构思和文采更具文学性游记的特点后期游记比较注重记录的准确全面更具科学考察记录的性质文字琐碎质实详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