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有度:有法度,就是摈弃一切私心,一切都诉诸法度。②性命之情:生命的天性。③:扇子。④徒步:贫民。
贤明的君主自己的心里有一定的法度标准再来倾听别人的意见,所以就不会犯下错误。心里存在一定法度来倾听别人的话,就不可能受到别人的欺骗,就不可能心中迷惑惶惶,就不会惊恐不安,不会喜形于色。一般人的了解,不会对他自己所已经知道的东西觉得混乱不解,但会对于他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觉得混乱不解。所以人容易受到别人的欺骗,会心中迷惑惶惶,会惊恐不安,会喜形于色,这是因为他们对于知道的东西不去审察清楚的原因。有一个客人问季子:“尧是怎样知道舜的才能呢?”季子说:“尧本来就已经是在治理天下的了,舜跟他谈起如何治理天下的话符合尧自己心中治理天下的原则,他就是这样来知道舜的治国才能的。”客人又问:“像这样的话,虽然知道他这样说,但怎能知道他不会做徇私图利的事呢?”季子回答说:“各位能够治理天下的人,本来就通达生命的天性,当然是无私的。夏天不穿毛裘,不是因为爱惜毛裘衣服,是因为太热。冬天不用扇子,不是因为爱惜扇子,是因为太过清凉。圣人不为自己谋取私利,不是吝啬,是因为节制自己。节制自己,虽然存在贪婪的心态也会消除,又何况圣人呢?”许由不是很勉强去推辞尧要让位给他这件事,是能够通达生命之情。对生命之情有了共识就可以置身于贪婪污浊的外面。孔子、墨子的学生满布天下,他们都是用仁义的方法在天下教导别人,然而他们所倡导的仁义没有在天下流行。教导的人自己都不能够实行那样的仁义之术,又何况受到他们教导的人呢?这是为什么?因为仁义之术是外表的功夫。想凭借外表的功夫来战胜内心,一般的人、贫民都不能够做到的,又何况君王呢?只有在内心通达性命之情,那么仁义之术就自然会流行了。先王不可能对万事万物都了解,但掌握一条原则就可以治理好世上万事万物。人之所以不能够掌握这一条原则,是因为物质享受对他们有诱惑。所以说要清扫心中的惑乱,解除心中的谬误,去掉德行上的累赘,弄通道法上的禁塞。高贵、富裕、显荣、权威、名誉、利益这六样东西,是迷惑意志的东西。变化、激动、女色、计较、盛气、情意这六样东西是扰乱心神的东西。憎恶、欲望、狂喜、生气、哀伤、快乐这六样东西是累赘德行的东西。智谋、才能、背叛、亲近、取得、舍弃这六样东西是堵塞道法的东西。这二十四样东西如果可以不在胸中萦绕,人的心就刚正不偏。正就是静,静就会使心胸清澈明亮,就会心中虚空,虚空就是无为,做到虚空无为就可以没有什么做不到了。