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分--闻所成地第十

原文
本地分中闻所成地第十

已说有心无心地

云何闻所成地?谓若略说于五明处名文身无量差别觉慧为先听闻领受读诵忆念又于依止名身句身文身义中无倒解了如是名为闻所成地

何等名五明处?谓内明处医方明处因明处声明处工业明处

云何内明处?当知略说由四种相一由事施设建立相二由想差别施设建立相三由摄圣教义相四由佛教所应知处相……

云何想差别施设建立相?嗢柁南曰

迷惑戏论真实净妙

寂静性道理假施设现观……

复次嗢柁南曰

思择与现行21睡眠及相属22

诸相摄23相应2425任持26次第27……

云何次第?谓六种次第一流转次第二成所作次第28三宣说次第29四生起次第30五现观次第六等至次第……

已说九种佛教所应知处31次说十种谓十徧处32当知即诸解脱所作成就余解脱胜处徧处如<摄事分>当广分别33

又有十无学支34当知无学五蕴所摄谓戒蕴35定蕴36慧蕴37解脱蕴38解脱知见蕴39

如是已说十种佛教所应知处及前所说佛教所应知处等当知皆是内明处摄

云何医方明处?当知此明略有四种谓于病相善巧于病因善巧于已生病断灭善巧于已断病后更不生方便善巧如是善巧广分别义如经应知

注释

闻所成地通过听受佛法获得成就的境界此地内容占本论的卷十三后部分至卷十五本地内容很丰富突出体现了佛法的理性化本注释仅选取了小部分内容约略显示此地风貌其中论及的五明并非佛家独创但佛家结合自己的需要作了创造性的发展和丰富

于五明处名文身无量差别对于体现(或表述)五明内容的名身句身文身(或名想或语言)的无量差别

觉慧此处主要指理智而不是指悟道或觉悟

内明处特指佛教范畴内以别于佛教外范畴集中处范畴

医方明处此处医的广义意指一切苦痛因而也涵盖狭义的疾病诊疗

因明处对论理的方法和逻辑轨范的明了掌握通常说因明即佛教的逻辑学此说不够全面

声明处相当于世俗语言学

工业明处对工营造伎乐等一切工巧技艺的明了掌握工巧造作此处工业非指近代的工业生产佛家将咒术占相等也列入了工巧技一类

由事施设建立相内明处的一种相状从统摄一切诸佛言教的事相方面加以确立此类事即言语应表述的对象事本论述其事有三即契经调伏本母

由想差别施设建立相内明处的一种相状从表述理义的种种名相概念差别方面加以确立或称名想即思惟藉以运行的概念范畴

由摄圣教义相内明处的一种相状从佛道教义的基本范畴方面加以确立圣教义即苦世出世法究竟无学等

由佛教所应知处相内明处的一种相状从修道成佛所应知晓的种种教义方面加以确立

表述现象和义理的种种范畴概念

迷惑即关于四颠倒的表述词

关于念住的表述辞

关于诸法性的表述词如自相共相假立相因相果相等

道理关于诸缘起和如实观察(观想)的表述词

假施设关于借立诸名言概念表述唯法实相的词

现观关于修道决定证理断欲的表述词现观通过修道决定断欲的理特指六种现观即思现观信现观戒现观现观智谛现观现观边智谛现观究竟现观

思择关于思惟抉择方式的表述词

21现行关于诸烦恼缠的表述词

22相属关于诸法互相系属联系的表述词

23诸相摄关于万有相状的范畴划分的表述词具体指十六种摄即界摄(三界)相摄种类摄分位摄不相离摄时摄方摄一分摄具分摄胜义摄蕴摄界摄(内外十八界)处摄缘起摄处非处摄根摄

24相应关于诸法种种相应关系的表述词

25关于各种言说的表述词

26任持关于长养持住有情众生方面的表述词

27次第关于诸法次第关系的表述词

28成所作次第工巧作业成办的先后次第过程即先具有工巧智次勤勉努力实务再次利用器具操作最后成办

29宣说次第具体列为三步一是圆满次第(即全面准确地述明义理)二是解释次第(对义理的多方阐说解释)三是能成次第(使宣说对象顺利受持)

30生起次第随种子自体诸法生成的次第

31九种佛教所应知处本论阐述佛教所应知处是从一种数依次讲到十种数的

32十徧处修习 观行的徧及一切处的法十徧处即地白八色徧处及识徧处空徧处即依胜解作意观色等十法各周徧一切处无间隙故称地徧处乃至空偏处等

33余解脱胜处徧处如摄事分当广分别查<摄事分>中并未说及余解脱胜处徧处余解脱胜处徧处意即其他的徧及一切处的完全彻底解脱法

34十无学支无学(达到无须再学的至上境界)的十种分支即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定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正解脱正智

35戒蕴此蕴包括正语正业正命 集合范畴系统

36定蕴此蕴包括正念正定

37慧蕴此蕴包括正见正思惟正精进

38解脱蕴此蕴包括正解脱

39解脱知见蕴彻底解脱所具备的无上智系统此蕴包括正智

译文

已经说完有心地无心地

什么是闻所成地?概略地说指对表述五明内容名身句身文身的无量差别在具有能理解宣述的理义的智慧前提下耳听闻心领会读解诵习 明记不忘又对依寓在言语的理义内容的理解不颠倒如此称作闻所成地

哪些称作五明处?即内明处医方明处因明处声明处工业明处

什么是内明处呢?应当知晓可以概略说由四种相状确立第一从统摄一切诸佛言教的事相方面加以确立第二从表述理义的种种名相概念差别方面加以确立第三从佛道教义的基本范畴方面加以确立第四从修道成佛所应知晓的种种教义方面加以确立……

如何从表述义理的种种名相概念差别方面加以确立?略语说

迷惑戏论真实寂静道理假施设现观……

又次略语说

思择与现行睡眠及相属诸相摄相应任持次第……

什么是事物现象的次第?指六种次第第一十二缘起流转的前后次第第二工巧作业成办过程的先后次第第三宣讲道义的次第第四随种子自体诸方面生成的次第第五六种现观的次第第六修习 入定的次第……

已经讲述了九种数的佛教应该知晓的教法系统内容接著讲述十种数的指修习 观行的徧及一切处的现象应当知道此观行即诸解脱所作的成就其他的徧及一切处的完全彻底解脱法将在<摄事分>中加以详细说明

又有修习 至无学境界的十种分支应当知道这十种分支由五蕴统摄五蕴即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知见蕴

如此已讲述的十种数的佛教应该知晓的教法内容和前面所讲的佛教应该知晓的教法内容等应当知道都是对佛道义理的范畴

什是医方明呢?应当知道此明的内容概略有四种指的是观察疾病相状高明慧巧诊断疾病根因高明慧巧断灭病人的疾病高明慧巧使病愈者不再生病的方法高明慧巧如此四种高明慧巧的详细内容如经中所说应当知晓

原文
云何因明处谓于观察义中诸所有事此复云何?嗢柁南曰

论体论处所论据论庄严

论负论出离论多所作法

当知此中略有七种一论体性二论处所三论所依四论庄严五论堕负六论出离七论多所作法.……

云何论所依?当知有十种谓所成立义有二种能成立法有八种

所成立义有二种者一自性二差别所成立自性者谓有立为有立为无

所成立差别者谓有上立有上无上立无上立为常无常立无常如是有色无色有见无见有对无对有漏无漏有为无为如是等无量差别门当知名所成立差别

能成立法有八种者一立宗二辩因三引喻四同类五异类六现量七比量八正教

立宗者谓依二种所成立义各别摄受自品所许或摄受论宗21……

辩因者谓为成就所立宗义依所引喻同类异类现量比量及与正教建立顺益道理言论22

引喻者亦为成就所立宗义引因所依诸余世间串习 共许易了之法比况言论

同类者谓随所有法望所余法其相展转少分相似23……

异类者谓所有法望所余法其相展转少不栢似……

现量者谓有三种一非不现见24二非已思应思25三非错乱境界26

非不现见现量者复有四种谓诸根不坏作意现前相似生27超越生28无障碍故非极远故……

非已思应思现量者复有二种一纔取便成取所依境29二建立境界取所依境30

纔取便成取所依境者谓若境能作纔取便成取所依止犹如良医授病者药触皆悉圆满有大势力成就威德当知此药色纔取便成取所依止31药之所有大势威德病若未愈名为应思其病若愈名为已思如是等类32名纔取便成取所依境

建立境界取所依境谓若境能为建立境界取所依止如瑜伽师于地思惟水风界若住于地思惟其水即住地想转作水想33若住于地思惟火即住地想转作火风想此中地想即是建立境界之取地者即是建立境界取之所依如住于地住水如其所应当知亦尔34……此中建立境界取所依境非已思惟非应思惟地等诸界解若未成名应思惟35解若成就名已思惟36如是37名为非已思应思现量

非错乱境界现量者谓或五种或七种五种者谓非五种错乱境界何等为五?一想错乱二数错乱三形错乱四显错乱五业错乱七种者谓非七种错乱境界何等为七?谓即前五及余二种徧行错乱38合为七种何等为二?一心错乱二见错乱……若非如是错乱境界名为现量……

比量者谓与思择俱已思应思所有境界此复五种一相比量二体比量三业比量四法比量五因果比量

相比量者谓随所有相状相属或由现在或先所见推度境界如见幢故比知有车由见烟故比知有火……以具如来微妙相好智慧寂静正行神通比知如来应39等正觉40具一切智41以于老时见彼幼年所有相状比知是彼如是等类名相比量

体比量者谓现见彼自体性故比类彼物不现见体或现见彼一分自体比类余分如以现在比类过去或以过去比类未来或以现在近事比远或以现在比于未来……如是等类名体比量

业比量者谓以作用比业所依如见远物无有动摇鸟居其上由是等事比知是杌若有动摇等事比知是人……高声侧听比知是聋……

法比量者谓以相邻相属之法比余相邻相属之法42如属无常比知有苦以属苦故比空无我……属有为故比知生灭之法属无为故比知无生灭之法如是等类名法比量

因果比量者谓以因果展转相比如见有行比至余方见至余方比先有行……若见修道比知当获沙门果证若见有获沙门果证比知修道如是等类当知总名因果比量

是名比量

正教量者谓一切智所说言教或从彼闻或随彼法此复三种一不违圣言二能治杂染三不违法相43……

若一切法自相成就各自安立己法性中复何因缘建立二种所成义耶44?

为欲令他生信解故非为生成诸法性相45

为欲成就所成立义何故先立宗耶?

为先显示自所爱乐宗义故

何故次辩因耶?

为欲开显依现见事决定道理令他摄受所立宗义故

何故次引喻耶?

为欲显示能成道理之所依止现见事故

何故后说同类异类现量比量正教等耶?

为欲开示因喻二种相违不相违智46又相违者由二因缘一不决定故二同所成故不相违者亦二因缘一决定故二异所成故其相违者于为成就所立宗义不能为量47故不名量不相违者于为成就所立宗义能为正量故名为量

是名论所依

注释

观察义对于基本义理(或基本原理)的思惟抉择

论体即论体性指一切论理的言语形式和内容性质从形式看包括一切言说方式音词载体从内容看有的真实有义利可学有的非真实无义利不宜学等

论处所论理时所处的环境此处环境主要指不同的人众场境如大众王家贤哲婆罗门等

论据即论所依即论理所具有的依据其实指的是论证的过程及方式与通常听说的论据有所差异

论庄严论理宣说所具有的说服力感染力对此佛家有很细致的要求从立意逻辑(如前后法义相符不散)到言词(如不用方言俚词用世间共同词巧妙雄壮言词柔软如对善友)情态(如心无忧惧面无怖色)等都有规定

论负即论堕负意即与人论理失败堕负被人攻破堕在负处落在别人后佛家为立论取胜对立论失败的条件原因表现有精细的分析耐人寻味

论出离决定是否参与立论立论者处在众人中应不应该立论宣说要视自己理论是否有益公众公众是否能接受自己论理是否善巧有效而定如无益公众公众不能接受自己无力服人便退出辩理即出离

论多所作法宣立理论大都要遵循的作法论庄严中有三条属于此类即一善自他宗(对彼此论都明了能谈论一切法)二勇猛无畏(在一切人众中能谈论无畏)三辩才无竭(论理充足能答辩一切问难)

自性意即根本体性此指基本观点中的最高范畴

差别指基本观点中最高范畴下属的主要概念或下级范畴或分支

谓有立为有立为无有和无是古印度佛教哲学与其他哲学论理中抽象出的最高范畴并由此派生出一系列概念用以对宇宙人生万有现象进行哲学概括注意无用于概括相对的两极或相反的两面不能简单理解为存在与否或肯否可译为存在性非存在性或空无性

立宗因明中的第一支即论题

辩因使宗得以成立的原因或理由

引喻引用世间人们熟习 的事物现象加以比喻增强人们对所树立的基本观点的理解

同类即同喻喻与因的属性类同

现量对呈现在面前的对象境界本身进行正常的思量现在面前现行即量知对境思量即思惟判断现量可以简译为对现境思量现量与比量都是讲的思惟方式佛家强调在论证过程中要注重思惟方式达到论证无误有力

比量即推理从已知推论未知

正教即正教量又称为圣言量遵循佛说教义对境思量

二种所成立义即前面所说的自性及差别

各别摄受自品所许论者各自接受树立本宗派所依属的基本观点或立场自品所许自宗所许品类差别即有有为无为等

21摄受论宗即摄受自宗所许品类差别

22建立顺益道理言论建立有助于基本观点的论述即展开论述基本论点

23随所有法望所余法其相展转少分相似随所有诸事物现象相对其他的事物现象它们的相状间辗转存在少部分相似联系展转互相间或递次间

24非不现见即现见不存在不现见佛家认为境界呈现在面前人要能对它进行量知还必须具备一些条件如境界呈现在人的感知前不受障蔽人的感知器官不坏人的思量已调动等

25已思应思已思思惟过去的或已知的应思思惟未来的或未知的现量中不能存在这两种状况

26错乱境界对境界认知的错乱谬误错乱状况有七种㈠想错乱将此想成彼㈡ 数错乱㈢形错乱㈣显(颜色)错乱㈤业错乱㈥心错乱指对以上五错乱产生感受㈦见错乱在以上五种错乱上起执见

27相似生人受生得以根境相对在同一界地这是佛教界地概念三界众生各界众生的根只有对自己所处界的境才可成立现量如欲界人的根对色无色界的境就无法现见

28超越生受生得以处在上地根对下地境佛家处在上地的众生他的诸根面对下地的境界可以形成现量

29纔取便成取所依境思惟一开始思取境界境界就成为正运行的思惟的作用着落的对象或境界就成为思惟的运行所依托的对象这是在描叙一般现量思惟的相状它既不是已思又不是应思而是正思或现思取所依境思惟领取托境生

30建立境界取所依境这种状况出现在修三摩地人的思惟现象中

31此药色纔取便成取所依止药色触一开始被病人服用便作用病人发生病情变化如同思惟纔取便成取所依止

32如是等类不包括病若愈病未愈

33若住于地思惟其水即住地想转作水想瑜伽师修三摩地如以对地境界思惟为基础思惟与地联系的水界就在对地思惟的过程中转而思惟地境中的水界此中地水即大种

34如住于地住水如其所应当知亦尔如同住于地思惟水住水风相应思惟其他各界也是这样

35地等诸界解若未成名应思惟对地风四大界的思惟未达到理解地步称作应思惟即思惟未来

36解若成就名已思惟已达到理解地步称作已思惟即思惟过去

37如是如此其中不包括解若未成和解若成就这两种情况均非取所依境的现量

38二种褊行错乱指心错乱见错乱对五种具体错乱起错乱的感受和见解所以称作偏行即普遍性运行

39应供应受众生供养恭敬

40等正觉无上彻底觉悟

41一切智即佛智觉知一切法义的无上智慧

42以相邻相属之法此余相邻相属之法通过相邻近的法相系属的法推知其他相邻近的法相系属的法相邻义相近如无常无我等相属互相系属引生如生老等其实此二句义宜表述为通过某法可以推知与它相邻相属的法

43不违法相不违悖万法本相宇宙万有有的有相有的无相有的有常有的有断等等相即法相不把法本相作相反见即不违法相

44复何因缘建立二种所成义耶既然各事物现象自身成就本性并不是由人的名想左右它们的本性那么又因为什么人们要用言语形式建立表述事物现象本性的基本观点呢?

45非为生成诸法性相佛家此处认为言论并不能生出事物现象只是对本来存在的事物现象进行表述但唯识家认为一切事物现象由阿赖耶识变现生成

46开示因喻二种相违不相违智开启明识展开论述比喻引证这二种论证方法与各自宗派的基本观点相违悖或不相违悖的智慧辩因引喻相违不相违与宗义相悖不相悖同类异类可立相违不相违现量比量正教量则给以辩识相违不相违的智慧相违对所立的宗义不顺益

47於为成就所立宗义不能为量在成就要树立的宗义的过程中不能对境正确量知意即在努力使宗基本观点成立的论证中喻二种因为与宗基本观点相违悖不能成为对境的正确思惟抉择

译文

什么是因明处呢?指对基本义理的思惟抉择的各种方法轨范这是哪些?略语说

论体论处所论据论庄严论负论出离论多所作法

应当知晓这略语中概略说了如下的七种第一论理的一切言语形式和内容性质第二论理时所处的环境第三论理所具有的依据第四论理宣说所具有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第五论理的失败第六对是否参与立论的决定第七宣立理论大都要遵循的作法……

什么是论理所具有的依据?应当知晓依据有十种指的是所树立的理义的基本观点有二种能使基本观点成立的论证方法有八种

所树立的理义基本观点有这样二种一是基本观点中的最高范畴二是基本观点中的最高范畴下的主要概念

所树立的理义基本观点中的最高范畴指的是相对宇宙人生的现象存在性就树立存在性的观点相对宇宙人生的现象非存在性就树立非存在性的观点

所树立的理义基本观点中最高范畴下的主要概念指的是相对存在上性就立存在上性的概念相对非存在上性就立非存在上性的概念相对恒常不变性就立恒常不变性的概念相对变化不常性就立变化不常性的概念诸如此类有形质性无形质性能眼见性不能眼见性有对碍性无对碍性有漏性无漏性有造作因缘性无造作因缘性如此等无数的差别概念应当知晓称作所树立的理义基本观点中最高范畴下的主要概念

能使基本观点成立的论证方法有八种第一立宗第二辩明原因第三引用世间人们熟习 的事物现象进行比喻第四用同类事物进行比喻即同喻第五用异类事物进行比喻即异喻第六现量第七比量第八遵循圣人的正确教诲认识事物

所说的立宗即依二种所成立之义即依自性所成立义摄受自宗所许品类差别或者摄受本派所承认的宗……

所说的辩因为了成立所立的宗义依据同喻异喻现量比量和圣言量建立顺益所立宗义道理的言论

所说的利用比喻也是为了成立所立的宗义利用因支所依据的其他许多世间熟习 公认易晓的事物现象进行比喻论述

所说的同喻就此事物相对其他事物来说它们的相状间辗转存在少部分相似……

所说的异喻就此事物相对其他事物来说它们的相状间辗转存在少部分不相似……

所说的现量有三种一并非不是现见的二不是已思但应当思的三不是对境界认知的错乱谬误

并非不是现见的现量又分为四种各种感觉器官没有破坏作意心所法出现在面前使感知器官与感知对象境相对在同一地界使处在上地的感知器官相对下地感知对象境的状况对象境界呈现面前下存在障碍对象境界相对人的感知不处在极远难及的状况……

不是已思但应当思的现量又分有二种第一种思惟一开始思取对象境界对象境界就成为思惟运行所依托的对象第二种设想各种境界相这些境界就成为正运行的思惟的作用著落的对象

第一种指的是对于对象境界思惟一开始思取它它就成为思惟运行所依托的对象如同高明的医生开给病人药药物的色触药性齐全发挥大势力获得良好疗效显示威德应当知晓这药的色触起效过程的药性一开始作用病人就始终在疗病过程中依赖病体显示药性的势力威德药虽有大势力威德如果病未治愈称作思惟未来的如果病已治愈称作思惟过去的如此等类就称作思惟一开始思惟对象境界对象境界就成为思惟运行所依托的对象

第二种指的是对于对象境界设想出它们后它们就成为正运行的思惟的作用著落的对象例如修行人对地界思惟水风界如果是以地界思惟为基础思惟与地界联系的水界就在对地界思惟的过程中转向思惟地界中的水界如果是以对地界思惟为基础思惟与地界联系的火界风界就在对地界思惟的过程中转向思惟地界中的火界风界这些思惟中对地界的思惟就是设想出各种境界相来对这些境界思惟领取地界相就是设想出各种境界后思惟领取的过程依赖这些境界相和以思惟地界为基础的思惟过程一样以思惟水界或火界或风界为基础来思惟其他界应当知晓也是如此……这些思惟中设想各种境界相这些境界就成为正运行的思惟的作用著落的对象不是思惟过去不是思惟未来地等各界对它们的思惟未达到理解地步称作思惟未来如果已达到理解地步称作思惟过去如此称为不存在思惟过去和思惟未来的对呈现面前的对象境界本身进行的正常思量获知

不存在对境认知错乱谬误的对呈现面前的对象境界本身进行正常思量获知指的是或者五种或者七种五种的指不存在五种对境认知错乱谬误哪五种呢?第一思想张冠李戴的错乱谬误第二对数量认知错乱谬误第三对形体认知错乱谬误第四对色彩认知错乱谬误第五对造作动态 认知错乱谬误七种的指不存在七种对境认知错乱谬误哪七种呢?指就前面讲述的五种和其他的二种普徧存在的错乱谬误共七种其余二种是哪些呢?第一对前五种心生感受的错乱谬误第二对前五种生起执见的错乱谬误……如果思惟不是如此对境认知的错乱谬误就称作对呈现面前的对象境界本身进行正常思量获知……

所说的比量指与思惟抉择同起的所有对过去未来境界的思量获知这类思量获知状况有五种一相比量二体比量三业比量四法比量五因果比量

所说的相比量指的是所知境界的相状与其他境界相状的相互联系或者由现在见到的境界相状或者由先前见到的境界相状推求得知与它们有联系的境界例如因为看见了幢柄就模拟推知有车由于看见了烟就模拟推知有火……由于见到有人具有如来微妙大丈夫好相无上智慧寂灭清静慈悲善行神通自在就推知他是应受世间众生供养恭敬的彻底觉悟的具有觉知一切法义的无上智慧的如来通过对某人老年相中显出的幼年时所有相状就能推知某老人正是幼年的某人如此等类称作相比量

所说的体比量指由见到某事物现象的体性模拟推知某事物现象的未见到的体性或者由当前见到的某物一部分体性类比推知某事物的其余的部分例如以现知的类比推知过去的或者以过去的类比推知未来的或者以现在相近的事物类比推知远的或者以现在的模拟推知未来的……如此等类称作体比量

所说的业比量指通过起作用的行动类比推知行动者的体性如看见远处的物没有动摇有鸟栖息上面就由这些事相类比推知那物是矮树如果有动摇等事相就模拟推知那是人……见有人侧耳倾听大声音就模拟推知那人耳聋……

所说的法比量指从某现象模拟推知与它相邻近相系属的现象例如属于流变不常的现象可以类比推知其中存在苦因为这现象属于苦就可以类比推知其实本空不存在恒常主宰的我……因为现象属于有造作因缘范畴就可以类比推知它有生成保持变异消灭的现象因为现象属于无造作因缘的范畴就可以类比拟推知它无生成保持变异消灭的现象如此等类称作法比量

所说的因果比量指以因与果境界辗转相互类比推知例如看见行走就可以类比推知达到的其他地方看见所达到的其他地方就可类比推知之前的行走……如看见有人在修习 道法就可以类比推知出家人修行所获得的道果如看见出家人修行所获得的道果就可以类比推知他如何修习 道法如此等类应当知晓总的称作因果比量

这些称作从已知境类比推知未知境界

所说的圣言量指佛自说的言教或从佛听闻后有所言说或依佛法如理言说这种思量获知又有三种状况第一不违悖佛及其弟子等圣人的言教第二能治伏一切烦恼第三不违悖万有现象本相……

一切事物现象自身成就本性各自具有自身本性而存在著又是什么原因使得人们要用言语形式建立表述事物现象本性的基本观点呢?

为的是想使他人产生对所表述的事物现象本性的信心和理解并不是为了生成诸事物现象的本性相状

为使所要树立的理义基本观点成立为什么先要立宗呢?

为的是显扬标示自己所爱好乐意的宗之理义

为什么把辩因放在其次呢?

为的是想启迪导引人们能循依现见事物体性抉择一定道理使他人接受所要树立的理义基本观点的缘故

为什么把引用世间人们熟习 事物现象加以比喻放在其次呢?

为的是要显示论证道理所依据的现见事物的缘故

为什么把同喻异喻现量比量正教等放在后面说呢?

为的是要开启明识展开论述因喻这二种论证方法与各自的宗相违悖与否的智慧又相违悖的状况原因有二种第一不决定即因喻不能使自宗成立反而使他宗成立第二同所成喻不是立敌双方共同承认的不相违的情况也有二种第一决定喻能使自宗成立第二异所成喻二支敌双方共同承认那相违的对于自己所立的宗来说不能成为量所以不能叫做量所说的不相违对于所要立的宗来说可以成为正确的量所以叫做量

这一切就称为论理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