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孙
王沂孙(生卒不详),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至元中一度出为庆元路学正。与周密等交厚,结社西湖,时相酬唱。有《碧山乐府》词,善于描绘物象以寄托感慨。尤讲究章法、层次,词格深婉,颇具影响。然不免过于刻画,略嫌晦涩。
眉妩
新月
渐新痕悬柳①,淡彩穿花②,依约破初暝③。便有团圆意④,深深拜⑤,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⑥,宝帘挂秋冷⑦。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⑧,难补金镜⑨。太液池犹在⑩,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桂花旧影。
①新痕:一弯新月。
②淡彩:淡淡的月色。
③依约:仿佛。
初暝:指天刚黑下来。
④团圆意:开始有团圆的迹象。
⑤深深拜:指拜月祝祷。李端《新月》诗:“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⑥一曲银钩:银色帘钩,指一弯新月。
⑦宝帘:这里借指夜幕。
⑧慢:同“谩”,徒然之意。玉斧:相传汉代吴刚学仙时有过失,罚他砍月中桂树,树随砍随合(见《酉阳杂俎》)。
⑨金镜:指月亮。李贺《七夕》诗:“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斧。”
⑩太液池:本汉唐宫内池名,这里泛指宋宫苑池沼。宋太祖时宰相卢多逊有《咏月》诗:“太液池头月上时,晚风吹动万年枝。何人玉匣开金镜,露出清光些子儿。”
故山:故国。夜永:夜长。
端正:形容月已正圆。韩愈《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三秋端正月,今夜出东溟。”
云外山河:《酉阳杂俎》说:“佛氏谓月中所有,乃大地山河影。”还老桂花旧影:一作“还老尽、桂花旧影。”这两句是说月圆时可以看到故国山河的全影和桂花的旧影。
这首词扣定新月,辗转生发。上片着意刻画新月之淡彩、眉样与曲似银钩的玲珑模样。下片就月抒怀,隐约写出国破家亡的哀伤与苦恨。“千古”一问,句意双转。金镜难补,旧影空悬,层层脱换,愈转愈深,思笔俱超。陈廷焯以为换头将上片词意“一笔撇去,有龙跳虎卧之奇,结更高简”。(《白雨斋词话》)
齐天乐
蝉
铜仙铅泪似洗⑥,叹移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⑦,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商⑧,顿成凄楚。漫想熏风⑨,柳丝千万缕。
①宫魂断:传说齐王后怨王而死,尸变为蝉,见马缟《中华古今注》。蝉为宫中王后魂魄所化,故称为宫魂。
②凉柯:初秋的树枝。
③调柱:调弄乐器弦柱。
④镜暗妆残:这里暗喻秋蝉。镜暗:一作“镜掩”。
⑤娇鬓:指女子发鬓薄如蝉翼。
⑥铜仙铅泪:指魏明帝拆迁托承露盘的铜人,铜人眼中流泪。铅泪:泪流得像铅水一样,形容泪水很多。
⑦枯形阅世:枯败的形骸还经历着人世的沧桑。
⑧甚:正。
⑨漫:徒然。熏风:南风。
这是一首深于寄托之词。作者以行将枯死的秋蝉象征着亡国遗民的悲惨命运。可谓惊心动魄的比喻。据周密《癸辛杂志》:杨琏真伽盗发宋陵时,一村翁于孟后陵得一髻,发长六尺余云云。“宫魂”、“娇鬓”皆为此而发。“宫魂断”三字为一篇之根。故后遭曝尸之酷,何论其他!复以铜仙被拆毁之悲比拟之,令人更为凄断。“病翼”二句,传神之极笔。“漫想熏风”则以盛景衬哀,益增无限悲感。
高阳台
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①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⑤,归雁平沙。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⑥。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⑦。更消他⑧,几度东风,几度飞花。
①周草窗:即周密。
②玉管:玉制的管状乐器。
春葭:春天初生的芦苇。古时为了预测天气,将苇芦翳烧成灰,放在律管内,到了某一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见《后汉书·律历志》)。
③小帖金泥:唐代进士及第,以泥金书帖向家中报登科之喜(见《卢氏杂记》)。
④个人:那个人。
⑤游骢:指旅途上的马。骢,泛指马。
⑥银笺:泛指精美的信笺。年华:时光。
⑦不见天涯:苏轼《蝶恋花》词:“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以上两句,反用苏轼词意,是说处处生满芳草,即使登高也望不见天边。指春将残而人不见。
⑧更消他:禁不起。这两句是说春意阑珊,哪里还经得住东风频吹,落花乱舞?
此词通过对春景的描绘,抒写对友人的怀念。上片写初春景色,抒发怀友之情。庭院还余残雪,轻寒时袭帘幕,而春已来临。一夜相思,只余窗前绮梦,那人却远在天涯。凄然四顾,但见满树梅花,满地疏影。下片借游骢归雁抒写离愁。人在江南已为离愁所苦,又何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春意阑珊,更那堪“几度东风,几度飞花”。全词情致缠绵,含蕴无限。
附周密原词:小雨分江,残寒迷浦,春容浅入蒹葭,雪霁空城,燕归何处人家。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感流年,夜汐东还,冷照西斜。凄凄望极王孙草,认云中烟树,沤外平沙。白发青山,可怜相对苍华。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问东风,先到垂杨,后到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