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册除书道赐秦
,西垂伫见霸图新
。①2
已缘获石祠陈宝
,更喜吹箫得上真
。②3
鹑首山河归版籍
,凤台歌吹接星辰
。③4
谁知一觉钧天梦
,寂寞祈年馆下人
。④注释
①“金册”二句:玉皇大帝颁下金册除书,说要把这地方赐给秦国,眼看西边将要兴起新的霸业。金册:记载帝王诏命的连编金简。除书:拜授官职的文书。赐秦:语本汉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而翦诸鹑首。”又,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鹑首,星次名。古以为秦之分野,因指秦地。西垂:即西陲。西方。霸图:霸业。两句谓袁世凯取得政权。
5
②“已缘”二句
:秦王已因获得神石而立祠陈宝
。秦女更高兴由吹箫而得以成仙
。上句典出晋张华
《列异传·陈仓宝鸡
》:“秦穆公时
,陈仓人掘地得物
,若羊非羊
,若猪非猪
,牵以献穆公
。道逢二童子曰
:‘此为媪述
,常在地中
,食死人脑
。若欲杀之
,以柏插其首
。’媪曰
:‘此二童子名为鸡宝
,得雄者王
,得雌者伯
。’陈仓人舍之
,逐二童子
。二童化为雉
,飞入于林
。陈仓人告穆公
,发徒大猎
,果得其雌
,又化为石
,置之汧
、渭之间
,至文公立祠
,名陈宝
。”下句典出汉刘向
《列仙传
》。谓秦穆公之女名弄玉
,善吹箫
,嫁与萧史
。萧史遂教弄玉作凤鸣
,吹箫似凤声
,凤凰来止其屋
。穆公为作凤台
。后弄玉乘凤
,萧史乘龙
,升天而去
。秦为作凤女祠
。上真
:神仙
。真仙
。上句写袁氏
,下句写袁氏门下攀龙附凤的人皆得进用
。6
③“鹑首”二句
:秦地的山河已归于国家的版籍
,凤台上的歌吹之声更是上接星辰
。版籍
:版图
,疆域
。歌吹(chuī)
:歌声和音乐声
。吹
,管乐
。7
④“谁知”二句
:谁知到头来不过是一觉钧天之梦
,最寂寞的是那祈年馆下的人啊
!钧天梦
:见
《咏史
》二十首之七注
。祈年馆
:秦穆公的宫殿名
。又称祈年观
、祈年宫
。8
二
9
十赉文成九锡如
,三千剑履从云车
。①10
临轩自佩黄神印
,受籙教披素女书
。②11
金检赤文供劾召
,云窗雾阁榜清虚
。③12
诙谐叵奈东方朔
,苦为虚皇注起居
。④注释
①“十赉”二句:“十赉文”已写成,好比荣膺九锡,那三千名剑履庄严的臣子跟随着云车。十赉文:道教语。指颁与修道者十种赏赐的文章。南朝梁陶弘景有《授陆敬游十赉文》。十者名目为:邑于长阿北坂积金山连石之乡;号为栖静处士;四飞轩,厢廊侧屋;苍头一人;钢铁如意;筇竹锡杖;香炉一枚,熏陆副之;杯盘一具;大砚一面,笔纸副之;徛石澡罐,手巾为副。唐皮日休《怀华阳润卿博士》诗之三“十赉须加陆逸仲”句自注:“十赉,犹人间九锡也。”九锡:天子赐给诸侯大臣的九种器物,为最高的礼遇。《公羊传·庄公元年》:“锡者何?赐也。”何休注:“礼有九锡: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则;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贲;七曰宫矢;八曰钺;九曰鬯。”古代篡位者亦每以邀九锡为先声。《汉书·王莽传》载,王莽指使九百二人上书,谓“宗臣有九命上公之尊,则有九锡登等之宠”,要求为王莽加九命之锡。剑履:古代大臣佩剑著履上朝,是为荣宠。《后汉书·董卓传》:“寻进卓为相国,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云车:仙人的车乘。曹植《洛神赋》:“载云车之容裔。”刘良注:“神以云为车。”二句写袁世凯攫取了国家最高权力。
13
②“临轩”二句
:他亲御前殿为自己佩上黄神之印
,还接受宝籙披阅素女之书
。临轩
:帝王不坐正殿而御前殿
。见
《隆裕皇太后挽歌辞九十韵
》“先帝”四句注
。黄神印
:道教神印
。东汉元嘉二年曹氏解除瓶上已见有“封以黄神越章之印”字样
。《抱朴子内篇·登涉
》:“(印)广四寸
,其字一百二十
。”谓佩此印可行山林不畏虎狼
。后世道士又用以施行各种法术及章奏
。诗中借以指皇帝玺印
。披
:披阅
。素女书
:指养生术
、房中术书籍
。素女
,传说中的神女
,与黄帝同时
,相传曾为黄帝之师
,传授房中术
。王充
《论衡·命义
》:“素女对黄帝陈五女之法
。”
《云芨七·轩辕本纪
》:“(黄帝)于玄女
、素女受房中之术
,能御三百女
。”上句写袁世凯攫取政权
,自为大总统
;下句写其荒淫的生活
。14
③“金检”二句
:有金泥为封缄的赤文可供劾召鬼神
,云雾缭绕的楼阁窗户上题有“清虚”之榜
。金检
:检
,封缄
。书书以竹木简为之
,穿以绳
,于结上封泥钤印
,谓之检
。金检
,谓以金泥为检
。赤文
:赤色的图文
。《艺文类聚
》卷十一引
《尚书中候
》:“帝尧即政
,荣光出河
,休气四塞
,龙马衔甲
,赤文绿色
。”谶讳家以为帝王受命之祥瑞
。又
,道教符书亦用丹书赤文
。云窗雾阁
:韩愈
《华山女
》诗
:“云窗雾阁事慌惚
,重重翠幔深金屏
。”韩诗以“云窗雾阁”写女道士暧昧之事
,本诗亦用其意
。榜
:题榜
。书于匾额
。清虚
:清净虚无
。《云芨七
》卷三七
:“夷心静然
,专想不二
,过中不味
,内外清虚是也
。”柳宗元
《龙城录
》载
:开元六年
,上皇与申天师道士八月望日夜游月宫
,“见一大宫府
,榜曰‘广寒清虚之府’
。”上句写袁世凯的权力
,下句暗示其腐朽生活
。15
④“诙谐”二句
:如今最可恼的是那个诙谐的东方朔
,他曾苦苦为虚皇来作起居注
。叵耐
:不可容忍
,可恨
。东方朔
:西汉文学家
。《汉书·东方朔传赞
》称他性“诙谐”
、“滑稽”
,又谓“后世好事者因取奇言怪语附着之朔”
。道教又附会其为神仙
。虚皇
:道教神名
。《上清大洞真经
》有“高上虚皇君”之号
。又称虚皇道君
、虚皇上帝
。南朝梁陶弘景
《许长史旧馆坛碑
》:“结号虚皇
,筌法正觉
。”本诗中用以指袁氏
。特借一“虚”字以寄意
。注起居
:古时有职官专修
《起居注
》,记录皇帝的言行
。《旧唐书·经籍志
》将起居注列入史部
,谓“以纪人君言动”
。清代以翰林
、詹事等兼充“日讲起居注官”
。两句疑写于式枚事
。刘成禺
《洪宪纪事诗本事簿注
》云
:袁世凯年少时无行
,好邪辟
。曾师事于式枚
。式枚患之
,“然知其枭雄有为
,能成大事
,遂举其逐日行动随笔详录
。曰
《袁皇帝起居注
》,每写一条
,手示项城(指袁氏)
,在宴会广场中
,必大呼‘袁皇帝到了’
。”后袁氏欲追回日记
,式枚逃至上海
,作诗寄袁氏
,有“今年政事令老徐
,明年皇帝是区区”之语
。16
三
17
劫后穷桑号赤明
,眼看天柱向西倾
。①18
经霜琪树春前槁
,得水神鱼地上行
。②19
尽有三山沉北极
,可无七圣厄襄城
。③20
蓬莱清浅寻常事
,银汉何年风浪生
?④注释
①“劫后”二句:大劫之后的穷桑,年号称为“赤明”,眼看着天柱就要向西倾斜了。穷桑:传说中古帝少氏所居处。《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少氏有四叔……世不失职,遂济穷桑。”诗中指中国。赤明:道教的年号。《隋书·经籍志》:“天地沦坏,劫数终尽……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天柱:古代神话中支天之柱。《列子·汤问》:“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
21
②“经霜”二句
:经历霜雪的琪树在春天到来之前就已枯槁
。得水的神鱼却在地面上游行
。琪树
:玉树
。仙景中的树木
。宋朱熹
《咏雪
》诗
:“不堪琪树犹含冻
,翻笑梅花许耐寒
。”神鱼
:传说中食之可成仙的鱼
。杜甫
《秦州杂诗
》之十四
:“万古仇池穴
,潜通小有天
。神鱼人不见
,福地至今传
。”九家集注
:“世说仇池有地穴
,通小有洞天
,中有神鱼
,食之者仙
。”二句以琪树
、神鱼分喻在国中的失意者和得意者
。22
③“尽有”二句
:已有三神山沉埋于北极之下
,怎会没有七圣被困厄于襄城的事呢
?三山
:《列子·汤问
》载
,海中有岱舆
、员峤
、方壶
、瀛洲
、蓬莱五座神山
,为仙圣所居
。上帝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
。而龙伯之国有大人
,一钓而连六鳌
,于是岱舆
、员峤二山流于北极
,沉于大海
,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
。诗中用此典
,以喻清朝覆亡
,遗民流离失所
。七圣
:传说中的黄帝
、方明
、昌寓
、张若
、朋
、昆阍
、滑稽等七位圣人
。《庄子·徐无鬼
》:“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
,方明为御
,昌寓骖乘
,张若
、朋前马
,昆阍
、滑稽后车
,至于襄城之野
,七圣皆迷
,无所问涂
。”诗中用此典
,谓圣贤亦有迷途困厄之时
。23
④“蓬莱”二句
:蓬莱之水变得清浅
,本是寻常之事
,想问问何年何日银河中再生起风波
?蓬莱清浅
:用“沧海桑田”之典
。见晋葛洪
《神仙传
》:“(麻姑谓王方平曰)自接侍以来
,见东海三为桑田
。向到蓬莱
,水乃浅于往者略半也
,岂复为陵乎
!”银汉
:银河
。杜甫
《天河
》诗
:“牛女年年渡
,何曾风浪生
。”本诗反用其意
,盼银河风浪之生
,以寄其恢复清室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