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已是悲秋极,何须更闻虫语。①乍响瑶阶,旋穿绣闼,更入画屏深处。②喁喁似诉。有几许哀丝,佐伊机杼。③一夜东堂,暗抽离恨万千绪。④空庭相和秋雨。又南城罢柝,西院停杵。⑤试问王孙,苍茫岁晚,那有闲愁无数。⑥宵深谩与。怕梦稳春酣,万家儿女。不识孤吟,劳人床下苦。⑦
①“天涯”二句:天涯流落,已为秋节而无限悲愁,何须更听虫儿的切切之语呢?悲秋: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虫语:指蟋蟀的鸣声。
②“乍响”三句:它的鸣声,骤然间在石阶前响起。接着穿过锦绣的房门,更进入画屏的深处。绣闼(tà):指闺房。闼,小门。画屏:彩绘的屏风。
③“喁喁”三句:它像在细语喁喁,倾诉着些什么。听哪,多少哀切的弦声,伴随着闺人轧轧的机杼。哀丝:哀伤的弦声。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初筵哀丝动豪竹。”这里以喻蟋蟀的悲鸣声。按,《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暮)。”《毛诗正义·疏》:“蟋蟀,似蝗而小,正黑,有光泽如漆,有角翅,一名蛩,一名蜻,楚人谓之王孙,幽州人谓之趋织。里语曰:‘趋织鸣,懒妇惊。’”意谓蟋蟀催促妇女纺织,以备冬衣。次句意本此。伊:指织妇。
④“一夜”二句:一夜间,像在东堂中暗暗抽引着千丝万缕的离恨。“离恨”二字为全篇之旨。“抽”字与上文“丝”字相应。
⑤“空庭”三句:空庭中悲切的虫声,相和着淅沥的秋雨。南城上不再响起更柝,西院中也停歇了砧杵。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杵:捣衣的木棒。
⑥“试问”三句:试问远方的游子,在这情境苍凉的岁暮,那有无尽的闲愁去听它呢。王孙:见上注。这里亦以自比。
⑦“宵深”五句:夜深了,率意吟成诗句。只怕那沉酣在春梦中的万家儿女,还不懂得在劳人床下孤吟之苦。谩与:同“漫与”。谓率意赋诗,并不刻意求工。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注:“今老矣,所为诗则谩与而已,无复着意于惊人也。”劳人:劳碌的人。《诗经·小雅·巷伯》:“劳人草草。”床下:《诗经·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