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注/王延海
【说明】
《大宛列传》是记述西域诸国史实的传记。其中详记大宛、乌孙、康居、奄蔡、大小月氏、安息、条枝、大夏八国之事;附记扜罙、于窴、楼兰、姑师、黎轩、身毒、驩潜、大益、苏薤九国之事;偶涉西南夷駹、冉、徙、邛、僰氏、笮、嶲、昆明、滇、越十国之事,而以大宛、乌孙事为主,且以大宛事开篇,以大宛事终篇,故名曰《大宛列传》。文中记述了西域诸国的物产风情,着重写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过,展示了汉王朝同西域各国的微妙关系,说明中国与西域诸国有着悠久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历史,存在着政治和人员的往来关系。在叙事中,含蓄地表达了司马迁对汉武帝连年用兵和好大喜功的讥讽与感叹。但是,汉武帝坚持派张骞打通西域之路,努力控制河西走廊,对于汉朝和中亚诸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维护中国的统一和强大,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
本文记事详略适宜,叙事与议论相结合,“或以序事带议论,或以议论带序事,纵横错杂而出,其中段落井井,照应楚楚,结构奇绝”(吴见思《史记论文》),确为一篇好文章。
大宛地域这条通道由张骞发现的。张骞是汉中人,汉武帝建元年间(前140--前145)当过郎官。这时,天子问投降的匈奴人,他们都说匈奴攻打并战胜月氏王,用他的头骨当饮酒的器皿。月氏逃跑了,因而常常怨恨匈奴,只是没有朋友和他们一块去打匈奴。这时汉朝正想攻打匈奴,听到这些说法,因此想派使者去月氏联络。但是去月氏必须经过匈奴,于是就招募能够出使的人。张骞以郎官身份应招,出使月氏,和堂邑氏人原来匈奴奴隶名叫甘父的一同从陇西出境,经过匈奴时,被匈奴抓到,又移送给单于。单于留住张骞,说:“月氏在我们北边,汉朝怎能派使者前去呢?我们要想派使者去南越,汉朝能允许我们吗?”扣留张骞十余年,给他娶了妻子,生了孩子,但是张骞一直保持着汉朝使者的符节,没有丢失。
张骞留居匈奴,匈奴对他的看护渐渐宽松,张骞因而得以同他的随从逃向月氏,向西跑了几十天,到达大宛。大宛听说汉朝钱财丰富,本想与汉朝沟通,却未成功。如今见到张骞,心中高兴,便向张骞问道:“你想到哪儿去?”张骞说:“我为汉朝出使月氏,却被匈奴拦住去路。如今逃出匈奴,希望大王派人引导护送我们去月氏。若真能到达月氏,我们返回汉朝,汉朝赠送给大王的财物是用言语说不尽的。”大宛认为张骞的话是真实的,就让张骞出发,并给他派了向导和翻译,到达康居。康居又把他转送到大月氏。这时,大月氏的国王已经被匈奴杀死,又立了他的太子当国王。这位国王已把大夏征服,并在这里居住下来。这地方土地肥美富饶,很少有敌人侵犯,心情安适快乐。自己又认为离汉朝很远,根本没有向匈奴报仇的心意。张骞从月氏到了大夏,终究没有得到月氏对联汉击匈奴的明确态度。
张骞在月氏住了一年多,回国而来,他沿着南山行进,想从羌人居住的地方回到长安,却又被匈奴捉到了。他在匈奴住了一年多,单于死了,匈奴左谷蠡王攻击太子,自立为单于,国内大乱,张骞乘机与胡人妻子和堂邑父一起逃回汉朝。汉朝封张骞为太中大夫,封堂邑父为奉使君。
张骞为人坚强有力量,心胸宽大,诚实可信,蛮夷之人都喜欢他。堂邑父是匈奴人,善于射箭,每当穷困危急之时,就射杀飞禽走兽当饭吃。最初,张骞出使时有一百多随从,离开汉朝十三年,只有他和甘父两个人回到汉朝。
张骞所到的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传说这些国家的旁边还有五、六个大国,他都一一向汉天子陈述了情况,说:
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朝正西面,离汉朝大约一万里。当地的风俗是定居一处,耕种田地,种稻子和麦子。出产葡萄酒。有很多好马,马出汗带血,它的祖先是天马的儿子。那里有城郭房屋,归它管辖的大小城镇有七十多座,民众大约有几十万。大宛的兵器是弓和矛,人们骑马射箭。它的北边是康居,西边是大月氏,西南是大夏,东北是乌孙,东边是扜罙、于寘。于寘的西边,河水都西流,注入西海。于寘东边的河水都向东流,注入盐泽。盐泽的水在地下暗中流淌,它的南边就是黄河的源头,黄河水由此流出。那儿盛产玉石,黄河水流入中国。楼兰和姑师的城镇都有城郭,靠近盐泽。盐泽离长安大约五千里。匈奴的右边正处在盐泽以东,直到陇西长城,南边与羌人居住区相接,阻隔了通往汉朝的道路。
乌孙在大宛东北大约二千里,是个百姓不定居一处的国家,人们随着放牧的需要而迁移,和匈奴的风俗相同。拉弓打仗的兵卒有几万人,勇敢善战。原先服从于匈奴,待到强盛后,就取回被束缚在匈奴的人质,不肯去朝拜匈奴。
康居在大宛西北大约二千里,是个百姓不定居一处的国家,与月氏的风俗大多相同。拉弓打仗的战士有八九万人,同大宛是邻国。国家小,南边被迫服侍月氏,东边被迫服侍匈奴。
奄蔡在康居西北大约二千里,是个百姓不定居一处的国家,与康居的风俗大多相同。拉弓作战的战士有十多万。它靠近一个大的水泽,无边无岸,大概就是北海吧。
大月氏在大宛西边大约二三千里,处于妫水之北。它南边是大夏,西边是安息,北边是康居。是个百姓不定居一处的国家,人们随着放牧的需要而迁移,同匈奴的风俗一样。拉弓打仗的战士也一二十万。从前强大时,轻视匈奴,等到冒顿立为单于,打败月氏;到了匈奴老上单于时,杀死了月氏王,用月氏王的头骨做饮酒器皿。开始时,月氏居住在敦煌、祁连之间,待到被匈奴打败,大部分人就远远离开这里,经过大宛,向西去攻打大夏,并把它打败,令其臣服于月氏,于是建都在妫水之北,作为王庭。而其余一小部分不能离开的月氏人,就保全了南山和羌人居住的地方,称为小月氏。
安息在大月氏西边大约几千里的地方。它们的习俗是定居一处,耕种田地,种植稻子和麦子,出产葡萄酒。它的城镇如同大宛一样。它所管辖的大小城镇有数百座,国土方圆数千里,是最大的国家。靠近妫水,有集市,人们为做生意,用车和船装运货物,有时运到附近的国家或者几千里以外的地方。他们用银作钱币,钱币铸称象国王容貌的样子,国王死去,就改换钱币,这是因为要模仿国王的面貌。他们在皮革上画横作为文字。它西边是条枝,北边是奄蔡、黎轩。
条枝在安息西边数千里,靠近西海。那里天气炎热潮湿。人们耕种田地,种植稻子。那里出产一种大鸟,它的蛋就象甕坛那样大。人口众多,有的地方往往有小君长,而安息役使管辖他们。把它当做外围国家。条枝国的人善长魔术。安息的老年人传说条枝国有弱水和西王母,却不曾见过。
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余里的妫水南面。其地风俗是人们定居一处,有城镇和房屋。与大宛的风俗相同。没有大君长,往往是每个城镇设置小君长。这个国家的军队软弱,害怕打仗。人们善于做买卖。待到大月氏西迁时,打败了大夏,统治了整个大夏。大夏的民众很多,大约有一百多万。它的都城叫蓝市城。这里有贸易市场。贩卖各种物品。大夏东南有身毒国。
张骞说:“我在大夏时,看见过邛竹杖,蜀布,便问他们:‘从哪儿得到了这些东西?’大夏国的人说:‘我们的商人到身毒国买回来的。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大约几千里。那里的风俗是人们定居一处,大致与大夏相同,但地势却低湿,天气炎热。它的人民骑着大象打仗。那里临近大水。’我估计,大夏离汉朝一万二千里,处于汉朝西南。身毒国又处于大夏东南几千里,有蜀郡的产品,这就说明他离蜀郡不远了。如今出使大夏,要是从羌人居住区经过,则地势险要,羌人厌恶;要是稍微向北走,就会被匈奴俘获。从蜀地前往,应是直道、又没有侵扰者”。天子已经听说大宛和大夏、安息等都是大国,出产很多奇特物品,人民定居一处,与汉朝人的生活颇相似,而他们的军队软弱,很看重汉朝的财物。北边有大月氏、康居这些国家,他们的军队强大,但可以用赠送礼物,给予好处的办法,诱使他们来朝拜汉天子。而且若是真能得到他们,并用道义使其为属,那么就可以扩大万里国土,经过辗转翻译,招来不同风俗的人民,使汉朝天子的声威和恩德传遍四海内外。汉武帝心中高兴,认为张骞的话是对的,于是命令张骞从蜀郡、犍为郡派遣秘密行动的使者,分四路同时出发:一路从駹出发,一路从冉起程,一路从徙出动,一路从邛僰启行,都各自行走一二千里。结果北边那一路被氐和笮所阻拦,南边那一路被嶲和昆明所阻拦。昆明之类的国家没有君长,善于抢劫偷盗,常杀死和抢掠汉朝使者,汉朝使者终究没能通过。但是,听说昆明西边一千余里的地方,有个人民都骑象的国家,名叫滇越,蜀郡偷运物品出境的商人中有的到过那里,于是汉朝因为要寻找前往大夏的道路而开始同滇国沟通。最初,汉朝想开通西南夷,浪费了很多钱财,道路也没开通,就作罢了。待到张骞说可以由西南夷通往大夏,汉朝又重新从事开通西南夷的事情。
张骞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大将军卫青去攻打匈奴,因为他知道有水草的地方,所以军队能够不困乏,皇上就封张骞为博望侯。这是汉武帝元朔六年(前193)的事。第二年,张骞当了卫尉,同李广将军一同从右北平出发去攻打匈奴。匈奴大兵包围了李将军,他的军队伤亡很多,而张骞因为误了约定的时间,被判为死刑,花钱赎罪,成为平民百姓。这一年,汉朝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在西边大败匈奴的几万人,来到祁连山下。第二年,匈奴浑邪(yé,爷)王率领他的百姓投降了汉朝,从此金城、河西西边及南山到盐泽一带,再也没有匈奴人了。匈奴有时派侦察兵来这里,而这种事情也很少发生。这以后整整二年,汉朝就把匈奴单于赶跑到大沙漠以北。
这以后,天子屡次向张骞询问大夏等国的事情。这时张骞已经失去侯爵,于是就说:“我在匈奴时,听说乌孙国王叫昆莫,昆莫的父亲,是匈奴西边一个小国的君王。匈奴攻打并杀了昆莫的父亲,而昆莫出生后就被抛弃到旷野里。鸟儿口衔着肉飞到他身上,喂他;狼跑来给他喂奶。单于感到奇怪,以为他是神,就收留了他,让他长大。等他成年后,就让他领兵打仗,屡次立功,单于就把他父亲的百姓给了他,命令他长期驻守在西域。昆莫收养他的百姓,攻打旁边的小城镇,逐渐有了几万名能拉弓打仗的兵士,熟悉攻伐战争的本领。单于死后,昆莫就率领他的民众远远的迁移,保持独立,不肯去朝拜匈奴。匈奴派遣突击队攻打昆莫,没有取胜,认为昆莫是神人而远离了他,对他采取约束控制的办法,而不对他发动重大攻击。如今单于刚被汉朝打得很疲惫,而原来浑邪王控制的地方又没人守卫。蛮夷的习俗是贪图汉朝的财物,若真能在这时用丰厚的财物赠送乌孙,招引他再往东迁移,居住到原来浑邪王控制的地方,同汉朝结为兄弟,根据情势看,昆莫应该是能够接受的,如果他接受了这个安排,那么这就是砍断了匈奴的右臂。联合了乌孙之后,它西边的大夏等国都可以招引来做为外臣属国”。汉武帝认为张骞说得对,任命他为中郎将,率领三百人,每人两匹马,牛羊几万只,携带钱财布帛,价值几千万;还配备了好多个持符节的副使,如果道路能打通,就派遣他们到旁边的国家去。
张骞已经到了乌孙,乌孙王昆莫接见汉朝使者,如同对待匈奴单于的礼节一样,张骞内心很羞愧,他知道蛮夷之人贪婪,就说:“天子赠送礼物,如果国王不拜谢,就把礼物退回来。”昆莫起身拜谢,接受了礼物,其他做法照旧。张骞向昆莫说明了他出使的旨意,说:“如果乌孙能向东迁移到浑邪王的旧地去,那么汉朝将送一位诸侯的女儿嫁给昆莫做妻子。”这时乌孙国已经分裂,国王年老,又远离汉朝,不知道它的大小,原先归属匈奴已经很久了,而且又离匈奴近,大臣们都怕匈奴,不想迁移,国王不能独自决定。张骞因而没能得到乌孙王的明确态度。昆莫有十多个儿子,其中有个儿子叫大禄,强悍,善长领兵,他率领一万多骑兵居住在另外的地方。大禄的哥哥是太子,太子有个儿子叫岑娶,太子早就死了。他临死时,对父亲昆莫说:“一定要以岑娶做太子,不要让别人代替他。”昆莫哀伤的答应了他,终于让岑娶当了太子。大禄对自己没能取代太子很愤怒,于是收罗他的兄弟们,率领他的军队造反了,蓄谋攻打岑娶和昆莫。昆莫年老了,常常害怕大禄杀害岑娶,就分给岑娶一万多骑兵,居住到别的地方去。而昆莫自己还有一万多骑兵用以自卫。这样一来,乌孙国一分为三,而大体上仍是归属于昆莫,因此昆莫也不敢独自与张骞商定这件事。
张骞于是就分派副使分别出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田、扜罙及旁边的几个国家。乌孙国派出向导和翻译送张骞回国。张骞和乌孙国派出的使者共几十人,带来几十匹马,回报和答谢汉天子,顺便让他们窥视汉朝情况,了解汉朝的广大。
张骞回到汉朝,被任命为大行,官位排列在九卿之中。过了一年多,他就死了。
乌孙的使者已经看到汉朝人多而且财物丰厚,回去报告了国王,乌孙国就越发重视汉朝。过了一年多,张骞派出的沟通大夏等国的使者,多半都和所去国家的人一同回到汉朝。于是,西北各国从这时开始和汉朝有了交往。然而这种交往是张骞开创的,所以,以后前往西域各国的使者都称博望侯,以此取信于外国,外国也因此而信任汉朝使者。
自从博望侯张骞死后,匈奴听说汉朝和乌孙有了往来,很气愤,想攻打乌孙。待到汉朝出使乌孙,而且从它南边到达大宛、大月氏,使者接连不断,乌孙才感到恐惧,派使者向汉朝献马,希望能娶汉朝诸侯女儿做妻子,同汉朝结为兄弟。天子向群臣征求意见,群臣都说:“一定要先让他们送来聘礼,然后才能把诸侯女儿嫁过去。”最初,天子翻开《易经》占卜,书上写道:“神马当从西北来。”得到乌孙的良马后,天子就命名那马为“天马”。待到得了大宛的汗血马,越发健壮,就改名乌孙马为“西极”,命名大宛马为“天马”。这时汉朝开始修筑令居以西的长城亭障,初设酒泉郡,以便沟通西北各国。于是加派使者抵达安息、奄蔡、黎轩、条枝、身毒国。而汉朝天子喜欢大宛的马,因此出使大宛的使者络绎不绝。那些出使外国的使者每批多者数百人,少者百余人,每人所携带的东西大体和博望侯所带的相同。此后出使之事习以为常。所派人数就减少了。汉朝大致一年要派出的使者,多的时候十余批,少的时候五、六批。远的地方,使者八、九年才能回来,近的地方,几年就可以返回来。
这时汉朝已经灭亡了南越,蜀地和西南夷诸国都震恐,请求汉朝为他们设置官吏和入朝拜见汉天子。于是汉朝设置了益州、越嶲(xī,希)、牂(zāng,脏)柯、沈黎、汶山等郡,想使土地连成一片,再向前通往大夏。于是汉朝一年内就派遣使者柏始昌、吕越人等十余批,从这些新设的郡出发,直到大夏,但又被昆明所阻拦,使者被杀,钱物被抢,最终也没能到达大夏。于是汉朝调遣三辅的罪人,再加上巴、蜀的战士几万人,派遣郭昌、卫广两位将军去攻打昆明阻拦汉朝使者的人,杀死和俘获了几万人就离开了。这以后汉朝派出使者,昆明又进行抢杀,最后还是未能沟通大夏。而北边通过酒泉抵达大夏的路上,使者已经很多,外国人越发满足了汉朝的布帛财物,对这些东西不再感到贵重。
自从博望侯因为开辟了通往外国的道路而得到尊官和富贵,以后跟随出使的官吏和士卒都争着上书,陈述外国的珍奇之物、怪异之事和利害之情,要求充当使者。汉朝天子认为外国非常遥远,并非人人乐意前往,就接受他们的要求,赐予符节,招募官吏和百姓而不问他的出身,为他们配备人员,派遣他们出使,以扩大沟通外国的道路。出使归来的人不能不出现侵吞布帛财物的情况,以及背离天子之意的事情,天子认为他们熟悉西域和使者的工作,常常深究他们的罪行,以此激怒他们,令其出钱赎罪,再次要求充任使者。这样以来出使的事端层出不穷,而他们也就轻易犯法了。那些官吏士卒也常常反复称赞外国有的东西,说大话的人被授予符节当正使,浮夸小的人被任为副使,所以那些胡说而又无德行的人争相效法他们。那些出使者都是穷人的子弟,把官府送给西域各国的礼物占为己有,想用低价卖出,在外国获取私利。外国也讨厌汉朝使者人人说的话都有轻重不真实的成分,他们估计汉朝大军离得远,不能到达,因而断绝他们的食物,使汉使者遭受困苦。汉朝使者生活困乏,物资被断绝,因而对西域各国产生了积怨,以至于相互攻击。楼兰、姑师是小国,正处于交通要道,因而他们攻击汉朝使者王恢等尤其厉害。匈奴的突击部队也时时阻拦攻击出使西域诸国的汉朝使者。使者争相详谈外国的危害,虽然各国都有城镇,但是军队软弱,容易攻击。于是天子因此派遣从骠侯赵破奴率领属国骑兵及各郡士兵几万人,开赴匈河水,想攻打匈奴,匈奴人都离开了。第二年,攻打姑师,赵破奴和轻骑兵七百多人首先到达,俘虏了楼兰王,于是攻陷姑师。乘着胜利的军威围困乌孙、大宛等国。回汉朝后,赵破奴受封为浞野侯。王恢屡次出使,被楼兰搞得很困苦,他把这事告诉天子,天子发兵,命令王恢辅佐赵破奴打败敌人,因此封王恢为浩侯。于是,汉朝从酒泉修筑亭鄣,直修到玉门关。
乌孙王用一千匹马聘娶汉朝姑娘,汉朝派遣皇族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嫁给乌孙王为妻,乌孙王昆莫以她为右夫人。匈奴也派遣公主嫁给昆莫,昆莫以她为左夫人。昆莫说:“我老了。”就命令他孙子岑娶娶公主为妻子。乌孙盛产马,那些富有人家的马竟多至四、五千匹。
最初,汉朝使者到达安息,安息王命令有关人率领二万骑兵在东部国境上迎接。东部国境与王都相离数千里。待走到王都要经过几十座城镇,百姓相连,人口甚多。汉朝使者归来,安息派使者随汉使来观察汉朝的广大,把大鸟蛋和黎轩善变魔术的人献给汉朝。至于大宛西边的小国驩(huā,欢)潜、大益,大宛东边的姑师、扜罙、苏薤(xiè,谢)等国,都随汉朝使者来进献贡品和拜见天子。天子非常高兴。
汉朝使者极力探寻黄河的源头,源头出在于窴国,那里的山上盛产玉石,使者们采回来,天子依据古代图书加以考查,命名黄河发源的山叫昆仑山。
这时,天子正屡次到海边之地视察,每次都让外国客人跟随其后,大凡人多的城镇都要经过。并且散发钱财赏赐他们,准备丰厚的礼物多多供给他们,以此展示汉朝的富有。于是大规模地搞角抵活动,演出奇戏,展出许多怪物,引来许多人围观,天子便进行赏赐,聚酒成池,挂肉成林,让外国客人遍观各地仓库中储藏的物资,以表现汉朝的广大,使他们倾倒惊骇。待增加那魔术的技巧后,角抵和奇戏每年都变化出新花样,这些技艺的越发兴盛,就从这时开始。
西域的外国使者,换来换去,往来不断。但大宛以西诸国使者,都认为远离汉朝,还骄傲放纵,安逸自适,汉朝还不能以礼约束他们,使他们顺从地听侯吩咐。从乌孙以西直到安息诸国,因为靠近匈奴,匈奴使月氏处于困扰之中,所以匈奴使者拿着单于的一封信,则这些国家就轮流供给他们食物,不敢阻留使他们受苦。至于汉朝使者到达,不拿出布帛财物就不供给饮食,不买牲畜就得不到坐骑。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汉朝遥远。而汉朝又有钱有物,所以一定要买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但也是由于他们畏惧匈奴使者甚于汉朝使者的缘故。大宛左右的国家都用蒲陶做酒,富有人家藏的酒多达一万余石,保存时间久的几十年都不坏。当地风俗是特爱喝酒,马喜欢吃苜蓿草。汉朝使者取回蒲陶、苜蓿的种子,于是天子开始在肥沃的土地上种植蒲陶、苜蓿。得到天马多了,外国的使者来的多了,则汉朝的离宫别苑旁边都种上蒲陶、苜蓿,一望无边。从大宛以西到安息,各国虽然语言不同,但风俗大致相同,彼此可以相互了解。那里的人都眼睛凹陷,胡须很重,善于做买卖,连一分一铢都要争执。当地风俗尊重女人,女子说话,丈夫就坚决照办而不敢违背。那里到处都没有丝和漆,不懂得铸钱和器物。等到汉朝使者的逃亡士卒投降了他们,就教他们铸造兵器和器物。他们得到汉朝的黄金和白银,就用来铸造器皿,不用来做钱币。
汉朝使者出使西域的渐渐多起来,那自少年时代就随着出使的人,大多都把自己熟悉的情况向天子汇报,说:“大宛有好马,在贰师城,他们把它藏匿起来,不肯给汉朝使者。”天子已经喜欢大宛的马,听到这消息,心里甜滋滋的,就派遣壮士车令等拿着千金和金马,去请求大宛王交换贰师城的好马。大宛国已经有很多汉朝的东西,宛王与大臣相互商议说:“汉朝离我们远,而经过盐泽来我国屡有死亡、若从北边来又有匈奴侵扰,从南边来又缺少水草。而且往往没有城镇,饮食很缺乏。汉朝使者每批几百人前来,而常常因为缺乏食物,死的人超过一半,这种情况怎能派大军前来呢?他们对我们无可奈何,况且贰师的马是大宛的宝马。”就不肯给汉朝使者。汉朝使者发怒,随便扬言要砸碎金马离去。大宛贵族官员发怒说:“汉朝使者太轻视我们!”就遣送汉朝使者离开,并命令东边的郁成国阻击并杀死汉朝使者,抢去他们的财物。于是天子大怒,诸位曾出使大宛的人,如姚定汉等人说大宛兵弱,若真能率领不足三千汉朝大军,用强弓劲弩射击他们,就可以全部俘获他们的军队,打败大宛。因为天子曾经派浞野侯攻打楼兰,他率领七百骑兵抢先攻到楼兰,俘虏楼兰王,所以天子认为姚定汉说的对,而且想使他的宠姬李夫人家得以封侯,所以天子就任命李夫人之兄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调发属国的六千骑兵,以及各郡国的不规少年几万人,前去讨伐大宛。目的是到贰师城取回良马,所以号称“贰师将军”。赵始成当军正,原来的浩侯王恢当军队的向导,李哆当校尉,掌握军中的事情。这一年是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这时关东出现严重蝗灾,蝗虫飞到西边的敦煌。
贰师将军的军队已经过了西部的盐泽,所路过的小国都害怕,各自坚守城堡,不肯供给汉军食物。汉军攻城又攻不下来。攻下城来才能得到饮食,攻不下来来,几天内就得离开那里。待到汉军到达郁成,战士跟上来的不过数千人,都饥饿疲劳。他们攻打郁成,郁成大败他们,汉军被杀伤的人很多。贰师将军与李哆、赵始成等商量,说:“到达郁成尚且不能攻下来,何况到达其国王的都城呢?”于是就领兵退回,往来经过二年。他们退到敦煌时,所剩士兵不过十分之一二。他们派使者向天子报告说:“道路遥远,经常缺乏食物,而且士卒不怕打仗,只忧虑挨饿。人少,不足以攻取大宛。希望暂时收兵。将来多派军队再前去讨伐。”天子听后,大怒,就派使者把他们阻止在玉门关,说军队中有敢进入玉门关的就杀头。贰师将军害怕,于是就留在敦煌。
太初二年(前103)夏天,汉朝在匈奴损失了浞野侯的军队二万多人。公卿和议事的官员都希望停止打大宛的军事行动,集中力量攻打匈奴。天子已经讨伐大宛,宛是小国却没能攻下,那么大夏等国就会轻视汉朝,而大宛的良马也绝不会弄来,乌孙和轮台就会轻易地给汉朝使者增添烦扰,被外国人嘲笑。于是就惩治了说讨伐大宛尤为不利的邓光等,并赦免囚徒和勇敢的犯了罪的士卒,增派品行恶劣的少年和边地骑兵,一年多的时间里就有六万士兵从敦煌出发,这还不包括那些自带衣食随军参战的人。这些士兵携带着十万头牛,三万多匹马,还有无数的驴、骆驼等物。他们还带了很多粮,各种兵器都很齐备。当时全国骚动,相传奉命征伐大宛的校尉共有五十余人。宛王城中没有水井,都要汲取城外流进城内的流水,汉朝军队就派遣水工改变城中的水道,使城内无水可用。汉朝还增派了十八万甲兵,戍守在酒泉、张掖以北,并设置居延、休屠两个县以护卫酒泉。汉朝还调发全国七种犯罪之人,载运干粮供应贰师将军。转运物资的人员络绎不绝,直到敦煌。又任命两位熟悉马匹的人做执驱校尉,准备攻破大宛后选取它的良马。
于是贰师将军后来又一次出征,所率兵士很多,所到小国没有不迎接的,都拿出食物供应汉朝军队。他们到达仑头国,仑头国不肯投降,攻打了几天,血洗全国。由仑头往西去,平安地到达王城,汉军到达的有三万人。宛军迎击汉军,汉军射箭打败了宛军,宛军退入城中依靠城墙守卫。贰师将军的大兵要攻打郁城,害怕滞留不进而让大宛越发做出诡诈之事,就先攻大宛城,断绝他的水源,改变水道,则大宛已深感忧愁困危。汉军包围大宛城,攻打四十多天,外城被攻坏,俘虏了大宛贵人中的勇将煎靡。大宛人非常恐惧,都跑进城中。大宛高级官员们相互商议说:“汉朝所以攻打大宛,是因为大宛王毋寡藏匿良马而又杀了汉朝使者的缘故。如今要是杀死宛王毋寡而且献出良马,汉朝军队大概会解围而去,若是不解围而去,再拼力战斗而死,也不晚。”大宛高官们都认为此话正确,便共同杀死宛王毋寡,派遣贵人拿着毋寡的人头去见贰师将军,与他相约道:“汉军不要进攻我们,我们把良马全部交出,任凭你们挑选,并供应汉军饮食。如果你们不接受我们的要求,我们就把良马全杀死,而康居的援兵也将到来。如果他们的军队赶到了,我们的军队在城里,康居的军队在城外,同汉兵作战。希望汉军仔细考虑,何去何从?”这时康居的侦察兵在窥视汉军的情况,因为汉军还强大,不敢进攻。贰师将军李广利和赵始成、李哆等商议道:“听说大宛城里最近找来了汉人,这人熟悉打井技术,而且城中粮食还挺多。我们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杀罪魁祸首毋寡。毋寡的人头已到手,却又不答应人家的解围撤兵的要求,那么他们就会坚决固守,而康居军队窥视汉军疲惫时再来救助大宛,那时必定会打败汉军。”军官们都认为说得对,便答应了大宛的要求。大宛才献出他们的良马,让汉军自己选择,而且拿出许多粮食供给汉军。汉军选取了他们的几十匹良马,以及中等以下的公马与母马三千多匹,又立了大宛贵人中从前对待汉使很好的名叫昧蔡的为大宛王,同他们订立盟约而撤兵。汉军始终没有进入大宛城内,就撤军回到汉朝。
最初,贰师将军从敦煌以西启程,以为人多,所经过的国家无力供给粮食,就把军队分成几支,从南和北两路前进。校尉王申生、原鸿胪壶充国等率领一千余人,从另一条路到达郁成。郁成人坚持守城,不肯向汉军供应粮食。王申生离开大军二百里,认为有所依仗而轻视郁成,向郁成求索粮食,郁成不肯给,并窥视汉军,知道王申生的军队逐日减少,就在某个早晨用三千人攻打王申生的军队,杀死了王申生等,军队被摧毁,只有几个人逃脱,跑回贰师将军那里。贰师将军命令搜粟都尉上官桀前去攻打郁成。郁成王逃到康居,上官桀追到康居。康居听说汉军已攻下大宛,就把郁成王献给了上官桀,上官桀就命令四个骑兵捆缚郁成王并押解到贰师将军那里。四个骑兵互相商议说:“郁成王是汉朝所恨的人,如今若是活着送去,突然发生意外就是大事。”想杀他,又没人敢先动手。上邽人骑士赵弟年龄最小,拔出宝剑砍去,杀了郁成王,带上他的人头。赵弟和上官桀等追上了贰师将军李广利。
最初,贰师将军后一次出兵,天子派使者告诉乌孙,要求他们多派兵与汉军联合攻打大宛。乌孙出动二千骑兵前往大宛,但却采取骑墙态度,观望不前。贰师将军胜利东归,所路过的各个小国,听说大宛已被打败,都派他们的子弟随汉军前往汉朝进贡,拜见天子,顺便留在汉朝作人质。贰师将军攻打大宛,军正赵始成奋力战斗,功劳最大;上官桀勇敢地率兵深入,李哆能够出谋划策,使军队回到玉门关的有一万多人,军马一千多匹。贰师将军后一次出兵,军队并非缺乏食物,战死者也不能算多,而他手下将吏们贪污,大多不爱士卒,侵夺粮饷,因此死人很多。天子因为他们是远行万里讨伐大宛,不记他们的过失,而封李广利为海西侯。又封亲手杀郁成王的骑士赵第为新畤侯,军正赵始成为光禄大夫,上官桀为少府,李哆为上党太守。军官中被升为九卿的有三人,升任诸侯国相、郡守、二千石一级官员的共有一百多人,升为千石一级以下的官员有一千多人。自愿参军者所得到的军职超过了他们的愿望,因被罚罪而参军的人都免罪而不计功劳。对士卒的赏赐价值四万金。两次讨伐大宛,总共四年时间才得以结束军事行动。
汉朝讨伐大宛以后,立昧蔡为大宛王之后就撤离了。过了一年多,大宛高级官员认为昧蔡善于阿谀,使大宛遭到杀戮,于是他们相互谋划杀了昧蔡,立毋寡的兄弟名叫蝉封的当了大宛国王,而派遣他的儿子到汉朝做人质。汉朝也派使者向大宛赠送礼物加以安抚。
后来汉朝派了十多批使者到大宛西边的一些国家,去寻求奇异之物,顺便晓谕和考察讨伐大宛的威武和功德。敦煌和酒泉从此设置了都尉,一直到西边的盐水,路上往往设有亭鄣。而仑头有屯田士卒几百人,于是汉朝在那儿设置了使者,以保护田地,积聚粮食,供给出使外国的使者们。
太史公说:《禹本纪》说:“黄河发源于昆仑。昆仑高达二千五百余里,是日月相互隐避和各自发出光明之处。昆仑之上有醴泉和瑶池。”现在从张骞出使大夏之后,最终找到了黄河的源头,从哪儿能看到《禹本纪》所说的昆仑山呢?所以谈论九州山川,《尚书》所说的是最接近实际情况的。至于《禹本纪》和《山海经》里所记载的怪物,我不敢说。
【原文及注释】
大宛之迹<1>,见自张骞<2>。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3>。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4>。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5>,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6>,与堂邑氏(故)胡奴甘父俱出陇西<7>。经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8>。单于留之,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9>。
居匈奴中,益宽,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10>,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曰:“若欲何之<11>?”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12>。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13>,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14>。”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导绎<15>,抵康居<16>,康居传致大月氏<17>。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太子为王。既臣大夏而居<18>,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1>迹:人迹,行迹,通道。此指大宛国地域的人迹通道。见:同“现”。发现。 <2>建元:汉武帝第一个年号(前140--前135)。 <3>是时:这时。 <4>与:结交。 <5>更:经过。 <6>使:出使。 <7>堂邑氏:姓。胡奴:指一位匈奴奴隶。甘父:胡奴的名字。 <8>传诣:转送到,移送到。诣,到……去。 <9>节:符节,使者的凭信物。 <10>属:随从者。亡:逃。乡:同“向”。 <11>若:你。之:往,到……去。 <12>闭道:阻塞道路。 <13>反:同“返”。 <14>赂遗:馈赠。 <15>发:派遣。导:向导。绎:通“译”,翻译。 <16>抵,到达。康居:西域国名。 <17>传致:转送到。 <18>大夏:西域国名。 <19>要领:喻人的主旨。“不得要领”,谓月氏对与汉共击匈奴之事没有明确态度。要,通“腰”,指衣腰。领,指衣领。
留岁余,还,并南山<1>,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左谷蠡王攻其太子自立<2>,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3>。汉拜骞为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骞为人强力<4>,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堂邑父故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骞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具为天子言之<5>。曰:
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6>。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7>。有蒲陶酒<8>。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9>。有城郭屋室。其属邑<10>大小七十余城,众可数十万<11>。其兵弓矛骑射。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12>,东则扜罙、于窴<13>。于窴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14>;其东水东流,注盐泽<15>,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16>,多玉石,河注中国。而楼兰、姑师邑有城郭<17>,临盐泽。盐泽去长安可五千里。匈奴右方居盐泽以东,至陇西长城,南接羌,隔汉道焉<18>。
乌孙在大宛东北可二千里,行国<19>,随畜,与匈奴同俗。控弦者数万<20>,敢战。故服匈奴<21>,及盛,取其羁属<22>,不肯往朝会焉。
康居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与月氏大同俗。控弦者八九万人,与大宛邻国。国小,南羁事月氏<23>,东羁事匈奴。
奄蔡在康居西北可二千里<24>,行国,与康居大同俗。控弦者十余万。临大泽,无崖,盖乃北海云<25>。
<1>并(bàng,傍):同“旁”,靠近。南山:指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2>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军臣单于死去,其弟弟左谷蠡(lùlì,路利)王伊雅斜自立为单于,太子(军臣之子)于单(dàn,蛋)投奔汉朝而降,匈奴国内混乱。见卷一百十《匈奴列传》。 <3>胡妻:指张骞的匈奴妻子。堂邑父:即甘父。盖从其主人堂邑氏为姓。 <4>强力:坚强而有力量。 <5>具:通“俱”,皆。 <6>可:大约。 <7>田稻麦:种稻和麦。田,种。 <8>蒲陶:同“葡萄”。 <9>马汗血:马出汗如血。即人们所称之汗血马。按《汉书音义》:“大宛国有高山,其上有马,不可得,因取五色母马置其下,与交,生驹汗血,因号曰天马子。” <10>属邑:所管辖的城邑。 <11>众:人众,百姓。 <12>乌孙:古代种族名,国名。扜罙:古代西域国名。 <13>于窴:古代西域国名。 <14>海:古代大湖名,即今青海湖。 <15>盐泽:或称蒲昌海,即今新疆罗布泊。 <16>河源:黄河源头。 <17>楼兰:古代西域国名,后称鄯善。姑师:古代西域国名,后称车师。 <18>隔汉道:隔离了通向汉朝的路。 <19>行国:人民不定居的国家,即游牧之国。 <20>控弦:拉弓。此指能拉弓打仗的战士。 <21>故:从前。 <22>羁属:被束缚的亲属,实指人质。 <23>羁事:被迫服事别人。 <24>奄蔡:古代西域国名。 <25>崖:边。北海:即今里海。
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北<1>。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2>,北则康居。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控弦者可一二十万。故时强,轻匈奴,及冒顿立,攻破月氏,至匈奴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遂都妫水北,为王庭<3>。其余小众不能去者<4>,保南山羌<5>,号小月氏。
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蒲陶酒。城邑如大宛。其属大小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为大国。临妫水,有市<6>,民商贾用车及船,行旁国或数千里。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7>。面革旁行以为书记<8>。其西则条枝<9>,北有奄蔡、黎轩<10>。
条枝在安息西数千里,临西海。暑湿。耕田,田稻。有大鸟,卵如甕。人众甚多,往往有小君长,而安息役属之,以为外国。国善眩<11>。安息长老传闻条枝有弱水、西王母<12>,而未尝见。
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余里妫水南。其俗土著,有城屋,与大宛同俗。无大(王)<君>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其兵弱,畏战。善贾市。及大月氏西徙,攻败之,皆臣畜大夏<13>。大夏民多,可百余万。其都曰篮市城。有市,贩贾诸物。其东南有身毒国<14>。
<1>妫水:即今阿姆河。 <2>安息:古代西域国名,即今伊朗。 <3>王庭:古代北方各族君王设幕立朝之所。 <4>小众:一小部分百姓。 <5>保:保全。南山:指祁连山。羌:指羌人居住之地。 <6>市:交易场所。 <7>效:模仿。 <8>画革:在皮革上划记号。旁行:横行(háng,航)。书记:文字。 <9>条枝:古代国名,即今伊拉克。 <10>黎轩:古国名,又名大秦国。 <11>眩:通“幻”。幻术,即魔术。 <12>弱水:古河名。西王母: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女神,即王母娘娘。 <13>臣:以……为臣。蓄:蓄养。 <14>身毒国:即天竺国。
骞曰:“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1>。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2>。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大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云。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3>,大夏去汉万二千里<4>,居汉西南。今身毒国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5>,从羌中,险,羌人恶之<6>;少北<7>,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8>,又无寇。”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业,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有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9>。且诚得而以义属之<10>,则广地万里,重九译<11>,致殊俗<12>,威德遍于四海。天子欣然,以骞言为然,乃令骞因蜀犍为发间使<13>,四道并出;出駹,出冉,出徙,出邛、僰<14>,皆各行一二千里。其北方闭氐、筰<15>,南方闭嶲、昆明<16>。昆明之属无君长,善寇盗,辄杀略汉使<17>,终莫得通。然闻其西可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18>,而蜀贾奸出物者或至焉<19>,于是汉以求大夏道始通滇国。初,汉欲通西南夷,费多,道不通,罢之。及张骞言可以通大夏,乃复事西南夷<20>。
<1>邛:邛都,西南夷小国名。蜀布:蜀郡出产的布。 <2>贾人:商人。市:买。 <3>度:估计,揣测。 <4>去:距离。下文“此其去蜀不远”之“去”同此。 <5>使大夏:出使大夏。 <6>险:地势险要。恶:讨厌。 <7>少:稍微。 <8>宜径:应是直道。 <9>设利:施以好处。朝:使他来朝,拜见汉天子。 <10>以义属之:用道义使其归属。 <11>重九译:多次辗转翻译。按“九”非实数,表示多次之意。 <12>致:招来。殊俗:不同的风俗。 <13>因:从。按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因,犹由也。”犍为:郡名。发:派遣。间使:密秘行动的使者。 <14>駹、冉、徙、邛、嶲:皆为西南夷的种族名和国名。卷一百一十六《西南夷列传》记载较为详细。 <15>闭氐(dī,低)筰:被氐和筰所阻拦,无法通过。闭,关闭,不通。按氐、筰也是西南夷种族名和国名。 <16>嶲(xī,西)、昆明:古代西南夷种族名。按陈直《汉书新证》以为“嶲”乃地名,即益州郡之嶲唐县。 <17>杀略:斩杀掠夺。 <18>滇越:西南夷国名。 <19>奸出物:偷运物品出境。 <20>事:从事。
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1>,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之,乃封骞为博望侯。是岁元朔六年也<2>。其明年,骞为卫尉,与李将军俱出右北平击匈奴<3>。匈奴围李将军,军失亡多<4>;而骞后期,当斩<5>,赎为庶人。是岁汉遣骠骑破匈奴西(城)<域>数万人<6>,至祁连山。其明年,浑邪王率其民降汉,而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匈奴时有候者到<7>,而希矣<8>。其后二年,汉击走单于于幕北<9>。
是后天子数问骞大夏之属。骞既失侯,因言曰:“臣居匈奴中,闻乌孙王号昆莫,昆莫之父,匈奴西边小国也。匈奴攻杀其父,而昆莫生弃于野。乌嗛肉蜚其上<10>,狼往乳之<11>。单于怪以为神,而收长之<12>。及壮,使将兵<13>,数有功<14>,单于复以其父之民予昆莫,令长守于西(城)<域><15>昆莫收养其民,攻旁小邑,控弦数万,习攻战。单于死,昆莫乃率其众远徙,中立<16>,不肯朝会匈奴。匈奴遣奇兵击,不胜,以为神而远之,因羁属之<17>,不大攻。今单于新困于汉,而故浑邪地空无人。蛮夷俗贪汉财物,今诚以此时而厚币赂乌孙<18>,招以益东<19>,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20>,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21>,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22>,多持节副使,道可使,使遗之他旁国。
<1>大将军:此指卫青,当时他担任大将军之职。 <2>元朔:汉武帝第三个年号(前128--123)。 <3>李将军:指李广。 <4>失亡:伤亡。 <5>后期:耽误了规定的时间。当斩:被判为斩刑。当,判罪。 <6>骠骑:即骠骑将军,此指霍去病,他当时任骠骑将军。 <7>侯者:侦察兵。 <8>希:同“稀”,少。 <9>幕北:大沙漠以北。幕,通“漠”。 <10>嗛:通“衔”,叼在口中。蜚:同“飞”。 <11>乳:喂奶。 <12>收长之:收养使他长大。 <13>将兵:领兵。 <14>数:屡次。 <15>长守:长久守卫。 <16>中立:独立。 <17>羁属:这里是约束牵制的意思。 <18>诚:真能。厚币:厚重的礼物。 <19>益东:更向东来。益,更加进行。 <20>势:情势。宜听:应该听从。 <21>将:率领。 <22>赍(jī,基)携带。直:通“值”。数千巨万:数千万万。巨万,亿。
骞既至乌孙,乌孙王昆莫见汉使如单于礼,骞大惭<1>,知蛮夷贪,乃曰:“天子致赐,王不拜则还赐。”昆莫起拜赐,其它如故。骞谕使指曰<2>:“乌孙能东居浑邪地,则汉遣翁主为昆莫夫人<3>。”乌孙国分<4>,王老,而远汉,未知其大小,素服属匈奴日久矣<5>,且又近之,其大臣皆畏胡,不欲移徙,王不能专制<6>。骞不得其要领。昆莫有十余子,其中子曰大禄,强,善将众,将众别居万余骑。大禄兄为太子,太子有子曰岑娶,而太子早死。临死,谓其父昆莫曰:“必以岑娶为太子,无令他人代之。”昆莫哀而许之,卒以岑娶为太子。大禄怒其不得代太子也,乃收其诸昆弟,将其众畔<7>,谋攻岑娶及昆莫。昆莫老,常恐大禄杀岑娶,予岑娶万余骑别居,而昆莫有万余骑自备,国众分为三,而其大总取羁属昆莫<8>,昆莫亦以此不敢专约于骞<9>。
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窴、扜罙及诸旁国。乌孙发导译送骞还,骞与乌孙遣使数十人,马数十匹报谢<10>,因令窥汉,知其广大。
骞还到,拜为大行,列于九卿。岁余,卒。
乌孙使既见汉人众富厚,归报其国,其国乃益重汉。其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11>,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12>,外国由此信之。
自博望侯骞死后,匈奴闻汉通乌孙,怒,欲击之。乃汉使乌孙,若出其南,抵大宛、大月氏相属,乌孙乃恐,使使献马,愿得尚汉女翁主<13>,为昆弟。天子问群臣议计,皆曰:“必先纳聘<14>,然后乃遣女”。初,天子发《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15>。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而汉始筑令居以西<16>,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因益发使抵安息、奄蔡、黎轩、条枝、身毒国。而天子好宛马,使者相望于道。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17>,少者百余人,人所赍操大放博望侯时<18>。其后益习而衰少焉<19>。汉率一岁中使多者十余<20>,少者五六辈。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反<21>。
<1>惭:羞愧。 <2>谕:上对下告知情况。指:通“旨”,旨意。 <3>翁主:诸侯王的女儿。 <4>分:分成几部分。 <5>素属:一向。服属:归属。 <6>专制:独自决定。 <7>畔:通“叛”。 <8>大总:大体。 <9>专约:独自做主定约。 <10>报谢:回谢。 <11>凿空:犹言“凿孔”,开辟孔道,此指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 <12>为质:作为取信的保证。 <13>尚:娶公主做妻子。 <14>纳聘:送上定婚礼。 <15>《易》:《易经》。 <16>筑:指修建长城亭障。 <17>一辈:一批。 <18>赍操:携带。放:通“仿”,效仿。 <19>益习:越发习惯。衰少:减少。 <20>率:大略。 <21>反:同“返”。
是时汉既灭越<1>,而蜀、西南夷皆震<2>,请吏入朝<3>。于是置益州、越嶲、牂柯、沈黎、汶山郡,欲地接以前通大夏<4>。乃遣使柏始昌、吕越人等,岁十余辈,出此初郡抵大夏<5>,皆复闭昆明,为所杀,夺币财,终莫能通至大夏焉。于是汉发三辅罪人<6>,因巴蜀士数万人,遣两将军郭昌、卫广等往击昆明之遮汉使者,斩首虏数万人而去。其后遣使,昆明复为寇,竟莫能得通。而北道酒泉抵大夏,使者既多,而外国益厌汉币<7>,不贵其物。
自博望侯开外国道以尊贵,其后从吏卒皆争上书言外国奇怪利害,求使<8>。天子为其绝远,非人所乐往,听其言,予节<9>,募吏民毋问所从来<10>,为具备人众遣之,以广其道。来还不能毋侵盗币物,及使失指<11>,天子为其习之<12>,辄覆案致重罪<13>,以激怒令赎,复求使<14>。使端无穷<15>,而轻犯法。其吏卒亦辄复盛推外国所有,言大者予节,言小者为副,故妄言无行之徙皆争效之。其使皆贫人子,私县官赍物<16>,欲贱市以私其利外国<17>。外国亦厌汉使人人有言轻重<18>,度汉兵远<19>,不能至,而禁其食物以苦汉使。汉使乏绝积怨,至相攻击。而楼兰、姑师小国耳,当空道<20>,攻劫汉使王恢等尤甚<21>。而匈奴奇兵时时遮击使西国者。使者争遍言外国灾害,皆有城邑,兵弱易击。于是天子以故遣从骠侯破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至匈河水,欲以击胡,胡皆去。其明年<22>,击姑师,破奴与轻骑七百余先至,虏楼兰王,遂破姑师。因举兵威以困乌孙、大宛之属。还,封破奴为浞野侯。王恢数使,为楼兰所苦,言天子,天子发兵令恢佐破奴击破之,封恢为浩侯。于是酒泉列亭鄣至玉门矣。
乌孙以千匹马聘汉女,汉遣宗室女江都翁主往妻乌孙<23>,乌孙王昆莫以为右夫人。匈奴亦遣女妻昆莫,昆莫以为左夫人。昆莫曰“我老”,乃令其孙岑娶妻翁主。乌孙多马,其富人至有四五千匹马。
<1>越:指南越。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南越被灭亡,“遂为九郡”。 <2>震:震惊。 <3>请吏:请求设置官吏统领其地。 <4>地接:土地连成一片。前:向前。通:通往。 <5>初郡:初设之郡,指上文所说的益州等郡。抵:至。 <6>三辅:指长安周围地区。按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右内史为京兆尹,管理长安以东地区,改左内史为左冯翊,治理长陵以北地区;改都尉为右扶风,治理渭城以西地区。这三个职官称三辅,他们所管辖的地区也称三辅。 <7>汉币:指汉朝的布帛财物等。 <8>求使:自己请求当使者。 <9>予节:给予使者符节,令其出使。 <10>募:招募。毋:不。 <11>失指:违背皇上的意图。指,通“旨”。 <12>习之:指熟悉西域情况。 <13>辄:常常。覆案:深究罪行。 <14>复求使:这句同前一句之意是说汉武帝以为这些人熟习西域的情况,所以就在他们有过失时,重判其罪,以激励他们要求再次出使,以便立功赎罪。 <15>端:争端,指出使之事。 <16>私:私自占有。县官:朝廷。赍物:送给西域各国的礼物。 <17>贱市:以低价卖出。 <18>人人有言轻重:人人所说的话都有轻重不真实的成分。 <19>度(duó,踱):估计。 <20>当空道:处于交通要道之上。空,通“孔”。 <21>王恢:此指浩侯王恢,与大行王恢非一人。 <22>明年:指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 <23>江都:指江都王刘建。
初,汉使至安息,安息王令将二万骑迎于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行比至,过数十城,人民相属甚多<1>。汉使还,而后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及宛西小国驩潜、大益,宛东姑师、扜罙、苏薤之属<2>,皆随汉使献见天子。天子大悦。
而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寘,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3>,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是时上方数巡狩海上<4>,乃悉从外国客<5>,大都多人则过之<6>,散财帛以赏赐,厚具以饶给之<7>,以览示汉富厚焉<8>。于是大觳抵<9>,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行赏赐,酒池肉林<10>,令外国客遍观(名)<各>仓库府藏之积,见汉之广大<11>,倾骇之<12>。及加其眩者之工。而觳抵奇戏岁增变,甚盛益兴,自此始。
西北外国使,更来更去<13>。宛以西,皆自以远,尚骄恣晏然<14>,未可诎以礼羁縻而使也<15>。自乌孙以西至安息,以近匈奴,匈奴困月氏也,匈奴使持单于一信,则国国传送食,不敢留苦<16>;及至汉使,非出币帛不得食,不市畜不得骑用。所以然者,远汉,而汉多财物,故必市乃得所欲,然以畏匈奴于汉使焉。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17>。汉使取其实来<18>,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19>。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其人皆深眼,多须髯,善市贾,争分铢。俗贵女子,女子所言而丈夫乃决正<20>。其地皆无丝漆,不知铸钱器。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他兵器。得汉黄白金,辄以为器<21>,不用为币。
<1>属:连。 <2>驩(huān,欢)潜、大益、苏薤:均为西域小国名。 <3>案:考查。 <4>上:天子。方:正。数:屡次。巡狩:天子视察地方的理政情况。海上:海边。 <5>悉:都。从:跟随。 <6>大都多人:人多的大都邑。 <7>厚具:准备丰厚的物品。 <8>览示:展示。 <9>大觳(jué,决)抵:通“大角抵”,大规模进行角抵活动。此事出现于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角抵之戏,类似今之摔跤。 <10>酒池肉林:此极言酒肉之多。 <11>见:同“现”,表现。 <12>倾骇:倾慕惊骇。 <13>更:换。 <14>骄恣:骄傲放纵。晏然:安逸的样子。 <15>诎:通“屈”。羁縻(mí,迷):束缚。 <16>留苦:阻留而使其受苦。 <17>苜蓿:草名,原产于伊朗,汉时传到我国。 <18>实:种子。 <19>极望:极目远望。此极言苜蓿种植之多。 <20>决正:绝对不偏离。此言丈夫一定按妻子之意行事。 <21>器:器皿。
而汉使者往既多,其少从率多进熟于天子<1>,言曰:“宛有善马在贰师城<2>,匿不肯与汉使。”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宛国饶汉物,相与谋曰:“汉去我远,而盐水中数败<3>,出其北有胡寇,出其南乏水草。又且往往而绝邑,乏食者多。汉使数百人为辈来,而常乏食,死者过半,是安能致大军乎?无奈我何。且贰师马,宛宝马也。”遂不肯予汉使。汉使怒,妄言,椎金马而去<4>。宛贵人怒曰:“汉使至轻我!”遣汉使去,令其东边郁成遮攻杀汉使,取其财物。于是天子大怒。诸尝使宛姚定汉等言宛兵弱,诚以汉兵不过三千人,强弩射之,即尽虏破宛矣。天子已尝使浞野侯攻楼兰,以七百骑先至,虏其王,以定汉等言为然,而欲侯宠姬李氏,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宛。期至贰师城取善马<5>,故号“贰师将军”。赵始成为军正,故浩侯王恢使导军,而李哆为校尉,制军事<6>。是岁太初元年也<7>。而关东蝗大起,蜚西至敦煌。
贰师将军军既西过盐水,当道小国恐<8>,各坚城守,不肯给食。攻之不能下。下者得食,不下者数日则去。比至郁成<9>,士至者不过数千,皆饥罢。攻郁成,郁成不破之,所杀伤甚众。贰师将军与哆、始成等计:“至郁成尚不能举,况至其王都乎<10>?”引兵而还。往来二岁。还至敦煌,士不过什一二。使使上书言:“道远多乏食,且士卒不患战,患饥。人少,不足以拔宛。愿且罢兵。益发而复往<11>。”天子闻之,大怒,而使使遮玉门<12>,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贰师恐,因留敦煌。
<1>少从:少年就随使者出使国外的人。率多:大多。进:进言。熟:熟悉的情况。 <2>贰师城:大宛国的城市名。 <3>盐水:指盐泽,即今罗布泊。数败:指屡有进入盐泽地区而死亡之事。 <4>椎:击打。 <5>期:目的。 <6>制:掌握。 <7>太初:汉武帝第七个年号(前104--前101)。 <8>当道:处于通道之上。 <9>郁成:西域国名。 <10>王都:指大宛国的都城。 <11>益发:多派军队。 <12>庶:拦阻。
其夏,汉亡浞野之兵二万余于匈奴<1>。公卿及议者皆愿罢击宛军<2>,专力攻胡。天子已业诛宛<3>,宛小国而不能下,则大夏之属轻汉,而宛善马绝不来,乌孙、仑头易苦汉使矣<4>,为外国笑。乃案言伐宛尤不便者邓光等<5>,赦囚徙材官<6>,益发恶少年及边骑,岁余而出敦煌者六万人,负私从者不与<7>。牛十万,马三万余匹,驴骡橐它以万数<8>。多赍粮,兵弩甚设<9>,天下骚动,传相奉伐宛<10>,凡五十余校尉。宛王城中无井,皆汲城外流水,于是乃遣水工徙其城下水空以空其城<11>。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而发天下七科适<12>,及载糒给贰师<13>。转车人徙相连属至敦煌。而拜习马者二人为执驱校尉,备破宛择取其善马云。
于是贰师后复行,兵多,而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至仑头,仑头不下,攻数日,屠之。自此而西,平行至宛城<14>,汉兵到者三万人。宛兵迎击汉兵,汉兵射败之,宛走入葆乘其城<15>。贰师兵欲行攻郁成,恐留行而令宛益生诈<16>,乃先至宛,决其水源,移之,则宛固已忧困。围其城,攻之四十余日,其外城坏,虏宛贵人勇将煎靡<17>。宛大恐,走入中城。宛贵人相与谋曰:“汉所为攻宛,以王毋寡匿善马而杀汉使<18>。今杀王毋寡而出善马,汉兵宜解<19>;即不解,乃力战而死,未晚也。”宛贵人皆以为然,共杀其王毋寡,持其头遣贵人使贰师,约曰:“汉毋攻我,我尽出善马,恣所取<20>,而给汉军食。即不听<21>,我尽杀善马,而康居之救且至<22>。至,我居内,康居居外,与汉军战。汉军熟计之<23>,何从?”是时康居候视汉兵,汉兵尚盛,不敢进。贰师与赵始成、李哆等计:“闻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所为来,诛首恶者毋寡。毋寡头已至,如此而不许解兵,则坚守,而康居候汉罢而来救宛<24>,破汉军必矣。”军吏皆以为然,许宛之约。宛乃出其善马,令汉自择之,而多出食食给汉军<25>。汉军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牡牝三千余匹,而立宛贵人之故待遇汉使善者名昧蔡以为宛王<26>,与盟而罢兵。终不得入中城,乃罢而引归。
<1>其夏:指太初二年(前103)夏天。亡:损失。浞野:指浞野侯赵破奴。他于太初二年率二万骑兵,从朔方西北出击匈奴,深入匈奴二千余里,杀敌数千,因遇单于八万骑兵的围攻,全军被歼。参见卷一百十《匈奴列传》。 <2>罢击:停止攻打。 <3>已业:即业已。诛:攻打、讨伐。 <4>仑头:即轮台,西域小国名。 <5>案:审问判罪。 <6>材官:指勇敢的士卒。一释为武官名。 <7>负私从者:背负私人(自己)装备而参军的。与:参与。 <8>橐它:即骆驼。 <9>兵弩:此指各种兵器。弩:一种有机关的弓。设:设备。 <10>传相:即相传。奉:奉命。 <11>水空:水道。空,通“孔”。空其城:指城无水可用。 <12>七科:七种人,即有罪的官吏、逃亡者、赘婿、商人、曾经有“市籍”的、父母有“市籍”的、祖父母有“市籍”的。适:通“谪”,罚罪。 <13>糒(bèi,备):干粮。 <14>平行:平安行事。 <15>走入:跑进城中。葆:通“保”。乘:依靠。 <16>留行:滞留而不能行军。益:越发。 <17>煎靡:人名。 <18>疆戾:大宛国王名。 <19>宜解:应当解围而去。 <20>恣:任意。 <21>即:若,如果。 <22>且:将。 <23>熟计:仔细考虑。 <24>候:等到。汉罢:汉军疲惫。罢,通“疲”。 <25>此句第一个“食”字指粮食。第二个“食(sì,四)”字,指把食物给别人吃。 <26>故:从前。待遇:招待。
初,贰师起敦煌西,以为人多,道上国不能食<1>,乃分为数军,从南北道。校尉王申生、故鸿胪壶充国等千余人,别到郁成<2>。郁成城守,不肯给食其军。王申生去大军二百里<3>(侦)<>而轻之,责郁成<4>。郁成食不肯出,窥之申生军日少,晨用三千人攻,戮杀申生等,军破,数人脱亡,走贰师<5>。贰师令搜粟都尉上官桀往攻破郁成。郁成王亡走康居,桀追至康居。康居闻汉已破宛,乃出郁成王予桀,桀令四骑士缚守诣大将军<6>。四人相谓曰:“郁成王汉国所毒<7>,今生将去<8>,卒失大事<9>。”欲杀,莫敢先击。上邽骑士赵弟最少,拔剑击之,斩郁成王,赍头。弟、桀等逐及大将军<10>。
初,贰师后行,天子使使告乌孙,大发兵并力击宛。乌孙发二千骑往,持两端<11>,不肯前。贰师将军之东<12>,诸所过小国闻宛破,皆使其子弟从军入献,见天子<13>,因以为质焉。贰师之伐宛也,而军正赵始成力战,功最多;及上官桀敢深入,李哆为谋计,军入玉门者万余人,军马千余匹。贰师后行,军非乏食,战死不能多,而将吏贪,多不爱士卒,侵牟之<14>,以此物故众<15>。天子为万里而伐宛,不录过<16>,封广利为海西侯。又封身斩郁成王者骑士赵弟为新畤侯,军正赵始成为光禄大夫,上官桀为少府,李哆为上党太守。军官吏为九卿者三人,诸侯相、郡守、二千石者百余人,千石以下千余人。奋行者官过其望<17>,以适过行者皆绌其劳<18>。士卒赐直四万金<19>。伐宛再反<20>,凡四岁而得罢焉。
<1>道上国:路过的国家。 <2>别:另外。 <3>去:离开。 <4>(fù,副):依仗。责:求索。 <5>走:跑。 <6>缚:捆。守:守护。大将军:指李广利。 <7>毒:恨。 <8>生:活着。将:送去。 <9>卒(cù,醋):通“猝”,突然。失:误。 <10>弟:指赵弟。桀:上官桀。逐及:追赶上。 <11>持两端:抱着骑墙的态度。 <12>之:到……去。 <13>从:随。入献:进贡。见:进见。 <14>侵牟:侵夺。 <15>以此:因此。物故:死亡。 <16>录:记录。 <17>奋行者:自愿参军的人。望:希望。 <18>以适过行者:因为被罚罪而参军的人。以,因为。适,同“谪”,罚罪。绌(chù,处):免除。劳:功劳。 <19>直:通“值”。 <20>再反:两次往返。反,同“返”。
汉已伐宛,立昧蔡为宛王而去。岁余,宛贵人以为昧蔡善谀,使我国遇屠,乃相与杀昧蔡,立毋寡昆弟曰蝉封为宛王,而遣其子入质于汉。汉因使使赂赐以镇抚之<1>。
而汉发使十余辈至宛西诸外国,求奇物,因风览以伐宛之威德<2>。而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3>,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
<1>赂:财物。镇抚:安抚。 <2>因:顺便。风:通“讽”,晓谕。览:考察。 <3>田卒:屯田的士卒。
太史公曰:《禹本纪》言<1>“河出昆仑<2>。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3>。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后也,穷河源<4>,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5>?故言九州山川<6>,《尚书》近之矣<7>。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
<1>《禹本纪》:中国最古老的帝王传记。 <2>河:黄河。 <3>避隐:隔开而不能相见。 <4>穷:尽。河源:黄河的源头。 <5>恶:何。 <6>九州:《尚书·禹贡》把中国分为九州,即冀、兗、青、徐、荆、杨、豫、粱、雍等,后遂以九州代称中国。 <7>《尚书》:我国最早的散文集,实为古代历史文献的汇编,为儒家的五经之一。近之:接近于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