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注释

刍(chú)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在本文中比喻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正如元代吴澄据说 “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犹橐龠(tuó yuè)比喻词“如同”“好象”的意思橐龠亦作“橐钥”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屈(gǔ)同“淈”竭尽穷尽

通“愈”更加的意思

多闻数穷见闻知识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通“速”是加快的意思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

守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守中守住虚静

译文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引语

本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老子再次表述了自己无神论的思想倾向否定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观点他认为天地是自然的存在没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在对自然界万事万物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因为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身的自然规律变化发展不受天人的左右二是老子又谈到“无为”的社会政治思想是这对前四章内容的进一步发挥他认为作为圣人--理想的统治者应当是遵循自然规律采取无为之治任凭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会采取干预的态度和措施

本章也是承上章对“道冲”作进上步论述此处由“天道”推论“人道由“自然”推论“社会”核心思想是阐述清静无为的好处

本章用具体比喻说明如何认识自然和正确对待自然论述天地本属自然社会要顺乎自然保持虚静比喻鲜明生动

评析

这一章从反对“有为”的角度出发老子仍谈论的是“无为”的道理天地不仁表明天地是一个物理的自然的存在并不具有人类般的理性和感情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然法则运行并不像有神论者所想象的那样以为天地自然法则对某物有所偏爱或对某物有所嫌弃其实这只是人类感情的投射作用这一见解表现了老子反对鬼神术数的无神论思想是值得重视的进步思想从“无为”推论下去无神论是符合逻辑的必然结果他认为天地是无为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只须依照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生长变化不需任何主宰者驾临于自然之上来加以命令和安排

老子对此问题通过生活中的两件事加以解说一是人们祭祀时使用的以草扎制而成的狗祈祷时用它用完后随手就把它扔掉了同样圣人无所偏爱取法于天地之纯任自然即圣明的统治者对老百姓也不应有厚有薄而要平等相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作息二是使用的风箱只要拉动就可以鼓出风来而且不会竭尽天地之间好像一个风箱空虚而不会枯竭越鼓动风越多

老子通过这两个比喻要想说明的问题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政令烦苛只会加速其败亡不如保持虚静状态这里所说的中不是中正之道而是虚静儒家讲中正中庸不偏不倚老子讲的这个“中”还含有“无数”的意思即用很多强制性的言辞法令来强制人民很快就会遭到失败不如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虚静无为万物反能够生化不竭有为总不会有好的结果这是老子在本章最后所提出的警告

总之本章的主旨仍是宣传“虚用”同前两章相连犹在宣传“无为”所使用的方法仍是由天道而人道由自然而社会

解读
“天”的新发现不讲仁慈不安发议论听任事物的自生自灭这就是老子在对自然界的客观唯物性质认识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无为之治”的大体原则

“天”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个范畴

古人惯于把天看作是世界的主宰并往往赋予天以人格和宗教方面的涵义先秦诸子们也大多继承了这种传统的天命观夏王朝的建立由于有了统一的君主专制政权反映到宗教上在多神之上便出现了众神之长即上帝又叫做“天”从此“天”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神性而成为天神这种人格化的主宰者式的天神观念到了商周时期得到进一步强化和丰富春秋时期传统的天命神学并未完全解体依然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孔子关于“天”的理解是有矛盾的就其思想的主导方面而言仍是坚持了殷周以来的天神观念肯定天是有意志的并且肯定天命鼓吹“生死有个富贵在天”而墨子则提出“天志”“天意”宣扬天有意志认为天能赏善罚恶并有“兼爱 ”精神孟子更以人性的义理推及天道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时至今天人们还常说 “天理难容”这样的话可见传统天命观是如何广泛而深远地影响着我们思想方法

老子是一个勇敢的批判者他具备了他同时代和以后诸多哲学家学者所不具备的睿智和胆识正是他第一个讲出了天不讲仁慈这样的真理并用哲学的推理把自然界的原理转向人世在老子的眼中天不带有任何人类道义和道德方面的感情它有自己客观运行的方式天虽然不讲仁慈但也无所偏向不特意对万物施暴而它的滋生万物给世界以蓬勃的生机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社会文明得以昌明因此“圣人”也不对百姓讲仁慈他应仿效自然运行的样子治理社会如果治理者发的议论多了人为的干预多了各种矛盾也就会激化更何况个人的意见往往带有片面性或谬误

老子在关于“天”的问题上既不同于孔子的“天命”又区别于墨子的“天志”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天”是由“道”产生的它没有意志没有好恶更不是一种超自然的精神力量这无疑是一种自然之天老子的功绩就在于他否定了有人格的天神重新恢复和提出自然之天

本页主要内容结束
问答
问答部分是对内容的扩展与挖掘随时欢迎您提供分享深入的解读和感悟本站将以问答的形式保存(带签名)展示在此非常感谢

到底是“多闻数穷”还是“多言数穷”

(感谢问题发掘人@Jianzhou(微信昵称))

采用“多闻数穷”的出版社版本

老子(马王堆汉墓帛书版)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湖南省博物馆第20页(甲本 道经)第53页(乙本)

帛书老子注译与研究[增订本]许抗生浙江人民出版社第80页81页263页此句傅弈本通行本做“多言数穷”马叙伦说文字·道原篇作“多闻”又引焦竤(hóng)说“龙兴碑作多闻数穷”正与帛书合速也吴澄说“数犹速也”此句翻译为就像听话听多了就会很快地感到厌倦一样不如永远保持住天地之中的虚静的状态

老子人体生命科学干昌新中央编译出版社260页道经篇第九章

采用“多言数穷”的出版社版本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新编诸子集成[魏]王弼(bì)注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2008.12第14页

老子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汤漳平王朝华译注中华书局2014.7第20页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议论愈多离道愈远不如长守道体虚静无为多言多说相对“不言之教”则“多言”是不符合“道”的“多言”简帛本均作“多闻”数穷行不通困厄王弼注云“愈为之则愈失之矣物树其慧事错其言不慧不济不言不理必穷之数也橐釐而守中则无穷尽弃己任物则莫不理若橐镬有意于为声也则不足以共吹者之求也”蒋锡昌云“多言’为‘不言’之反亦为‘无为’之反故‘多言’即有为也”(老子校诂)马叙伦云‘数’借为‘速’礼记·曾子问‘不知其已之迟数’注‘数’读为‘速’庄子·人间世‘以为棺椁则速腐’崔撰本‘速’作‘数’并其证”(老子校诂)守中长久保持虚静状态同四章开头的“冲”这里喻风箱不动时虚静的状态蒋锡昌云“此‘中’乃老子自谓其中正之道即‘无为’之道也……‘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言人君‘有为’则速穷不如守清静之道之为愈也”(老子校诂)张默生云“不如守中’的‘中’字和儒家的说法不同儒家的‘中’字是不走极端要合乎‘中庸’的道理老子则不然他说的‘中’字是有‘中空’的意思好比橐镬没被人鼓动时的情状正是象征着一个虚静无为的道体”(老子章句新释)严灵峰云“‘中’字疑系‘冲’字之阙坏失去‘冫’旁校者不察遂改为‘中’盖‘守中’乃儒家之言非老氏本旨”(老子章句新编道家四子新编)又云文选张华鹤鸩赋注引字书云‘冲中也’是古‘中’‘冲’通用四十二章‘冲气以为和’句小篆本原文下作‘中气以为和’足证此帛书本乃假‘中’作‘冲’”(马王堆帛书试探)许抗生云“吴澄说‘中谓橐之内对所奏之处也’即指风箱中间‘守中’这里意即保持住天地中虚静的状态”(帛书老子注译与研究)此句翻译为议论愈多离道愈远不如长守道体虚静无为

老子译注冯达甫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1页“言”龙本作“闻”强本成疏“多闻博瞻也”是成作“多闻”“多言”帛书乙本亦显作“多闻”高明掾古籍引王寿焚书故事分析淮南子·道鹰训引以说明“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韩非子·喻老篇引以锐明“学不学复归众人之所过也”遂说“‘多言数穷’与‘学不学’意义全不相同为何两书同举王寿焚书其中必有一误但就‘多闻数穷’分析却舆‘学不学’意意相近论语·季氏‘友多闻’邢昺(bǐng)疏‘多闻谓博学’‘多闻数穷’舆‘学不学’都是弃学的同意语故同举王寿焚书以作说明从而足证道应训引文有误本当作‘多闻数穷’再如本经训‘博学多闻而不免於惑’即本老子此文乙本保存了老子原文今本多误”“多闻数穷”承“虚而不屈”申说犹言“多学识多困穷”惟虚乃能不穷音朔频数

道德经与气功丁辛百潘明环1996.3第265页266页帛书甲本与帛书乙本为“多闻数穷”王弼(bì)与河上公本为“多言数穷”

采用“多闻数穷”的网络版本

老子真本混沌道人在桐柏宫修炼时抄录整理第二十七章善得其贵

采用“多言数穷”的网络版本

道德经纯阳真人释义第18页多言喻鼓风的次数“多言数穷”是就鼓风的速度和风箱的效果而言速度太快反而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道德经三帝注第22页多言喻鼓风的次数翻译同上

国立公文图书馆第10页古籍影印版https://www.digital.archives.go.jp/img/619288

CURIOSity Digital Collections老子道德经2卷第seq.8页中立四子集64卷[China]明萬曆7[1579]古籍影印版https://curiosity.lib.harvard.edu/chinese-rare-books/catalog/49-99007755661020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