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第十四

原文
智术之子博雅之人溢于辞辞盈乎气苑囿文情故日新殊致宋玉含才颇亦负俗始造对问以申其志放怀寥廓气实使之及枚乘摛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粱之子也扬雄覃思文阔业深综述碎文琐语肇为连珠其辞虽小而明润矣凡此三者文章之枝派暇豫之末造也

注释

智术智慧才能才能

文采

应作“辨”指善于言辞

苑囿帝王的花园动物园这里指培养

殊致特殊的情趣

宋玉战国末楚国辞赋家

负俗才高者被世俗所讥论

对问指宋玉的对楚王问文中楚王问宋玉“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的问题本文就是回答这个问题

陈述

寥廓广阔宋玉在文中自比凤凰飞上苍天比怀抱大志

应作“文”

枚乘西汉辞赋家摛艳运用文藻

七发我国第一篇“七”体文写楚太子有病吴客用七件事情来启发他

肥美指文辞华藻云构云集就创作说故称构

风骇指风起骤起

七窍七孔指人的目

嗜欲此处指七发前几段所讲音乐的动听酒食的甘美等要言妙道此指最后所讲的“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

膏粱指富贵人家肥美的肉上等粮食

扬雄西汉末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应作“阁”文阁指汉代藏书的图书馆天禄阁扬雄校书的地方

译文

富有智慧才能的人学问渊博高雅的人他们的文辞华彩四溢他们的辩说充满气势他们培养自己的文情所以创作能呈现新的风貌和特殊的情趣宋玉才华横溢也颇受世俗的讥议开始创作对问体用来表述自己的志向宽广胸怀气势确实在驾驭文辞到了西汉的枚乘铺陈艳辞首创了七发美好繁富的辞藻像云彩一样聚集夸耀的丽辞像风一样骤起大概从人的七窍里发出来的各种嗜好欲望开始是不正确的嗜欲结尾归于正道是用来告诫富贵人家的子弟扬雄在天禄阁中静默深思学业精深善于综述前人著作把一些琐碎的言辞集结起来旨创连珠这种文体这种文体虽然短小但却品莹润泽举凡这三种文体都是文章的分枝和支流闲暇时用来作乐的后代作品

原文
自对问以后东方朔效而广之名为客难托古慰志疏而有辨扬雄解嘲杂以谐谑回环自释颇亦为工班固宾戏含懿采之华崔驷达旨吐典言之裁张衡应间密而兼雅崔寔客讥整而微质蔡邕释诲体奥而文炳景纯客傲情见而采蔚虽迭相祖述然属篇之高者也至于陈思客问辞高而理疏庾敳客咨意荣而文悴斯类甚众无所取裁矣原夫兹文之设乃发愤以表志身挫凭乎道胜时屯寄于情泰莫不渊岳其心麟凤其采此立本之大要也

注释

扬雄解嘲扬雄自知有人嘲笑自己地位低下解嘲以回答

宾戏指班固的答宾戏宾客

雅正体裁

崔寔(shí)崔骃之孙东汉文学家客讥写客人笑他穷苦贫困他答以避祸保持节操甘于贫困

释诲蔡邕的释诲后汉书·蔡邕传

庾敳西晋文学家客咨今已不存

译文

自从宋玉作了对楚下问东方朔仿效它并加以扩大写了一篇答客难借用古事慰藉自已文章条理畅达而又辨析明了扬雄的解嘲夹杂着诙谐的戏嘲反复替自己解释也写得颇为工巧班固的答宾戏含有美好的文采崔骃的达旨也露着雅正的言辞张衡的应间文辞细密议论雅正崔寔的客讥叙述严整又微带质朴蔡邕的释诲风格隐奥文辞炳蔚郭璞的客傲情思显露文采丰茂上述这些作品虽然都是互相仿效然而都成为创作中成就较高的作品至于陈思王曹植的客问文辞虽然高雅然而说理却较为粗疏庾敳的客咨内容虽然丰富然而文辞却有些枯燥这类作品很多没有什么可取之处推究这类文章的创作是为抒发愤懑表达情志作者身遭挫折而凭借道义来战胜困苦世事艰难而保持心情的舒泰所以写作时他们无不使作品的思想内容像渊谷和山岳一样高深使作品的文辞像麒麟和凤凰一样彩丽这就是要确立这类作品的大概情况

原文
自七发以下作者继踵观枚氏首唱信独拔而伟丽矣及傅毅七激会清要之工崔骃七依入博雅之巧张衡七辨结采绵靡崔瑗七厉植义纯正陈思七启取美于宏壮仲宣七释致辨于事理自桓麟七说以下左思七讽以上枝附影从十有余家或文丽而义暌或理粹而辞驳观其大抵所归莫不高谈宫馆壮语畋穷瑰奇之服馔极蛊媚之声色甘意摇骨体艳词动魂识虽始之以淫侈而终之以居正然讽一劝百势不自反子云所谓“先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者也唯七厉叙贤归以儒道虽文非拔群而意实卓尔矣

注释

七依七依崔骃所作文残缺

仲宣王粲的字七释写潜虚丈人在隐居大夫用七件事来启发他

左思西晋作家七讽已失传

畋(tián)打猎

讽一劝百汉书·司马相如传赞中引用扬雄的话原文是“劝百讽一”劝诱以各种享受劝诱讽谏意指汉赋劝诱多而讽谏少

译文

自枚乘七发以后写这类文章的人前后相接看枚乘首开的创作确实是杰出的宏篇丽藻了到傅毅的七激荟萃了清丽扼要的优点崔骃的七依达到广博雅丽的妙处张衡的七辨组织辞采绵密绮丽崔瑗的七厉树立义理纯正精当曹植的七启以宏伟壮丽取胜王粲的七释致力于辨析事理自桓麟的七说以后到左思的七讽以前像枝条附着于树干影子跟着形体一样随附前代写作这类作品的有十余家他们的作品有的文体华丽而意义违反正道有的道理精粹而文辞驳杂看它们大概的趋向无不高谈宫殿馆阁的富丽堂皇大书纵马田猎的喜悦欢欣描写瑰丽奇特的服装食品刻画迷惑人的歌舞美女美好缠绵的抒情打动了人们的精神美艳的文辞深入了人们的灵魂这些作品内容开始时是淫侈夸张但结尾结束时以讽谏归正然而讽谏旧道的内容少劝诱享乐的内容多其势必然向淫侈滑下去而不能走上正路这正是扬雄所说的先大肆宣扬放纵郑国卫国淫荡的靡靡之音到了曲子结尾时才演奏一点雅正的音乐这么多作品里唯有崔瑗的七厉叙述贤人的事以儒家之道为归依虽然文辞不算杰出但它的意义确实是卓尔不群的

原文
连珠以下拟者间出杜笃贾逵之曹刘珍潘勖之辈欲穿明珠多贯鱼目可谓寿陵匍匐非复邯郸之步里丑捧心不关西施之颦矣唯士衡运思理新文敏而裁章置句广于旧篇岂慕朱仲四寸之珰乎夫文小易周思闲可赡足使义明而词净事圆而音泽磊磊自转可称珠耳

注释

鱼目鱼目似珠所以有鱼目混珠之说

“里丑捧心”二句庄子·天运篇美女西施因心痛而皱着眉头邻里的丑女认为很美也学西施捧心皱眉变得更加的丑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颦(pín)皱眉

紧凑

丰润

译文

自从扬雄作了连珠以后摹拟的交替出现杜笃贾逵之流刘珍潘勖之辈都想把明珠穿联起来然而大多却是贯串了鱼目这就像寿陵的少年爬行着回来已不再是邯郸的步法又像西施的邻居丑女模仿西施皱眉只知其美不知其所以美只有陆机的构思用意新颖所作的演连珠义理新颖文辟敏捷精心裁制篇章措置辞句扩大了前人的篇幅他这样做岂羡慕仙人朱仲四寸大的宝珠吗连珠篇幅短小容易考虑周到写得紧凑只要能使得文章的义理明白而文辞洁净所述的事情圆通而音调丰润那就可以称为“连珠”了

原文
详夫汉来杂文名号多品或典诰誓问或览略篇章或曲操弄引或吟讽谣咏总括其名并归杂文之区甄别其义各入讨论之域类聚有贯故不曲述也

注释

曲子汉乐府有鼓吹曲横吹曲琴曲如伯牙水仙操许由箕山操刘安八公操小曲梁代箫衍沈约等有江南弄音调拉长的歌汉乐府中有箜篌引东晋石崇有思归引

甄别鉴别考核

详尽

译文

详细考察汉以来的杂文名称有很多种有的叫典有的叫览有的叫曲有的叫吟总括起它们的名称都归入杂文这一类但是鉴别一下它们的意义作用它们又可以各自归入本书所要讨论的各种文体的范围因为它们和本书要讨论的文体都有其相通之处所以不细讲了

原文
赞曰伟矣前修学坚才饱负文余力飞靡弄巧枝辞攒嘒若参昴慕颦之心于焉只搅

注释

枝辞旁枝的文章此处指杂文集中聚集

慕颦(pín)含有作不恰当的仿效意

译文

总结

多么伟大啊前代的文人

学问坚实富有才华

带着创作的剩余精力

发挥绮丽的文辞运用巧妙的手法

各种形式的杂文积聚相映

像那点点的星星天空闪耀

可那些羡慕他人的仿效之徒

只能使人心受搅扰

评析

杂文的“杂文”主要论述了两汉魏晋期间出现的三种杂体文学作品即“对问”“七发”“连珠”

“对问”体其主要的格式是客问主答通过一问一答将叙述铺陈开来推进文章的进行“七体”源于枚乘的七发七发里客人用七件事来启发楚太子后来形成了一种文体它的格式是全篇分八段第一段是序以后每一段说一件事以进行讽谏“连珠”是一种小而精的文章像连贯的珍珠一样

全篇分五部分概述“对问”“七发”“连珠”三种类型作品的产生及其意义讲“对问”体的代表作家作品及其写作特点讲“七发”体的代表作家作品及其写作特点讲“连珠”体的代表作家作品及其写作特点讲上述三种以外的其他杂文名目

“杂文”是正统的文体之外的各种文章作品写得比较随便因而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束缚也少一些一些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上有一定成就刘勰看到了这一点说明了他的眼力但他把这些作品看成是作家“富有余力”的产物是消遣的东西这显然是受了“宗经”思想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