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分--五识身相应地第一

原文
本地分

云何瑜伽师地谓十七地何等十七嗢柁南曰

五识相应有寻伺等三

三摩地俱有心无心地

所立如是具三乘

有依及无依是名十七地

一者五识身相应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寻有伺地四者无寻唯伺地五者无寻无伺地六者三摩四多地七者非三摩四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无心地十者闻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声闻地十四者独觉地十五者菩萨地十六者有余依地十七者无余依地如是略说十七名为瑜伽师地

注释

本地分根本或基本此处特指基本义理即其他的四个部分的内容都以本地分所论述的义理为本瑜伽师地的略说部分佛家习惯地将经籍内容划分为若干部分并称每部分为分相当於篇部分等

云何瑜伽师地什么叫瑜伽师修行的次第?

嗢柁南Udana又作嗢柁南嗢陀南梵语义为集施是一种特殊的缩略语表述方式往往是以偈颂形式出现

五识相应即五识身相应地

即意地

有寻伺等三即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等三地

三摩地俱三摩地是梵文Samadhi的音译意译为「定」三摩地中又有多种差别即得三摩地三摩地圆满三摩地自在三摩地种种都修齐为俱

即非三摩四多地三摩四多是梵文Samahita的音译意译等引与三摩地同义

有心即有心地

即闻所成地闻知成就的境界

即思所成地思惟成就的境界

修所成地修习 道法成就的境界

具三乘具有声闻乘地独觉乘地菩萨乘地具有得以修成三地均内涵种性发心修行获果四方面

有依即有余依地

无依即无余依地

译文

什么是瑜伽师修行的次第呢即十七地是哪十七地呢嗢柁南颂说

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等三地三摩地非三摩四多地有心地无心地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这样就具足了三乘还有有余依地无余依地这就称为十七地

第一五识身相应地第二意地第三有寻有伺地第四无寻唯伺地第五无寻无伺地第六三摩四多地第七非三摩四多地第八有心地第九无心地第十闻所成地第十一思所成地第十二修所成地第十三声闻地第十四独觉地第十五菩萨地第十六有余依地第十七无余依地这就简略列出十七地做为瑜伽师修行的次第

原文
本地分中五识身相应地第一

云何五识身相应地?谓五识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缘彼助伴彼作业如是总名五识身相应地

何等名为五识身耶?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注释

本地分中五识身相应地第一本论的结构有三个梯级全部内容分为五大部分每部分再划分就标号为弟几地相当於第几章如本地分中由十七地章组成每地章再划分为品标为品第几五识身即人身的五种识佛家把人对外界现象世界的认识依主客之间的关系共分为十八界即六根六境六识指感觉思惟的器官指感觉和思惟的对象包括物质的现象和精神的现象指对现象界的认识与了别其关系可见下表

十八界

眼根--色境--眼识

耳根--声境--耳识

鼻根--香境--鼻识

舌根--味境--舌识

身根--触境--身识

意根--法境--意识

识身又作识体即构成识的种种因缘条件包含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五识身具体指眼身五种识体

相应指五种识体中的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是相互联系相应而起的

自性事物现象固有的本质特性此处指识的本性识的基本认识功能

彼所依识所依凭依依托指识产生和活动所需要的助缘

所缘指识感觉认识的对象缘的梵语Pratyaya义为攀缘比喻心识接触作用对象如攀缘一般所缘心识所攀缘(感觉认识)的对象

助伴佛家对识的研究讲究整体性联系性不是把某识视为单一孤立的现象所以佛家认为某一识生起必然伴随著许多内心的活动如作意思等唯识宗称为心所有法简称为心所心所相应于心王而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故称为助伴

作业识的具体作用也称为造作造作的结果有善无记三种性质唯识学中称为「三性」

身识身识概念的拟立与心理学中的触觉相似但也不尽同身识指身根对地性 水性火性风性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性渴等十一种触境的识别触境中的饥渴虽是生理现象但仍被唯识宗看作是物质接触肉体后所产生的觉受部份

译文

什么是五识身相应地呢?就是五识身的自性所依听缘助伴作业总括起来就称为五识身相应地

哪些称为五识身呢?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原文
云何眼识自性?谓依眼了别色

彼所依者俱有依谓眼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异熟所摄阿赖耶识

如是略说二种所依谓色非色是色非色谓四大种所造眼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谓眼识无间过去识一切种子识谓无始时来乐著戏论熏习为因所生一切种子异熟识

注释

依眼了别色依托眼根攀缘色尘进而觉知色尘的作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色为物质存在的总称狭义之色专指眼根所取之境此处所指之色法 应就狭义而言眼根所取之色又称为色境色尘具有三种性质㈠质碍有形质彼此相障碍不能涉入㈡变坏因为质碍所以物相碰撞即变坏㈢示现因有形相能显现

俱有依唯识宗认为识自始自终离不开根根坏灭识便不能产生由于根与识相依共存听以根是识的俱有依俱有共存在

等无间依平常人的心识作用念念相续无有间隔前一念灭谢时后一念随即生起前后念生灭之间紧密相接无有间断故称前念为后念的等无间依同时前念灭谢时能避开现行位引导后念生起故等无间依又称为开导依

此处的意应指第六意识即前五识必由第六识所引生而第六识自身既能前后相续又能引生前五识故第六识为前五识之等无间依

种子依依托于种子唯识宗认为人在每一次行为过后都会在阿赖耶识中熏习 成一股潜在势力此股势力可以像种子一样地产生或变现出一切精神活动和物质现象唯识宗因而以「种子」称之包括五识的升起也必须以种子为基本条件故称为种子依

执受所依心识与环境互动的结果依种子状态存于阿赖耶识中任阿赖耶识执持流转种子待缘起现行现行后又回熏于阿赖耶识中成为新熏种子如此循环往复呈现出大干世界中的一切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

异熟所摄旧译为果报即依过去之善恶而得果报之总称成唯识论卷二载所谓异熟系谓因变为果此果之性质异于因之性质因有善恶而果具有非善非恶之无记性故自因成熟为果其性质已变异为别类所有摄持含藏在阿赖耶识中的业种子的异熟过程都是透过阿赖耶识进行的所以称之为异熟所摄

阿赖耶识Alaya梵语义为含藏藏识佛家将人的识分为八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ManaS)阿赖耶识第八识能够摄持含藏一切种子所以又叫做种子识阿赖耶识的概念有多种含义阿赖耶识的「了别」(觉知分别)功能有两方面㈠是觉知分别有分别(感知辨识性)的执受心(有认知感受性的内在精神世界活动)㈡是觉知分别无分别的器世界(承载众生的外在物质世界)阿赖耶识与作意思等五种徧行心所法相应阿赖耶识作为种子识与诸法(一切精神物质现象)的因果关系有三种㈠是种子生现行即种子作为因变生出现行诸法的果这变现过程可在刹那间进行㈡是现行熏种子现行诸法作为因种子积藏在阿赖耶识中种子即是果㈢是种子生种子即积藏在阿赖耶识中的诸种子互相影响生出新种子这过程在刹那间相续进行称为自类相续阿赖耶识具有「杂染」(在生死流转的虚幻现实现象中杂带有执迷不悟的心念污染心识不能超脱生死流转遭受生死果报)的方面和「还灭」(依据它证悟真如获得涅槃解脱)的方面

以上所述的俱有依等无间依种子依即所依的三依三依是佛家对识的主体方面身心条件的全面考察

二种所依此处说二依是以色非色为标界对识所依据的主体条件的辨析

非色物质的现象非物质的现象此处的色非色用的是广义

四大种佛家把一切物质现象都分析为四种构成元素即地风四种元素的结合形成一切事物所以称它们为四大种不过四大种的地风一般不是直接指地风的具体事物而是指由地风分别代表或体现的坚湿动四种属性即使是地风自身事物也是由四大种和合而生的由於物质事物都依赖四大种的和合造成所以称为依他有相反四大种则称为不依他有这是佛家对元素的抽象认识

净色特指五识所依根中的知觉神经佛家对五根(感官)的认识是比较深入的他们将根又划分为两方面的构成一种是浮尘根又作扶尘根即见於外的感觉器官一种是胜义根四大种所造清净微细故又称为净色根它们是根的实体发识取境而具有增上根力的须依赖它们清净如宝珠但是净色根仍需要扶尘根的扶助

无见有对虽不可见却有障碍是佛家对具体事物分析出的两种属性有的色法有见有对如瓶子有的不可眼见却有障碍如声音有的既不可见又无障碍如无表色(特指导致身语活动的意念既不可直接现於外又无障碍却能生发身语活动然而身语活动不是意念本身所以称之为无表色)

无间过去识已过去的识转化为意不障碍现行识的相续行运称为无间这里佛家探讨了人们在连续不断的认识过程中的经验与现行过去识与现行识发生联系的行运机制

一切种子识又作种子识乃执持一切法之种子而不失坏之识为阿赖耶识之别名唯识关於阿赖耶识本体论的义理颇有特色它虽然认定阿赖耶识生一切法却不认定全宇宙就是一个阿赖耶识而是认定一切众生皆有阿赖耶识每个众生的阿赖耶识都有各自的种性而且都具有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种子生种子的功能佛家还以修道进阶的高低或将来成佛的可能性将众生的种性大致分为二种圣种性能使三乘圣者证得涅槃愚夫种性能令凡夫轮回六道不得解脱细分有五种声闻种将来获阿罗汉果独觉种将来获辟支佛果菩萨种将来获佛果不定种种性没有固定或可成就二乘果位或可成就佛果无种永堕生死轮回不得解脱

无始时来佛家认为众生及现实一切现象都不是孤立产生的都是由因缘生即有原因有条件而生现世之所有的事物都由前世的因缘生前世的所有事物又由更前世的因缘生上溯无穷没有元始如说某事物是有始时来就意味著此事物没有因缘而这是不可能的

乐著戏论由爱乐情欲支配的不合真实的概念言论现行熏种子的作用过程佛家称为熏习 又将熏习 的具体内容称为习 气并将习 气按其内容分为三类其中一类是名言习 气即来生日常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实为思想观念)熏习 成的种子佛家特别重视这一习 气认为它能理解义理认别境界是种子生诸法的根本原因名言习 气也有性质对立的两种一种是证解诸法真相胜义本空的真实一种是误解诸法真相迷恋执著虚幻这后者表现为名言就是戏论戏论又作譃论佛家特指不正确的不合真实的概念观念义理言论等如本无始说成有始本无我说成有我本虚幻说成真实本为常净的涅槃说成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等名言戏论也可以熏习 为种子导致戏论的果报

熏习 为因如人以香气熏附衣服一切染净迷悟诸法之势力熏附残留在阿赖耶识中形成种子的作用即谓之熏习

异熟识摄持含藏果报的阿赖耶识此处仅指名言种子的异熟过程由阿赖耶识摄藏运转

译文

什么是眼识自性呢?就是依据眼根了别色境

眼识的所依如下第一俱有依即眼根第二等无间依即意识第三种子依即执受一切种子为一切种子所依止属于异熟果体的阿赖耶识

这就简略说明了二种所依包括色法和非色法两种眼根是色法其余的是非色法这眼根有三大特徵㈠是四大种所造㈡指的是净色根(而非扶尘根)㈢净色根无法为肉眼所见却有质碍性意识是眼识缘境以后相续传递过去的一切种子识是无始以来耽著戏论辗转熏习 于众生心中成为种子等待未来成熟受报的果报体

原文
彼所缘者谓色有见有对此复多种略说有三谓显色形色麦色

显色者谓青雾及空一显色形色者谓长不正下色表色者谓取如是等色

显色者谓若色显了眼识所行形色者谓若色积集长短等分别相表色者谓即此积集色生灭相续由变异因于先生处不复重生转于异处或无间或有间或近或远差别生或即于此处变异生是名表色显色者谓光明等差别形色者谓长短等积集差别表色者谓业用为依转动差别如是一切显表色是眼所行眼境界眼识所行眼识境界眼识所缘意识所行意识境界意识所缘名之差别

又即此色复有三种谓若好显色若恶显色若俱异显色似色显现

注释

显色能显现出颜色的物

形色能表现出形状的物

表色能呈王现出态势的物

空一显色须弥山四面天空中各显现山的纯色这一概念与佛家构拟的一小世界的图式有关一小世界的中心是呈缩腰鼓形的巨大的须弥山(SumCru)直立在广袤的大咸水海中围绕须弥山有七金山七香水海外连四方咸海四方咸海上各有一大洲由于须弥山由金琉璃玻璃等宝构成宝物辉映四面的天空使四面大洲的上空各呈现出一种纯色东方胜神洲天为银色南赡部洲天为碧色西牛货洲天为赤色北俱卢洲天为金色即天空即纯净无杂只有整块天空明闇区别没有局部之间的杂色差别

若色显了如果物的颜色显现出来物在但颜色因为各种情况不一定能显现出这里讲的是能够显现出来的情况如一物的红色不被邻近的紫色所夺

心识运行即活动取境觉知识别

色积色的积集又称为积集色佛家认为显色是实色即具有实质积集色是虚色因为它们只是积集而成没有实质

表色者此处所论的表色则指人的身心

变异变易就是改变的意思

于先生处不复重生于之前出现的地方不再重复出现

转于异处此处讲的是人身相在方所(方角处所)上的变异

无间变异无时空间隔

有间变异有时空间隔

差别生差别形成以上讲的差别是因为位置变更所产生的

明等差别明等指光空一显色为什么不列举青白呢?原来佛家认为这四种颜色是实质色或色自相此处讲的差别是在物自相(本来颜色)上面的光明等差别

业用为依即变异因

眼所行一切显表色当下呈现于眼前而为眼根所缘

眼识所行眼识乃至前五识的所缘境都必须是当下显现的眼识进行了别认识

意识所行眼识所缘的色境传递给意识做进一步的分别认识

名之差别称眼根眼识与意识的所缘只在名称上有别

译文

眼识所缘的对象是可见的有质碍的色境这种色境又有很多种简略来说有三种即显色形色和表色显色包括青雾和空一显色形色包括长不正下色表色包括取这些都是色

而且所说的显色假若色境显现明了是眼识所缘的外境所说的形色从显色的积集之上假立长短等种种不同的形状所说的表色就是这种积集色剎那生灭相续由于变更位置的原因在原来出现的地方不再出现转而出现在其它地方就时间上来说或者是无间断的或者是有间断的移动的位置或者远或者近差别而生或者是就整件物体不离本处而变更其形相这就称为表色而且所说的显色是光线明暗的差别所说的形相是长短等积聚色的差别所说的表色是以思业作用为依然后显色形色有种种差别的变动显色形色和表色三种色都是眼根的所行即活动的对象也是眼根的境界即活动的范围也是眼识和意识的所行和境界三种色都是眼根眼识和意识所直接攀缘的对象只是名字有别而已

而且就是这种色又有三种或者是好显色或者是恶显色或者是俱异显色好像是色境在显现

原文
彼助伴者谓彼俱有相应诺心所有法所谓作意及余眼识俱有相应诸心所有法又彼诺法同一所缘非一行相俱有相应一一而转又彼一切各各从自种子而生

彼作业者当知有六种谓唯了别自境所缘是名初业唯了别自相唯了别现在唯一刹那了别复有二业谓随意识转随善染转随发业转又复能取爱非爱果是第六业

注释

心所有法佛教唯识家将人的整个内心活动分为本末两大系统本体系统为心王心王再变现出心所有法即心所法心所法是顺随心王行运的各种具体的认知情感观念的心理活动

作意警心引心的心理活动种子识所藏的种子是由作意警作而变现行发作起动警作内心活动

当根识顺利相合时将内心各种活动统一起来对境界起认知作用从而发起受思等等心理行运的一种心理活动

内心在认知过程中所产生的苦非苦非乐可爱不可爱可爱不可爱俱非等情感

摄取所对境界的种种相状形成种种概念辞语并藉以进行思惟的内心活动

使心造作的内心活动

余眼识俱有相应诸心所有法除了作意思外还有其它的心所法唯识家将心心所法共分为五十九种心法即心王八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心所法分为六类㈠遍行类作意即本论中列举的五种所谓遍行意即能遍与一切识相应任何一识起此五种心理活动都与它相应能遍一切时行即始终相应能遍一切性行即无论起善性心恶性心还是无记性心都有此五种同性的心理活动与它们相应㈡别境类胜解㈢善类精进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㈣烦恼类恶见㈤随烦恼类忿无惭无愧掉举昏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㈥不定类睡眠

以上心心所依据百法明门论开列与本论略有差异

非一行相不限于一种或单一的心理活动行运相意即有种种不同的心理活动在行运

六种六种作业关系详见下表

眼识六作业

一唯了别自境所缘业

二唯了别自相业

三唯了别现在业

四唯一刹那了别业

五随转业

随意识转

随善染转

随发业转

六取果业

取爱果

取非爱果

了别业

唯了别自境所缘眼识只觉知识别自己所对的色境意识则不同意识可以觉知识别自己和其它识所对的境界这里讲的是眼感官感知对象的有限性

唯了别自相眼识与意识不同意识既能觉知识别事物的自相又能觉知识别多种事物的共相意即眼识只限于具体事物的个性意识却可以抽象多种事物的共性

唯了别现在眼识与意识不同意识既可以觉知识别当下的又可以觉知识别过去的未来的

唯一剎那了别眼识与意识不同意识既可以在一刹那间觉知识别物境又可以连续不断地转换觉知识别的物境一刹那(Ksana) 时间极短

二业随转业取果业

随发业转意识与五识相比具有总摄性能对外境进行总体和共相的把握又具有判断推理想象联想记忆等复杂活动又能对五识起作用人心的善不善决定于意识支配人善不善言行的是意识的发业这一切都影响著人的感觉器官的具体活动

译文

眼识的助伴是与之相应而起的各位心所法即作意及其他与眼识同时相应而起的各位心所法而且眼识及其相应的各种心所法攀缘同一对象心法心所法行於境界时的相状并非一种同时存在而且相应各有自性一一生起而且它们一一各自从自己的种子而生

眼识的作业应当知道有六种只能了别自己所缘的外境这是它的第一种作业只是了别自相只能了别现在只能是一刹那间进行了别眼识还有二种作业随意识而生起随意识善而善随意识染而染随意识所发的业而转眼识又能够缘取可爱的乐果和下可爱的苦果这是眼识的第六种作业

原文
云何耳识自性?谓依耳了别声

彼所依者俱有依谓耳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一切种子阿赖耶识谓四大种所造耳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意及种子如前分别

彼所缘者谓声无见有对此复多种如螺贝声大小鼓声舞声歌声诸音乐声俳戏叫声女声男声风林等声明了声不明了声有义声无义声上声河等声厨诤谊杂声受持演说声论议决择声如是等类有众多声

此略三种谓因执受大种声因不执受大种声因执受不执受大种声唯内缘唯外缘内外缘

此复三种谓可意声不可意声俱相违又复声者谓鸣音词吼表彰语等差别之名

是耳所行耳境界耳识所行耳识境界耳识所缘意识所行意识境界意识所缘助伴及业如眼识应知

注释

四大种所造耳识所依净色耳识所依的由四大种(地风)造的体内清净物即耳神经

意及种子如前分别关于意的无间过去识一切种子异熟识的内容已在前面论眼识时论述分明了

明了声即明悟了义声了义究竟义

不明了声即不明悟了义声

有义声指正直的言语声即所谓八圣言不见就说不见不闻就说不闻下觉就说不觉不知就说不知所见就说实见所闻就说实闻所觉就说实觉所知就说实知圣道义指修佛道达到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佛境界的圣人所宣说的 教义

无义声指不正直的言语声即所谓八非圣言不见却说实见不闻却说实闻不觉却说实觉不知却说实知所见却说不见所闻却说不闻所觉却说不觉所知 却说不知

上声佛家将欲界来生分为六类分别居於六道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六道又作六趣众生不修佛道脱离不了生死果报只有在三界六道中轮回佛家将地狱饿鬼畜生称为下恶趣称人为中人趣称天为上天趣下声即下恶趣众生言语声中声即中人趣众生言语声上声即上天趣众生言语声

因执受大种声又作执受大种因声意即以执受大种为因所发出的声音其实就是人所发出的声音如说话声手拍击声等执受大种可以有多种解释但都指的定作为众生的人如人是具有执受性的由四大种(地风)所造的物人是具有执受种子的阿赖耶识的由四大种所造的物人是将自己的由四大种和合造成的虚幻身妄执为实的愚蠢动物

因不执受大种声又作不执受大种因声即以不执受大种为因所发出的声音也就是由四大种和合造成的人身外的器物所发出的声音如风林江 河声

因执受不执受大种声又作俱大种因声因俱大种即以执受大种与不执受大种相合为因所发出的声音如手击鼓口吹笛之类

指代前面提及的因执受大种声

内缘以自身为对象

指代前面提及的因不执受大种声

外缘以身外物为对象

指代前面提及的因执受不执受大种声

内外缘内缘与外缘

可意声声音适意即动听悦耳

不可意声声音不适意即难听不悦耳

俱相违既违可意又违不可意

译文

什么是耳识的自性呢?是依据耳根了别声境

耳识的所依如下第一俱有依即耳根第二等无问依即意识第三种子依即摄藏一切种子的阿赖耶识耳根有三大特徵㈠四大种所造㈡耳识所依净色㈢不可见有质碍作为等无间依的意识和作为种子依的阿赖耶识和上述眼识所说的一样

耳识的所缘是不可见的有质碍的声境声境又分为很多种螺贝声大鼓声小鼓声舞声歌声各种音乐声演出杂耍滑稽戏的叫声女人声男人声风林等之声 明悟了义声不明悟了义声正直的言语声不正直的言语声下声中声上声江 河等之声 斗诤喧哗嘈杂声领受忆诵佛法之声 讲演宣说佛法之声 论议声决断声这很多种类的声音有众多之声

这些声音简略来说有三种即因执受大种声因不执受大种声因执受不执受大种声第一种只是内缘声第二种只是外缘声第三种是内外缘声

这些声音又可以分为另外三种即可意声不可意声俱相违声而且这些声音又可以分为无语义的鸟叫声宣说理义声扬显佛法的赞叹声等种种差别之名

上述声音能够引起耳根相对它们的行运活动成为耳根所缘取的境界能够引起耳识相对它们的行运活动成为耳识所缘取的境界成为耳识觉知识别的对象能够引起意识相对它们的行运活动成为意识所缘取的境界成为意识觉知识别的对象关于耳识的助伴和作业如前述眼识的有关部分读者以此类推应当知晓

原文
云何鼻识自性?谓依鼻了别香

彼所依者俱有依谓鼻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一切种子阿赖耶识谓四大种所造鼻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意及种子如前分别

彼所缘者谓香无见有对此复多种谓好香恶香平等香鼻所嗅知根果实之香如是等类有众多香又香者谓鼻所闻鼻所取鼻所嗅等差别之名

是鼻所行鼻境界鼻识所行鼻识境界鼻识所缘意识所行意识境界意识所缘肋伴及业如前应知

注释

好香对人身心有益的气味此处不是意指与臭相对的好闻而是意指顺益身心所以有损身心的「迷魂 香」虽然好闻也不属于好香此作名词即气味

恶香对人身心有损的气味

平等香又作等香对人身心无损又无益的气味

所取佛家认为是由爱心支配取著的境

鼻识别

译文

什么是鼻识自性呢?即依据鼻根了别香境

它的所依如下俱有依即鼻根等无间依即意识种子依即摄藏一切种子的阿赖耶识鼻根有三大特徵㈠四大种所造㈡鼻识所依净色㈢下可见有质碍关于意识和种子和前面论述眼识的有关部分相同

鼻识的所缘是不可见有质碍的香境香境又分为很多种包括好香恶香平等香通过鼻识所嗅所感知植物的根果实之香像这样的种类还有很多种而且所说的香境有鼻所闻鼻所取鼻所嗅等不同的名称

上述香境能够引起鼻根相对它们的行运活动成为鼻根所缘取的境界能够引起鼻识相对它们的行运活动成为鼻识所缘取的境界成为鼻识觉知识别的对象能够引起意识相对它们的行运活动成为意识所领取的境界成为意识觉知识别的对象鼻识的助伴和作业如前述眼识的有关部分读者以此类推应当知晓

原文
云何舌识自性?谓依舌了别味

彼所依者俱有依谓舌等无问依谓意种子依谓一切种子阿赖耶识谓四大种所造舌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意及种子如前分别

彼所缘者谓味无见有对此复多种谓苦可意不可意若舍处所舌所尝又味者谓应尝应吞应瞰应饮应舐应吮应受用如是等差别之名

是舌所行舌境界舌识所行舌识境界舌识所缘意识所行意识境界意识所缘助伴及业如前应知

注释

即醋味酸佛籍或写作酸

舍处所意即非可意也非不可意又作舍意即舍去欲求心无执著所以也就无所谓可意不可意处所此处指心念所处的境界舍处所本义即心处于舍去欲求无所执著的境界

同啖即吃嚼食

受用意即享用

译文

什么是舌识自性呢?即依据舌根了别味境

舌识的所依如下俱有依即舌根等无间依即意识种子依即摄藏一切种子的阿赖耶识舌根有三大特徵㈠四大种所造㈡舌识所依净色㈢不可见有质碍关于意和种子和前面论述的眼识有关部分相同

舌识所缘的对象是不可见有质碍的味境味境又分为很多种即苦可意不可意或中容味都是舌所尝的味而且味境又有应尝应吞应瞰应饮应舐应吮应受用如此很多的不同名称

上述味境能够引起舌根相对它们的行运活动成为舌根所缘取的境界能够引起舌识相对它们的行运活动成为舌识所缘取的境界成为舌识觉知识别的对象能够引起意识相对它们的行运活动成为意识所缘取的境界成为意识觉知识别的对象舌识的助伴和作业如前述眼识的有关部分读者以此类推应当知晓

原文
云何身识自性?谓依身了别触

彼所依者俱有依谓身等无问依谓意种子依谓一切种子阿赖耶识谓四大种所造身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意及种子如前分别

彼所缘者谓触无见有对此复多种谓地轻性重性滑性涩性如是等类有众多触此复三种谓好触恶触舍处所触身所触又触者谓所摩所触若鞕若輭若动若暖如是等差别之名

是身所行身境界身识所行身识境界身识所缘意识所行意识境界意识所缘助伴及业如前应知

注释

无见有对身体触感的对象是看不见却有质的障碍佛家关於触的概念与其他四境色(眼见物香)颇异其趣香都非常具体而且涵 盖面有限而触较抽象涵盖面很广实际上不意指身体所接触的具体物而是意指身体所触知的作用於身体的物的某些属性以及作用於身体的物所引起体感所以是无见有对的

不是指具体的地风物体而是指身体触感到的地的坚强性水的流湿性火的温 燥性风的轻动性

指生理感受虽属于体内生理反应但佛家仍视为身体触物所感受的某种境将它们与体表反应的冷同类视之

指物作用于身体所导致的体感身体感到物作用有力身体感到物的作用不力身体感到物的作用来得舒缓身体感到物的作用急促

除黏是体表触物的感受到的外物属性外其他都是身体与外境有联系所产生的心理生理感受

舍处所触不好不恶的触

此处的触是狭义的身体动作方式不同于作为五境之一的触

同硬

译文

什么是身识自性呢?即依据身根了别触境

身识的所依如下俱有依即身根等无间依即意识种子依即摄藏一切种子的阿赖耶识身根有三大特徵㈠四大种所造㈡身识所依净色㈢不可见有质碍意和种子和前面论述的眼识有关部分相同

身识所缘的对象是不可见有质碍的触境触境又分为很多种即地风的属性还有轻性重性滑性涩性还有冷还有力还有病如此种类有很多种触触又可以分为三种即好触恶触非好非恶的触都是由身体所触感的而且所说的触还有擦摸碰触的硬的软的动的暖的如此很多种不同的名称

上述触境能够引起身根相对它们的行运活动成为身根所缘取的境界能够引起身识相对它们的行运活动成为身识所缘取的境界成为身识觉知识别的对象能够引起意识相对它们的行运活动成为意识所缘取的境界成为意识觉知识别的对象身识的助伴和作业如前述眼识的有关部分读者以此类推应当知晓

原文
复次虽眼不坏色现在前能生作意若不正起所生眼识必不得生要眼不坏色现在前能生作意正复现起所生眼识方乃得生如眼识生乃至身识应知亦尔

复次由眼识生三心可得如其次弟谓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初是眼识二在意识决定心后方有染净此后乃有等流眼识善不善转而彼不由自分别力乃至此意不趣余境经尔所时意二识或善或染相续而转如眼识生乃至身识应知亦尔

复次应观五识所依如往余方者所乘所缘如所为事助伴如同侣如自功能复有差别应观五识所依如居家者家所缘如所受用助伴如仆使等如作用

注释

亦尔也是如此本段强调了仅有根和所对境的现在而无内心活动的起动相应诸识并不能产生如在日常生活中全然无心或很不经意明明在眼前的物竟然看不见又如植物人

率尔心眼识初缘外境随意识卒然任运而起的刹那心念

寻求心率尔心之后意识缘境推寻求觅所生起的分别心念

决定心寻求心之后意识既已分别所缘之境则能审知决定善恶

初是眼识起初的率尔心局限在眼识

二在意识其次接着是意识活动的寻求心决定心

等流平等流类于善恶之法既已分别染净则各随其类念念相续

或善或染相续而转或者善净心或者不善污染心连续地流转著

佛家所谓观往往不是意指观看观察而是指观念即对现象和义理的思考和判断此处说的观念义同观想不是世俗哲学术语的观念

此处以下作者以一系列的比喻进一步说明诸识与所依所缘助伴作业之间的关系

复有差别再说到五识的所依所缘助伴作业之间的差别

译文

而且虽然眼没有坏色境也显现在面前假若能发动心识行运的作意不是正好起动要产生的眼识也一定不会产生要是眼没有坏色境显现在面前能发动心识行运的作意也正好在面前起动要产生的眼识才会产生像眼识的产生一样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的产生应当知道也是这样

而且由于眼识的产生三种心就可以获得按次第排列即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上述第一种心念局限在眼识后二种心念在意识决定心以后才有染净问题在意识具有了善不善性之后才能有善不善的意识致使眼识产生善不善性的同性流转然而眼识识别善不善不是由眼识本身所具有的识别能力起作用的结果而是随意识流转的结果自此意识也不再趣向其它境界经过这一番过程眼识和意识的行运或者是善净或者是不善染污便连续地流转著像眼识的产生形成三心一样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的产生形成三心应当知道也是这样

而且还应当这样来观察思考五识所依托的就像去他方的人所乘的车五识的所缘就像人们所做的事一样伴随五识流转生灭并影响它们的各种心理活动就像同行的伴侣一样五识的造作就像各自的功用能力五识的所依所缘助伴作业之间的差别还应当这样来观想思考五识所依托的就像居家人的家五识所缘取的对象就像人们享用的物品一样伴随五识流转生灭并影响它们的各种心理活动就像主人的仆人使女一样五识的作业就像主人的作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